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科幻 > 我和IT博士的探灵日记 > 第六十八章 科学玄学咨询工作室(线上版)

揣着那碗救命饭菜和皱巴巴的五十元“巨款”,佐佐感觉自己像是个刚刚劫后余生的难民。她找了个相对干净僻静的小公园,坐在掉了漆的长椅上,也顾不得什么形象,狼吞虎咽起来。饿极了的时候,普通的麻婆豆腐和青椒肉丝也成了无上美味,每一口米饭都带着劫后余生的甘甜。

【能量补充完毕。生命体征趋于稳定。当前可用资金:50元(本地货币)。根据此世界基本物价指数分析,仅能维持短期最低生存标准。需立即制定可持续性生存与发展方案。】罗一鸣的声音如同最精密的财务软件,冷静地播报着严峻的现实。

【方案?这不明摆着吗!】古博士的声音夹杂着滋滋的电流杂音,但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咱们的老本行啊!捉鬼……咳咳,不对,在这个唯物主义的世界,咱们要提供的是——玄学咨询服务!高端,大气,上档次!佐佐你有阴阳眼,我和罗一鸣做你的远程智库,清清就是你的专属侦察灵!完美团队配置!】

佐佐扒完最后一口饭,意犹未尽地舔了舔嘴角(还好没人看见),叹了口气,把一次性餐盒扔进旁边的垃圾桶:“博士,你说得轻巧。去哪儿找客户?难道真让我天天蹲餐馆门口,看哪个老板背后有先人看不惯烟架歪了?这效率也太低了,而且容易挨揍。”

【线下陌拜效率低下,且存在不可预测的人身安全风险。】罗一鸣立刻表示赞同,【建议利用当前世界最普及、最高效的信息传播与获取渠道——互联网。】

“互联网?”佐佐眼睛一亮,猛地拍了一下大腿(结果拍疼了自己),“对啊!我怎么把这茬忘了!”虽然这个世界可能在某些细节上与她原来的世界有所不同,但基础科技树,尤其是信息科技方面,大概率是点满了的。当务之急是搞个能上网的设备!

她捏了捏口袋里仅剩的五十块钱,这厚度实在让人心酸。一番搜寻后,她在一条充斥着各种山寨电子产品的小巷里,找到了一个二手手机摊。经过一番唇枪舌战(主要靠罗一鸣分析对方微表情判断底价,古博士在脑子里嚷嚷着“砍他!再砍五块!”),佐佐最终用三十五块钱,淘换到了一个外壳磨损严重、但基本功能尚存的老年智能机。又忍痛花了十块钱,办了一张不需要身份证明的电话卡。

看着手机屏幕上微弱的光芒和顽强蹦跶的两格信号,佐佐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她迫不及待地连接上公园里搜到的免费wi-Fi(信号弱得令人发指),开始搜索本地的网络社区。

【正在进行网络环境扫描……锁定本地活跃度较高的生活论坛:『江城巷子』。其下属『玄学奇谈』、『心灵驿站』板块存在大量潜在需求。】罗一鸣的效率极高,迅速锁定了目标。

【先别急!】古博士像个产品经理一样发话,【得做用户画像分析!让我看看这些发帖的都是什么人……嗯,『大师看我手相,今年能脱单吗?』——典型的情感焦虑型;『租的房子总做噩梦,是风水不好吗?』——环境归因型;『昨晚梦见掉牙齿,是不是要破财?』——征兆恐惧型……啧啧,真正遇到超自然事件的概率,根据帖子描述的情绪强度和细节可信度判断,低于百分之五。大部分是寻求心理安慰和确定性。】

佐佐手指滑动屏幕,浏览着五花八门的帖子,嘴角忍不住抽搐。确实,放眼望去,基本都是各种基于焦虑和想象的求助,真材实料的“见鬼”经历凤毛麟角。

“看来这碗饭也不好吃啊。”佐佐嘟囔道。

【关键在于建立初始信誉和差异化竞争。】罗一鸣指出核心,【我们需要从那些简单、易验证、低成本(对我们而言)的任务入手,提供切实可行、有别于传统故弄玄虚的解决方案,积累初始口碑。】

“有道理。”佐佐点点头,开始有选择性地回帖。她专挑那些描述相对具体、容易用常理解释的帖子下手。

比如那个Id叫“都市夜归人”发的帖子:“求助!新租的老房子,每晚凌晨两点左右,楼上准时传来弹珠掉地上的声音,哒、哒、哒的,烦死了!关键是,我住顶楼!楼上没人!物业来看过也说没异常!是不是闹鬼了啊?吓得我都不敢睡觉了!”

【经典案例!】古博士立刻兴奋起来,【百分之九十九点九是建筑材料的锅!混凝土预制板里的预应力钢筋或者水管在夜间温度变化时应力释放,发出的声音类似弹珠!接单!佐佐!这可是展示我们科学分析能力的绝佳机会!】

佐佐回复“都市夜归人”:“楼主勿慌。此现象多为建筑结构自身物理现象所致,俗称‘建筑音’,与超自然因素无关。建议:一、记录声音出现的准确时间和频率;二、检查屋内水管有无异常;三、尝试在声音源头位置放置厚地毯或软垫吸收震动。若方便,可录制一段声音供进一步分析。”

她的回复有理有据,透着一种冷静的科学态度,在一堆回复“你这是被小鬼缠上了”、“需要请符镇压”的帖子中,宛如一股清流。

几天后,“都市夜归人”激动地回来跟帖:“谢谢‘科学见鬼’楼主!我按照你说的检查了水管,有点松动,固定了一下,又铺了块毯子!虽然偶尔还有声音,但真的轻了很多!太感谢了!原来不是鬼,是房子老了在‘打嗝’啊!”他还特意在佐佐的回帖下打赏了论坛虚拟币(虽然不能提现,但代表了认可)。

首战告捷!虽然没赚到钱,但赢得了宝贵的信誉。

接着,那个问梦的帖子,佐佐结合罗一鸣提供的(基于大量心理学数据和概率模型生成的)解梦模板,回复道:“梦境多为潜意识活动映射。掉牙可能象征对自身形象、健康或沟通能力的潜在焦虑,并非直接预示破财。建议关注近期生活压力,适当放松,保持规律作息,无需过度解读。”

楼主回复:“大师说得对,我最近工作压力是很大……听您这么一说,心里踏实多了。”

还有一个帖子说感觉家里阴冷,运气不好。佐佐让清清趁夜去“感受”了一下(清清回来后抱怨那房子就是潮气重、不见阳光,唯一的“灵”是只懒得动弹的宅猫灵),然后回复:“建议多开窗通风,引入阳光。室内可放置一些喜阳绿植,如绿萝、虎皮兰,有助于改善气场(提升室内空气质量)。若条件允许,使用除湿机效果更佳。”

楼主照做后反馈:“感觉家里亮堂多了,也没那么潮湿了!谢谢大师指点!”

几次成功的“案例”下来,佐佐的论坛Id“科学见鬼”渐渐有了一点小名气。她的回复风格独特——不搞神秘主义,偏向科学解释和实用建议,偶尔带点幽默,吸引了不少围观群众。

【初始口碑建立成功,品牌差异化初步形成。】罗一鸣冷静评估,【建议开设专属信息出口,便于潜在客户联系,并逐步建立标准化流程。】

在古博士的强烈要求下(他坚持认为品牌形象至关重要),佐佐正式在论坛里创建了一个名为“科学见鬼工作室”的专属签名档。简介更是充满了古博士式的硬核风格:

“本工作室秉承格物致知精神,致力于用理性视角探索未知领域。主营业务:情感心理疏导、环境能量优化(基于物理、生物原理)、非传统现象科学分析。拒绝迷信,倡导实证。备注:本工作室暂无实体门店,主要提供线上咨询服务。”

这拗口、严谨又带着点挑衅意味的简介,在一众“xx山人”、“xx道长”的Id中显得格外突兀,反而引起了更多人的好奇和讨论。

“科学见鬼?这名字有点意思。”

“看起来挺靠谱的,不像那些一上来就要钱的。”

“先马克一下,万一以后用得着呢。”

就在佐佐看着逐渐增长的关注度和偶尔收到的感谢信息,感觉生活似乎有了点盼头时,一条新的私信弹了出来,发送者的Id是“午夜心慌慌”。

点开内容,佐佐的眉头微微皱起。

“大师,您好!看了您很多回帖,觉得您特别靠谱。我这次可能真的遇到麻烦了,不是心理作用……我好像,撞鬼了!”

“最近一周,每天晚上凌晨三点左右,我都能清晰地听到客厅里有脚步声,很轻,但是来回走动的那种。我一开始以为是家人或者听错了,但我是一个人住啊!我壮着胆子开灯去看,什么都没有!可我一关灯躺下,那脚步声就又出现了!它……它好像知道我在哪里,有时候感觉就在我卧室门外停下来……我快崩溃了,都不敢回家睡了大师救命!”

这条信息透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一股真实的、浸入骨髓的恐慌,与之前那些寻求安慰的帖子截然不同。

佐佐收起了刚刚放松的心情,神色变得认真起来。她回复道:“别怕,详细说说情况。比如,房子是租的还是买的?最近家里有没有添置什么特别的旧物?或者,你本人最近有没有经历什么特别的事情?”

真正的挑战,似乎要上门了。

(第六十八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