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玉阶血 > 第三十四章

玉阶血 第三十四章

作者:沐非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22 12:27:57

与魏王相隔一条街开外,李琰也是在闷闷不乐。

赵重志等人问她,她只说要去后街走走散心。

她是化妆易容过的,活脱脱一个皮肤粗糙的厨娘。赵重志仍不放心,硬是让她戴上了一顶帷帽,只是这帷帽有些破旧,看起来就是穷苦人家的。

“现在外面风声越来越紧,你还是小心为是。”

李琰漫步到了后街,见了臧少陵一面,从她那得到了最新消息:北燕已聚集七族联军,屯兵十万于两国边境,而大周皇帝已经下诏整军北伐,并调来了原本驻守地方的几位节度使。

大战一触即发。

大周王朝原本尽量避免两线作战,但此时也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这一切,都是因为自己用的离间计……

北燕和大周原本就水火不容,所谓和谈盟约的信任度实在很低。北燕的八人内阁中有大周的奸细,这件事像尖刺一般钉入北燕朝堂每个人的心中,郁久太后若不能对此做出反应,连她都会被人看轻。

但让她这几日一直抑郁寡欢的是:慕容玮竟然还活着!

这个前世欺辱她、将她逼得自尽的男人,竟然早就找好替身,逃脱了她布下的杀局。

李琰揉了揉眉心,那种久违的疲惫和挫败感又开始升上心头。

自从梦见了前世的一切,她殚精竭虑、费尽心血,想要改变既定的命数,挽回遗憾。然而,她没能救得了大哥,几次三番都没能杀得了魏王,现在就连慕容玮的性命都没能取下!

李琰心底一直有一种隐约的恐惧:她怕的是冥冥之中,命运的无形之力,会维护历史的惯性,会护佑这些关键人物逢凶化吉,让自己的苦心筹划和努力都付之东流……

想到这种可能性,李琰心头一阵冰凉,烦躁的闭上了眼。

臧少陵见李琰面色难看,站在一旁安静的等她下一步的吩咐。

李琰缓缓睁开了眼,眼神略微恢复了平静,“逢春的爹娘那边如何了?”

“他们已经乐颠颠的去找府衙相熟的师爷告首报案了。毕竟光是征集线索的赏金就有一千两,若是能顺利抓到刺客还有五千两。”

“他俩当初卖女儿也只拿到十几两银子,现在再卖一票,竟然有这么丰厚的利润,也算是意外之喜。”

臧少陵说起逢春的父母,都是鄙夷不屑的。

唐国的谍报机构从小培养幼童,基本都是买来的,但绝大部分都是父母双亡的孤儿。

这个逢春的爹娘是个例外:他们是为了养活全家十九口人,才把已经养到**岁的女儿给卖了。

“现在他们手头又缺钱了:逢春他爷爷得了重病,连请大夫的银钱都没有,这笔赏金正好解了燃眉之急。”

“七乡八里都说他们夫妻是好人,五房兄弟都不分家,全都骑在他们头上吸血。他俩为了一个孝顺的贤名,自己吃糠咽菜不说,还卖掉了女儿。就这样还有脸来找逢春。”

臧少陵有些愤愤然。李琰默默听着,忽然笑了:“你是在骂他们呢,还是在骂我呢?”

臧少陵急忙解释:“殿下……”

“是我让人把逢春回到洛京的消息告诉他们同乡的,要不然这对夫妻怎么能找到自己女儿呢?”

李琰的话让臧少陵十分惊讶,但她很快领悟到了:原来……这也是计划的一部分。

臧少陵还是有些担忧:“殿下谋略深远,我等不能企及。只是,他们也只认识逢春而已,洛京府衙那边真要追查,也只能到她为止。”

她有些大胆的迎向李琰的双眼:“您是希望她选择父母呢,还是选择忠于青雀司?

李琰看着她,笑得有些意味深长:“逢春未必会选择父母,只是……她贪生怕死又怕疼,受不住拷问的。”

臧少陵瞬间听懂了她的言外之意,不由得背上出了一阵冷汗:永宁公主之前选择倒数第一、一无是处的逢春来洛京,也许从一开始就是为了这个。

如果,逢春只是一个诱饵的话,那么赵重志和他的手下,从一开始也是这一局的牺牲品?

臧少陵的脸色变白,李琰见她已经明白了自己的意思,微微一笑道:“原本我也不想走到这一步,但既然魏王有神秘之物护体,一时难以除掉,那我们也只能进入下一步的‘话本计划’了。”

话本计划,这个名字来源于李琰前世无聊打发时间看的一些话本。

作为一名居住在深宫之中的公主,她当然不会知晓什么军国大事,市面上流行的话本子倒是看了一箩筐。

有些话本是以血腥刺激来吸引读者的:比如当时流行过讲述大周军队南征蜀国的故事,老百姓当然不是听行军打仗的,里面讲述了那个史炎德在巴蜀把活人美女的**切下来做烧烤,和他的部下残害了一千多人的惊悚故事。

这种故事李琰囫囵吞枣看过就算,并不喜欢。

她最喜欢看的是各种悬疑怪谈,其中让她印象最深刻的是当时大周洛京城内发生了一桩奇案……这就是整个话本计划的灵感来源。

李琰中断了对前世的回忆,告诫臧少陵道:“接下来发生的一切都在我计划之中,任何人出事你都不必管,更不能心软。”

她看着对方的眼睛,郑重强调:“这个任何人,包括我在内。”

臧少陵越发心惊肉跳,知道李琰要拿自己去冒险,但她也没法阻止,只能低声答应了。

跟臧少陵分开后,李琰并没有立刻回到酒馆。她在后街的店铺间闲逛着,不知不觉间又来到了那家茶馆附近。

此时天色已经黑沉,茶馆即将收灯,琴师在弹着最后一曲。寥寥几个客人也开始起身离开。

李琰心中郁闷难解,站在窗外听了一会儿琴,正要默默离开,却听隔着竹帘的屋内,有人轻声说道:“果然是有缘,又遇到小娘子了。”

声音清雅好听,是上次那个神秘的琴师。

李琰微微惊讶,“我只是路过而已,你怎么知道是我?”

“从脚步声听出的。”

那琴师悠然说道,从声音听出他很年轻,“因为幼年遭逢变故,在下得到了一桩天赋:能分辨各种细微的声音,尤其是人的脚步声。”

李琰颇为惊讶,但想起上次自己只是在窗框上敲击了一段节奏,他就能听出这是暗合琴音,倒是相信他所言非虚。

“既然今日有缘,何不进来坐坐呢?”

李琰原本有些迟疑,想到自己已经易容且戴了帷帽,一味拒绝反而显得躲闪引人怀疑,于是便走了进去。

一个老年男子服色是仆从模样,他迎上前来引着李琰朝西侧琴室而去。

“这位娘子见谅,我家主人腿脚不良于行,所以不便出来迎接。”

李琰微微颔首,进了琴室后,一眼便看到巨幅的竹帘将整个房间都遮住一半:原来自己在窗外看到的竹帘,竟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而已。

竹帘后有一道身影静静地坐在轮椅中,一身素白长衣,清瘦的身材埋于宽袍大袖之中,仿佛要随风而去。

竹帘将他的面目遮挡,看得并不真切。听到脚步声时,他的轮椅缓缓移动过来,却终究没有突破帘子的隔离。

“贵客来得正巧,今日正好有江南来的莲子。”

李琰坐在竹帘旁的矮榻上,身旁是一架檀木凭几,另一边又有一个小而精致的食案,老仆已经端来了茶盏以及一碟莲子。

莲子青透柔嫩,显得还很新鲜。此物李琰在金陵时司空见惯,并不值什么钱,但在北方的洛京要想吃上这么新鲜的,却是价格不菲。

她捏了一颗在手中,感受着熟悉的味道,忽然有些思念家乡了。

“你若是喜欢,稍后可以带一些回去。”

竹帘后的白衣男子突兀说道。这话有些冒昧,声音却是真挚温柔的。

“多谢盛情,我只是看到这莲子就想起多年前的往事,倒是让你见笑了。”

李琰端起茶盏喝了一口,发现点茶的手艺也很是不凡。

“你的脚步声……满含心事。”

连这都能听出来吗?李琰暗暗吐槽。

白衣男子见她默然无语,也不再追问,起手在弦上抹了几个音调,就开始了一段悠远清冷之音。

竟然是《普庵咒》!

初弦动,散音沉厚如古寺暮钟,白衣人双目微阖,左手吟猱从容,右手勾剔清冷。

弦底似有梵唱隐现,却非人声,乃是七弦自生庄严——

这是晚唐遗谱的《普庵咒》,经多年兵燹,由她的兄长李瑾组织有识之士重新整理完成。

李琰想起金陵故国,想起久别的兄长,不知不觉间手中茶盏落地。

琴音往复如咒语循环,竟似织出一张罗网,网住方圆十丈,暂与尘世隔断。

忽一记长锁弦如云开见月,那人指下愈见空灵。

李琰睁眼时,已是泪盈于睫——原来这琴音不驱愁绪,反似慈手将心事层层剥出,置于佛前长明灯下细细熨过。

旧痛仍在,却蒙上一层温柔的微光;忧思未散,竟如流水潺潺,洗涤了心间。

曲终一声泛音悬停空中,李琰怔然良久,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如大梦初醒。

“你相信命运吗?”

白衣男子突兀问道,而这一句正是盘旋李琰心头很久的问题。

他怎么会问这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