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科幻 > 我和IT博士的探灵日记 > 第四十七章 新居、新况与新的“麻烦

搬进干部楼一室一厅的小单元,生活品质简直是跨越式的提升。雪白的墙壁,明亮的玻璃窗,独立的厨房和厕所,虽然家具简单,但干净整洁,空间也宽敞了许多。再也不用担心屋顶漏雨,或者半夜被老鼠吵醒。

清清对新环境表示满意,她尤其喜欢那个朝南的小阳台,白天可以吸收阳光的能量(虽然对灵体作用微乎其微,但她表示“心情好”),晚上则可以飘在那里看星星(并吐槽这个时代的星空能见度比未来好多了)。

小红(盼娣)的温养工作也在新居有条不紊地进行。有了更安静稳定的环境,清清每晚的“功课”效果似乎都提升了一丝。小红的灵体愈发凝实,虽然依旧沉睡,但偶尔出现的细微波动越来越频繁,仿佛在深沉的梦魇中,终于捕捉到了一丝光明的缝隙。

【灵体稳定性指数上升3.2%。意识波动频率增加。修复趋势向好。】罗一鸣每天都会提供严谨的数据报告。

【好现象!看来环境对灵魂修复也有影响!佐佐,要不要试试在屋里放点轻音乐?莫扎特效应对脑波发育有好处,说不定对灵魂也有效?】古博士又开始了他跨学科的研究。

“可以试试,”清清居然没反对,“不过别放太吵的。”**

于是,我的新家里,偶尔会飘起一阵阵用收音机播放的、声音开得很小的古典音乐磁带声。邻居们大概会觉得我这个年轻女工有点奇怪,但我乐在其中。

夜大的学习进入了更深入的阶段。开始涉及真正的机械设计和力学计算。这对我的挑战变大了,因为两位博士的超前理论有时过于高深,我需要努力将其“翻译”成这个时代能理解的语言和思路。

周伟成了我最好的学习搭档。他基础扎实,为人踏实,我们经常一起在图书馆查资料,讨论习题。他对我那种时而卡壳、时而又能冒出惊人“直觉”和“巧妙思路”的学习状态已经习以为常,甚至有些崇拜。

“沈招娣同志,你真是个天才!”他经常由衷地感叹。

我只能尴尬地笑笑:“运气好,运气好。”心里默默感谢脑子里的两位外挂导师。

李卫东那伙人彻底偃旗息鼓,甚至有点躲着我走。刘倩倩也消失在了我的视野里,听说她托关系调去了别的单位,大概是没脸再待下去了。李文斌?谁还记得他是谁。

然而,就在我以为生活终于完全步入正轨时,新的“麻烦”悄然而至。

这麻烦首先来自厂里。

我“天才技术员”的名声越来越响,加上沈家事件的阴影(外人看来是我克亲又命硬),导致厂里一些人对我产生了一种复杂的敬畏心理。普通的设备故障,老师傅们能解决的,绝不来麻烦我。但一旦遇到真正棘手的、谁也搞不定的难题,他们就会偷偷找上我,眼神里带着期盼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害怕,仿佛我不是技术员,而是什么…跳大神的。

“沈工,您给‘听听’?这台床子最近老是哼哼,但我们都查不出毛病…”

“小沈师傅,拜托您给‘看看’这条新生产线,总觉得它‘不得劲’,别又像上次那台龙门铣…”

我哭笑不得,只能硬着头皮上。幸好有罗一鸣的精准扫描和古博士的(偶尔不靠谱的)点子,每次都能有惊无险地解决,但这反而更加深了我的“神秘”色彩。

陈副总工也找我谈过一次话,语气委婉:“小沈啊,技术好是好事,厂里也看重你。但是…嗯…有时候吧,也要注意下方式方法,尽量…科学一点?”他大概也听说了些风言风语。

我还能说啥?只能点头称是,保证以后一定多讲科学,多写报告。

更大的“麻烦”来自外界。

不知道是谁把“机械厂有个年轻女技术员,耳朵特别灵,能听出机器毛病”这事当奇闻异事传了出去。开始有其他厂子的人,通过各种关系,拐弯抹角地找来,想请我去给他们“听听”设备。

一开始是隔壁县的农机厂,后来是市里的纺织厂,甚至更远的化工厂都有人来问!给出的“咨询费”还相当诱人。

【市场调研显示,外部需求旺盛。建议宿主可考虑开展有限度的对外技术咨询服务,既可积累资金,也能扩大影响力。】罗一鸣从经济学角度分析。

【去啊!为什么不去!赚外快啊!正好试验一下我的新理论!】古博士举双手赞成。

清清则泼了盆冷水:“****树大招风。你现在羽翼未丰,太过张扬,小心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我深以为然。我现在的一切都建立在两位博士和清清这个非常规外挂上,本身的理论基础并不扎实(全靠夜大恶补),一旦被真正的高手或者有心人盯上,很容易露馅。

但完全拒绝似乎也不妥,容易得罪人。

正当我为此烦恼时,周伟给我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沈招娣同志,”他推了推眼镜,很认真地说,“你有没有想过,把你那些…‘听’出来的经验,总结一下,写成操作规范或者故障排查手册?这样既能推广你的方法,又能避免一次次重复劳动,还显得更…科学。”

我眼睛一亮!对啊!把“直觉”和“经验”转化成文字,做成标准化的东西!这样既能分享知识,又能掩盖我知识的真正来源,还能赚点稿费(如果厂里或者出版社愿意要的话)!

【方案可行性极高。】罗一鸣立刻支持,【可以建立常见故障特征库与处置方案数据库,以你的名义输出。】

【这个我在行!我来帮你编口诀!保证朗朗上口!】古博士来了兴致。

“这倒是个稳妥的办法。”清清也点头认可。

于是,我的业余时间又多了一项任务——在两位博士的帮助下,将我(他们)“听”出来的各种设备故障征兆、可能原因、排查步骤,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记录下来,尝试编撰一本《机械设备异常声响判断与初步处置指南(试行)》。

生活,似乎总是这样,解决一个旧麻烦,又迎来一个新挑战。

但这一次,我感觉自己更加主动,更加从容。

搞钱、读书、救赎…道路漫长,但每一步都算数。

(第四十七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