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武侠 > 我要成为天下无敌 > 第243章 历史兴亡(三)

我要成为天下无敌 第243章 历史兴亡(三)

作者:潭云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10-22 22:08:32

歇了一会儿,冷若霜又道:“可能你会好奇,为啥朝廷不在安禄山去面见皇帝的时候杀掉他呢?主要也是当时整个范阳军区的东北野战集团上下都是安禄山的人,是一个完整的战争机器,想拆掉需要时间,直接杀一个安禄山没啥用。后来的情况也能看出来,安史之乱爆发只过了一年安禄山就死了,他死后他的小弟继续闹,整个唐代都没彻底搞定那个团伙。

某种意义上讲,此时已经无解了,甚至可以说,就算安禄山不反,参考后来他小弟的操作,大概率小弟也会推举别人反。

于是在天宝14年,安禄山最终下定决心起兵反唐。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多说一句,安禄山也有家眷在京城做人质,其中就包括他最喜欢的一个儿子安庆宗,安禄山起兵后这个儿子被杀了。留下的儿子安庆绪他实在看不顺眼,矛盾越来越大,后来安禄山被这个儿子给弄死了。

一个边疆将领造反,能持续八年,这是谁也没想到的。

战争刚开始的时候朝廷甚至觉得三个月结束战争都有点太过保守了,因为大唐盛世这么久,叛军肯定是没有民意支持的,没人支持的叛乱能有啥前途?

这也是为啥朝廷逼着哥舒翰出潼关和叛军决战,被叛军先锋部队一举打垮,20万唐军都填了潼关前边的大深沟。这下长安也危险了,皇帝只好仓皇逃往四川。

八年后,叛乱被平息,那几个造反的地方依旧不听中央的,这又是大家更没有想到的。

其实说白了,唐朝中后期对老百姓的压迫比起藩镇来可能更严重,以至于藩镇治下的老百姓反而觉得藩镇里爽一些,这也是为啥叛乱能持续那么久,结束后依旧不听中央管。

而且平叛过程中,唐朝又搞了一堆节度使,这让战后的结果也彻底没法收拾了。

那为啥这么脑残呢?

也是没办法,事急从权。因为展开当时的地图就能发现,当时叛军的势力范围正好在现在的京城地区,战场在河南,朝廷在西边,产粮区在江淮。

所以朝廷无论如何要在河南建立起牢固的防御纵深,防止叛军突破河南进入南方产粮区,那样就彻底没救了。当时重点争夺的睢阳,就是产粮区的北大门。

这种情况下,就不能搞“分权”来限制地方大员的权力,反而要充分授权,让他们能够把地方上所有的潜力都发挥出来,于是一口气又搞了一堆节度使,这下彻底没招了,再也别想把权力收回了。

最后用了八年,安史之乱倒是确实平息了,不过国家也成了个烂摊子。

唐帝国消灭叛军主力后,自己也把几乎所有的精锐都葬送了,比如被后世热议的香积寺大战,大唐最精锐的两股边军在这里爆发了决战,忠于大唐的西北军团和叛乱的东北军团在这个地方相互冲杀,唐朝官军惨胜,最大的两股军力几乎同归于尽了。

以至于后来竟然无力打到范阳叛军老巢,安禄山史思明死后,他们的部将说是要投靠朝廷,朝廷欣然接受,默认了今后那群人继续做土皇帝的现实。从那以后形成了所谓的“河朔三镇”,一直处于半独立状态。

更倒霉的是,其他地区也不给朝廷好好交钱了。

如果所有地区都默认好好交钱,朝廷有足够资源压着大家。而且由于地方上主要的钱都上交了,也就没资源跟朝廷对着干。

现在不交钱,结果也就反过来了,朝廷没有能力去打服那些刺头,刺头们截留了财税,用于武装自己,实力大增。双方进入了一个新的平衡态,一直持续到唐朝完蛋。

安史之乱结束后的大唐又混了一百多年,一般人对这段历史可能不会很感兴趣,顶多是什么“武宗灭佛”,“两税法”,“牛李党争”什么的。事实上也确实没啥可说的,王朝进入了一种“混乱共生”的状态,朝廷灭不了藩镇,藩镇想反朝廷也得不到支持,可能会遭到其他藩镇的围攻,于是处在一种“弱而不死”的状态。

取代唐朝的是宋朝,宋朝吸取了唐朝教训,赵匡胤自己就是宋州节度使,后来掌管禁军,然后当了皇帝。武将出身的他对武将充满了刻骨铭心的反感。

他吸取唐朝教训,觉得坏就坏在了武人权力太大,再坏的文官都没有武官危害大,于是各种抑制。

边军打仗,边上都得有个文官给看着。甚至在很长时间里,边疆的作战计划是几千公里之外京城文官们根据不咋准确的军事地图拍脑袋想出来的,然后要求边将严格执行。这种情况下,宋朝打仗的战绩可想而知。

边疆上转入了全面的守势。哪怕后来岳飞高歌猛进,也被十二道金牌给召了回去,因为皇上实在是没法接受一个尾大不掉的军头。

在宋高宗的眼里,岳飞和安禄山没有任何差别,都出身草根,都战功赫赫,也都得到了手底下士兵们的绝对忠诚,看着都对朝廷忠心耿耿但风险完全不可控(安禄山前期表现得极其忠诚,哪怕反了之后,唐玄宗依旧不相信),所以干脆利索叫回来,找了个理由杀掉了,顺便杀了岳飞儿子和主要将领。在他眼里,自己主动平息了一场未遂的“安史之乱”。秦桧那句“莫须有”,差不多也是这个意思,“都要变成安禄山了,杀他还需要理由吗?”

中国也就进入了“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的状态,之前的尚武时代彻底终结。

我以前看安史之乱那段历史,总觉得可能还有补救的希望,后来越看越觉得确实不太行,有种宿命般的东西在作怪。

之后我慢慢琢磨出来,那种“宿命”其实就是财政,或者说就是钱,任何强大的朝代都不可避免走向衰败,因为消耗太多,却没法弄到更多的钱,只能接受由盛转衰的结局。这就是王朝的轮回,也是历史周期律。

所以安史之乱是结果,而不是原因。

安史之乱之所以爆发是朝廷没钱了,唐朝由盛转衰,也是因为财政出现了问题,朝廷没钱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