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唐:李二!你传我皇位干什么? > 第101章 我心光明,亦复何言?

“我心光明!亦复何言?”

李恪的回答,回荡在朝堂之上。

余音袅袅一般,余音绕梁!

荀礼喃喃自语一般的重复着李恪的话:“我心光明,亦复何言?”

“这……,这是什么意思?”

“这,这不对呀?”

“师傅从来没说过这样的话,可是……”

“听起来却好有道理的样子!”

“荀礼愚钝,还望殿下指点一二!”

看见荀礼诚心求教,李恪倒也有心指点一二道:“我心光明,亦复何言!”

“这,便是一个人的孤路!”

“我内心的光明,我自己知道即可!”

“根本不需要多说什么!”

“宁为狂狷,不为乡愿!”

“儒学作为当代显圣之学,早就已经被一些别有用心的腐儒给扭曲了!”

“儒学,也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

“到了后世,堂堂的儒家,竟然已经变得虚伪至此!”

“口口声声忠君报国,为国殉葬的男儿,居然不如一烟柳女子来的真性情!”

“这难道不是儒家之可笑吗?”

“仗义每逢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现在的儒学,竟然扭曲至此啊!”

荀礼恭恭敬敬的拜道:“殿下,可否说得再详细一些?”

“我等儒生,也好吸取殿下的教训,今后改正便是。”

李恪点了点头,道:“好吧,既然你诚意求教,那我便再提点你一二。”

“现在的儒学,固步自封,不仅没有丝毫的改变,甚至还禁锢了人的思想。”

“真正的坦荡,应该是内心不动!”

“而不是你所谓的非礼勿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若是你这颗心丝毫不会受到影响,看了,听了,说了,又有何妨?”

“一切公道,皆在自己心里罢了!”

“又岂是那些条条框框所能约束了的?”

“譬如这男欢女爱。”

“若真的是情到深处,又有何不可呢?”

“最讲究一个顺其自然,功到自然成!”

“若是心动了,却仍然是拘束于那些表面上的条条框框,而不敢越过雷池一步!”

“这样,也算不得什么坦坦荡荡的君子!”

“充其量,也只能成为一个外表忠厚的伪君子罢了!”

“这样的伪君子,难道是儒家想要培养的吗?”

荀礼对于李恪的话,越听越入神,越听越感到沉迷。

下意识的回答道:“当然不是!”

李恪接过话茬道:“这便对了。”

“这也正是我所说的,宁愿坦坦荡荡的率性而活,成为别人眼中的恶人!”

“也不要畏畏缩缩,成了一个口服心不服的伪君子!”

“那些明目张胆的恶人虽然可恶,但是却也是恶的坦坦荡荡。”

“怕就怕一些内心见不得别人好,暗中给人下绊子,可面上却仍然是说一套做一套的伪君子!”

“明明就是自己那狭隘的内心在作祟,却仍然一口一个大义凛然的作为自己的借口!”

“在这种伪君子眼中,永远都是将自己立于道德的不败之地!”

“用道德这把利刃,杀人诛心!”

“说着最漂亮的话,却干着最恶心的事!”

“着实令人恶心!”

李恪这一番对儒家的训斥说下来,着实惊呆了荀礼的三观。

“那么,依照殿下的意见,我儒家该如何改变呢?”荀礼仿佛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

追问李恪不停问道。

“改变儒家,说难也难,说容易倒也容易。”

“关键,就是看你们这一代的儒学生有多大的魄力!”

“看你们自己有没有破釜沉舟,自切腐肉的勇气!”

“记住,良知永远都只在每个人的心中!而不是那些外在的条条框框!”

“宁做狂狷,不为乡愿!”

“法门,皆在一个心字!”

“每个人都有良知,人人都可以做自己的圣人!”

“我心不动,即为大成!”

听到李恪的话,荀礼仿佛得到了灵丹妙药一般。

嘴中不断重复着李恪的话:“宁做狂狷,不为乡愿。”

“我心不动,即为大成!”

仿佛似有所悟一般,荀礼恭恭敬敬的向李恪行了一拜师礼道:“多谢殿下赐教。”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人人皆有良知!”

“圣人之道,就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李恪点点头:“孺子可教,不错不错。”

“儒学今后是否能大兴,是能够解放百姓的思想,还是禁锢愚民作用,全看你们这代儒生带领着儒学如何发展了。”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原本儒生三人对李恪的辩论宣战,最后却发展成了李恪对三人的教诲!

这种转变发生得如此之快,令所有人都始料不及。

“荀礼,你在干什么?难道你要背叛儒家,欺师灭祖不成?”刚刚还挨了打的卢诞,此时又气势汹汹的说道。

“你们可别忘了,我父亲卢受才是儒家的首门,你们三人只是我父亲的弟子而已。”

“儒家到底是如何的,是我们卢氏一族才说了算的!”

“只有我父亲讲述的儒家思想,才是儒门正统!其他人统统都是歪门邪道,都是在恶意扭曲我儒家至圣先师的正统道理!”

“你们三人莫要听了旁人的蛊惑,儒家思想都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岂能由他一个外人说变就变得呢?”

听到卢诞此话,荀礼的脸色一下子便冷了下来:“住口!”

“蜀王殿下说的句句都是真理实言,你休要在这胡说,扰乱清净。”

“否则,别怪我不顾同门之情谊,再也不会给你留半分颜面。”

李恪一个眼神看过去,将卢诞吓得立刻缩了脑袋,赶紧缩了起来,再也不敢多说一句话。

“多谢蜀王殿下提点,我儒家一定痛改前非!”

“让儒学,成为真正的当时显学!”

“儒家,不能再这样禁锢下去了!”

“我儒家从此尊殿下您为先师,若是今后儒家再有什么过错之时,殿下您大可直接指出来!”

此时的荀礼,对李恪真可谓是心悦诚服。

李恪这一番话,让三人无话可说。

毫无疑问,此次儒家不仅没有辩论过李恪,甚至还被李恪当众指点了一番,痛改前非。

这可让坐在皇位上的李二高兴坏了。

“跟儒家这群老夫子们讲道理,朕可是一次都没赢过。”

“这群儒生们动不动就拿一堆大道理来压朕,真是把朕气的够呛。”

“我本以为恪儿能驳倒一位,便是极好的了。但是恪儿居然居然将三人全部驳倒!”

“真是太给我长脸了!”

房玄龄,杜如晦两人也对李恪当朝的表现感到十分的惊讶。

房玄龄扭过头对杜如晦道:“克明,真没有想到蜀王殿下如此年纪,居然便有这般卓越不凡的见识!”

“虽说这种言论闻所未闻,但是也着实令人耳目一新。”

“就犹如那源头活水,妙用无穷啊!”

“特别是对儒家的一些点评上面,简直就是恰到好处啊!简直是说出来我的一些心里话。”

“看来蜀王殿下不仅武艺高强,连思想境界都超越了我们这些老古董们啊!”

“克明,你说呢?”

听到房玄龄的话,杜如晦也点点头表示赞同道:“是啊。”

“你说的,正是我想说的话啊!”

“依我看,蜀王殿下乃是陛下的这些皇子们中,最像陛下的公子!”

“文武双全,而且还如此具有见识。”

“不俗,不俗啊!”

而房玄龄和杜如晦的对话,也是被其他文官们听到,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程咬金这时不失时机的站了出来,为李恪再添一把火!

“陛下,俺老程虽然不识字,但是也觉得蜀王殿下说出的话,都是我们这些武将们在战场上用性命才悟出的东西!”

“蜀王殿下,实乃大才啊!”

但是,

几人欢喜,便有几人愁。

就在李恪大放光彩,舌战群儒,力压群儒之时。

听到了群臣们对李恪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这可愁坏了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站出来道:“蜀王殿下这套思想,实在是太过于偏激!”

“老臣还是以为,较为不妥。”

李恪瞥了一眼长孙无忌:“好家伙,长孙阴人,你不说话,我还真把你忘了呢!”

“长孙无忌!”

“你屡次挑衅我李恪,我李恪本就不该容你!”

“这次,你又往我大唐戍边将士们的头上泼脏水,是可忍孰不可忍!”

“刚才你说我大唐将士们的所有不是,现在你就要给我一个解释!”

“否则,就算我李恪饶得了你,那些为我大唐戍边的将士们也容不得你!”

“长孙老儿,你倒是说啊!”

被李恪这么一吼,长孙无忌的脸色变得异常难看。

他没有想到,李恪居然真的如此不给他面子。

但是,事到如今,他又没有别的借口。

索性直接厚着脸皮道:“交代?有什么可交代的?”

“我是堂堂的赵国公,难道殿下还要我给那些平民道歉不成?”

“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听到长孙无忌的话,李恪的面色冷了下来。

“长孙无忌,我告诉你,你眼中的这些所谓的平民百姓,恰恰却是保你平安与异族蛮夷厮杀的人。就算你给他们道歉,他们也受得起!”

“我就问你,这个歉,你今天道不道!”

眼看着局面就要僵硬了下来。

这次,身为卫国公的李靖站了出来。

李靖力挺李恪道:“陛下,我这个老头子想替蜀王殿下说几句。”

“长孙大人刚才所言,着实是震惊到老夫了。”

“刚才老夫替殿下劝了玄成几句话,最后原来都是长孙大人从背后撺掇出来的。”

“那好,老夫现在也有几句话想对长孙大人说。”

“辅机啊,凡事不可强求。”

“是你的永远都是你的,不是你的你抢也抢不走的!”

“多行不义必自毙!”

“一切还要顺应天意自然而为啊。”

“辅机,你还是好自为之吧。”

听到李靖这暗示的提醒,长孙无忌脸皮冷的抽了抽。

眼看着连李靖这从不掺和朝堂纷争的现在都亲自下场了,双方的矛盾都是到了剑拔弩张的程度。

坐在皇位上的李二也明白了。

若是此事不能让李恪讨回一个公道,不仅李恪不会善罢甘休,更是会让这些边关的将士们感到心寒。

这,是大唐万万不能承受的!

这次,长孙无忌着实有些过分了。

这个时候,也该是自己这个皇帝站出来维护秩序了:“辅机,这次你真是太令朕失望了。”

“无论何时,你都得记住,大唐的将士,才是我大唐安定的基础!”

“你今日如此言论,着实是令人心寒啊。”

“你寒了朕的心不要紧,但是你寒了我大唐将士们的心,这就绝对不能!”

“若是你再执迷不悟下去,休怪朕不念旧情!”

“辅机,你可知错吗?”

听到李二的责难,长孙无忌知道李二这是跟自己来真的了。

于是乎,连忙认错道:“陛下,老臣……,老臣知错了!”

“望陛下恕罪。”

李二冷哼一声:“这些话,你不该对我说。”

“你真正对不起的不是我,是恪儿,是那些保护了我大唐千千万万的将士们!”

长孙无忌听到李二的暗示,心一横。

转过头来对李恪道:“殿下,这次是老臣错了。”

“老臣我这就给殿下赔礼。”

看到长孙无忌的服软,李恪严肃道:“ 你真正该道歉的不是我!而是大唐那戍边卫国的将士们!”

“你长孙无忌不必跟我道歉,因为从始至终我都没将你长孙无忌当真过!”

“你长孙无忌对我李恪来说,根本一点都不重要!”

“刚才你冒犯我也好,现在你跟我李恪道歉也罢,我都不在乎。”

“你长孙无忌真正该道歉的,是那些大唐的将士,是那些青山埋的忠骨!”

李恪索性不再与长孙无忌废话。

直接向李二道:“请父皇还大唐将士一个公道!”

“否则,我李恪就要自己来讨这个公道!”

李二不知道李恪会做出什么,眼下最好的办法扁丝惩戒长孙无忌,以平息事件的怨愤。

李二下令道:“赵国公长孙无忌,出言不逊,藐视大唐将士!”

“罚俸三年,禁足三月。”

“辅机,你有什么话要说吗?”

长孙无忌听到这处罚,心中顿时一疼。

但是他还是得装作心悦诚服的样子道:“老臣甘心领罚。”

李恪打断道:“只是这样?”

“恐怕太轻了些吧?”

“父皇,儿臣正巧要为大唐将士们建一座忠魂祠。”

“这建造的费用,就由长孙大人出吧。”

“长孙大人,您既然意识到您错了,应该不会有异议吧?”

建造一座祭祠,这需要耗费的人力财力可是不菲呀。

但是事到如今,长孙无忌也只好捏着鼻子认了:“殿下,我当然是没有任何异议。”

“这钱,我赵国公府上出了!”

听到长孙无忌的话,李恪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如此,便好。”

这一次的早朝,经历了种种一波三折,终于结束了。

最终,也以李恪大获全胜,宣告结束!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