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冷面王与复仇妃的盛世棋局 > 第31章 米舟沉江

冷面王与复仇妃的盛世棋局 第31章 米舟沉江

作者:曹海燕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23 07:02:17

二月初二,龙抬头。京畿之地却无半分春意,连日阴雨绵绵,寒意刺骨。江南道突发春汛,冲毁堤坝,淹没良田万顷,灾民流离失所,急报如同雪片般飞入京城。皇帝病重,太子监国,朝堂之上为赈灾事宜争论不休,最终议定由户部统筹,八王府协办,紧急调拨京仓存粮,由漕运南下救灾。

消息传来,八王府内气氛顿时为之一变。前一刻还沉浸在清算内务的肃杀之中,下一刻便不得不投入到这场与时间赛跑的赈灾事务里。李承民接连数日滞留宫中与户部衙门,罕见地未曾回府。王府前院临时辟为赈灾协理处,属官、书吏进出匆匆,算盘声、吆喝声、马蹄声终日不绝。

栖梧苑内,却异乎寻常地安静。

崔锦书坐在窗下,面前摊开的并非账册,而是几卷刚从王府协理处送来的、关于此次南粮北调、漕船安排的文书副本。雨水敲打着窗棂,发出沉闷的嗒嗒声。她纤细的指尖缓缓划过文书上那些冰冷的数字与船号,眉心微蹙。

“小姐,喝盏热姜茶驱驱寒吧。”云裳捧着一盏热气腾腾的茶进来,脸上带着忧色,“您都看了一上午了。这赈灾的事,自有王爷和户部的大人们操心……”

崔锦书接过茶盏,暖意透过瓷壁传入掌心,却驱不散心底那丝莫名的不安。“王爷协办,王府便有责任。”她声音清淡,“江南水患非同小可,数十万灾民嗷嗷待哺,漕运粮食乃救命之源,不容有失。”

她目光再次落回文书,停留在其中一页,记录着首批启运的十艘漕船编号、承运粮商及押运官信息。指尖在一个看似不起眼的粮商名字上顿了顿——“广盈仓”。这个名号,她有些模糊的印象,似乎与前世某桩未能彻查的粮仓亏空案有所牵连。

“云裳,”她忽然抬头,“去前院,将我书房左手边第三个紫檀木匣里,那本蓝皮旧册取来。”

云裳虽不明所以,仍立刻应声而去。

不久,她便捧回一本页面泛黄、边角磨损的旧册。那是崔锦书根据前世记忆,零星记录的一些可能与苏家、周家有关的可疑人事与商号名称,平日藏得极深。

她快速翻阅着,雨水声似乎变得遥远。终于,在一页不起眼的角落,她看到了“广盈仓”三个小字,旁边还备注着几个更小的字:“疑与周家旧仆有涉,惯以陈米充新”。

崔锦书的指尖猛地收紧!周家旧仆?周若兰的娘家?!

一种冰冷的预感如同毒蛇,骤然缠上心头!

就在此时,院外忽然传来一阵极其急促慌乱脚步声!伴随着声嘶力竭的呼喊,穿透雨幕,直撞入耳膜!

“王妃娘娘!不好了!出大事了!”

一名浑身湿透、泥浆沾满裤腿的王府属官,连滚带爬地冲进院子,被侍卫拦在廊下,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带着哭腔和极致的惊恐:

“沉了!船沉了!首批南下运粮的船队!在青河口……遭遇风浪,侧翻沉没!十船粮食……尽数……尽数没了!”

轰——!

如同惊雷在脑海中炸响!崔锦书手中的茶盏“啪”地一声掉落在地,热茶四溅,碎片狼藉!

她猛地站起身,脸色瞬间苍白如纸:“你说什么?!十船粮食……全沉了?!押运官兵呢?!”

“官兵……官兵大多水性好,侥幸逃生……可粮食……全完了啊!”属官捶胸顿足,涕泪交加,“那是……那是第一批救急的粮啊!江南……江南可怎么活啊!”

冰冷的寒意顺着脊椎急速攀升!崔锦书扶住窗棂,才勉强稳住身形。青河口……那处水道她略有耳闻,并非以风急浪高着称,怎会十船齐沉?!

这绝非天灾!

“王爷呢?!”她声音紧绷。

“王爷……王爷已得讯,震怒!亲自赶往河口查验了!娘娘……如今府外……府外已有灾民闻讯聚集,群情激愤……说……说……”属官吞吞吐吐,面露惧色。

“说什么?!”崔锦书厉声问。

“说……说定是王府协办不力,中饱私囊,以次充好,惹得天怒人怨,才降下如此灾祸啊!”属官说完,重重磕头,不敢抬起。

话音未落——

另一道凄厉悲切的哭嚎声,竟从院门处传来!

“锦书!我的儿啊!你怎能如此糊涂啊!”

只见苏太妃在一众嬷嬷婢女的簇拥下,竟不顾体统、跌跌撞撞地闯了进来!她一身素服,发髻松散,脸上泪痕纵横,仿佛瞬间老了十岁,扑到廊下,指着崔锦书,哭得肝肠寸断:

“我知道你年轻,要强,想替王爷分忧……可那是赈灾的救命粮啊!你怎么敢……怎么敢在其中动手脚,克扣盘剥啊!如今酿此大祸,天降责罚!你……你让我有何颜面去见列祖列宗!有何颜面去见江南的灾民啊!呜呜呜……”

她哭天抢地,声音尖利,字字句句如同淬毒的匕首,直指崔锦书!将沉船罪责,毫不留情地扣在她“协办不力”、“年轻要强”、“克扣盘剥”之上!

周围的仆役侍卫皆面露骇然,低头屏息,不敢言语。雨声淅沥,更衬得这哭诉如同鬼魅哀嚎,令人毛骨悚然。

崔锦书站在原地,雨水带来的寒气和太妃话语中的恶毒,让她浑身血液几乎冻结。她看着苏太妃那张写满了“痛心疾首”和“大义灭亲”的脸,心底的冰冷瞬间压过了惊怒。

好一招祸水东引!好一招借刀杀人!

利用灾情,利用民愤,要将她置于万劫不复之地!

她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翻涌的情绪,声音冷澈如冰,穿透雨幕:“太妃娘娘慎言!沉船缘由未明,岂可妄断是非?克扣赈粮,乃十恶不赦之罪,若无真凭实据,便是污蔑朝廷命妇!娘娘此言,是将王府置于何地?将陛下与朝廷法度置于何地?”

苏太妃哭声一滞,似乎被她冷静的态度和犀利的反问噎住,随即哭得更凶:“证据?还要什么证据!天罚就是证据!十船齐沉就是证据!若不是你办事不力,贪墨成性,怎会遭此报应!我……我今日便要去宫中,向皇后娘娘请罪!是我管教无方,才让你闯下如此滔天大祸!”

她说着,竟真要挣扎着起身,一副要立刻进宫“请罪”的架势。其用心之险恶,昭然若揭!

崔锦书眼底寒芒骤盛!她知道,绝不能让苏太妃此刻进宫!一旦让她在皇后面前坐实这番说辞,即便日后查明真相,污名也难以彻底洗清!

“太妃娘娘!”她上前一步,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仪,“案情未明,岂可擅动?王爷已亲赴河口查验,是非曲直,自有公断!在王爷回府之前,任何人不得妄议,更不得擅离王府!否则,休怪本宫以府规论处!”

她目光锐利如刀,扫过苏太妃及其身后众人:“来人!送太妃回静心苑休息!没有本宫命令,任何人不得打扰!”

侍卫们闻言,立刻上前,虽态度恭敬,动作却带着强硬,将哭闹不休的苏太妃“请”了回去。

院中暂时恢复了寂静,只剩下淅沥的雨声和那名依旧跪地发抖的属官。

崔锦书站在原地,雨水打湿了她的裙摆,她却浑然不觉。脑海中飞速运转。

沉船……广盈仓……陈米充新……苏太妃迫不及待的攀咬……

这一切,绝非孤立!

她猛地转身,看向云裳,语速极快:“云裳,更衣!备车!我们去广盈仓在城外的漕运码头!”

“小姐!此刻外面……”云裳大惊。

“必须去!”崔锦书眼神决绝,“他们敢沉船,就敢销毁其他证据!必须在他们反应过来之前,找到东西!”

几乎在同一时间,青河口,风雨如晦。

河面浊浪翻滚,破碎的船板、散落的稻草随处可见,一片狼藉。幸存的兵士垂头丧气地聚集在岸边,气氛压抑沉重。

李承民玄色大氅被风雨吹得猎猎作响,他立于一片泥泞的河滩上,面沉如水,目光如鹰隼般扫过浑浊的河面以及被打捞上来的零星残骸。

一名浑身湿透的玄甲侍卫快步上前,单膝跪地,手中捧着一块扭曲的木板和半截断裂的船桨,声音低沉:“王爷,查验过了。沉船碎片断口蹊跷,有多处非自然断裂的凿痕!并非风浪拍击所致!更像是……人为破坏!”

李承民眸中瞬间结冰!他接过那木板,指尖在那些清晰的凿痕上划过,冰冷刺骨。

“还有,”侍卫继续道,“方才水下探摸的兄弟,在河底沉船残骸旁,发现了这个——”他递上一枚小小的、沾满淤泥的腰牌,上面模糊刻着“漕运司”字样和一个名字。

李承民目光一凝!这个名字,他记得!是户部侍郎的一个远房外甥,刚刚被安插进漕运司不久!

“人呢?”他声音冷硬。

“……不知所踪,恐已潜逃。”

李承民嘴角勾起一丝残酷的弧度:“挖地三尺,也要给本王揪出来!”

“是!”

另一名侍卫匆匆赶来,手中提着半袋湿漉漉、沉甸甸的米粮,脸色难看:“王爷!您看这个!这是从一艘半沉船舱底缝隙里漂出来的!”

李承民扯开米袋。袋中所谓的“新米”,竟然大半是颜色暗沉、甚至带着霉味的陈年糙米!更令人发指的是,米袋底部,竟然掺满了大量的沙石!掂量之下,沉得异常!

以陈充新!掺沙增重!贪墨至此!罔顾人命!

滔天的杀意如同实质的风暴,在李承民眼中疯狂凝聚!周围温度骤降,所有侍卫皆屏息垂首,不敢直视。

“好……很好……”他从齿缝里挤出几个字,每一个字都带着血腥气,“户部……漕运司……广盈仓……真是好大的胆子!”

他猛地攥紧那袋肮脏的米粮,沙石从指缝簌簌落下。

“传令!封锁广盈仓所有仓廪、码头!相关人等,一律锁拿!反抗者,格杀勿论!”

“备马!回京!”

他倒要看看,这袋掺了沙石的霉米,能不能砸碎某些人的脑袋!

京城,广盈仓码头。

雨势稍歇,但天色依旧阴沉。码头上人来人往,力夫们正忙碌地将仓库中的粮食装运上其他待发的漕船,似乎并未受到河口沉船事件的太多影响。

一辆青帷马车悄然停在码头外围。崔锦书在云裳的搀扶下下车,她换了一身并不起眼的青灰色衣裙,帷帽遮面。

她并未直接闯入,而是带着云裳,绕到码头侧后方一处地势稍高的土坡上,远远观察。目光锐利地扫过那些忙碌的力夫、监工的官吏、以及一艘艘吃水极深的漕船。

忽然,她的目光定格在一艘正在装粮的漕船上。几个力夫正扛着麻包从仓库中走出,走向跳板。其中一个力夫脚下似乎一滑,肩上的麻包摔落在地,袋口松开!

刹那间,崔锦书清晰地看到,那麻包里倾泻出的,绝非饱满洁白的新米,而是颜色晦暗、甚至夹杂着黑色粒状的陈米!甚至……还有细微的沙尘扬起!

果然如此!

就在此时,码头入口处忽然传来一阵巨大的骚动!马蹄声如雷鸣般由远及近!

只见李承民一马当先,率领着一队煞气腾腾的玄甲骑兵,如同黑色的狂潮般,直冲码头而来!瞬间便将整个码头团团围住!

“奉王爷令!封锁码头!所有人原地跪伏!违令者斩!”侍卫的怒吼声震四野!

码头上所有人员顿时乱作一团,惊呼四起,监工官吏面无人色!

李承民飞身下马,玄色大氅在风中扬起,他看都未看那些跪地求饶的人,目光如同利剑,直刺粮仓方向!

一名广盈仓主事连滚爬爬地出来迎接,声音颤抖:“王……王爷……”

李承民根本不容他废话,一把夺过身旁侍卫手中那袋湿漉漉、沉甸甸的霉米沙石袋,手臂猛地一扬!

用尽全力,狠狠地将那袋米砸向那主事面前的地面!

噗——!

沉重的米袋砸在泥水里,发出一声闷响!袋口崩裂!黢黑发霉的米粒、浑浊的泥水、以及大量灰黄色的沙石,瞬间四散迸溅!溅了那主事满头满脸!甚至喷溅到了周围跪着的其他官吏身上!

那肮脏不堪、触目惊心的内容物,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所有看到这一幕的人,瞬间骇然失声!空气中弥漫开一股难闻的霉味!

“这!就是你们广盈仓!发往江南的!救!命!粮!”李承民的声音如同万载寒冰,一字一句,砸入死寂的码头,砸入每个人的心脏最深处!

那主事吓得魂飞魄散,瘫软在地,语无伦次:“王爷饶命!奴才不知……这……这定是底下人……”

“拖下去!”李承民根本懒得听他辩解,冷声下令,“彻查所有仓廪!凡有问题的粮袋,全部拆验!”

“是!”

玄甲侍卫如狼似虎地冲入仓库!

就在这时,崔锦书快步从土坡上走下,来到码头入口处。她掀开帷帽,露出苍白却沉静的面容。

李承民目光扫过她,微微颔首,并未多言,一切尽在不言中。

崔锦书走到一辆尚未装船的粮车旁,车上堆满了鼓鼓囊囊的麻包。她深吸一口气,从发髻间拔下一根细长的、顶端锋利的银簪——那是她平日用来固定发髻、亦可用以防身的工具。

在周围无数道惊疑不定的目光注视下,她手腕一沉,银簪精准地刺入一个麻包!

嗤啦——!

用力向下一划!

麻袋应声破裂!

哗啦啦——!

瞬间,并非想象中的白米流淌而出,而是大量颜色暗沉、霉斑点点、甚至夹杂着大量沙石和糠皮的劣质陈米,如同肮脏的瀑布,倾泻而下,堆在泥地上,刺眼无比!

“啊——!”周围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甚至有几个跟着前来“查看情况”的、与苏家交好的宗室女眷,恰好目睹此景,吓得掩口惊呼,花容失色!

崔锦书扔开银簪,任由那些肮脏的米粒淹没她的绣鞋鞋面。她抬起眸,目光清冷地扫过那些惊骇的面孔,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码头:

“诸位都看清了?这,便是沉船想要掩盖的东西!这,便是所谓的‘天罚’真相!江南数十万灾民翘首以盼的,就是这些猪狗不食的沙石霉米!”

她字字铿锵,如同冰珠砸落:

“天灾不足畏,**……最当诛!”

话音落下,满场死寂。唯有地上那堆肮脏的米粮,无声地控诉着惊人的贪婪与罪恶。

李承民看着她站在污秽之中、却脊背挺直的侧影,目光深邃。

他缓缓抬手。

一名侍卫立刻将一份染血的供词呈上——正是那潜逃的漕运司蛀虫,已被抓获审讯画押!

李承民接过供词,目光扫过地上面如死灰的广盈仓主事及一众官吏,声音如同最终审判:

“传本王令:广盈仓一干涉案人等,即刻押送刑部大牢!所有问题粮仓,全部查封!所缺赈灾粮饷,即刻从本王私库及京中义仓调拨补足,日夜兼程,运往江南!”

“将此供词,连同这袋米,”他指向地上那袋污秽不堪的证物,“一同呈送御前!本王倒要看看,这龙案之上,容不容得下这等肮脏沙石!”

命令下达,雷厉风行。

玄甲军迅速行动,锁拿人犯,查封粮仓。

崔锦书缓缓走出那堆污米,云裳连忙上前为她擦拭鞋袜。

她抬头,望向李承民。风雨之中,他玄衣墨发,身姿挺拔如松,周身散发着冰冷而强大的威压,仿佛能涤荡一切污浊。

两人的目光在空中短暂交汇。

一个清冷如月,拆穿虚伪于细微。

一个凛冽如剑,斩断荆棘于雷霆。

浑浊的江水与带血的米浆,无声浸染着土地。

而真相,终在风雨与铁血中,得以昭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