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冷面王与复仇妃的盛世棋局 > 第68章 紫参覆雪

冷面王与复仇妃的盛世棋局 第68章 紫参覆雪

作者:曹海燕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23 07:02:17

玄武门前的血战与李承民毒发昏迷,如同一盆冰水,将“八皇子承天受命”的狂热舆论暂时浇熄。太子李承乾趁势以“监国”之名,迅速接管了京城防务,以“搜捕叛党余孽、清查妖邪”为借口,大肆清洗朝堂,将疑似倾向八王爷的官员或下狱或罢黜,一时间,京城内外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然而,那夜玄武门前“毒血蚀石显万岁”的诡异景象,以及蝙蝠袭营、诏书天降的种种异闻,却如同野火下的草种,在民间悄然滋生、流传,成为悬在太子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让他寝食难安。更重要的是,老皇帝虽病重昏聩,却依旧苟延残喘,未曾咽下最后一口气。只要老皇帝一日不死,太子的“监国”就名不正言不顺,八皇子就始终有一线翻盘的希望。

因此,东宫的目光,更多地投向了那座象征着最高权力的紫宸宫深处。加快老皇帝的“龙驭上宾”,成了太子党眼下最迫切的任务。

紫宸宫,寝殿。

药气浓郁,几乎化不开。垂老的皇帝躺在龙榻上,面色蜡黄,双目紧闭,呼吸微弱得几不可闻,仿佛随时都会油尽灯枯。数名太医跪在榻前,战战兢兢,额上冷汗涔涔。太子李承乾一身明黄监国服制,坐在榻旁,面色沉凝,眼底深处却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躁与阴鸷。

崔锦书一身素净宫装,低眉顺眼地侍立在角落。她与重伤昏迷的李承民,在影七影九等死士的拼死护卫下,那夜最终躲入了与玄甲军暗中有旧的、一位早已致仕的老太傅府中密道,侥幸避过了全城大搜捕。此刻她冒险潜入宫中,表面上是因“略通医理”被召来侍疾,实则是为了近距离观察皇帝病情,寻找扳倒太子的突破口。李承民依旧昏迷不醒,藏在宫外秘密地点由心腹医官照料,她必须独自撑起这片危局。

“父皇今日进药如何?”太子沉声问向为首的王院判。

王院判匍匐在地,声音发抖:“回……回监国,陛下今日进了参汤和安神丸,只是……只是龙体依旧虚弱,不见起色……”

太子眉头紧锁,挥了挥手:“再去煎药,务必让父皇用下。”

“是。”太医们如蒙大赦,连忙退下准备。

崔锦书默默上前,接过宫女手中的温毛巾,轻柔地为皇帝擦拭额头。她的动作细致入微,目光却如同最精密的仪器,扫过龙榻旁小几上放置的、刚刚呈上来的药碗。碗底残留着些许深褐色的药汁,散发着一股浓郁的人参气味,但在这股药香之下,崔锦书敏锐的嗅觉,却捕捉到了一丝极其细微、若有若无的、不同于寻常药材的异样甜香。

那香气……很特别,清幽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腻意,仿佛某种热带花卉,又似陈年佳酿,与宫廷御用药材的醇厚气息格格不入。

她心中一动,面上却不露分毫。待擦拭完毕,她借口收拾药碗,极其自然地将那只碗连同碗底些许药渣,用一方干净丝帕小心包裹,藏入袖中。

是夜,老太傅府密室内。

烛火摇曳。崔锦书将带回的药渣置于琉璃盏中,加入清水仔细辨析。她又取出几味自己随身携带的、用于验毒的特殊药材粉末,逐一试验。当一种名为“石见穿”的白色药粉撒入含有那异香的药渣水中时,清水竟缓缓变成了淡粉色!

崔锦书瞳孔微缩!“石见穿遇醉仙藤汁液变粉……”这是她前世在一本孤本毒经上看到的记载!醉仙藤,乃南疆密林中的一种奇毒植物,其汁液无色无味,但遇热会挥发出一种独特的甜香,少量服用可致人昏睡、精神恍惚,长期摄入则会侵蚀心智,最终在睡梦中无声无息死去!因其症状与衰老虚弱极其相似,极难被寻常手段查验!

太子的手段,果然阴毒!竟将如此罕见的慢毒,混入皇帝的日常药膳之中!

但,如何证明?空口无凭,太子完全可以反诬她构陷!

崔锦书蹙眉沉思,目光落在密室角落一盆老太傅珍藏的、通体紫莹如玉的“九叶紫参”上。此参乃滋补圣品,性极温和,却能放大某些药性的显现。一个大胆的念头闪过。

她取来少量皇帝今日服用的药汤,小心翼翼地浇在紫参的根部。然后,屏息凝神观察。

起初并无异样。约莫一炷香后,奇异的事情发生了!那原本晶莹剔透的紫色参体内部,竟缓缓浮现出无数细如发丝、蜿蜒扭曲的暗红色纹路,如同蛛网般遍布参体!仿佛参的“血管”被毒素侵蚀,显露出了狰狞的本来面目!

毒理可视化!醉仙藤的毒性,在紫参这种灵物身上,被放大并具象化了!

“有了!”崔锦书眼中爆发出锐利的光芒。这就是铁证!

暗线:承民的信仰反击与舆论操控

就在崔锦书于深宫之内寻找实证的同时,宫外的风暴也在太子党的刻意煽动下,悄然转向。

太子余党深知,单纯的武力镇压和舆论封锁,难以彻底消除玄武门异象带来的负面影响。他们需要一场更大规模的、更能引导民心的“表演”。

于是,一夜之间,京城各处开始流传一个诡异的说法:陛下病重,乃因宫中藏有“妖孽”,冲撞了龙气。唯有以至亲血脉的“心头热血”为引,配合高僧祈福,方能驱邪避秽,挽救龙体。而这份“至亲热血”的最佳人选,矛头隐隐指向了——身中奇毒、生死不明的八王爷李承民!

“八王爷身负皇族血脉,若其血真能救驾,正是彰显忠孝之时!”

“是啊,若其血无效,则说明其已非纯正皇族,乃至身负妖邪!”

“应当请八王爷出面,滴血验明正身,为国尽忠!”

各种经过精心包装的流言,在市井坊间迅速传播。更有太子暗中圈养的所谓“高僧”“道士”,在街头巷尾故弄玄虚,宣称夜观天象,唯有“紫微星”(暗指皇帝)旁辅星(暗指八王爷)以血光相映,方能化解劫难。

与此同时,太子党羽组织了大量不明真相或被煽动的百姓,聚集在宫门外,黑压压跪倒一片,哭声震天,高举万民伞和请愿书,恳求“监国太子”请出八王爷,以血救父,彰显天家孝道,安定民心!

“求太子殿下开恩!请八王爷救驾!”

“陛下万岁!八王爷忠孝!”

声浪一波高过一波,将太子架在了“孝道”与“民意”的火炉上。看似在逼八王爷现身,实则是要将李承民逼入绝境——若他不现身,便是不忠不孝,坐实了“畏罪”或“已死”的传言;若他现身,在太子掌控的宫禁之中,无异于羊入虎口,生死难料!

这是一场恶毒的阳谋!

消息传到藏身之处,昏迷中的李承民似乎有所感应,眉峰紧蹙,呼吸急促。影七等人心急如焚,却无计可施。

然而,他们低估了李承民即便在昏迷中,其潜意识的狠辣与政治智慧。更低估了崔锦书与他之间,那种历经生死磨砺出的默契。

崔锦书在得知宫外万民跪请的消息后,非但没有惊慌,眼中反而闪过一丝冰冷的笑意。太子想用“孝道”和“民意”绑架?那她就将计就计,把这把火烧得更旺,烧回他自己身上!

她秘密传信给影七,让他利用残存的玄甲军暗线,在民间散播另一个版本的说法:八王爷并非不愿救驾,而是其血非凡,蕴含龙气,需在特定时辰、于皇宫祭天坛之上,以圣火为引,方显神效。若太子真心救父,何不开坛做法,迎八王爷入宫一试?若太子阻挠,才是其心可诛!

同时,崔锦书利用侍疾之便,暗中将紫参显现毒纹的现象,“不经意”地透露给了几位尚且保持中立、或对太子早有不满的宗室老亲王和重臣。那触目惊心的“血丝紫参”,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他们心中激起了惊涛骇浪。

双线反击:冰魄放毒与血火问天

三日后,太子的压力越来越大。民间要求“开坛迎八王”的呼声渐高,宗室内部也开始出现质疑的声音。他骑虎难下,只得咬牙同意,在宫中祭天坛设下法坛,宣称“为父皇祈福”,并“恭请”八皇子李承民入宫“尽孝”。

这一日,祭天坛周围旌旗招展,文武百官、宗室勋贵按品阶站立,坛下万头攒动,被允许观礼的百姓翘首以盼。气氛庄重而诡异。

太子李承乾一身监国冕服,立于坛上主位,面色看似平静,眼底却藏着深深的忌惮与杀机。

午时将至,一辆普通的马车在影七影九等寥寥数名护卫的簇拥下,缓缓驶到坛下。车帘掀开,两名侍卫搀扶着一个身影走了下来。

正是李承民!

他依旧穿着那身染血的玄甲,外罩一件黑色斗篷,脸色苍白如纸,嘴唇没有丝毫血色,眼神涣散,需要人搀扶才能站稳,显然重伤未愈,虚弱到了极点。但他的出现,依旧引起了全场巨大的骚动!

“八王爷来了!”

“看起来伤得好重……”

“真是孝心可嘉啊!”

窃窃私语声如同潮水般蔓延。

太子看着李承民那副随时可能断气的模样,心中稍安,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他朗声道:“八弟重伤未愈,仍心系父皇,前来尽孝,实乃皇家楷模。既然如此,便请八弟登坛,依礼行事吧。”

李承民在搀扶下,一步步艰难地登上高高的祭坛。他的脚步虚浮,身形摇晃,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

崔锦书作为“医女”,也获准跟随在侧。她低眉顺眼,手中捧着一个紫檀木药箱。

仪式开始。僧道诵经,香烟缭绕。

到了最关键的时刻——滴血验孝。

一名太监捧着金盆上前,盆中盛着清水。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李承民身上。

太子眼中寒光一闪,正准备看他如何应对。

然而,就在这时,异变再生!

一直虚弱不堪的李承民,忽然猛地抬起头!那双原本涣散的眸子,骤然爆射出锐利如鹰隼般的寒光!虽然脸色依旧苍白,但那股睥睨天下的冷厉气势,瞬间回归!

他一把推开搀扶他的侍卫,踉跄一步,却稳稳站住。目光如刀,直刺坛上的太子!

“滴血验孝?”他声音沙哑,却带着一种金石般的铿锵,响彻整个祭坛,“父皇之病,非邪非祟,乃是被人以阴毒手段,长期下毒所致!”

此言一出,满场哗然!

“胡说八道!”太子脸色剧变,厉声呵斥,“八弟,你休要在此妖言惑众!”

“妖言?”李承民冷笑,猛地看向身旁的崔锦书,“匠侯,将证据呈上!”

崔锦书应声上前,打开药箱,取出那盆内部布满狰狞血丝的九叶紫参!

“此乃陛下日常服用的参汤,浇灌灵参后所显之象!”崔锦书声音清冽,“参体血丝,乃剧毒‘醉仙藤’侵蚀之兆!此毒罕见,无色无味,长期服用,可致人神智昏聩,衰弱而亡!下毒者,其心可诛!”

那盆诡异的紫参,在阳光下散发着不祥的光芒,参体内蜿蜒的血丝清晰可见,触目惊心!百官勋贵无不倒吸一口凉气!就连坛下的百姓也看得清清楚楚,惊呼声四起!

“你……你伪造证据!”太子又惊又怒,指着崔锦书,“来人!将这妖女拿下!”

“谁敢!”李承民一声暴喝,煞气冲天!竟无人敢上前!

他不再看太子,转而面向坛下万民,声音如同雷霆:“太子口口声声忠孝,却以毒药弑父!今日设此法坛,名为祈福,实为逼宫!本王倒要问问,这坛上圣火,可能照出人心鬼蜮?!”

说着,他猛地抽出腰间匕首,在自己左腕早已伤痕累累的伤口旁,狠狠划出一道新的血口!滚烫的鲜血瞬间涌出!

但他并未将血滴入金盆,而是大步走到祭坛中央那燃烧着“圣火”的铜鼎前,将手腕悬于火焰之上!

殷红的血珠,滴滴答答,落入熊熊燃烧的火焰之中!

“若本王之血,真蕴含龙气,可驱邪避秽……”李承民目光如炬,扫过面色惨白的太子,声音冰冷彻骨,带着无尽的嘲讽与质问,“那此刻,它为何不先焚尽这坛上最大的——奸佞之徒?!”

话音落下的瞬间!

异变陡生!

那原本金黄色的圣火,在吸入李承民的鲜血后,竟猛地爆起一团幽蓝色的火焰!火焰跳跃不定,发出噼啪的异响,将整个祭坛映照得一片诡谲!

幽蓝之火!

如同那夜玄武门前毒血蚀石的异象再现!

“天显异象!”

“火变色了!”

“八王爷的血……真的……”

惊呼声、骇然声瞬间淹没了祭坛!太子党羽面无人色,连连后退!太子的脸色,瞬间惨白如鬼!

李承民立于幽蓝火焰之前,虽摇摇欲坠,却如磐石般坚定。他用自己的血与火,完成了一场最凌厉、最直接的反击!

与此同时,崔锦书悄然退后一步,从药箱中取出几根细如牛毛、通体晶莹、散发着刺骨寒气的“冰魄针”。她趁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幽蓝火焰吸引时,迅速靠近龙榻方向(皇帝已被移至坛侧偏殿),以精湛的手法,将冰针刺入昏迷皇帝双手的十宣穴!

这是极其凶险的放血疗法!但醉仙藤之毒已深入血脉,唯有此法,或可一搏!

针尖拔出,几滴浓黑如墨、散发着恶臭的血液,从皇帝指尖渗出,滴落在地面青石板上。奇异的是,那黑血落地,竟瞬间凝结成冰,冒出丝丝寒气!

毒血凝冰!

又一桩超出常理的异象!

这一切,都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

太子彻底慌了神,指着李承民和崔锦书,语无伦次:“妖法!都是妖法!护驾!快护驾!”

然而,此刻军心动摇,百官疑惧,还有谁肯听他的?

眼看局势即将失控,一直沉默旁观的皇后(太子生母)忽然站了出来。她手持一个锦盒,一脸悲戚与决绝:“陛下!臣妾寻得海外仙师所赐‘解毒金丹’一枚,或可救驾!请陛下速速服下!”

她说着,便要亲自将金丹喂给皇帝。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

崔锦书身影如电,猛地上前,一把扣住了皇后的手腕!

“皇后娘娘,且慢!”崔锦书目光锐利如刀,死死盯着那枚龙眼大小、金光闪闪的丹药,“此丹……还是先由臣妾查验一番为好!”

说着,她不等皇后反应,指尖运力,竟生生将金丹外面的金色蜡衣捏碎!

蜡衣剥落,露出里面丹药的本体——并非金色,而是一种暗红色!更令人骇然的是,丹药表面,竟然雕刻着一个清晰无比的、龇牙咧嘴的——北狄狼头图腾!

北狄狼图腾!

皇后献上的,竟然是刻有敌国标志的丹药!

全场死寂!

所有人的目光,都骇然地聚焦在那枚诡异的丹药和面色瞬间惨白的皇后身上!

太子弑父毒杀!皇后通敌献药!

这桩惊天宫闱丑闻,在这一刻,被彻底撕开了伪装!

李承民看着那枚狼图腾丹药,又看看面无人色的太子和皇后,嘴角勾起一抹冰冷而残酷的弧度。

最终的胜负,已不言而喻。

然而,真正的风暴,或许才刚刚开始。

那枚北狄狼图腾丹药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更深的阴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