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夏夜晚风和你 > 第56章

夏夜晚风和你 第56章

作者:普通的贼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21 03:02:56

第五十六章桂香漫院试新瓷,竹艺传情续暖章

桂花初绽的清晨,联盟小院里飘满了甜润的香气。林溪和沈星辞提着刚出窑的茶杯,踩着青石板路往里走,竹编茶盘被小心地裹在棉布里,贴在沈星辞的臂弯里,随着脚步轻轻晃动。

王婶正坐在院中的老桂花树下编竹篮,竹篾在她指间翻飞,很快就勾勒出半个篮底的纹路。听到脚步声,她抬头一看,笑着放下手里的活计迎上来:“可把你们盼来了!前几天就听陈越说茶杯烧得好,快拿出来让婶瞧瞧。”

沈星辞将竹编茶盘放在石桌上,轻轻展开棉布——茶盘是他特意为茶杯定制的,盘面上用细竹篾编出环形纹路,中间嵌着一小块薄木片,正好能稳稳托住六个茶杯。林溪从布包里取出茶杯,米白色的杯壁上泛着温润的釉光,有的杯身刻着细密的万字纹,有的则缀着几片樟叶,叶脉清晰得仿佛能捏出汁水,杯底还悄悄印了个小小的“溪”字和“辞”字,是两人偷偷刻下的标记。

“哎哟,这杯子做得真精致!”王婶拿起一个茶杯,对着阳光照了照,杯壁通透得能看到光线的影子,“你们俩的手艺,可比我当年初学的时候强多了。李爷爷要是在,肯定得拉着你们教他刻纹样。”

正说着,李爷爷扛着一把修竹刀从后院走出来,听到这话,立刻凑过来:“说谁呢?我这老骨头虽然手笨,但看好看的东西还是有眼光的。”他放下修竹刀,拿起茶杯仔细端详,指腹轻轻蹭过杯身上的樟叶纹,“这纹路刻得有劲儿,不深不浅,烧出来还这么清晰,可见下了功夫。”

林溪笑着跑去厨房,从背包里拿出带来的桂花干和紫砂壶:“王婶,李爷爷,我们今天特意来试茶杯的,用您这儿的山泉水泡桂花茶,肯定特别香。”

沈星辞则留在石桌旁,小心翼翼地摆放茶杯。他将刻着万字纹的茶杯放在茶盘边缘,对应着竹篾的环形纹路,又把樟叶纹的茶杯穿插在中间,形成错落的美感。阳光透过桂花枝叶的缝隙洒下来,落在茶杯和茶盘上,竹编的暖黄与瓷杯的米白相映,竟比院中的桂花还要让人觉得舒心。

王婶烧好一壶山泉水,林溪将热水注入紫砂壶,先温了杯,再放入桂花干,盖上壶盖焖了片刻。当琥珀色的茶汤缓缓倒入茶杯时,整个石桌旁都飘满了桂花与茶香的混合气息。李爷爷端起一杯茶,先凑到鼻尖闻了闻,又轻轻啜了一口,眯着眼睛点头:“好茶配好杯,这杯子不烫手,还聚香,比我家里那几个瓷杯强多了!”

王婶也端着茶杯,目光落在竹编茶盘上:“星辞这茶盘编得也巧,纹路密而不挤,还能漏水,用来放茶杯正合适。你们俩要是愿意,下次竹编体验课,不如就教大家编这种小茶盘?好多家长都问,能不能学个简单又实用的竹艺活儿,给孩子装零食或者放玩具。”

林溪和沈星辞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喜。之前他们就想过,要把竹编和陶艺结合的文创产品推广出去,让更多人感受到非遗的实用与美好,王婶的提议正好说到了他们心坎里。

“我们愿意!”林溪立刻点头,“不过我们得先琢磨一个简单的茶盘编法,让初学者也能很快上手。星辞,你之前画的那些竹编纹样图,或许能用上。”

沈星辞笑着应下:“没问题,我今晚就整理图纸,把复杂的纹路简化一下,再标上步骤。对了,我们还可以在茶盘边缘留个小缺口,用来放茶勺或者茶杯盖,这样更实用。”

李爷爷听着他们的计划,忍不住补充:“我后院还有几捆去年的老竹,韧性好,编茶盘正合适。等你们确定了编法,我就把竹篾劈好,提前泡在水里软化,到时候学员来了就能直接用。”

几人正说得热闹,院门口忽然传来一阵清脆的笑声。一群穿着校服的孩子蹦蹦跳跳地走进来,身后跟着他们的老师——是附近小学的张老师,之前就和联盟小院合作过非遗体验活动。

“王婶,李爷爷,我们来学竹编啦!”领头的小男孩举着一个竹蜻蜓,那是上次沈星辞教他编的,翅膀边缘已经有些磨损,却被他宝贝似的攥在手里。

张老师笑着走上前:“孩子们听说今天有新的竹艺体验,一早就在学校门口等着了。对了,林溪同学,沈星辞同学,上次你们教孩子们编的竹蜻蜓特别受欢迎,家长们都问什么时候还能再上你们的课呢。”

林溪看着孩子们期待的眼神,心里忽然有了个主意。她拉过沈星辞,小声说了几句,沈星辞立刻点头,转身去后院找李爷爷拿竹篾。不一会儿,两人抱着一堆软化好的细竹篾和剪刀、尺子走出来,在石桌旁摆开。

“今天我们教大家编一个迷你竹编茶盘,用来放你们的小玩具好不好?”林溪举起一个提前编好的小茶盘,比手掌大不了多少,盘面上编着简单的十字纹,边缘还缀着两个小竹环,可爱又精致。

孩子们立刻围了过来,叽叽喳喳地举手:“我要编!我要编!”“林溪老师,我能编一个给妈妈放耳环吗?”

沈星辞耐心地给每个孩子分发竹篾,又拿着尺子帮他们量好长度:“大家先把竹篾分成两组,一组横向,一组纵向,像搭积木一样交叉摆放,记住要留均匀的缝隙哦。”他蹲在一个小女孩身边,手把手教她固定竹篾的开头,指尖轻轻按住竹篾的交叉点,“这里要稍微用力压一下,这样编出来的茶盘才结实。”

林溪则在另一边教孩子们编十字纹,她的手指纤细灵活,竹篾在她指间轻轻一绕,就能形成一个整齐的交叉:“大家慢慢编,不用着急,编错了也没关系,我们可以拆了重新来。非遗手艺最重要的就是耐心,就像我们之前烧茶杯,要等窑火慢慢烧,才能出好作品。”

王婶和李爷爷也在一旁帮忙,王婶帮孩子们整理乱掉的竹篾,李爷爷则用小刻刀给编好的茶盘修边,偶尔还会教孩子们在竹环上刻简单的小图案。阳光渐渐升高,桂花的香气更浓了,院中的石桌旁,孩子们的笑声、竹篾碰撞的细微声响,还有偶尔传来的请教声,交织成一首温暖的小院交响曲。

中午的时候,大部分孩子都编好了自己的迷你茶盘。有的孩子在茶盘上编了自己的名字首字母,有的则编了小花朵、小星星的图案,还有的孩子特意编了两个,说要一个留给自己,一个送给好朋友。张老师拿起一个编着小太阳的茶盘,忍不住拍照:“这些作品太可爱了,我要发到家长群里,肯定有更多孩子想来学。”

孩子们离开后,小院又恢复了宁静。林溪和沈星辞收拾好竹编工具,王婶已经做好了午饭,炒青菜、炖豆腐,还有一碗桂花糯米粥,都是带着小院烟火气的味道。几人围坐在饭桌旁,喝着温热的粥,聊着下午的计划——他们要去工作室给剩下的茶杯上釉,争取下周就能完成最后一次烧制。

“对了,下周我们社区有个非遗文创市集,你们要不要把茶杯和茶盘拿去试试?”王婶忽然想起这事,“之前有好几家手工店的老板来问,有没有年轻人做的非遗文创,说现在的年轻人就喜欢这种有温度的小物件。”

林溪和沈星辞眼睛一亮,这正是他们推广非遗文创的好机会。沈星辞立刻说:“我们去!我们还可以现场编一些小竹编挂件,搭配茶杯一起卖,这样更有特色。”

饭后,两人提着茶杯去了陶艺工作室。陈越已经准备好了釉料,有透明的亮釉,还有淡淡的青釉和粉釉。林溪拿起一支釉刷,小心翼翼地给茶杯上釉,釉料均匀地覆盖在杯壁上,原本的米白色变成了温润的乳白色,刻纹在釉料下若隐若现,更添了几分雅致。

沈星辞则在一旁给茶盘做最后的打磨,他用细砂纸轻轻打磨茶盘的边缘,去除毛刺,又在竹篾的缝隙里擦上一层薄薄的蜂蜡,让竹编的颜色更鲜亮,也更耐用。“等茶杯和茶盘都做好了,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小包装,用竹纸裹着,再系上一根竹编绳,这样看起来更精致。”他一边打磨,一边和林溪商量。

夕阳西下时,最后一个茶杯也上完了釉。林溪和沈星辞站在工作室的窗前,看着夕阳将茶杯的影子拉得很长,心里满是期待。从最初学习竹编和陶艺,到一起设计纹样、烧制茶杯,再到即将参加文创市集,这段时光里的每一个瞬间,都充满了努力与温暖。

“你说,我们的茶杯和茶盘,会有人喜欢吗?”林溪忽然问,语气里带着一丝紧张。

沈星辞握住她的手,指尖温暖而坚定:“会的。因为这些作品里,有我们对非遗的热爱,有小院的烟火气,还有我们一起努力的时光。这些都是最珍贵的东西,肯定能打动别人。”

林溪看着他认真的眼神,忽然笑了。夕阳的光芒落在他们身上,也落在那些待烧的茶杯上,仿佛给所有的期待都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边。她知道,无论文创市集的结果如何,这段与非遗相伴、与彼此同行的时光,都将成为他们青春里最珍贵的记忆。而未来,他们还会带着这份热爱,在非遗传承的路上,继续走下去,编出更多温暖的竹艺,烧出更多精致的瓷器,让非遗的光芒,照亮更多人的生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