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带着义子们回大唐 > 第369章 一心科研的李恪

带着义子们回大唐 第369章 一心科研的李恪

作者:面包真好吃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22 15:08:56

几人来到工坊内用于实验的一大片空地中,李恪命人拿来两块青砖。

随后将雷酸汞倒到一块青砖上,另一块立起来,几人走远,李恪用木棍将那块立起来的青砖戳倒。

只见两块青砖触碰之时,嘭的一声,一阵白烟升腾,下方的青砖直接被炸的四分五裂,上方的青砖直接被炸成了碎块四处飞溅。

几人由于距离太近,瞬间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耳鸣。

关键李恪以前也没有做过这玩意,不知道多少克会有多大的爆炸威力,所以有些轻视。

刚还说人家没有对科学的敬畏之心呢,现在却被炸的耳朵嗡嗡的。

李恪拍了拍身上飞溅的石子,来到了李淳风面前“还用手捏不,炸飞你”。

李淳风一边张嘴活动着,一边用手揉着耳朵“啊?你说啥”。

隔了几分钟,几人总算渐渐恢复了听力,李恪带领众人再次回到实验室。

让人换了新一批的实验器材,随后李恪说道“老道士看好了,刚才那个玩意叫雷酸汞,由于时间有限,纯度不高,你后期想提高纯度的话,要在温度和材料上下功夫”。

“接下来我再教你做雷酸银,这个玩意可比雷酸汞暴躁的多,一次只能少量提炼,因为多了光靠自重雷酸银就能将自己引爆”。

雷酸银与雷酸汞的提取过程差不多,却是生活中我们最常能接触到的东西,年下我们玩的摔炮,就是这玩意。

只是这年代,银子的纯度也没有那么高,而且还要作为货币来使用,李恪有些不舍的从怀里掏出后世的999纯银手镯。

忍痛将手镯捡碎.....

做完雷酸银,李恪又在实验室中试验了叠氮化铅的提取方法。

叠氮化铅在后世取代了雷酸汞作为底火的作用,李恪倒不是着急把它用在武器上,而是开始试验了就停不下了,总想去不停地尝试。

本计划在工坊里好好参观指导一下的,结果一天在实验室就再没出来,行吧,也算是指导了其中一行。

虽说李淳风也在实验室实际操作了许久,但是有着后世知识的李恪三人,无间的配合却也让李淳风学习到了很多。

以往李淳风都是小心翼翼,探寻,求索,这三人来了,库库就是干,那烧杯试管跟不要钱似得,碎了裂了就扔。

然后就看李恪怀里乾坤掏出来新的....

这一手怀里乾坤我啥时候能学到呀,哎。

夜宿工坊的第二天,李恪总算如愿看到了如今工坊的发展近况。

工坊如李恪当初规划的一般,已经发展成了三大区。

一区负责商贸类的,二区负责重工类,三区保密级别最高,属于军事类,另外三区也涵盖了一区和二区的功能,只是不对外而已。

钢铁坊的技艺,在工坊大师傅们的钻研下,提升了无缝钢管的锻造技术,已经由之前的脱膜钻孔,改为了如今的热滚铸压成型技术。

这也得力于蒸汽机在工坊的广泛应用,没有蒸汽机强大的大动力,根本带不动那热滚床的滚轮与滚床钻轴这些设备。

而今的工坊,也是能自主生产无缝钢管了,只是由于枪管较小,目前只能做炮管。

蒸汽机由于有了实物,研发进度属于是最快的,老祖宗的智慧也是不容小觑的,有些工匠的技艺都是祖传下来的,有了这么多代的积累,提升也只是时间问题。

蒸汽机的精密结构,也促进了机床的不断更新迭代。

李恪远眺这不断断冒着工业之城气息的长安,心中说不出的畅快,领先西方几百年,你们拿什么来追。

这片土地,有着最勤劳,最能吃苦的一群人,这些人任劳任怨,后世却要过着九九六的生活。

反观西方,一天不用工作多久,福利也一大堆,只因他们掌握着领先的技术与专利。

李恪没有多大的梦想,只想让后世牛马摆脱这种困苦,换过来由全世界给大唐打工。

在工坊待了三日,李恪几人下午准备回长安了,明天要大朝会,朝会完毕还要在大唐英雄纪念碑祭拜战死的将士,还要将将士灵位安置在大唐忠烈祠里。

所以几人就准备早早回去休息了。

李恪在工坊找出了自己之前的那辆自行车,擦得锃光瓦亮,王仁表和高藏则随便擦了擦座椅握把,几人骑车就向着长安而去。

也不知骑了多久,李恪看到路边有个卖炸红薯饼的,便停下想去买上几个尝一尝。

犹记小时候,最喜欢吃路边炸的红薯饼和豆腐串了,虽不知大唐的味道如何,但是却勾起了几人的食欲。

待几人吃罢回到路边,李恪直接愣在了当场。

随即大吼起来“老子的自行车呢,老子那辆擦得锃光瓦亮,大唐编号002的自行车呢?”。

王仁表和高藏直接笑喷在原地,“说了不让你擦那么干净,你瞅瞅,我俩的都在呢,唯独你的不见了,哈哈哈”。

李恪叉腰非常愤怒,“报官,太嚣张了,天子脚下,首善之都,堂堂大唐王爷,自行车就这么被偷了”。

猛地李恪看向远处的亲卫,“那么大个自行车,就那么被人骑走了,你们都没发现么?”。

几名亲卫摇摇头,人家只负责你的安危,那谁能想到您不锁车呀“对不起殿下,是属下失职,这就给您找回来”、

李恪白了这几名亲卫一眼“找个屁找,堂堂王爷的车都能丢,这长安县的官吏,真是吃干饭的”。

说罢便带着众人朝着长安县县衙而去。

还未进县衙,便看到一名老汉与衙役在交谈着什么,老汉严词恳切,一脸愁容,衙役虽谦和微笑,但却有种拒人千里之外的感觉。

李恪对这面相太熟悉了,遥想后世报....算了不说了。

李恪让几人稍后,悄然来到二人旁边,竖耳倾听。

原来老汉被一人骗了五十文钱,且老汉知道骗子的户籍村落,只是不知道住处,想要衙役查一下,另外和自己去一趟,将钱财要回来。

只是衙役一直以官府中人手不够,被骗钱财太少为由,让老汉就当吃了一亏为由不断搪塞着。

喜欢带着义子们回大唐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带着义子们回大唐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