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民国文里走剧情【快穿】【穿书】 > 我被众人读心后39

关镇西突然想起她匆匆看过的剧情。

【林福堂那小子后面肯定会回来的,不用担心。】

不仅回来了,好像还有第二次出走。

把兴邦日报当过家家游戏似的。

周豪臣被她硬控了一分钟。

啊?

林主笔还会走吗?

那可是他们社长花了大价钱撬来的墙角。

社长不得心疼死了。

不过对他来说,走了更好。

本来他眼看着就要涨薪水了,突然挖来新人,他涨薪更加无望了。

周豪臣决定继续拍关镇西马屁,为自己在功劳簿上添上一笔。

“关主编,你对市场的嗅觉和对题材的把握为什么这么好?”

虽然林福堂总是在报社骂她扰乱本就不好的社会风气,让年轻人沉迷幻想,看不见眼前的危机。

其实,他倒觉得只要能卖得动报纸,哗众取宠都是可以的,都是一些必要的手段。

关镇西擦了擦嘴,站起身结钱:

“那是当然,也不看看我是谁!“

周豪臣突然知道他为什么可以听见关镇西的心声了。

幸好他没有多问。

真是天助我也。

周豪臣扯出谄媚的笑容:“关总主编眼光如此好,那下一本书写什么?关总主编有想法吗?”

这样询问似乎有些唐突。

但是,周豪臣决定赌一把。

兴邦报社的人却一下子如临大敌,齐刷刷的站起来,声音拔高:“别说!”

【当然是金庸先生的武侠世界系列了!】

当初因为林福堂,这件事不了了之被搁置了。

如果有机会,她还是想把那个侠义江湖带给这些人们。

在林福堂看来,这个时代只需要针砭时弊的文章,而不能发表醉生梦死的文学小说。

她对此持不同观点。

在她看来,一个人认知到了,不读时政文章也有自己的正确见解,他哪怕听过这些口耳相传通俗的故事也会报效国家,而一个人如果认知达不到,就算读很多文章,也只能是文人流氓,卖国政客。

文学无罪。

在任何时代都无罪。

不能说在战争时代就不许写娱乐文章。

从古至今都没有这个规定。

她没有犀利尖锐的文笔,但是她翻译的作品里有对这个苦难民族沉重的悲悯和关怀。

周豪臣无视那些要杀死他的目光,继续微笑问:

“最近我们报社收到作者来稿,林主编生了好大的气呢!”

【那是,你们这个不入流的报社,肯定什么来稿就收,但是,我们兴邦报社又不是什么垃圾都收。】

不过想想,他们在最开始的时候,好像真的收了许多没质量的来稿,也不管质量就往版面上发表。

她偷偷绞掉的来信,还被林福堂偷偷捡起来发表过呢。

事情已经过去太久了。

她都忘了当初俩人吵过架没有。

从什么时候开始吵架的呢?

好像一开始他还挺支持翻译基督山伯爵的。

是她拿出两个重大版面都用来出版翻译,而没有给林福堂时政专栏留下位置的时候吧。

那时候他气急败坏的说,既然报纸上不给我留位置,那报社也不用给我留了。我不干了。

周豪臣生硬的将话题拉回来。

“那个作者好像叫金庸,我看了他的稿子,感觉还不错,想问问关总主编的意见?”

【金庸?】

【竟然被人捷足先登了!】

【她错过了天大的、名留千史的机会了,完了。】

但是关镇西却不露怯的说:

“你说的是?连城诀??”

周豪臣狂喜,他并没有收到这个来稿,但是竟这么轻易就知道题目。

“对。”

关镇西忽悠他:

“那个作者写的不是一般的烂,烂的惨不忍睹,一定不会火的,我的意见和林主编的意见一样,根本不值得出版!”

周豪臣装作很为难:“可是我们是小报社,也收不到更好的来稿了。”

“收不到来稿也别自砸招牌,发表了这个来稿,你算是毁了这么多年的名声了,报社解雇你都是有可能的。”

【发表了这个来稿,你们算是尝到甜头、要发财了。】

【不过,以林福堂的尿性,也不可能同意你的意见。】

关镇西准备继续劝说,她哥扶额,阻止她道:”算了,他愿意发表什么文章就由他去吧。“

看样子,也只是来套话的。

有没有?连城诀?的手稿还又是一说呢。

关镇西痛心疾首:【她怎么就遇到这个一个傻瓜哥哥呢,这样的事,犯一次还不够?又要把眼见的好文章送走?】

【哪天我要是走了,这兴邦报社还能不能运转,也是难说。】

关镇西在那感概。

周豪臣吃完最后一点早茶,站起身准备走,想到什么,又回头问她:

“关总主编,所以,东方快车谋杀案的凶手是谁呢?“

他百思不得其解。

看到现在,他觉得每个人都不是凶手。

“究竟是哪个人撒谎了呢?”

关镇西笑,那是一种很得意、很明媚的笑。

“倘若,他们每个人都在撒谎呢?”

周豪臣心里一震。

每个人都在撒谎?

整个快车上,所有人都在撒谎,那么,没有撒谎的人只有波洛和死者。

他路过这场谋杀,是波洛。

可是关镇西不应该是作恶多端被捅十二刀的卡塞蒂。

风雪漫天,一辆驶往东方的列车被迫停滞,一个死者,全部凶手,而波洛从列车上走下来,荣幸地退出此案。

周豪臣拿下头顶的报童帽,扬手挥了挥,到拐角处,把它放在等候的马承前头上。

他想,这个人离得如此远。

不在列车上。

不在此案中。

随着?东方快车谋杀案?翻译的进行,报社的销量慢慢也开始增加,许多读者又重新回归。

长琴跟着他哥在找金庸的来稿,甚至在报耳连登三天寻金庸启示。

搞得大家都在猜测这金庸是何许人也。

人们对金庸的好奇和对凶杀案的凶手的关注度不相上下。

除了兴邦日报在找金庸,救国图存报也在登报寻找笔名金庸的作者。

当然,林福堂为此事正和周豪臣吵得不可开交呢。

其他报社,本来在观望的,但是他们看连救亡图存报这样名不见经传的小报纸都在跟风挑衅,他们也都不明所以的跟着发起了寻人启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