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武侠 > 我要成为天下无敌 > 第236章 自然规律

我要成为天下无敌 第236章 自然规律

作者:潭云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10-22 22:08:32

冷若霜接着回答了朱佑樘的疑问,只听她慢条斯理的道:“但凡新的朝代刚成立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吸取前朝的教训,解决前朝留下的问题,什么清理旧权贵重新分配土地、打击功臣和地主防止利益集团坐大等等。

经过一番整顿,新国家甩掉以前的亡国包袱,完全可以轻装上阵。

而且为了让国家长治久安,开国君臣们往往不怎么折腾,基本以休养生息为主,那些大工程大项目都废掉,让老百姓们回家务农。

皇帝和功臣们又是从底层起来的,天生具有艰苦朴素的性格,吃的用的也都很简朴却不觉得寒碜,反而认为是努力奋斗的成果,至于骄奢淫逸的生活那更是他们大大避免的。

这样一来,国家的花销就少了嘛。

除了给官员发工资,给有爵位的功臣赏赐财物,朝廷也没什么可以花钱的地方。

每年收来的赋税,大部分可以存起来,等到需要用钱的时候再取出来。

而建立王朝的战争,又把以前盘根错节的社会关系都清理一遍,让农民脱离大地主的约束,可以做一个老婆孩子热炕头的自给自足的农民。

用我的话来说,这就叫施行仁政。

同时也能扩大税基。

如果说旧王朝的纳税人口只有百分之三十左右,那么新王朝的纳税人口可以达到百分之七十以上,这不就是财政收入翻倍嘛。

所以新的朝代往往是这样的:

纳税人口多,让国家的财政收入特别丰厚,需要花钱的地方少,财政收入可以积累下来。

一个新成立的朝代,只要不乱折腾,两代人的时候就能达到盛世,文景之治,贞观之治,便是这么来的。

但是一百年之后,麻烦就来了。

既然是受命于天的合法国家,那么各地农民受了洪涝灾害,总要组织人手带着粮食赈济灾民吧?

黄河改道、大运河淤泥堆积,得修整河道保证水路畅通吧?

虽然农业是靠天吃饭,可要是能把河水引过来灌溉农田,增加粮食产量,国家没有理由不做吧,就算想偷懒咱们老百姓也不答应。

国家周围有数十个邻居,不可能都是笑呵呵的,总有一些惦记你家财产的蛮夷,国家得派军队驻扎边境吧,说不定三天两头就得打一仗。

好,说到打仗了。

军队的武器装备,需要铜铁打造,费用贵的要死。每次出征要准备几十万人的粮食,能把各地粮仓都搬空了。打仗总是有牺牲的,抚恤又是一大笔钱。那些立功的将士们,也得加官进爵吧。

一旦加官进爵的人数多了,意味着国家官员队伍的膨胀,可能达到开国初年的好几倍。

跟你说了这么多,你发现了吧,这些都是要花钱的。

不管赈灾、修河道或者打仗,每一项都是巨大的开支,随便拉出一个来,就够国家喝一壶的。

要是三个项目一起来,简直是亡国的征兆,除了汉唐等有数的几个朝代,其他基本扛不过去,只能王朝覆灭。

如果和开国初年一样,依然有百分之七十的自给自足的农民做税基,那么国家的财政收入还凑合,这些亡国的危机来了也能勉强扛过去。

可问题是,随着国家走向太平盛世,税基却在日渐缩小。

也就是说,国家越来越收不到钱了。

按道理说不至于啊,天下太平肯定是越来越富裕,怎么可能收不到钱呢。但是华夏的历史告诉我们:社会财富和国家财政,完全是两码事。

为什么这样了,原因只有一个,吸血鬼越来越多了。他们剥削百姓,并且占有了大量的财富,最最关键的是,他们通过各种手段,避免向朝廷向国家交税,那么朝廷没有钱用,又收不上来税怎么办?就只能不断地提高税收,而这些税收毫无例外的全部压到了普通老百姓的头上,导致他们越来越穷,最终吃不上饭,走投无路之下,只能扯旗造反,喊出了那句华夏历史上最最气壮山河的声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走到这一步,这个王朝就像一个病入膏肓的病人,彻底的没救了,直到灭亡。

而这些吸血鬼到底是哪些人呢?

随着开国君臣坐稳江山,他们的子孙后代必然会接过上一代的班,成为江山的新主人,而且每个家族的每代人不会只生一个吧,肯定是生的越多越好嘛。

那么这个利益集团,必然是无限膨胀的。

千万不要说开国皇帝杀功臣什么的,血腥杀戮只能解决一时半会的问题,等到老皇帝驾崩,新权贵依然会迎头赶上。

就算杀尽天下权贵又能怎样,只要权力的宝座在那里,就会有无数人前赴后继想坐上去,过把瘾就死也算。

哪怕是秦始皇,哪怕你是汉武帝,哪怕你是唐太宗,他们都没有挡住这个历史的周期律。

除了上层权贵,国家还有上至宰相下至村长的各级官员,他们用一代人的时间取得优势地位,留给下一代人的资源就很丰厚了。

而且官员的更新换代特别快,如果说皇家和权贵是以“代”来计算的话,那官员就是以“年”来计算的。

别看这些官员的体积小,但加起来就是庞然大物。

你觉得,皇族、权贵和官员有了优势资源,会做什么呢?

当然是多吃多占嘛。

有好处不捞是王八蛋,普通人尚且想要多捞些好处,更别说这群人了。

如果把国家财政比作一条河,那么这些人就是一座座堤坝,每人截留一点,河里的水就少一点。

原本汹涌澎湃的大河,流到大海边的时候,只剩下一条小溪了。

这就是每个朝代后期的财政收入。

而且国家晚期必然伴随着制度老化,控制力削弱等老年病,苛捐杂税让老百姓们受不了,不是跑到山里当匪,就是到大地主家里做佃农,这样交税的人就更少了,交税的人更少,收的钱便少了,收钱少了,只能增加税收,增加税收导致交税的百姓更少,这样恶性循环之下,最终会压榨的百姓受不了,只好被逼造反。

也就是说,在国家财政上占便宜的人多了,导致税基反而缩小到极点。

开国初年有百分之七十的纳税人口,这个时候差不多又回到百分之三十左右,而且这百分之三十的纳税人口还是穷的要死的苦哈哈。

你想想,就靠着这百分之三十的人口,而且还是穷光蛋纳税,那怎么可能够嘛。

一个国家走到这个时候,那就是财政支出超过税收的时候。

我仔细研究了咱们华夏历史,从汉朝到元朝,几乎没有任何一个朝代能跳出这个坑。

而这个坑也就是历史周期律,所谓的王朝三百年轮回的根本原因。

而历史周期律讲到这里就差不多了,你也可以仔细的思考我说的这些话,看我说的这些话有没有道理,能不能给你以启发,作为你以后的参考。”

听完了冷若霜讲的这些话,朱佑樘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只见他眉头紧锁,一副忧思深重的模样。

过了良久良久,朱佑樘才从这份忧思中缓过神来,他问冷若霜:“那嫂嫂有什么好办法避免这种历史周期律,让咱们大明逃过这三百年的轮回吗?”

冷若霜摇了摇头,“既然是历史的周期律,那便没有人能打破的了,纵然你如何伟大,纵然你是千古一帝,也逃不过这个历史规律,就像人会死一样,王朝也会死,秦始皇当初掌握天下权利,生杀予夺,予取予求,妄想长生不老,但是纵然他拥有无上的权利,也终究难逃一死,他会死,他的王朝也会死,这就是自然规律的威力,没有谁能逃得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