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冷面王与复仇妃的盛世棋局 > 第十七章 合卺夜·弈局

冷面王与复仇妃的盛世棋局 第十七章 合卺夜·弈局

作者:曹海燕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23 07:02:17

子时,皇宫深处,合卺殿。

殿宇巍峨,红烛高烧,却驱不散那股深入骨髓的冰冷与空旷。巨大的蟠龙金柱投下幢幢阴影,将殿内分割成明暗交织的碎片。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甜腻到令人发闷的合欢香,混合着尚未散尽的、一丝极淡的硝烟与血腥气——那是白日长街厮杀后,无论如何清洗也无法彻底抹去的痕迹。

殿内陈设极尽奢华,大红锦缎铺地,百子帐,鸳鸯被,处处皆是皇家婚仪的规制与喜庆。然而这喜庆,却如同戏台子上拙劣的油彩,浮于表面,底下透出的,是森然的寒意。

崔锦书端坐在宽大的龙凤喜床边缘。沉重的凤冠早已取下,繁复的嫁衣却依旧穿在身上,层叠的锦绣如同沉重的枷锁。玄铁软甲紧贴肌肤的冰凉触感,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她白日的凶险与此刻的处境。她脸上厚重的脂粉已微微晕开,露出底下疲惫的苍白,唯有一双眼睛,在跳跃的烛光下,亮得惊人,沉静如古井寒潭,映不出半分新嫁娘该有的羞怯或喜悦。

李承民站在离床榻数步之远的窗边。他已换下劲装,穿着一身暗红色的常服,墨发未束,随意披散在肩头,更衬得面容冷峻,线条锋锐。他负手而立,目光投向窗外沉沉的夜色,仿佛那浓得化不开的黑暗,比这满殿虚假的喜庆更值得凝视。

两人之间,隔着一张紫檀木嵌螺钿的棋枰。棋枰之上,并非象征“永结同心”的红枣、花生、桂圆、莲子,而是一副冰冷的、黑白云子交错纵横的棋局。棋局已至中盘,杀伐之气扑面而来,黑白两条大龙纠缠绞杀,形势焦灼,每一步都关乎生死存亡。手边两盏赤金合卺杯,杯中的御酒早已冰冷,纹丝未动。

空气凝滞得如同胶冻,唯有殿角铜漏单调的滴答声,一声声敲打在死寂里,敲得人心头发紧。

良久。

李承民缓缓转过身。烛光在他深邃的眼眸中跳跃,却照不进那一片冰封的底色。他的目光落在棋枰上,并未看崔锦书,声音低沉平缓,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

“王妃今日受惊了。”

崔锦书指尖微微一颤,一枚原本欲落的白色云子被她轻轻按回棋罐。她抬起眼,目光平静地迎向他,唇角甚至牵起一丝极淡的、近乎虚幻的弧度:

“王爷布局精妙,算无遗策,臣妾……何惊之有?”

她的声音轻柔,却带着一种冰冷的锐利,如同薄如蝉翼的刀片,轻轻划破虚假的平静。

李承民仿佛没有听出她话中的讥讽,踱步至棋枰另一侧,撩袍坐下。修长的手指拈起一枚温润的黑玉棋子,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棋子光滑的表面。

“匪徒猖獗,惊扰鸾驾,罪该万死。”他落下黑子,声音听不出丝毫情绪,“本王已着人清理干净,王妃不必挂怀。”

“清理?”崔锦书轻笑一声,那笑声里没有半分暖意,只有冰冷的碎冰相互撞击的清脆,“王爷说的是今日长街上那三十二具黑衣尸首么?”

李承民执棋的手指几不可察地微微一顿。他抬起眼,目光终于真正落在崔锦书脸上,带着一丝极淡的、几乎难以察觉的审视。

崔锦书仿佛浑然不觉,自顾自拈起一枚白子,指尖在冰凉的玉子上停留片刻,然后轻轻落在棋枰一角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位置。落子无声,却仿佛带着千钧之力。

“臣妾不才,于轿中无事,细数了数。”她抬起眼,迎上他审视的目光,笑容温婉,眼底却是一片冰封的荒漠,“冲在最前、死状最惨的,共计一十六人。被弩箭从后心射穿、倒地时眼中犹带惊愕的,有九人。被长枪贯穿胸腹、钉死在地的,有五人。还有两人……”她顿了顿,目光扫过李承民看不出表情的脸,声音愈发轻柔,“……是被一种极其细微、淬有剧毒的弩箭射中咽喉,见血封喉,连一声惨叫都未能发出。”

她每说一句,李承民眼中的冰封便似乎裂开一丝细微的缝隙。殿内的空气仿佛也随之又冷凝了几分。

“哦?”李承民的声音依旧平稳,却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冷峭,“王妃好耳力,好记性。身在轿中,竟能洞察秋毫。”

“若非王爷麾下将士……身手利落,处置‘干净’,”崔锦书刻意加重了“干净”二字,指尖轻轻敲了敲方才落下的那枚白子,“臣妾又如何能数得这般清楚?”

那枚白子落处,看似无关大局,却隐隐威胁着黑棋一条尚未完全成形的气脉。

李承民的目光落在那个棋位上,深邃的眼底掠过一丝极快的暗芒。他并未立刻落子,指尖的黑棋在指腹间缓缓转动。

“看来,本王的‘酬谢’,尚且不足。”他忽然开口,声音低沉,带着一种奇异的、近乎危险的平静,“王妃替本王清点了匪徒人数,本王……岂能毫无表示?”

崔锦书眉心几不可察地一跳。

李承民手腕一翻,那枚一直在他指尖把玩的黑子,带着一股凌厉的决断,猛地落在棋枰之上!并非攻击崔锦书方才落子的那片区域,而是直插白棋腹地一处看似稳固的堡垒!

“啪!”一声清脆的落子响,在寂静的殿中格外刺耳。

“今日城外西山,”李承民的声音紧随其后,如同冰冷的铁钉,一字字钉入空气,“端了一处匪寨。寨中匪徒,负隅顽抗,共计一百零三人。”他抬起眼,目光如同淬了冰的刀锋,直直看向崔锦书,“……尽数斩首。此乃,本王予王妃的……新婚之礼。”

一百零三人!

尽数斩首!

轻描淡写的几个字,背后是滔天的血海与冰冷的杀戮!

崔锦书只觉得一股寒气瞬间从脊椎窜上头顶!她端着茶盏的手指猛地收紧,指节泛出青白色。她强行压下心头翻涌的惊悸,目光死死盯住棋枰。李承民那一子落下,如同奇兵突进,瞬间打乱了她原有的布局,将一条潜伏的暗棋彻底激活,与外围黑棋遥相呼应,形成合围之势!杀气骤浓!

他不仅在告诉她,他杀了更多人,更在棋局上,用最直接的方式,展现了他的绝对掌控力和冷酷无情!

殿内死寂。合欢香甜腻的气息与无形的血腥味交织在一起,令人作呕。

崔锦书深吸一口气,那冰冷的空气吸入肺腑,反而让她混乱的心绪瞬间沉淀下来,只剩下更加冰冷的清醒和决绝。她缓缓放下茶盏,指尖甚至不再颤抖。

她重新拈起一枚白子。这一次,她没有丝毫犹豫,手腕稳定如磐石,将白子精准地落在黑棋那处看似凌厉的突进之旁!并非硬碰硬的阻拦,而是一个极其精妙的倚靠与引征!瞬间将黑棋那股一往无前的冲势,引入了白棋早已布设的另一处陷阱边缘!

“王爷厚礼,臣妾……愧不敢当。”她抬起眼,脸上那抹虚幻的笑容再次浮现,眼底却燃起两簇冰冷的、如同地狱之火般的幽光,“只是,王爷这份‘酬谢’,似乎算漏了一人。”

李承民眉峰微挑。

“宁致远。”崔锦书轻轻吐出这个名字,如同吐出一根冰冷的毒刺,“他肩头那一箭,乃臣妾所赐。王爷最后那穿冠一箭,虽震慑宵小,却……未能取其性命。这笔账,似乎不该全然算在王爷的‘百人’之数内。”

她的话,如同最锋利的匕首,精准地挑开了那层血腥的帷幕,直指核心——白日的劫杀,宁致远的出现,绝非偶然!而他李承民,早已洞悉一切,甚至乐见其成,借此布下杀局,铲除异己!

李承民看着她,看着她眼中那毫不掩饰的冰冷与挑衅,看着她唇角那抹带着血腥气的笑靥。殿内烛火噼啪爆响了一下,将他眼底深处一丝极其隐晦的、近乎扭曲的兴味照得清晰了一瞬。

“王妃是想与本王……清算各自手上的血债?”他的声音低沉下去,带着一种危险的磁性。

“臣妾不敢。”崔锦书微微垂眸,语气却寸步不让,“只是觉得,既为盟友,有些账,还是算清楚些好。免得日后……纠缠不清。”

“盟友……”李承民重复着这两个字,指尖缓缓敲击着棋枰边缘,发出笃笃的轻响,在寂静的殿中回荡,如同某种倒计时,“王妃今日身处险境,却能临危不乱,甚至……反击精准。看来,本王当初小觑了王妃。”

他的目光,意有所指地扫过她依旧穿着嫁衣的肩背位置。那里,玄铁软甲之下,藏着白日那根毒针留下的伤口与麻痹。

崔锦书心头一凛,面上却不动声色:“王爷赐下的软甲甚为合用,臣妾……感激不尽。”她巧妙地将话题引回那件护甲,避开了他关于她自身能力的探究。

李承民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并未深究。他再次将目光投向棋局。黑白双子犬牙交错,杀机四伏,每一步都暗藏玄机,如同他们之间这场无声的较量。

“王妃所言,不无道理。”良久,他缓缓开口,声音恢复了之前的平缓冷澈,“既是盟友,情报互通,方能戮力同心。今日之事,本王若早知宁致远会行此疯狂之举,或可布设更周详,不至令王妃受此惊扰。”

崔锦书心中冷笑。早知?他分明是早已料到,甚至可能暗中推波助澜!

但她并未戳破,只是顺着他的话道:“王爷日理万机,难免有疏漏之处。臣妾身处内宅,耳目闭塞,今日之事,亦是猝不及防。”她话锋一转,目光灼灼地看向他,“若日后,臣妾能早些知晓某些‘风声’……或许,不仅能自保,亦能……为王爷分忧。”

她终于抛出了她的条件——要求更早、更及时的情报共享。

李承民执棋的手指停顿在半空。他抬眸,深邃的目光如同两口深不见底的寒潭,牢牢锁住崔锦书。殿内的空气仿佛彻底凝固了,只剩下烛火摇曳的光影在两人之间明灭不定。

他在权衡。权衡她今日展现出的价值与威胁,权衡她这个要求的背后所图,权衡给予她更多情报可能带来的风险与收益。

时间一点点流逝。铜漏的滴答声变得格外清晰。

终于,李承民缓缓落下那枚悬停已久的黑子。这一子,并未继续强攻,而是落回自身腹地,补了一处极其细微的、几乎难以察觉的破绽。一个以退为进,稳固根基的姿态。

“可。”他吐出一个字,清晰而冷硬,“自即日起,凡涉及王妃安危及国公府动向之情报,影卫会及时送达栖梧苑。”

成了!崔锦书心中一定,但面上依旧平静无波。

“然,”李承民的话并未说完,他的声音陡然转冷,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王妃所得任何讯息,无论源自何处,亦需即刻报与本王知晓。不得隐瞒,不得延误。”他的目光锐利如刀,仿佛能穿透一切伪装,“否则,今日之约,作废。”

即时,双向。

这不再是单方面的给予,而是双向的捆绑与监视。

崔锦书迎着他的目光,没有丝毫退缩。她早知道不会如此简单。这冰冷的契约,每前行一步,都是在刀尖上跳舞。

“理应如此。”她缓缓颔首,声音平静,“臣妾……遵命。”

她伸出右手,并非去拿棋子,而是探向腰间繁复的丝绦。指尖在其中一根深红色的丝绦末端轻轻一捻,竟捻下一个小小的、用同样深红色丝线紧紧缠绕的、硬物。

她将那小小的丝线团放在棋枰边缘,然后,用那根一直藏在左袖中的、顶端镶嵌墨玉的银簪——那枚代表他们最初契约的信物——的尖端,轻轻挑开丝线。

丝线散落,露出里面包裹着的一枚极小、极薄、边缘却异常锋利的黑色玉片。玉片之上,用几乎肉眼难辨的朱砂,刻着几个极其细微的符号——正是那日西市黑市,李承民于骡车中塞入她袖中的、标记着“画魂引”来源的密文!

“此物,”崔锦书将玉片推向李承民,声音低沉,“乃臣妾近日偶得。其上符纹,似与某种西域奇毒有关。臣妾才疏学浅,无法破解,还请王爷……过目。”

她将她掌握的、关于毒药的最关键线索,主动交了出去。既是履行“情报共享”的新约,亦是一种更深沉的试探与交换。

李承民的目光落在那枚黑色玉片上,瞳孔几不可察地微微收缩。他并未立刻去拿,指尖在棋枰上轻轻敲击了两下。

“西域奇毒……”他缓缓重复,声音里听不出喜怒,“王妃的‘偶得’,总是令人……惊喜。”

他终于伸出手,修长的手指拈起那枚冰冷的玉片,指尖在那细微的朱砂符纹上缓缓摩挲。烛光下,他冷硬的侧脸轮廓仿佛柔和了一瞬,又似乎更加冰寒。

“此事,本王会查。”他将玉片收入掌心,声音恢复了一贯的冷澈,“王妃近日‘体弱’,便在宫中好生静养。外面的事,不必劳心。”

静养?实则是变相的软禁,直到他查明这玉片来源,并确保她再无其他“惊喜”。

崔锦书垂下眼帘,掩去眼底一闪而过的冷芒:“臣妾……明白。”

棋局,似乎暂时告一段落。黑白双子依旧在枰上纠缠,谁也未能彻底绞杀对方,达成了一种危险的、暂时的平衡。

李承民站起身,玄色的衣袍在烛光下拂动,带起一丝冷风。

“夜已深,王妃安歇吧。”

他并未再看她,转身走向殿门。高大的身影很快消失在厚重的殿门之后,脚步声渐行渐远,最终彻底融入殿外沉沉的夜色之中。

殿内,重又只剩下崔锦书一人。

满殿的红烛依旧高烧,跳跃的火光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投在冰冷的地面上,孤寂而伶仃。

她缓缓站起身,走到那盘未下完的棋局前。目光扫过那错综复杂的黑白子,扫过那两盏冰冷未动的合卺酒,最后落在自己方才落下的、那枚引征的白子之上。

指尖,轻轻拂过那枚冰凉的玉子。

然后,她伸出手,端起自己面前那盏赤金合卺杯。杯中御酒冰冷,映着烛光,漾着琥珀色的、虚假的光泽。

她手腕微微一倾。

冰冷的酒液泼洒而出,淋在棋枰之上,淋在那黑白交错、杀机暗藏的棋局上。酒液蜿蜒流淌,模糊了棋路,也冲散了那甜腻的合欢香气,只留下一片湿漉漉的、冰冷的狼藉。

空气中,似乎终于只剩下那铜漏单调的滴答声。

以及,一丝极淡的、若有若无的血腥气,和她袖中玄铁腕弩冰冷的触感。

新婚之夜,红烛高照,对弈已成。

血色默契,悄然达成。

而这深宫之中的棋局,才刚刚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