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社会万象 > 第11章 印度洋篇

社会万象 第11章 印度洋篇

作者:叶枫FiyHqy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22 19:23:24

印度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大约1.3亿年前,当时北大西洋从一个很窄的内海开裂扩大,其东部与古地中海相通,西部与古太平洋相通。那时,南美洲与北美洲还是彼此分开的。随后南方古陆开始分裂,南美洲与非洲分开,两块大陆开裂漂移形成海洋,但与北大西洋并未贯通,海水从南面进出,形成非洲与南美洲之间的一个大海盆。南方古陆的东半部也开始破碎分开,使非洲同澳大利亚、印度、南极洲分开,于是就在这两者之间出现了最原始的印度洋。

印度洋的形成过程

1.板块运动:印度洋板块形成于9000万年以前的白垩纪,自非洲东部的马达加斯加分离,每年向北漂移15厘米。大约在5000至5500万年以前的新生代的始新世时期和亚洲撞合,这一时期,印度洋板块移动了约2000至3000千米距离,比已知的任何板块移动的速度都要快。

2.地质特征:印度洋的水平轮廓北部封闭,南部开放。其底部显示出突出的“入”字形大洋中脊,特殊东经90°海岭,巨大的水下冲积锥,构成了印度洋复杂的海底地貌。印度洋的主体位于赤道带、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因此被称为热带海洋。由于印度洋与亚洲大陆的互动,印度洋北部形成了世界上独特的季风洋流。

印度洋的命名由来

1.古代名称:印度洋在中国古代被称为“西洋”。明朝着名航海家郑和,15世纪初,曾率船队七下“西洋”,就是现在的印度洋。古希腊曾叫印度洋为“厄立特里亚海”,意思是“红色的海”。这可能是希腊经过红海进入印度洋时,对红海的颜色印象太深了,因而就“移花接木”,把印度洋也说成是红色的了。

2.现代名称:到了公元1515年,欧洲地理学家舍纳画的地图上,把这片大洋改为“东方之印度洋”。“东方”是站在欧洲人的角度,相对于大西洋来说,当时欧洲知道东方有个印度,是个非常文明和富饶的国家。15世纪末,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绕过好望角,进入这个洋,并找到了印度,就正式把“通往印度的洋”称为印度洋了。

印度洋是世界上第三大洋,位于亚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极洲之间。印度洋周边的国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一些:

1.亚洲: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缅甸、伊朗、泰国、澳大利亚、马尔代夫等。

2.非洲:埃及、苏丹、厄立特里亚、吉布提、索马里、肯尼亚、坦桑尼亚、莫桑比克、塞舌尔、马达加斯加、科摩罗、毛里求斯、南非等。

3.大洋洲:澳大利亚。

这些国家分布在印度洋的多个海域,构成了印度洋丰富的地理多样性。需要注意的是,印度洋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一个地理概念,涵盖了多个国家的海域。

印度洋流域历史上发生过许多战争,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战争:

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

亚历山大大帝在公元前4世纪征服了印度河流域,这是他的东征计划的一部分。他的军队与印度的难陀王朝发生了冲突,最终导致难陀王朝的灭亡。亚历山大的征服对印度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文化交流、历史记录的保存、经济发展和印度-希腊王国的形成。

第二次第乌战役

这场战役发生在1538年,是奥斯曼帝国在印度洋的最大规模攻势。奥斯曼帝国的舰队由80艘大小战舰组成,试图夺回被葡萄牙人占领的第乌岛。这场战役是奥斯曼帝国与葡萄牙人在印度洋上的长期竞争的一部分,最终奥斯曼帝国未能成功夺回第乌岛。

锡兰海战

这场海战发生在1942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唯一发生在印度洋的海战。日本海军的南云舰队与英国远东舰队在锡兰(今斯里兰卡)附近交战。英军在这场战役中遭受了重大损失,包括多艘军舰被击沉,最终英国海军撤往东非。

印度支那战争

这场战争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是法国与越南民族解放阵线之间的战争。战争的关键战役是奠边府战役,越南民族解放阵线最终取得了胜利,导致法国在印度支那的殖民统治结束。

这些战争不仅影响了印度洋流域的历史,也对全球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印度洋流域历史上发生过一些着名的海难事件,其中最着名的是1986年的“德堡”号货轮海难。

德堡号货轮海难

1986年,一艘名为“德堡”号的中国货轮在印度洋上遭遇了严重的海难。这艘货轮是罗马尼亚为中国建造的8艘货轮之一,但由于质量问题,这艘货轮在航行过程中遭遇了一系列的机械故障和安全隐患。

在航行过程中,德堡号遭遇了多次跳闸、零件失灵、材料问题以及装货问题等情况。在印度洋上,德堡号的主机停止运行,无法再次运转,导致船只失去动力,随波逐流。最终,德堡号在印度洋上沉没,造成了34名船员死亡,只有2名船员幸存。

这起海难事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也促使中国加强了对海外建造船只的质量监管。

印度洋流域历史上发生过多次海啸,其中最着名的是2004年的印度洋海啸。这次海啸是由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的里氏7.9级强烈地震引发的,波及多个国家,共造成20多万人死亡或失踪,数十万人无家可归。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印度洋在大约600年前发生过堪比2004年海啸的大规模海啸。这一研究由美国匹兹堡大学研究人员卡特琳·莫内克等主持。研究结果刊登在10月30日出版的英国杂志《自然》上。

另外,距今约700年前至550年前之间,印度洋曾发生过一次与2004年的海啸同等规模的巨大海啸。这一研究结果由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发布的新闻公报中提到,该所研究人员和来自泰国、美国、澳大利亚的同行合作,分别对泰国南部沿海阁帕通岛以及印尼亚齐省海岸附近湿地下面的岩心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当地的土质和地质构造。

此外,2017年的一项研究介绍了印度尼西亚亚齐沿海洞穴中史前海啸沉积的异常7400年地层序列。该记录表明,在7400到2900年前之间,至少有11个史前海啸袭击了亚齐海岸。

印度洋流域历史上发生过多次海啸,其中最严重的是2004年的印度洋海啸,此外还有600年前、700年前至550年前之间以及7400到2900年前之间的多次海啸事件。

印度洋的气候具有明显的热带海洋性和季风性特征。以下是印度洋一年四季的气候特点:

春季(3月至5月)

1.气温:在印度洋北部,夏季气温为25-27c,冬季气温为22-23c,全年平均气温25c左右。其中阿拉伯半岛东西两侧的波斯湾和红海一带,夏季气温常达30c以上,而索马里沿岸一带的气温最热季节一般不到25c。

2.降水:印度洋北部,一般年降水量2000毫米左右,2\/3的降水集中在西南风盛行的夏季,而东北风盛行的冬季,降水量较少,是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区。

夏季(6月至8月)

1.气温:在印度洋北部,夏季气温为25-27c。

2.降水:6至10月为雨季,西南季风带来大量雨水,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0%~90%,湿热多雨。

秋季(9月至11月)

1.气温:在印度洋北部,夏季气温为25-27c,冬季气温为22-23c,全年平均气温25c左右。

2.降水:印度洋北部,一般年降水量2000毫米左右,2\/3的降水集中在西南风盛行的夏季,而东北风盛行的冬季,降水量较少,是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区。

冬季(12月至2月)

1.气温:在印度洋北部,冬季气温为22-23c。

2.降水:从11月到次年2月为凉季,盛行干燥的东北季风,气候凉爽宜人。

特殊气候区域

1.红海海面和阿拉伯海西部:全年降水都很少,年降水量约100-200毫米,为热带沙漠气候区。

2.南印度洋的广大海域:全年降水一般在1000毫米左右。

气候带划分

1.南纬10°以北:为季风气候。夏季(5-10月)强劲的西南风从海洋吹向大陆,风速达12米\/秒;冬季(10-4月)北风和东北风从亚洲大陆吹向海洋。

2.南纬10°-30°:为东南信风带。年降雨量北部为203毫米,南部为102毫米。

3.南纬30°-45°:为西风带。全年平均气温向南递减。

4.南纬45°以南:为副极地气候。夏季(12-2月)平均气温北部为6-7c,靠近大陆为-16c;冬季的相应气温在10-4c之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