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冷面王与复仇妃的盛世棋局 > 第72章 凤泣丹霄

冷面王与复仇妃的盛世棋局 第72章 凤泣丹霄

作者:曹海燕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23 07:02:17

紫宸宫偏殿内,龙脉逆鳞的余波尚未完全平息。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血腥气与一种难以言喻的、源自地底深处的阴寒威压。崔锦书昏倒在李承民榻边,脸色比宣纸还要苍白,呼吸微弱,腕间伤口虽已草草包扎,但渗出的血迹依旧触目惊心。她的小腹处,传来一阵阵难以忽视的、令人心慌的坠痛。

殿门被小心翼翼地推开,影七领着面色凝重的王院判和几名医女快步而入。当看到榻上眉心浮现诡异黑纹、气息却趋于平稳的李承民,以及瘫软在地、生死不知的崔锦书时,所有人都是心头巨震。

“快!先救王妃!”影七声音沙哑,带着不容置疑的急切。

医女们连忙将崔锦书扶到一旁的软榻上。王院判深吸一口气,强压住心中的惊涛骇浪,上前为崔锦书诊脉。指尖搭上那冰凉的手腕,片刻后,他的脸色变得极其难看,额头瞬间布满冷汗。

“如何?”影七紧盯着他。

王院判收回手,声音颤抖:“王妃……王妃元气大损,精血亏虚至极!这……这简直是油尽灯枯之象啊!更……更严重的是,胎象……胎象大动!脉滑而散,见红之兆已现!这……这孩子……怕是……难保了啊!”

最后几个字,他几乎是哭着说出来的。王妃若是有个三长两短,腹中皇嗣再出事,刚刚经历剧变的朝廷,如何承受得起?

影七身形一晃,拳头死死攥紧,指甲深陷掌心。他看了一眼龙榻上昏迷的王爷,又看了一眼气息奄奄的王妃,一股巨大的无力感和悲愤涌上心头。

就在这时,崔锦书长长的睫毛颤动了一下,缓缓睁开了眼睛。意识回笼的瞬间,小腹传来的尖锐痛楚让她闷哼一声,手下意识地抚上腹部。她听到了王院判的话,看到了众人绝望的表情。

难保……?

她的孩子……她和李承民历经千辛万苦、生死与共才得以保全的血脉……要保不住了吗?

一股钻心的痛楚,远比身体的创伤更甚,狠狠攫住了她的心脏。泪水不受控制地涌出,顺着苍白的脸颊滑落。她不是没有脆弱的时候,只是以往每一次,她都强迫自己将脆弱深埋,用理智和坚韧武装起来。可此刻,面对可能失去骨肉的恐惧,那坚固的心防,第一次出现了裂痕。

“孩子……”她声音哽咽,带着从未有过的无助与悲伤,轻轻抚摸着腹部,仿佛在安抚那个尚未出世便多灾多难的小生命,“是娘亲没用……对不起……对不起……”

这罕见的脆弱,让在场众人无不心酸垂首。

然而,只是一瞬。崔锦书猛地吸了一口气,强行压下翻涌的情绪,眼神重新变得锐利而冷静。她看向王院判,声音虽弱,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王院判,竭尽全力,给本宫保胎!用什么药都可以,不管多珍贵!若保不住……”她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厉色,“你太医院,提头来见!”

“是!是!老臣定当竭尽全力!”王院判吓得连连磕头,连忙指挥医女施针用药,煎煮保胎安神的汤剂。

崔锦书闭上眼,任由医女处理腕伤和施针,内心却如同暴风席卷的海面。她不能倒下去。李承民还未脱离危险,朝堂虎狼环伺,边境烽烟将起,她若先垮了,一切就真的完了。为了孩子,为了他,她必须撑住!

接下来的几日,紫宸宫仿佛被无形的阴云笼罩。李承民虽未苏醒,但生命体征在龙气滋养下奇迹般稳定下来,甚至内腑的伤势都在加速愈合,只是眉心那道黑纹,颜色似乎更深了些。而崔锦书,则在猛药和针灸的强行支撑下,勉强保住了胎象,但身体极度虚弱,需要卧床静养,见红虽止,隐患犹存。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皇帝昏迷(对外宣称)、八王爷重伤垂危的消息,终究无法完全封锁。朝堂之上,暗流开始汹涌。一些原本就摇摆不定、或暗中投靠太子的官员,开始蠢蠢欲动。政务堆积,边关军报频传,急需一个主心骨。

第七日清晨,崔锦书强撑着坐起身,不顾医女的劝阻,命云裳为她梳洗更衣,换上一身庄重肃穆的王妃朝服。铜镜中,她脸色依旧苍白,眼底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但眼神却如同淬火的寒铁,冰冷而坚定。

“娘娘,您的身子……”云裳红着眼圈,满是担忧。

“无妨。”崔锦书站起身,虽然脚步虚浮,却挺直了脊梁,“备轿,上朝。”

太极殿上,百官齐聚,窃窃私语声不绝于耳。当看到崔锦书在内侍搀扶下,一步步走上御阶,在那张空置的、代表摄政的紫檀木椅前站定时,殿内瞬间安静下来,无数道目光,惊疑、审视、不屑、乃至隐含敌意,齐刷刷落在她身上。

“王妃娘娘千岁!”以影七为首的少数忠诚将领和官员躬身行礼。

但更多官员,尤其是几位须发皆白、自恃功高的老亲王和重臣,只是微微颔首,态度倨傲。

“王妃娘娘,”一位姓张的御史大夫率先发难,语气带着毫不掩饰的质疑,“王爷重伤未愈,陛下静养,朝政繁忙,军国大事,岂是妇道人家可以擅专的?依老臣看,还是等王爷康复,或请宗室元老共同议政为妥!”

此言一出,立刻有几名官员附和。

崔锦书目光平静地扫过众人,最后落在张御史脸上,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大殿:“张大人此言差矣。王爷为国负伤,本宫奉王爷旨意暂理朝政,名正言顺。至于妇道人家……北疆战事,‘旋风炮’、‘十矢惊雷弩’、‘雷火瓮’乃至破解尸蛊、冰封龙城,哪一件,不是本宫这‘妇道人家’所为?难道张大人觉得,这些功劳,不足以让本宫在此说几句话?”

她语气平淡,却字字如锤,砸在众人心上!提及的那些战功与发明,皆是实打实、扭转战局的赫赫功绩,无人能够反驳!张御史脸色一阵青白,噎在原地。

崔锦书不再看他,转而看向户部尚书:“李大人,河北道今夏水患,赈灾钱粮筹措如何?为何账目显示,尚有三十万两白银缺口?”

户部尚书李维是太子党羽,闻言心中一凛,忙出列道:“回娘娘,水患严重,灾民众多,钱粮消耗巨大,各部筹措需时……”

“需时?”崔锦书打断他,从袖中取出一卷图纸,正是简化版的“星轨弩”结构图,但其上标注的却是各种数字和比例,“本宫近日翻阅户部旧档,发现各州郡田亩测量、税赋征收,方法陈旧,误差巨大,且易生贪腐。依此图所示比例核算之法,重新丈量清算,不仅可快速厘清账目,追缴亏空,更能使未来税赋征收,更加精准公允。李大人,你觉得此法可行否?”

她将图纸递给内侍,展示给众臣。那图纸上的算法精妙,逻辑严谨,虽源于军械,却巧妙应用于民政,令人拍案叫绝!一些原本中立的官员眼中露出惊叹之色。

李维额头冒汗,支支吾吾,无法应对。

崔锦书不再逼问,目光转向兵部:“王大人,北狄近日可有异动?边境守军粮草辎重,可充足?”

一连串问题,涉及吏治、财政、军事,条理清晰,直指要害。她虽声音虚弱,但每一句话都有的放矢,展现出了对朝政惊人的熟悉度和敏锐的洞察力。她并非一味强势压人,而是以事实和才学说话,恩威并施,将一场可能出现的逼宫,化解于无形。

殿内鸦雀无声。那些原本心存轻视的官员,此刻再看向御阶上那个单薄却笔直的身影时,眼神中已充满了敬畏与复杂。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亲王,暗中对身旁之人低语,声音虽轻,却足以让近处几人听见:“此女……有吕武之才,却无其毒辣,观其行事,颇有章法,心系社稷……王爷得此贤内助,或真是天意……”

朝会散去,崔锦书几乎虚脱,被云裳和影七搀扶着回到紫宸宫。刚踏入宫门,一名内侍便急匆匆来报:“娘娘!王爷……王爷醒了!”

寝殿内,李承民果然睁开了眼睛。他靠坐在床头,脸色依旧缺乏血色,但那双深邃的眸子,已经恢复了神采,只是那神采之中,似乎比以往更多了几分难以言喻的冰冷与……一种仿佛与生俱来的、睥睨众生的威压。眉心那道黑龙纹路,在他清醒时,显得更加清晰妖异。

他看到被搀扶进来的、虚弱不堪的崔锦书,目光在她苍白的面容和下意识护着小腹的手上停留了一瞬,瞳孔微不可察地收缩了一下。

影七和云裳识趣地退下,殿内只剩下两人。

崔锦书走到榻边,想看看他的情况,还未开口,手腕却猛地被一只冰冷而有力的大手攥住!力道之大,几乎要捏碎她的骨头!

李承民盯着她,眼神锐利如刀,仿佛要穿透她的灵魂。他的声音因久未开口而沙哑,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近乎质问的冷硬:

“谁准你……擅动禁术?”

没有感激,没有温存,只有冰冷的诘问与强烈的掌控欲。

崔锦书手腕剧痛,心却更痛。她迎上他的目光,没有挣扎,只是平静地回答:“当时情况,别无他法。我不能眼睁睁看着你死。”

“你的命,也是本王的!”李承民手上力道又加重了几分,语气带着一种压抑的怒火和……一丝难以察觉的后怕,“若你因此殒命,本王……”他顿了顿,没有说下去,但眼神中的风暴却泄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他甩开她的手,目光落在她依旧平坦却承载着两人希望的小腹上,声音低沉了几分:“孩子……如何?”

“暂时无碍。”崔锦书揉了揉发红的手腕,心中五味杂陈。他是在关心她和孩子,可表达的方式,却如此霸道冰冷。

李承民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再睁开时,已恢复了惯常的冷静:“朝中情况,影七已简要禀报。你做得很好。”这是肯定,却听不出多少温度。他转而问道:“本王昏迷这些时日,可有何异样?尤其是……夜间。”

崔锦书心中一动,想起宫人曾提及王爷夜间时常惊醒,浑身冷汗。“宫人说你夜间多梦,易惊醒。”

李承民眉头紧锁:“不是梦。”他指了指自己的太阳穴,“是杀戮……无尽的杀戮,还有……征服。铁蹄踏碎山河,血流成河……感觉很真实,而且……令人亢奋。”他语气中带着一丝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嗜血之意。同时,他抬手遮了一下从窗棂透进的、并不强烈的阳光,“光线,声音,都让人觉得烦躁。”

崔锦书看着他眉心的黑纹,感受着他身上那股愈发浓郁的、与龙脉同源的阴寒霸气,心中警铃大作。龙气灌体,虽救了他的命,但那源自皇陵的、充满死亡与征服**的龙脉之气,太过霸道,似乎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心性,甚至……有反客为主,侵蚀他本身意志的风险!

这……是福是祸?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影七急促的声音:“王爷!娘娘!幽州八百里加急军报!”

李承民眸光一凛:“进来!”

影七快步而入,单膝跪地,双手呈上一份染血的军报,声音沉重:“北狄新王阿史那剡,联合西陲乌斯藏诸部,集结二十万铁骑,以……以‘诛妖星、正天道’为名,大举南下!先锋已破雁门关!幽州告急!”

“诛妖星?”李承民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残酷的弧度,眉心黑纹仿佛都随之跳动了一下。他接过军报,扫了一眼,随手掷于地上。

恰在此时,一名内侍在殿外高声禀报:“启禀王爷,娘娘,中书令赵大人、枢密使钱大人等几位大人联名上奏,言……言北狄势大,生灵涂炭,提议……提议暂避其锋,可遣使议和,许以财帛,甚至……甚至割让部分边城,以换取边境安宁……并言……言此番兵祸,或与……与天象示警有关……”最后一句,声音低不可闻,但意思却很明显——将战争归咎于李承民这个“妖星”。

殿内气氛,瞬间降至冰点。

李承民缓缓抬起头,目光穿过殿门,仿佛看到了那些懦弱求和的面孔。他周身散发出的寒气,让整个寝殿的温度都仿佛下降了几分。

“议和?割地?”他轻声重复,声音里听不出喜怒,却让跪在地上的影七都感到一阵心悸。

崔锦书的心也沉了下去。外有强敌压境,内有求和之声暗指李承民为祸源,内忧外患,同时爆发!

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而那潜藏在李承民体内、与龙气共生的霸道与嗜血,在这战火将至的关头,又将把他引向何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