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凡人修仙从炼药学徒开始 > 第782章 问道出剑定乾坤

这皇太后下了轿子,皇后也跟着下了,还有一众奴才都跟着,大家纷纷给皇上请安。

这繁琐的礼节不可避免,这帮人给皇上请安,中剑道的掌门人给皇太后和皇后请安,皇后问了这么一句话,中剑道的掌门人也就是微微弯弯腰,打个哈哈就过去了。

皇太后倒也不跟他多说什么了,反正总是不能站在这大殿外面就开始说话的,那有什么事情还是进里头说去吧。

如此,一行人倒也进了大殿,宫女太监就留在外面守着,等着随时吩咐伺候主子,皇后就搀扶着皇太后进了里面,皇上走在前头,中剑道的掌门人跟在皇上身边。

他偷摸的看了皇上一眼,皇上神色倒也淡定自若,似乎是早知道皇太后肯定会过来,既然如此,那就没什么问题了,他就担心这皇上到时候慌了手脚,三两下就让皇太后和皇后逼宫到妥协。

看来应该是不会的了,那中剑道的掌门人也就安心下来,他跟皇上交情数十年,跟皇太后也打了数十年的交道,只不过皇太后现如今居然跟返老还童似的,他还是会下意识的偷偷留意几眼。

不过皇太后并没有注意到这些,她依旧看起来活力焕发,即便是皇后都显得没有那么年轻了,可皇太后似乎还能生子的样子,看到这一幕,中剑道的掌门人心头不由微微有些触动。

这皇太后倘若还能生子,那岂非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先帝早已经驾崩了,皇太后跟谁生子去?可这皇太后看着就是完全可以再生一个的样子,当然了,这是中剑道掌门人脑子里忽然冒出来的念头,实则就是一闪而逝,并没有太多去想这个事情的。

至于皇太后深宫大院是否寂寞,那只怕是寂寞的不得了,先帝早早离去,留下她一个人哀怨的守着后宫,她看着又很是年轻,这女人哪有不寂寞的道理。

中剑道掌门人可不是什么事情都不懂的,他研学过很多东西,当年侯爷祖师也留下这方面的训诫,告知中剑道的弟子都要到民间历练一番,而民间各种乱七八糟的事情屡见不鲜,像皇太后这种女人的心思其实跟其他妇人并无什么太大的区别,说到底终归还是人嘛。

如此,中剑道的掌门人就跟着皇上走了回来,而皇太后和皇后也没有说什么,大家就来到殿前,一一落座,太监伺候着,宫女伺候着,这就是皇家的气派了。

中剑道掌门人就站在皇上身边,他倒也没有坐下来,这人家一家子坐着,他不凑热闹,如果不是皇上要求他留下,他都打算告辞离去了,反正皇家最后怎么选择都是皇家的事情,他可管不到,他只要尽到责任就行,他的责任就是遵照中剑道的门规,给皇家问道选择太子的机会。

“哀家这些天,心里头有些烦闷,今日看这天气不错,哀家就想着出来走走,哀家走着走着,心里就有些不免悲凉。”

皇太后不愧是历经过前朝后宫争斗的老女人了,一番话出来,先是卖可怜了,这就惹得皇上不得不出来安慰。

“母后,你这又是怎么了?难道是有人惹你生气了?”

皇上还是照本宣科的关心了一下,反正宫里头的事情就是这样的,明明大家都知道对方心里怎么想的,可就是偏偏不说,谁要是先说了,那谁就落入下风。

这皇上跟皇太后可是亲母子,可即便是亲母子,那都尔虞我诈的,中剑道掌门人就是很不喜欢皇家这一点,但他没说话,他就站在旁边看着听着。

反正这些都是他们李家的家事,他懒得多问多管。

“那倒没有,这大燕王朝现如今天下太平,皇上日理万机,兢兢业业,百姓安和,朝野繁荣,岂有什么人不开眼的会惹哀家生气呢?”

这皇太后又来了这么一番话,这番话可就意有所指了,那就是意思这天下在你皇上的治理下很是太平,哀家哪有什么不欣慰的,既然如此,那自然是没什么人会招惹哀家。

可这话是在李达出事之后说出来的,这李达可是闹了事情,这天下还当真是什么太平的吗?传言外面李达的私军众多,到处烧杀抢掠,老百姓很是恐慌,此事皇上不可能不知道的。

这件事情中剑道的掌门人也是知道的,但此事其实算不上什么大事,但对朝廷来说是没什么面子的,毕竟那是自家的王爷落草为寇,还到处为患百姓,甚至吃人为乐,那浩浩皇威何在?

这就是皇太后来嘲讽皇上,说他没有抓住李达,让李达在外面兴风作浪,除此外,也因为这个事情连累了大皇子,使得现如今朝野开始出现动荡纷争。

不要小看储君的事情,这可是立国的根基,一旦储君出了问题,往小了说,那就是皇子不争气,可往大了说,那就是皇上昏庸无能,既然皇上昏庸无能,是不是要涉及罢黜皇上的事情了?

所以这一番话看似什么都没有说,但皇上可也是要小心应对,一个不小心,那可是连着出来一大堆麻烦,那就够他喝一壶的了。

这皇室就是如此,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你来我往,让人疲累不堪,但皇上历经这么多年的争斗,早就对此熟悉无比,他马上就说道:“那母后所为何事而感到悲凉呢?那可真是朕的不是了,朕近些日子少了对母后的关心,日后一定改过。”

看吧,这皇上说话也是厉害的,他就假装不知道,反过来还直接认错,这一旦认错了,那皇太后还能如何?

不仅如此,皇上还继续说道:“对了,这朝廷事务是有些繁忙,朕有时候确实是脱不开身,不过母后也放心,朕就算再忙,那也是必须要孝敬您老人家的。”

这皇帝老儿也不是省油的灯,他母后不是要拿孝顺来说事儿吗?那他就拿社稷江山说事,那就看看哪一个更重要了。

如果皇太后觉得皇上不关心她,甚至皇上对付李达的事情做的不好,让她不高兴,那就是皇太后干涉朝政了,那可不得了。

不过皇太后对此也不意外,她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她就笑了笑,说道:“那皇上还是以社稷为重,哀家这点事情不算什么,对了,皇上,我可听说你要举办武状元的选拔,可有此事?”

皇太后见皇上对应自如,避开了要跟她继续纠缠李达的事情,她也就换了一个角度来跟皇上说话了。

这次,皇上没有避讳了,他就说道:“是的,此事也是朝野期待的事情,咱们大燕王朝也好些年没有举办这种事情,武举也是必须的,朕就打算恢复这武举,不知道母后意下如何呢?”

“哀家觉得此事不妥。”

皇太后可算找到机会了,她就非要拉扯出一些关于大皇子的事情,而后才可以一步步来跟皇上讨价还价的,而皇上早就知道她会这样,但皇上还是坚持武举。

双方其实是有些针锋相对,说到底就是皇太后要保住大皇子的太子之位,那就不需要什么武举来考验各个皇子的能力,这还考验什么呢?大皇子都已经是太子了,根本无需多此一举。

可皇上就是打算借此机会罢黜大皇子的太子之位,那他总不能什么借口都没有就罢黜大皇子,而皇子作为候选储君,那就必须参与到科举的事情,而科举现如今还没有到时间,那自然就弄一个武举出来。

至于说为何用武举这种事情来考验各个皇子,而不是用其他事情来考验,那就有一些说道了。

各个皇子不管擅长什么事情,又或者背后的势力是什么,说到底都是各自的长处和短处,皇帝老儿无论怎么考验,那都会让人不服气,或者是有一些说辞的。

比如让皇子去狩猎,那就考验皇子武功策略了,可皇子武功策略就算上上之选,那又如何?那就代表他能够当皇帝了?那肯定也是不行的。

再就比如行军打仗了,假如皇子行军打仗厉害,那就代表皇子有治理天下的能力了?

因此,考验皇子是否有什么资格当皇帝,还得是一个综合的考量,并非单方面考验一个东西的。

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因此,皇帝老儿自然要找到一个合适的事情来考验各个皇子,本来科举是非常合适的,科举选拔人才,这里面涉及了很多事情,比如涉及军事,涉及官吏安排,涉及治理国家等等方方面面。

储君倘若殿试之时找出最合适的人才,那么也意味着储君是具备治理天下的能力,因此,不要以为殿试就是对金科状元的一种考验,其实它也是对大臣们和皇帝的一种考验。

这是一个极为综合的考验。

而科举时间未到,总不能瞎来的,那么就弄一个武举吧,其实武举也是一样的,也涉及各个方面的考核,并非说一个人武功盖世就够了,那是不够的,这里还涉及人品,比如此人是否孝顺,为人是否忠义,否则如何效忠朝廷,效忠皇上?

那么此事就是对储君最大的考验。

这是其一。

其二,借此机会,中剑道下山人会问道出剑,一举定下太子人选,照理说,原本是大皇子当太子的,可大皇子当太子的时候,中剑道并无下山来问道选拔。

因为中剑道当初说过,时机不合适,等时机合适,自然会来找大皇子问道出剑,而现如今,中剑道恰巧是到了时机了,也就是说,中剑道其实认为现在才是选拔太子的合适时机。

那么武举的事情就极为重要,一方面是皇帝老儿本身对各个皇子的考验,一方面是中剑道趁此机会来问道出剑定乾坤。

那么皇太后知道这个事情之后,那自然是着急了,因为她觉得二皇子才有很大可能赢的这次武举的选拔机会,因为二皇子长期在军中履职,这可是他的长处啊。

但实际上皇帝老儿并不这么认为的,当将军的人未必就合适选拔出各方面都出色的人才的,大皇子也未必没有什么机会的,只不过大皇子因为涉及李达的事情,现如今只怕没什么人敢投靠他。

所以说,这事情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的,一个武状元的诞生,其实涉及到方方面面的事情,跟金科状元其实是一样的道理,得人心者,那才有机会得到一个天纵之才。

人才如此,江山也是如此,因此,皇帝老儿也是聪明人呐,借此机会就完全可以看出各个皇子的底蕴和实力,对他选择太子是有极其重要的参考意义,同样的,中剑道也如此,趁此机会,问道出剑,这中剑道的道法可就是问鼎江山的剑法啊。

只要跟中剑道的下山人一碰面,一过招,这人什么路数的,什么道行的,那都清清楚楚,适不适合定乾坤坐江山,那也是清清楚楚的,这就是中剑道厉害的地方,它就有这种传承。

而这个传承就来自侯爷祖师的传承了,当初侯爷祖师留下这么一套剑法,针对的就是大燕王朝后世万代选拔储君用的剑道之法则。

此事皇帝老儿知道,皇太后也知道,几乎皇室的人都知道,可他们毕竟是皇室,经过这么多年的江山迭代,他们隐隐的就感觉到中剑道这些东西有些未必可信。

人心都是如此,皇室会渐渐反弹,甚至最后就彻底抛弃中剑道的问道出剑礼仪,直接将太子储君选拔的事情当做是自家的事情了。

当然,现在似乎还没有,否则皇太后就直接让中剑道的掌门人出局了,而不是让他留在这里听着他们的家事了。

皇太后听到皇帝老儿这么说,她倒也笑道:“皇上思虑周全,此事自然是好事,只不过哀家有一事颇为疑惑。”

“哦,母后疑惑什么呢?”

皇帝老儿没想到皇太后居然赞同武举的事情,可皇太后似乎还有什么幺蛾子,皇帝老儿就有些意外了,这还有什么疑惑的呢?不就是武状元的选举吗?

“哀家觉得吧,各个皇子如果都是一番精心准备,那难免有些不公,毕竟有人早就认识一些厉害的武者,有些则没有,皇上,我看吧,还是盲选比较好!”

皇太后这一番话出来,意味就再清楚不过了,那就是大皇子现在没人投靠,那不行,那得大家公平一下,那就盲选,谁也不能事先准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