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带着义子们回大唐 > 第160章 路线

带着义子们回大唐 第160章 路线

作者:面包真好吃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22 15:08:56

李二听后点点头,“嗯,若是占了百姓的田地,你们二人务必做好赔偿事宜,这次多带些人,这沿途肯定不止占田这么简单,搞不好还得让百姓迁坟,再碰上世家地主的祖坟,哎,多些人也能帮你处理处理”。

李恪想起了前世的拆迁事宜,那还真是件让人头疼的事情。

几人正在这边商量铁路从哪里修进工坊的时候,一团长兴冲冲的跑了过来,“几位首长,那边都审完了”。

李二一挑眉,“哦?说说,都有哪些人在背后呀”。

高团长随后掏出一个小本本,“有世家的,也有一些外族的,世家主要还是那四家,每家派出了十多名,外史方面就比较多了,除了如今进京朝贡的,其中竟然还有新罗,百吉,以及倭国的人员,但是他们都否认和城内朝贡人员的关系”。

李二点点头,“嗯,否认好呀”,随后转头看向李恪,“能让这一个个都开始铤而走险了,说明你这工坊这一年赚的钱真是让外人眼红呀”。

李恪耸耸肩,“哪有,才这么短时间能赚多少钱,儿臣还没开海路呢,到那时候那才会眼红”。

李二有些惊讶,“你还想开海路?”。

李恪不以为然的点点头,“不然呢父皇,咱们大唐种的红薯,土豆那都是海外的产物,谁知道他们还有多少好东西”李恪突然想起了倭国那边的银山,屏退下人以后嘿嘿一笑“父皇,有座正儿八经的银山你想不想要”。

李二听李恪前半句有些心动,开海路看来确实可以找到一些好东西,但是这后半句只以为是李恪在胡说,活这些年只听过银矿铜矿,还银山,切。

李恪看李二不信随即看向王仁表,感受到李恪的眼神,王仁表也主动劝解起来,“陛下,殿下说的是真的,末将家中曾有的商人曾踏上过那片土地,根据他的描述,那边不仅银含量很高,而且开采难度也很小,当真可以被称作银山了”。

李二依旧有些狐疑,“有这种地方,那朕怎么没听过?”。

李恪摆摆手,“因为不在大唐呀父皇,那座银山在倭国”。

李二挑挑眉,“这就是你二人刚才惊呼倭人为鬼子的原因?”。

李恪一愣有些不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那段沉痛的历史李二是无法理解的。

王仁表最终解释到,“陛下,倒不是因为这,而是因为这些倭人诡计多端,欺软怕硬,所以我和殿下称他们为鬼子”。

接着想了一下又补充道,“那座银山确实在倭国,只是目前他们还没有发现,家中刚好曾有炼制银子的匠人,在商人详细描述以后,工匠便十分笃定,那是做银山”。

李恪也加把劲说道,“父皇你想想别的儿臣什么时候骗过你,儿臣说有是真的有呀”。

李二深吸一口气,“好吧,暂且是信了你们了,位置是哪里呀,朕明天便派人前往,看看是不是真如你二人所说”。

李恪则摇摇头,“父皇,你这过去不就等于给人家提了个醒嘛,那原本没发现,过去一看指定打草惊蛇”。

李二定后摆摆手,“无妨,朕找几个熟悉倭国的人员,让他们过去多待些时日,年前怎么也能把这个消息给朕带回来了”。

李恪拗不过只能点点头,“行,父皇到时候挑出人来,让他过来找我,儿臣把位置告诉他”。

李二满意的点点头,“那门口那些人?”。

李恪想了想,“世家派出来的你就算送到他们府上他们都不会承认的,经过赵郡李家一事,朝中已经空了很多位置,在搞一次,怕是会影响朝廷正常运转,明年科举之后,在做打算吧,这些个外史也一样,不太好追责,都送到矿场挖铁矿去吧”。

李二也无奈点点头,把这些世家赶尽杀绝是简单,但是难保不会有新的世家冒出来,如今只能通过科举和商业活动渐渐减轻这些世家在大唐的影响,当大唐所有人都能享受教育资源,不在饿肚子的时候,世家的影响也就慢慢消失了。

几人又聊了一会以后,李恪和王仁表便恭送李二回城了,二人当晚都决定就近在蜀王庄住下,明天起来好直接安排坊里的工作。

入冬的夜晚,郊外还是很冷的,好在蜀王庄的锅炉,在前几日试装完成以后,便在没有熄灭,所以二人此刻的屋内,非常的暖和。

二人在蜀王庄享受暖气的时候,城内蜀王府的武曌和王梵志则在院内跺脚等待着,今日的三国和西游记还没有更新呢,眼看着天色越来越晚,二人无奈的对视一眼,看来又要拖更了。

待王仁表指导老张,帮李恪更换完他左臂的夹板以后,二人便开始详细誊抄着前世关于铁路的施工规范手册,一切定好规范后也能方便各地分段施工的人们不出现偏差。

二人抄写完后,已经临近子时了,李恪揉着酸痛的脖子说道:“这铁路线路可怎么走呀”。

王仁表呵呵一笑,大手一挥掏出一份后世的地图,随后指了指图上的黑白线,“不会规划,还不会抄么?怎么傻啦吧唧的”。

李恪嘿嘿一笑,“抄忘了抄忘了,嘿嘿”,随后指着后世的地图说道,“那按照后世的线路就是,由长安出发,经三门峡一直往东,随后到达郑州以后便一直往南了,最后的目的地便是武汉的长江边上”。

王仁表点点头,指了另外一条路线,“若是从洛阳斜插驻马店,便能省去途径郑州的这段路程,也能省不少材料呢”。

李恪摇摇头,“既然决定要修,就不要想着剩材料的事情,反正后世郑州也建有全国最大的铁路枢纽站,一次性修过去后期也好做别的打算”。

王仁表听后深深叹了一口气,随后苦笑的看着李恪,“你这可是把主意打到荥阳郑氏的老巢里了,后世的郑州就包含荥阳,那里更是郑氏一族的发源地,说句难听的,在荥阳,陛下的圣旨都没有郑氏族长的话管用,你还觉的我是想给你省材料么?”。

喜欢带着义子们回大唐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带着义子们回大唐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