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夏夜晚风和你 > 第33章

夏夜晚风和你 第33章

作者:普通的贼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21 03:02:56

第三十三章巡游展里传技艺,邻里情中暖人心

“古艺巡游展”首站的横幅刚在幸福社区广场挂起,林溪团队的成员就忙着从面包车上搬展品——乐乐编的竹编小筐被小心地放在铺着红布的展架上,筐沿还系着萌萌剪的红色福兔挂饰;李奶奶的剪纸作品装裱在木质画框里,从“福兔迎春”到“二十四节气”,整整排了两排;陈爷爷修复的老照片做成了翻页相册,封面上印着“时光里的幸福”几个烫金大字。

幸福社区的王主任带着志愿者赶来帮忙,看到这些展品,忍不住赞叹:“你们社区的老手艺也太精致了!我们社区的居民早就盼着巡游展了,尤其是张大爷,他年轻时也会点竹编,听说你们社区有竹编老匠人,特意早早地在广场等着。”

说话间,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拄着拐杖走了过来,正是王主任提到的张大爷。他径直走到竹编展架前,拿起乐乐编的小筐,手指轻轻抚摸着筐底的“米字纹”,眼中满是感慨:“这手艺跟我年轻时学的一模一样,就是现在的年轻人愿意学这个的少了。”

张爷爷正好从面包车上下来,听到这话,立刻上前握住张大爷的手:“老哥,你也会竹编?我这手艺还是跟我父亲学的,有几十年没遇到同好了!”两人一见如故,坐在展架旁的小马扎上,聊起了竹编的老手艺——从选竹、劈篾到编织的花样,越聊越投机,周围很快围了不少看热闹的居民。

林溪趁机组织“跨代技艺交流会”,让两个社区的老匠人、小助教坐在一起分享经验。幸福社区的刘奶奶擅长做布艺,她带来了自己缝的虎头鞋,鞋面上的老虎眼睛用黑色丝线绣得炯炯有神;10岁的小诺跟着刘奶奶学布艺,手里拿着刚缝好的布艺小兔子,害羞地递给萌萌:“这是我做的,送给你,我们可以交换手艺吗?我想学剪纸。”

萌萌眼睛一亮,立刻拿出随身携带的剪刀和彩纸:“当然可以!我教你剪小兔子,你教我缝布艺好不好?”两个小姑娘坐在地毯上,一个拿着剪刀比划,一个拿着针线演示,很快就成了好朋友。周围的孩子见了,也纷纷结对交流——学竹编的乐乐跟着幸福社区的小宇学玩空竹,学面塑的小浩则教幸福社区的小欣捏面人,广场上满是欢声笑语。

中午时分,巡游展的“古艺美食区”热闹起来。李奶奶和幸福社区的陈阿姨一起包饺子,李奶奶负责擀皮,陈阿姨负责包馅,萌萌和小诺则在一旁帮忙摆饺子,还把饺子捏成小兔子、小元宝的形状。张爷爷和张大爷则合作编竹编蒸笼,张爷爷劈篾,张大爷编织,不一会儿就编好了一个小巧的蒸笼,正好用来蒸饺子。

“饺子熟啦!”随着陈阿姨的吆喝,热气腾腾的饺子被端上桌子。居民们围着桌子,一边吃饺子,一边聊手艺,张大爷咬了一口小兔子形状的饺子,笑着说:“这饺子不仅好吃,还好看,跟艺术品一样!”李奶奶笑着说:“这都是孩子们的主意,现在的孩子脑子活,能把老手艺玩出新花样。”

下午的“技艺体验课”更是人气爆棚。竹编体验区前,张爷爷和张大爷一起教居民编竹编杯垫,张爷爷负责讲解步骤,张大爷则手把手纠正居民的动作:“编的时候手要稳,纬篾要拉紧,这样杯垫才结实。”一位年轻妈妈学得认真,编好后立刻拍照发朋友圈:“在古艺巡游展上学编竹编杯垫,感觉自己又多了一项技能!”

剪纸体验区里,李奶奶教居民剪“双喜”字,萌萌则在一旁教大家用手机给剪纸拍照修图:“大家剪好后,可以用手机的‘滤镜’功能,给剪纸加个红色边框,看起来更喜庆!”一位准备结婚的年轻人听了,立刻请李奶奶帮他剪“双喜”字,还让萌萌教他修图,说要用来做婚礼请柬的封面。

面塑体验区前,王师傅带着小浩教居民捏面人,小浩负责教小朋友捏小动物,王师傅则教成年人捏复杂的人物。一位爷爷跟着王师傅捏了一个“孙悟空”,虽然细节不够精致,但神态十足,他开心地说:“我孙子最喜欢孙悟空了,回去给他一个惊喜!”

傍晚时分,巡游展接近尾声,幸福社区的居民却意犹未尽。王主任拉着林溪的手说:“这次巡游展太成功了,不仅让我们社区的居民学到了老手艺,还认识了这么多好朋友。下次你们社区的巡游展,一定要再来我们这里,我们也准备点我们社区的特色手艺,跟你们交流!”

林溪笑着点头:“我们接下来还要去其他社区,等巡游展结束,我们准备搞一个‘古艺嘉年华’,邀请所有社区的老匠人、小助教一起参加,到时候咱们再好好交流!”

返程的路上,乐乐坐在面包车上,手里拿着张大爷送他的竹编工具,兴奋地说:“张大爷教我编了新的花样,下次我要编一个更大的竹篮,送给张爷爷!”萌萌则抱着小诺送她的布艺小兔子,笑着说:“小诺说下次要去我们社区学剪纸,我还要教她剪更多好看的图案!”

张爷爷看着孩子们开心的样子,欣慰地说:“以前总担心老手艺会失传,现在看来,只要有人愿意学、愿意传,老手艺就永远不会过时。而且通过这些活动,不仅传了手艺,还交了朋友,这比什么都重要。”

接下来的一个月,林溪团队带着“古艺巡游展”先后去了五个社区,每个社区都留下了温暖的故事——在阳光社区,陈爷爷帮十位居民修复了老照片,还收了一个“小徒弟”,教他如何用手机扫描照片;在和谐社区,王师傅的面塑作品被社区幼儿园收藏,孩子们每天都能看到可爱的面塑小动物;在平安社区,李奶奶的剪纸作品被贴在社区的宣传栏里,成为社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古艺嘉年华”举办当天,六个社区的老匠人、小助教齐聚林溪所在的社区广场。广场上搭起了十几顶帐篷,每个帐篷里都展示着不同社区的特色手艺——有阳光社区的布艺,有和谐社区的陶艺,有平安社区的刺绣,还有林溪社区的竹编、剪纸、面塑。

广场中央的舞台上,老匠人和小助教们轮流表演技艺:张爷爷和张大爷合作编竹编屏风,李奶奶和萌萌一起剪大型剪纸“百福图”,王师傅和小浩捏面塑“十二生肖”,陈爷爷则带着他的“小徒弟”展示老照片修复过程。台下的居民看得入神,不时发出阵阵掌声。

嘉年华的最后,林溪团队为每个社区的老匠人颁发了“古艺传承大使”证书,为小助教们颁发了“古艺小传人”证书。张爷爷拿着证书,激动地说:“我活了七十多岁,从来没想过自己的手艺还能得到这么多人的认可。以后我会继续教孩子们竹编,让这门手艺一直传下去!”

乐乐拿着“古艺小传人”证书,骄傲地对妈妈说:“妈妈,我以后要当竹编大师,像张爷爷一样,教更多人学竹编!”

夕阳西下,嘉年华在欢声笑语中结束。居民们带着各自的“战利品”——竹编杯垫、剪纸作品、面塑小动物,依依不舍地离开。林溪站在广场上,看着夕阳下的帐篷和展架,心中满是温暖。她知道,“古艺巡游展”和“古艺嘉年华”不仅仅是手艺的交流,更是情感的连接,是邻里之间的温暖传递。

回到办公室,林溪团队的成员围坐在一起,讨论着下一步的计划。江熠打开平板电脑,调出一份“古艺传承计划”:“我们可以跟学校合作,把老手艺引进课堂,让更多孩子了解和学习传统技艺;还可以开通线上‘古艺课堂’,让老匠人在线上教手艺,打破地域限制。”

陈明宇补充道:“我们还可以建立‘古艺基金’,为老匠人提供材料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传承手艺;同时,我们可以组织老匠人和小助教去养老院、孤儿院表演技艺,给更多人带去快乐。”

林溪看着大家热情高涨的样子,笑着说:“只要我们坚持下去,相信会有更多人关注老手艺,喜欢老手艺,让老手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而我们,也会在传承手艺的过程中,收获更多的温暖和感动。”

窗外的玉兰花再次绽放,香气弥漫在整个社区。林溪知道,关于老手艺、关于跨代互助、关于邻里温情的故事,还会在这个社区继续上演,而这些故事,也会像玉兰花一样,年年岁岁,散发着迷人的芬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