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科幻 > 我和IT博士的探灵日记 > 第五十四章 交流会上的“刀光剑影”

全省青年技术骨干经验交流会的会场,设在省城工业大学的大礼堂里。台下坐满了来自全省各大厂矿、研究所的青年才俊,以及各级领导、专家教授。气氛庄重而热烈,但也暗流涌动。

我坐在后台准备区,手心里全是汗。发言稿已经倒背如流,但在杨振华老专家那意味深长的目光和赵科长锐利的审视之后,我知道,今天的发言绝不能出一丝差错。

“别紧张,”清清清冷的声音在脑中响起,带着一丝安抚,“就当台下坐着的都是萝卜白菜。有我们呢,他们问什么,我们答什么。”

【心率偏高,建议进行三次深呼吸。已启动应急应答预案,覆盖可能提出的刁钻问题范围。】罗一鸣如同最可靠的后盾。

【**加油佐佐!让他们见识一下什么叫真正的‘技术直觉’!】古博士给我打着气。

轮到我了。我深吸一口气,走上讲台。灯光打在脸上,有些晃眼。我能感觉到无数道目光聚焦在我身上,有好奇,有审视,有不屑,也有期待。

我定了定神,开始按照准备好的稿子发言。尽量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稳,语速适中,重点突出实践经验和与老师傅的结合,偶尔引用一两个夜大刚学到的简单理论术语,显得既接地气又有那么点理论高度。

一切似乎都很顺利。台下不少人听得频频点头,尤其是那些来自基层厂矿的代表,对我的很多“土办法”深有共鸣。

然而,到了提问环节,真正的考验来了。

首先发难的果然是工业厅的赵科长。他推了推眼镜,问题依旧刁钻:“沈招娣同志,你刚才提到通过声音判断主轴轴承的初期磨损,那么请问,对于不同转速、不同负载下的同一种轴承,其磨损初期的声音特征变化规律,你有没有进行过系统性的数据采集和频谱分析?或者说,你的判断更多依赖于一种…模糊的经验感觉?”

这个问题极其险恶,直接质疑我方法的科学性和可重复性。如果回答不好,很容易被贴上“经验主义”、“不科学”的标签。

我心中凛然,按照罗一鸣的提示,从容回答:“赵科长的问题非常专业。目前我确实主要依靠经验积累和与老师傅的交流。您提到的数据采集和频谱分析,是设备故障诊断的未来发展方向,也是我们努力学习的目标。但在现有条件下,我们认为,将复杂的现象转化为工人同志容易理解和操作的‘特征描述’,同样是提高生产效率、保障设备安全的重要手段。科学的目标是指导实践,而实践的经验也能反哺科学。”

我的回答不卑不亢,既承认了现有方法的局限性,又肯定了其现实价值,还将问题提升到了方法论的高度。

赵科长点了点头,没再追问,但眼神深处的探究意味更浓了。

接着,又有几个专家和青年代表提问,有的问具体案例,有的问推广可行性,都在罗一鸣的预案范围内,被我一一化解。

就在我以为即将顺利过关时,一位坐在前排、一直沉默不语的老教授开口了。他头发全白,面容清癯,是省内着名的力学专家。

“沈招娣同志,”他的声音缓慢而清晰,“我注意到,你在描述几个齿轮传动故障案例时,对受力点的判断异常精准。这似乎需要非常清晰的静力学和动力学概念。我很好奇,你是如何在缺乏系统理论学习的情况下,形成这种…近乎本能的精准判断的?”

图穷匕见!

这个问题比赵科长的更狠,直接指向了我知识体系中最核心的矛盾点!台下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待我的回答。连杨振华老专家都微微坐直了身体。

我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跳漏了一拍。大脑飞速运转,但罗一鸣的数据库里,似乎也没有完美应对这种直接质疑“天赋”问题的标准答案。

【紧急情况!问题超出预案范围!需要宿主临场发挥!】罗一鸣警示。

【就说你是天才!天生神力!】古博士出馊主意。

清清也紧张起来:“小心!这个问题是个陷阱!**”

电光火石之间,我忽然想起了顾老先生,想起了那片“清音羽”,想起了小红(盼娣)可能继承的天赋!

我深吸一口气,脸上露出一个略带腼腆和回忆的笑容,决定兵行险着:

“这位老师的问题,真的问到点子上了。说实话,有时候连我自己都觉得奇怪。后来…后来我偶然听家里一位长辈提起,我好像…好像遗传了一点祖上一位长辈的特殊天赋。”

我顿了顿,吸引了全场的注意力,才缓缓继续:“听说我那位祖辈,对声音就特别敏感,能在纺织机巨大的噪音里,听出最细微的不和谐音。我可能…不小心遗传了这一点点‘耳朵灵’的基因吧。”

我把“天赋”归结为遗传,并且给出了一个看似合理(沈静姝的故事)的“证据”!这既解释了异常,又将问题推给了玄乎的“基因”,让人难以深究,毕竟这年头,遗传学还是个比较神秘的领域。

会场里响起一阵轻微的议论声。有人恍然大悟,有人将信将疑,也有人(如赵科长)依旧眉头紧锁。

那位老教授愣了一下,随即失笑摇头:“遗传天赋…这倒是个有趣的说法。看来,实践出真知,也得有点‘老天爷赏饭吃’啊。”他似乎接受了这个解释,没有再追问。

我心中暗暗松了口气,后背却已湿透。

这场交流会,我如同在刀尖上跳舞,凭借几分急智、几分准备和几分“玄学”解释,总算有惊无险地熬了过来。

发言结束后,杨振华老专家走上台,做总结发言。他高度评价了这次交流会,也提到了我的发言,称其为“来自生产一线的、充满灵气的宝贵经验”,但最后,他意味深长地补充了一句:

“技术之路,漫长而艰辛。希望我们的年轻同志,既能脚踏实地,扎根实践,也能仰望星空,夯实理论。更要…守住本心,方能行稳致远。”

他的目光再次扫过我,带着期许,也带着警示。

我知道,危机暂时解除,但远未结束。

有一双,甚至很多双眼睛,已经盯上了我。

而我必须更快地成长,才能保护好自己,和身边需要我保护的一切。

(第五十六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