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懵懂流水般的人生 > 第322章 逐渐淡去的少时情谊

懵懂流水般的人生 第322章 逐渐淡去的少时情谊

作者:钢城小兵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21 09:04:39

我说还没最后定下来吧。

王镇长说,快了。

我说,下午我去找老肖,怎么没听他提起。

王镇长叹道,这种事他怎么可能跟你说,他本以为会调到开发区做主任的,结果被姓陈的抢占了位置,现在连镇长也保不住,这就是我们草根的命,没有后台,即使再努力也是白搭。

我担忧说,老肖一旦调离,会不会对门窗厂有啥影响。

王镇长说,影响肯定会有的,好在现在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经济是市里的第一要务,不管谁做城关镇镇长,只要我们不去故意找麻烦,那就没啥问题。

我若有所思点了点头。

王镇长突然说道,听说付青龙和李建华为砂石的事去找过你?

我苦笑说,人家眼红,要分一杯羹,我有啥办法。

王镇长问道,你答应没有。

我说还没。

王镇长说,只要他们不闹的太过分,适当可以给他们一点甜头,与其让他们闹,还不如给块骨头把他们当狗养起来。

我蹙眉说,我这里倒没啥,主要问题出在河下村那边,搞不好会出现群斗的情况,万一弄出人命,可不是闹着玩的。

王镇长颔首说,你这顾虑很有必要,明天我正好有事要去一趟河下村,到时我找老龚头谈谈,再让派出所的老朱敲打一下付青龙这伙人,免得这些家伙太飘,真把自己当个人物了。

离开招待所,我的心情轻松了许多,感觉压在心里几天的石头突然没有了。

回到家,父亲又叮嘱我记得明天去赭山把母亲接回来,便带着欣儿回房睡了。

我无奈摇了摇头,有些人就是这么奇怪,无论活到哪个地步,都不忘维护自己的面子。

第二天吃过早饭,我开车带着欣儿去赭山村,有欣儿在,母亲总不至于脾气还那么冲吧。

到了三姨家,母亲的态度果然好了很多,拉着欣儿的手,不停问欣儿这些天想奶奶没有。

欣儿说想奶奶,又问奶奶为啥喜欢待在三姨婆这里不回家。

三姨跟我说,小新,我跟你娘已经商量好了,我们准备回贵州娘家走一趟亲戚,看看你的几个舅舅和姨娘,你要不要跟我们一起去看看。

我摊开手说道,我也想去走走,见见几个舅舅和姨娘,可是身边事太多事,根本脱不开身。

母亲说,老三,我早跟你说过,他肯定不会去,你还不信,现在信了吧。

我讨好笑道,不是我不愿去,实在是事多走不开。

母亲让三姨收拾几件换洗的衣服,跟我们现在去镇上,在镇上吃午饭,下午去市里坐火车。

我说,娘,就算你和三姨要回娘家看看,也没必要走的这么急吧,总得买些土特产带过去吧。

母亲说,老娘才懒得带那些不值钱的土特产,你舅舅家最不缺的也是土特产,有这心意,还不如给些钱来的实在。

三姨简单收拾了几件换洗的衣服放进行李袋里,跟姨丈说,我们回贵州最多待一个礼拜,可能三五天就会回来,你晚上关门时,记得把家里的鸡数清楚,不要把鸡关在门外,便宜了外面的黄鼠狼。

回到镇上,父亲得知母亲要和三姨回娘家,脸色马上变的阴沉,斥责母亲手里有了几个钱,就要趁机给娘家的那几个坑蒙拐骗的弟弟妹妹。

母亲也不示弱,说钱是老娘自己赚的,老娘愿意给谁就给谁,你这老东西管不着。

见俩人要开撕的架势,我和金红赶紧劝住,父亲对金红的话还是愿意听的,跟金红说了许多以前的陈年往事,话里话外,无非是说我那几个舅舅没一个好玩意,每次一来就得住一两个月,临走时母亲还偷偷塞钱,让本来拮据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当然,母亲也有她的理,说舅舅千里迢迢过来看我这个大姐,自然要留着久住一段时日,回去时给点路费也是她这个大姐应当做的。

母亲的话虽然说的也有道理,但我并不怎么认同。

若是家境好,母亲这么做自然无可厚非,但我家的情况可以说非常拮据,母亲再这么不自量力去帮扶娘家的弟妹,就不可取了。

记得小时候,大舅的女儿逃婚从贵州跑到我家,临走时,把家里仅有的五十块钱偷偷拿走,母亲还以为是我们姐弟偷了,不分清分皂白让我们跪在地上,一边用麻绳抽打着我,一边逼问钱到底是谁偷了。

当时母亲红着双眼,大有要把我打死的节奏。因为在母亲眼里,我的嫌疑最大。也或许因为我年龄最小,不担心我会反抗。

我腿上至今还留有那次被麻绳抽出的伤疤。

当时父亲为了护我,跟母亲大打出手,可笑我还当着村里人的面,拦在母亲身前,不让父亲打到母亲。

吃过午饭,母亲收拾好行李,不顾我们的劝阻,一再催促我开车送她们去市里坐火车,见母亲思乡心切,也为了家里的安宁,我只得开车送母亲和三姨往市里赶。

到了火车站,我到窗口买了两张下午三点半开往贵州的火车票,见时间还早,我又去外面的街道上买了一些水果和八宝粥让她们带在路上吃。

顺便到银行取了三千块钱,在车上给了母亲,母亲接过钱,当着我面把钱藏到贴身的内衣口袋里。

送母亲和三姨上了火车,又亲眼看着火车逐渐远去,我这才转身出了火车站。看着火车站熙熙攘攘来来往往的人,一时感触颇多,觉得人生活在世上苦多乐少,有数不尽的生离死别。

就在我多愁善感之时,听到有人叫我的名字,闻声望去,却是兰花。

兰花笑着问我怎么会在这里。

我说来送母亲坐火车回贵州娘家。

兰花指着身后一个十**岁的女孩说,这是我小姑子,在省城读大学,我来送她上火车。

女孩冲我笑了笑,不时好奇盯着我看,好像我脸上长了花似的。

看来以貌取人是人的天性,即使受过所谓的高等教育也不过如是。不知是教育的失败,还是人性的使然。

兰花看着我说,是四点半的火车,还要在外面等半个小时才会开始检票。

我听出兰花话里的言外之意,是希望我留下来陪她一起送她小姑子上车,顺便跟她叙叙旧。

我装作没听懂她的话,对兰花挥了挥手便离开了。

对于儿时的那份情感,随着时间的推移已变的越来越淡。

现在我有我的家,她也有自己的老公和孩子,特意为了温存一下少时的情谊,我觉得完全没必要,也没任何意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