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夏夜晚风和你 > 第23章

夏夜晚风和你 第23章

作者:普通的贼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21 03:02:56

第二十三章技能课的延伸与辩论背后的行动

社区老年数字技能课的反馈像春日的溪流,顺着社区公告栏、老人的口碑,慢慢流进了周边的几个居民区。周三下午,林溪刚下课,就接到了幸福里社区李主任的电话,电话里的声音带着急切又期待的语气:“林同学,我们社区的老人们听说你们教手机教得特别好,都吵着要学,能不能也来我们这儿开几节课啊?”

挂了电话,林溪立刻在团队群里分享了这个消息,没过几分钟,群里就热闹起来。江熠发了个“举双手赞成”的表情包,接着说:“我把模拟操作界面再优化一下,上次有老人说图标还是有点小,这次我把字体再放大两倍,颜色也调得更鲜艳些。”王婷则主动提出,要重新设计图文手册,加入“怎么用手机交水电费”“怎么查公交路线”这些新内容:“之前刘阿姨说,老人们除了视频通话,最想学会的就是这些生活常用功能,我们得把需求摸得更透。”

陈明宇看到群消息,也私下发来消息:“我们班有几个同学也想加入,他们之前帮家里老人学过用智能音箱,说不定能帮上忙。另外,我表哥说可以给我们提供一批简化版的手机App安装包,不用注册账号,打开就能用,特别适合老人。”

周末的幸福里社区活动中心,比第一次的场面更热闹。除了二十多位报名的老人,还有不少老人抱着“看看热闹”的心态来旁听,最后都忍不住坐在了空位上。林溪刚打开投影,一位穿蓝色外套的赵奶奶就举手:“姑娘,我家老头子瘫痪在床,我想学着用手机给他挂号,不用总麻烦邻居陪我跑医院,行吗?”

“当然可以!”林溪走到赵奶奶身边,打开手机上的挂号App,“您看,我们先点这个‘挂号’按钮,然后选您家附近的医院,再找您老头子要看的科室,比如‘神经内科’,最后选医生和时间就好。我帮您把常用的医院收藏起来,下次直接点就能找到。”

陈明宇带来的同学负责教老人们用智能音箱。一位听力不太好的孙爷爷,对着智能音箱喊了好几声“播放京剧”都没反应,急得直拍桌子。陈明宇的同学立刻走过去,调整了音箱的音量和灵敏度,又教孙爷爷把“播放京剧”换成更简单的“开戏”,孙爷爷试着喊了一声,音箱里立刻传出了《霸王别姬》的选段,他一下子笑了,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来:“这下好了,不用戴眼镜找遥控器,也能听戏了!”

课程进行到一半,社区的张大爷突然站起来,手里举着一个旧手机:“我这手机用了五年了,有时候反应慢,会不会影响学这些功能啊?”

江熠接过手机,检查了一下内存:“大爷,您这手机没问题,就是内存里的垃圾文件太多了,我帮您清理一下,速度就能快不少。”他一边清理,一边教张大爷怎么看内存使用情况:“您看这个‘设置’里的‘存储’,如果显示红色,就说明内存快满了,点一下‘清理加速’,就能删掉没用的文件,不用总麻烦别人。”

这次课程结束后,老人们不仅学会了新技能,还自发组建了一个“老年数字互助群”。林溪把团队成员的微信都拉进群里,告诉老人们:“以后遇到问题,随时在群里问,我们看到了就会回复。也可以互相帮忙,比如谁忘了怎么挂号,群里的老伙计们也能教教他。”

互助群很快就发挥了作用。周一早上,刘阿姨在群里发了一段语音,说自己不小心把手机里的照片删了,急得快哭了。林溪看到消息后,立刻发了一个“照片恢复教程”的小视频,还特意标注了“第一步点相册”“第二步找最近删除”这些简单的步骤。没过多久,刘阿姨就发了一张恢复的照片,配文:“谢谢林溪姑娘,照片找回来了,这是我孙子去年生日的照片,可珍贵了!”群里的老人们也纷纷点赞,还有人说“我之前也删过照片,下次我教你怎么备份”,群里的氛围格外热闹。

与此同时,辩论邀请赛的半决赛也如期举行。林溪团队的对手是高二(1)班,辩题是“科技产品是否应该为特殊群体单独设计”。这次,团队成员们不再只依赖社区实践的案例,还加入了更多实际的调研数据。

林溪作为一辩,开篇就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科技产品为特殊群体单独设计,不是‘额外的负担’,而是‘必要的责任’。我们调研发现,我国有超过2.8亿老年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中,有近一半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还有超过8500万残疾人,他们在使用普通科技产品时,会遇到很多障碍——比如视障人士无法看清屏幕,听障人士无法听到语音提示。如果科技产品不为他们单独设计,这些群体就会被排除在数字世界之外,无法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

对方辩友立刻反驳:“为特殊群体单独设计产品,会增加研发成本,还可能导致产品功能复杂,影响普通用户的使用体验。比如为视障人士设计的语音功能,可能会让普通用户觉得繁琐;为老年人设计的大字体,可能会让年轻人觉得屏幕拥挤。”

“其实,为特殊群体设计的功能,往往能惠及更多人。”江熠作为二辩,站起来举例,“比如手机上的‘语音朗读’功能,最初是为视障人士设计的,但现在很多开车的人也会用它来读消息,避免分心;‘大字体’模式,不仅老年人需要,视力暂时下降的人,比如感冒发烧时看不清屏幕,也能用到。这些功能不是‘特殊’,而是‘通用’,能让更多人受益。”

王婷补充道:“我们之前在社区教老人们用手机时,发现很多简化版的功能,年轻人也觉得方便。比如陈明宇表哥公司做的视频软件,去掉了复杂的滤镜和特效,只有‘拍摄’‘发送’两个按钮,不仅老人们喜欢,很多学生党也说‘用着不费劲’。这说明,为特殊群体设计产品,不仅不会增加成本,还能开拓新的市场,让产品更受欢迎。”

自由辩论环节,对方辩友提到:“有些特殊群体的需求比较小众,比如听障人士需要的‘实时字幕’功能,研发起来需要投入很多资金,但使用的人很少,这样的设计值得吗?”

林溪立刻回应:“值得。去年疫情期间,很多听障人士因为没有实时字幕,无法及时了解疫情防控的消息。后来,有企业开发了‘实时字幕’的App,虽然使用人数不如普通App多,但却解决了听障人士的燃眉之急。科技发展的意义,不仅在于服务大多数人,更在于不放弃少数人。就像我们在社区教老人用手机,虽然每次只能教二十多个人,但对这二十多个人来说,却是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他们能和家人联系,能自己解决生活问题。这种‘值得’,不是用人数和成本来衡量的,而是用每个人的需求是否被满足来衡量的。”

比赛结束后,评委们给出了高分,林溪团队成功晋级决赛。走下辩论台时,陈铭教授笑着走过来:“你们这次的辩论,不仅有观点,有案例,还有行动,这才是真正的‘辩论’——不是为了赢,而是为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你们在社区做的事情,比任何辩论辞藻都更有说服力。”

林溪看着身边的团队成员,又想起了社区里老人们的笑容,忽然觉得,辩论和实践就像一对翅膀,缺一不可。辩论让他们更清晰地认识到科技包容的重要性,而实践则让他们把这种认识变成了实际的行动,让更多人感受到科技的温度。

晚上,林溪在日记里写道:“以前总觉得,成长是变得更厉害,能赢下更多比赛。现在才明白,成长是变得更有温度,能看到更多人的需求,能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他们。下次的决赛,我们不仅要赢,还要让更多人知道,科技可以不冰冷,包容也不是口号,它就在我们教老人用手机的每一步里,在为特殊群体设计的每一个功能里,在我们愿意为‘少数人’多花一点时间、多尽一份力的心意里。”

窗外的月光洒在日记本上,照亮了“行动”两个字。林溪知道,决赛只是一个新的开始,他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要把老年数字技能课推广到更多社区,要和陈明宇的表哥合作,开发更多适合老人和特殊群体的简化版App,要让更多人明白,科技的终极意义,是让每个人都能被看见、被温暖。而这些事情,比任何比赛的奖杯都更有价值,也更能让他们的成长,变得有意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