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夏夜晚风和你 > 第69章

夏夜晚风和你 第69章

作者:普通的贼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21 03:02:56

第六十九章海外研学寻匠心,非遗礼盒传温情

联盟小院的蝉鸣刚响起,二十个印着“非遗小匠”字样的行李箱就整齐地立在了院门口——阿木的箱子里装着劈竹刀和竹篾样本,丫丫的背包里塞着陶土和迷你刻刀,小雨则把奶奶织的土布手帕分成了二十份,每一份都绣着不同国家的纹样。这是动画《小院里的非遗小匠》第二季的实地取景之旅,孩子们要跟着手艺人去法国普罗旺斯、意大利米兰、日本京都,一边学习当地传统手艺,一边完成“万国非遗礼盒”的海外升级款创作。

“到了法国要好好学薰衣草编织,记得把咱们竹编的技法融进去。”李爷爷帮阿木把劈竹刀包好,又塞给他一个竹编小工具箱,“这里面的竹篾都是提前泡软的,编的时候别着急,像在家编小篮子那样用心就好。”张师傅则给丫丫装了一包云雾村的陶土:“把咱们的陶土和法国的釉料试试能不能混着用,说不定能烧出不一样的颜色。”

首站抵达法国普罗旺斯时,苏菲早已在薰衣草庄园门口等候。庄园里的薰衣草正值盛放期,紫色的花海在阳光下像波浪一样起伏,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香气。“欢迎你们来我的‘紫色工坊’!”苏菲拉着丫丫的手,把大家领进庄园深处的小木屋——木屋里摆满了薰衣草编织的挂饰、香囊、花环,墙上还挂着苏菲和阿木之前合作的竹编薰衣草香囊设计图。

第一天的课程是薰衣草干花处理。苏菲教孩子们把新鲜薰衣草倒挂在通风处,“要阴干七天,不能晒太阳,不然香气会散,颜色也会变暗。”阿木蹲在一旁,认真地记录着步骤,还时不时用手机拍下薰衣草的状态:“回去可以教村里的小伙伴,咱们也在小院种点薰衣草,编竹编薰衣草挂饰。”小雨则试着把薰衣草和竹丝编在一起,她把三根薰衣草梗当经线,竹丝当纬线,编出一个小小的薰衣草竹丝书签:“这样书签既有薰衣草的香味,又有竹编的韧性,肯定好看。”

周末时,苏菲带着孩子们去普罗旺斯的传统市集。市集上,手艺人摆摊售卖薰衣草制品、手工皂、陶瓷器皿,一位老奶奶正在用薰衣草梗编织草帽,阿木立刻凑过去请教:“奶奶,您编草帽的时候,梗子是怎么固定的呀?”老奶奶笑着演示:“要先把梗子在热水里泡软,再按照螺旋纹编,就像你们编竹篮的把手那样。”阿木茅塞顿开,当场用带来的竹篾和薰衣草梗,编了一顶迷你“竹篾薰衣草帽”,老奶奶看得连连称赞,还把自己的编织针送给了他。

离开法国前,孩子们和苏菲一起完成了“万国非遗礼盒”的法国升级款——竹编香囊的篮身融入了薰衣草梗编织的螺旋纹,香囊里面装着混合了中国艾草和法国薰衣草的干花包,香囊的挂绳则用小雨织的土布制作,上面绣着中法双语的“友谊”字样。“这个香囊,既有中国的竹编、土布,又有法国的薰衣草,是真正的‘两国匠心’。”苏菲把香囊放进礼盒,眼里满是期待。

第二站意大利米兰,马可早已在他的工作室门口挂起了“山野几何”的竹编金属挂毯。工作室里,金属丝、竹篾、颜料摆得满满当当,墙上贴满了马可和阿木之前合作的设计草图。“这次要教你们做‘竹丝金属镶嵌画’!”马可举起一幅半成品,画的是米兰大教堂,教堂的轮廓用金属丝勾勒,窗户则用竹丝编织出十字纹,“金属丝硬,竹丝软,把它们结合起来,既能表现建筑的硬朗,又能体现手工的细腻。”

阿木学得最快,他先用金属丝弯出米兰大教堂的尖顶,再用细竹丝编织出教堂的窗户花纹:“编窗户的时候,要像编竹编杯垫那样,一根压一根,这样花纹才整齐。”丫丫则试着在金属丝框架上,用陶土捏出迷你米兰大教堂模型,再把模型镶嵌在竹丝编织的底座上:“这样既有马可叔叔的金属工艺,又有咱们的竹编和陶艺,太有趣了!”

马可还带着孩子们去米兰的手工艺术博物馆。博物馆里,文艺复兴时期的金属编织器皿、竹编装饰画让孩子们目不暇接。在一幅16世纪的金属竹丝镶嵌画前,小雨驻足许久:“原来几百年前,就有人把金属和竹丝结合了,咱们现在做的,是在传承老手艺呀。”阿木则拿出笔记本,把画中的编织纹样临摹下来:“回去可以把这些纹样编进竹编挂毯里,让咱们的竹编更有历史感。”

在米兰的最后一天,孩子们和马可完成了“万国非遗礼盒”的意大利款——竹丝金属镶嵌画的图案换成了联盟小院的竹篱笆和米兰大教堂的组合,画的边缘用竹篾编出意大利传统的螺旋纹,画的背面贴着马可手写的中文祝福:“愿中国竹编与意大利金属工艺,永远做朋友。”

最后一站日本京都,佐藤祖孙早已在陶艺工坊准备好陶土和釉料。工坊的窑火正旺,空气中飘着陶土的湿润气息,墙上挂着丫丫和美穗之前合作的“清水烧缠枝陶瓶”。“这次要教你们做‘多层釉色陶艺’!”佐藤拿出一个刚烧好的陶碗,碗的内壁是京都清水烧的淡粉釉,外壁则是中国传统的青釉,两种釉色在碗**汇,像晚霞落在湖面,“这种技法要烧两次,第一次烧青釉,第二次烧粉釉,火候要精准控制,差一点颜色就会混在一起。”

丫丫学得格外认真,她先拉坯做了一个迷你陶壶,内壁涂上清水泥,外壁则用青釉画出缠枝纹,再在缠枝纹的间隙,用粉釉点出樱花:“这样既有中国的缠枝纹,又有日本的樱花,釉色也融合了两国的传统。”美穗则帮丫丫调整釉料的浓度:“青釉要调得稀一点,这样烧出来才透亮;粉釉要稠一点,樱花的颜色才饱满。”

孩子们还跟着佐藤去京都的清水寺市集。市集上,陶艺家们摆摊售卖清水烧器皿,一位老爷爷正在用“乐烧”技法现场制作陶杯,丫丫立刻凑过去学习:“爷爷,乐烧的时候,怎么判断陶杯已经烧好了呀?”老爷爷笑着说:“看窑火的颜色,变成橘红色的时候,就可以拿出来了,动作要快,不然陶杯会裂。”丫丫当场用带来的云雾村陶土,做了一个迷你陶杯,老爷爷帮她用乐烧技法烧制,烧好的陶杯内壁是青釉,外壁是粉釉,还带着乐烧特有的自然纹路。

离开京都前,孩子们和佐藤祖孙完成了“万国非遗礼盒”的日本款——陶壶的壶身是多层釉色,壶盖用竹篾编出日本传统的“市松纹”,壶身上刻着中日双语的“和平”字样。“这个陶壶,是中国陶艺、竹编和日本釉料、纹样的结合,代表着两国手艺的交融。”佐藤把陶壶放进礼盒,眼里满是欣慰。

海外研学之旅结束,孩子们回到联盟小院时,行李箱里装满了满满的收获——法国的薰衣草梗编织技法、意大利的金属竹丝镶嵌工艺、日本的多层釉色陶艺,还有各国手艺人送的手工工具。在小院的分享会上,阿木拿着“竹篾薰衣草帽”,兴奋地说:“我学会了用薰衣草梗编螺旋纹,以后可以编更多中西结合的竹编作品,让全世界的人都喜欢中国竹编!”丫丫则展示着多层釉色陶壶:“我把中国的缠枝纹和日本的樱花纹刻在了陶壶上,还用了两种釉色,以后要教村里的小伙伴做这种陶壶。”

李爷爷和张师傅坐在台下,听得热泪盈眶。李爷爷摸着阿木的头说:“爷爷年轻时,编的竹篮只能在村里卖,现在你们把竹编带到了国外,还和外国手艺人一起创作,爷爷为你们骄傲!”张师傅也笑着说:“咱们的陶艺,不仅传承下来了,还融合了外国的技法,变得更有活力了,这就是非遗传承该有的样子。”

与此同时,“万国非遗礼盒”的海外升级款正式全球发售。礼盒的包装换成了孩子们在海外研学的照片做成的纸盒,里面包含法国款竹编薰衣草香囊、意大利款竹丝金属镶嵌画、日本款多层釉色陶壶,还有一张孩子们手写的海外研学故事卡。预售开启仅两天,订单就突破了三万份,海外客户的好评如潮:“礼盒里的每一件作品都充满了心意,从故事卡里,看到了中国孩子对非遗的热爱”“竹编香囊的薰衣草香味太好闻了,竹丝金属镶嵌画挂在客厅里,朋友们都问在哪里买的”“多层釉色陶壶太漂亮了,用来泡茶感觉都更香了”。

上海文创集团也借着海外研学的热度,推出了《小院里的非遗小匠》海外研学纪录片,纪录片里记录了孩子们在法国、意大利、日本学习手艺的过程,还有和外国手艺人合作创作的细节。纪录片在国内外视频平台播出后,播放量很快突破了千万,不少海外观众留言:“中国非遗太有魅力了,希望有机会去联盟小院体验”“孩子们太可爱了,他们是文化交流的小使者”“想购买‘万国非遗礼盒’,支持中国非遗传承”。

夕阳下,孩子们又围在国际工坊里,忙着把海外学到的新技法融入自己的作品——阿木用薰衣草梗和竹篾编“普罗旺斯竹编挂毯”,丫丫用多层釉色技法做“米兰大教堂陶杯”,小雨则在土布上绣上意大利螺旋纹和日本樱花纹。李爷爷、张师傅和外国手艺人在一旁指导,偶尔也会向孩子们请教海外学到的新方法,竹篾的轻响、陶轮的转动、孩子们的笑声,交织成联盟小院最动听的声音。

林溪站在葡萄架下,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满是期待。从国内研学的搭桥,到海外研学的交流,从非遗Ip的打造,到万国礼盒的热销,联盟小院的非遗传承之路,正朝着更广阔的方向延伸。她知道,未来会有更多的山里孩子走出国门,把中国非遗带到世界的各个角落;会有更多的外国手艺人走进深山,感受传统手艺的温度;会有更多的跨界合作、文化交流,让非遗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绽放出跨越国界、连接人心的光芒。而这场关于传承与交流的旅程,才刚刚翻开最精彩的一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