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玉阶血 > 第四十二章

玉阶血 第四十二章

作者:沐非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22 12:27:57

“臣弟必当竭心尽力,保后方无虞,以待皇兄凯旋。”

皇帝将一份朱批过的奏章递给魏王。

“这些时日,你多留意此类奏章。”

魏王接过,迅速翻开瞥了一眼,奏章文笔犀利,直指当下田亩隐匿、赋税不均之弊,提出清丈土地、均平税负的详细方略。

他心中一动:这是一剂猛药啊!

“此策……见识不凡,若能推行,国库岁入可增巨万,于国家社稷亦是长远之福。”魏王斟酌着词句。

“你说话何时也如此委婉了?干脆就直接说:‘写得很好,没法执行。’就是了。”

皇帝大笑出声,随即感叹道:“乱世已近百年,民间土地兼并不知几何?豪族田庄绵延万亩,贫民却无立锥之地。”

“在这中原称帝之人,四十年间已换了六个。朕好歹还坐了十三年的宝座,治世辖下也还算太平——有些人就以为朕有三头六臂,发一道诏令,一夜之间就可以深策变法、荡平旧弊。”

魏王深以为然,连连点头。

“皇兄要倾力北伐,后方最要紧的是一个‘稳’字。这等田亩变法,牵一发而动全身,此时万万不可操切。”

“所以,朕已批复:此策甚好,然兹事体大,不可遽行于天下。只准其在洛京郊县,择一二处先行试办,观其成效,察其利弊。”

皇帝向前微微倾身,语气加重:“朕离京后,你身在枢要,这个试点,你要替朕仔细看着。推行之中,官吏是否得力,乡绅百姓有何反应,有何阻碍或生出事端……这些都要细细体察,写成条陈,朕回京后要看。”

魏王连忙答应,皇帝又问道:“听说刺客一案已经有眉目?”

“主犯已经抓获,唐国在我洛京的联络据点也已被彻底捣毁。”

这般大获全胜,魏王却没有志得意满:“不过,李琰生性狡诈,她在洛京的联络点可能不止一个。”

皇帝微微点头:“重视对手是件好事,但也不必太过谨小慎微,更不必生出心障——唐国毕竟只在江南一隅,是我大周的臣属。李琰再怎么手眼通天,也无法凭一人之力扭转大势。”

“君子生于小国,非君子之过。”皇帝如此感叹道。

魏王心里有点酸,忍不住回嘴:“皇兄是不是在想:要是有这么一个弟弟或是妹妹该多好?”

皇帝扫了他一眼:“无论是何等天纵奇才的弟妹,若是老天爷拿来换你,朕都不换——你不就是想听这句吗?”

魏王瞪了他一眼,又换来兄长调侃的大笑。

他又跟皇帝商量了些事宜,就要告辞,却被兄长叫住了。

“那次的赏花宴,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魏王暗暗叫苦,却很快找到了正当的理由,“我中途离席,就是因为发现了女刺客的踪迹,此时当然以公事为重。”

“是因为你嫌无聊才离席而去,这才碰巧发现了她吧?”

皇帝说话还是这么一针见血。

“那么多家小娘子,才貌秉性各异,你就没有看得上眼的?就算一时不能决定正妃的人选,从中挑几个侧室也可。”

皇帝其实也颇多护短。对自家的弟弟,总觉得哪儿都好,就算是那些重臣的掌上明珠,在他眼里也略有不足。

但如今是为子嗣而计,却也容不得魏王这般挑剔了。

“俗话说,宁吃仙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若是把那心怀叵测的、既蠢又毒的弄进我府里,那还能安生得了吗?”

魏王见皇兄不为所动,干脆使出了杀手锏:“就拿我们那位老爹来说,以前虽然没有慈父的样子,好歹也还像个人。自从那姓崔的女人进门,不仅把他弄得五迷三道,把家里的银钱都交给她管,还把族长宗妇都说动去参股那赌场生意,再后来发生的事你也知道——”

“虽说男子汉大丈夫不能把外事都怪在妇人身上,但真要是娶了这种手腕了得的恶妇,祸害的可是全家全族!”

皇帝听他提到亲爹和继母崔氏,眼神顿时转为冰霜,“好好的提那些祸害做甚?”

他忍住气,继续说服弟弟:“朕选的这二十三家千金,都是经过内侍省详细查访的,不仅才貌兼备,妇德方面也是有口皆碑的。”

魏王想起那天王审琦女儿的泼妇样子,再想起她在宴席上佯装羞涩、朝自己暗送秋波,顿时嗤笑出声。

“这些女人都有两张面孔,表面德容言功齐备,心里头却有千般算计:那日的赏花宴,我就是她们唯一的猎物……光是想想,就若有芒刺在背。”

皇帝见魏王一副吃不消的模样,知道他必定是撞见了什么,而不是随口抱怨。

他正要想细问,却听魏王问道:“说起赏花宴,倒也看了一出好戏。皇兄可还记得,追封宣德军节度的那位沈耘意吗?”

“那又怎么会忘记?”

皇帝毫不犹豫的回答:“他在庄宗帐下的资历还早于我,生性武勇,善于射箭。我在禁军任职时,庄宗让他做我的属官——当时在黄河渡口发现北燕间谍的就是他。”

提到旧日袍泽,皇帝也颇多感慨:“废帝要杀我等,众将多有踌躇犹豫,也是他和审琦、守信三个站起来振臂高呼“今上暴虐,不能坐以待毙”。”

这一段过往,魏王知道得很清楚,因为他当时以侍童的身份跟在哥哥身边,也在军中混口饭吃。

“我也记得,就是那个身材健壮却沉默寡言的沈大哥。”

“说起来,沈耘意也已经过世十四年了,他甚至没有等到朕登基,就因为旧伤复发而英年早逝。死后的追赠名位也不算体面。”

皇帝既有感慨,也有些愧疚。

说起这位旧友沈耘意,实在也有些时运不济:皇帝起兵篡位,他算是带头跟随众将之一,按照这等从龙之功,死后追封国公也是使得的。

但就在皇帝登基前几个月,他公务出了纰漏,赈灾专用的账面上竟然亏空三万两,被下属告到皇帝面前。

若是其他人犯了此案,只怕立刻就要斩首。皇帝念着旧情,只是撤去了他枢密副使的职位,贬他为淄州刺史,沈耘意刚刚上任不久,就旧伤复发逝世。

因为这点过失,朝廷给他的追赠只能到“宣德军节度、检校太傅”为止,终究矮了旧日袍泽一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