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夏夜晚风和你 > 第14章

夏夜晚风和你 第14章

作者:普通的贼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21 03:02:56

第十四章全国赛的集结号与暗藏的暗流

省赛夺冠的奖杯还握在手中发烫,全国中学生辩论大赛的邀请函就已寄到学校。淡蓝色的信封上印着烫金的赛事logo,拆开时,信纸边缘的鎏金粉簌簌落在林溪的笔记本上,与市赛、省赛的获奖记录叠在一起,像一条铺展开的成长轨迹。

“全国赛共有三十支队伍,分为五个小组,先进行小组循环赛,前两名晋级淘汰赛。”李哲将赛事手册投影在训练室的幕布上,手指划过密密麻麻的赛程表,“比赛地点在首都,为期十天。组委会要求我们提前三天报到,进行资格审查和赛前适应性训练。”

训练室里安静得只剩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王婷突然举起手,语气里带着难掩的兴奋:“那我们是不是能见到去年全国赛的冠军队伍?就是那个蝉联两届冠军的京华中学辩论队!”

江熠点头,翻开自己整理的对手资料:“京华中学确实是夺冠热门,他们的辩论风格以‘快攻 深度价值’着称,尤其是三辩,擅长在攻辩环节抓住对手的逻辑漏洞,进行连环追问。去年他们和海州一中的半决赛,光是自由辩环节就压得对手几乎无法喘息。”

林溪将全国赛可能涉及的辩题方向写在白板上,从“科技伦理”到“文化传承”,再到“社会公平”,密密麻麻列了二十多个类别:“省赛我们应对的多是区域性社会议题,全国赛的辩题会更宏观,甚至涉及国际视野。我建议接下来两周,我们每天增加两小时的专题阅读,重点关注近一年的热点事件和学术讨论,比如AI生成内容的版权界定、乡村教育资源均衡化这些,都有可能成为辩题。”

“我有个提议。”一直负责资料整理的张弛推了推眼镜,“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动态案例库’,按辩题类别分类,每天安排专人更新最新案例和数据。比如讨论‘科技伦理’时,不仅要有传统案例,还要加入最近争议很大的‘AI换脸诈骗’‘算法歧视’等新案例,这样在立论和驳论时会更有说服力。”

大家一致同意这个方案,训练计划很快细化落地。每天清晨,训练室的灯比平时早亮一个小时,林溪和江熠会带着大家梳理前一天的案例库;午后是模拟赛时间,他们会邀请学校其他社团的同学当“临时评委”,模拟全国赛的评分标准,赛后逐字逐句复盘;傍晚则是专题讨论,有时会围绕一个辩题展开两小时的头脑风暴,直到找到最有冲击力的立论角度。

一周后,林溪收到了表哥林浩的微信。他发来一段京华中学去年全国赛决赛的视频,附带一条消息:“我托朋友拿到的内部复盘资料,重点看他们四辩的总结陈词,如何将‘规则意识’与‘时代发展’结合,值得你们借鉴。另外,全国赛的评委组成更复杂,有高校教授、资深媒体人,还有前辩手,评分标准会更侧重‘观点创新性’和‘社会关怀度’,单纯的逻辑严密已经不够了。”

林溪将视频和资料转发到团队群里,当晚的训练就围绕“总结陈词的价值升华”展开。江熠尝试模仿京华中学四辩的风格,将“教育公平”的辩题与“共同富裕”的国家战略结合,原本略显平淡的总结陈词瞬间有了高度。林溪则提出了“情感共鸣 数据支撑”的双轨策略:“比如论证‘乡村振兴需要人才回流’时,不仅要引用‘乡村人才流失率’的数据,还要加入真实的人物故事,像‘95后村官带领村民发展特色农业’这样的案例,能让评委和观众更容易产生共情。”

就在训练有条不紊推进时,意外悄然发生。

那天傍晚,林溪像往常一样整理训练资料,准备上传到团队共享文件夹,却发现文件夹的访问权限被修改了——除了她和李哲,其他队员的访问权限都被设置成了“只读”,而且最近上传的几份“全国赛对手分析报告”和“立论思路初稿”不见了。

“怎么回事?”林溪立刻联系负责维护共享文件夹的张弛,语气里带着一丝紧张。

张弛匆匆赶来,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脸色渐渐变得凝重:“有人通过后台管理权限修改了设置,还删除了部分文件。我查了操作记录,是用一个临时注册的账号登录的,Ip地址显示在外地,而且用了代理服务器,没法追踪具体位置。”

江熠听到动静,也凑了过来:“会不会是之前发威胁短信的人?省赛时他们没得逞,现在想通过窃取资料来干扰我们的全国赛准备?”

李哲皱着眉,拨通了学校信息中心的电话,请求协助调查。挂掉电话后,他看着焦虑的队员们,语气尽量平静:“信息中心说会帮忙追踪Ip,但可能需要几天时间。现在最重要的是,我们要立刻更换所有共享平台的密码,将核心资料加密存储,并且以后每次上传资料前,都要进行本地备份。”

林溪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资料丢失虽然影响准备,但也未必是坏事。这提醒我们,全国赛的竞争不仅在赛场上,还在赛场外。我们可以借此机会,重新梳理立论思路,甚至故意留下一些‘迷惑性资料’,如果对方真的窃取了,反而会被我们误导。”

江熠点头,立刻提议调整训练计划:“我们可以将现有的立论思路分成‘公开版’和‘核心版’,‘公开版’用于日常模拟赛和对外交流,‘核心版’则只有我们五个人知道,并且只在赛前两小时才最终确定。另外,从今天起,我们训练时关闭训练室的监控,所有纸质资料当天销毁,避免再次泄露。”

接下来的几天,团队的准备工作在“谨慎”中推进。虽然资料泄露的事情像一块阴影悬在大家心头,但也意外地让团队的凝聚力更强了——模拟赛时,队员们更加注重配合;讨论辩题时,每个人都会主动提出不同的角度,生怕遗漏任何一个可能被对手攻击的漏洞。

出发去首都的前一天,林溪收到了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只有简短的一句话:“首都见,希望你们还能像省赛一样‘幸运’。”没有威胁,却带着一种莫名的挑衅。林溪将短信截图发给李哲和江熠,三人默契地没有声张——他们知道,全国赛的赛场,注定不会平静。

前往首都的高铁上,窗外的风景飞速倒退。王婷靠在窗边,兴奋地翻看着首都的旅游攻略,嘴里念叨着要去看**、故宫;张弛则在笔记本电脑上完善案例库,时不时停下来和江熠讨论某个数据的准确性;林溪坐在靠窗的位置,手里拿着林浩送的那本辩论心得,仔细翻看着上面的批注。

“在想什么?”江熠递过来一瓶温水,注意到林溪的眉头微微皱着。

“我在想,全国赛的对手,会不会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林溪轻声说,“省赛时的威胁短信,还有这次资料泄露,总感觉不是单纯的心理战。如果真的有队伍为了赢,不惜用这种手段,那全国赛的水,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深。”

江熠握住她的手,语气坚定:“不管水有多深,我们只要守住自己的底线,用实力说话就好。你忘了我们省赛时说的吗?最好的回应,就是在赛场上把对手打败。”

林溪抬头,看到江熠眼中的坚定,心中的不安渐渐消散。她点点头,将注意力重新放回手中的笔记本上,上面有林浩写的一句话:“辩论的本质,是用理性的声音推动思考,用真诚的态度传递观点。无论对手用什么手段,都不要忘记为什么而辩论。”

高铁缓缓驶入首都南站,站台上人潮涌动。林溪和队友们拖着行李箱,跟着指示牌走向出站口。远处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阳光洒在“全国中学生辩论大赛报到处”的横幅上,金色的字体格外耀眼。

报到处里,已经有不少队伍在办理报到手续。林溪一眼就看到了京华中学的队服——深蓝色的外套上印着醒目的校徽,几个队员正围在一起讨论着什么,神情自信从容。不远处,海州一中的队员也到了,去年省赛时和林溪他们有过一面之缘的海州一中四辩,还主动走过来打招呼:“又见面了,预祝你们全国赛取得好成绩。”

“彼此彼此。”林溪笑着回应,目光却不经意间扫过不远处的一支队伍——他们穿着灰色队服,队服上没有任何学校标识,几个人低着头,似乎在刻意避开其他队伍的目光。当林溪的视线与其中一个人相遇时,对方立刻转过头,快步走进了电梯。

“怎么了?”江熠注意到林溪的异样,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只看到电梯门缓缓关上。

“没什么。”林溪摇摇头,心里却泛起一丝疑虑——那支队伍的眼神,太锐利了,不像是普通的参赛队员,反而带着一种审视的意味。

办理完报到手续,组委会工作人员将他们带到住宿的酒店。房间是两人一间,林溪和王婷住在一起。晚上,王婷早早洗漱完,趴在床上刷着全国赛的相关话题,突然惊呼一声:“林溪,你快看!网上有人爆料,说今年全国赛有队伍‘买通评委’,还说有队伍提前拿到了辩题!”

林溪连忙凑过去,只见一条匿名帖子在辩论爱好者论坛上被顶到了首页,内容模棱两可,只说“某南方队伍”和“某北方队伍”存在违规操作,却没有任何证据。评论区里已经吵翻了天,有人质疑爆料的真实性,也有人猜测是某些队伍为了扰乱对手心态故意放出的假消息。

“肯定是假的吧?全国赛的监管这么严格,怎么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王婷小声说,语气里却带着一丝不确定。

林溪关掉网页,心里的疑虑却越来越重。从省赛的威胁短信,到资料泄露,再到现在的匿名爆料,似乎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暗中搅动着全国赛的局势。她拿出手机,给江熠发了一条消息:“明天适应性训练时,多留意其他队伍的动向,尤其是那支没有校徽的灰色队服队伍。”

江熠很快回复:“收到。放心,我们会小心的。”

窗外的首都夜景灯火璀璨,林溪却毫无睡意。她走到窗边,看着远处的霓虹,心里默默告诉自己:无论接下来会遇到什么挑战,都要和队友们一起,守住辩论的初心,在全国赛的舞台上,发出属于他们的声音。

第二天的适应性训练在组委会安排的体育馆进行。三十支队伍分成五个场地,同时进行模拟赛。林溪他们被分到了第三场地,对手是来自西南地区的春城中学。模拟赛进行到自由辩环节时,林溪注意到,那支灰色队服的队伍正好在隔壁场地训练,他们的三辩正在进行攻辩,语气尖锐,问题密集,甚至有些提问已经超出了辩题本身,带有明显的人身攻击倾向。

“这支队伍叫什么名字?”林溪悄悄问旁边的志愿者。

志愿者查了一下赛程表,摇头说:“他们是‘ wildcard’队伍,也就是组委会邀请的外卡队伍,没有挂靠学校,队名叫‘锐思辩论队’。听说队员都是来自不同学校的‘辩论特长生’,临时组建的。”

“临时组建的队伍,却能拿到外卡资格?”江熠皱起眉,“这不符合常规,一般外卡队伍都是往届表现优异但未晋级的队伍,或者有特殊贡献的队伍。”

模拟赛结束后,林溪他们在走廊里遇到了京华中学的教练。对方主动过来打招呼,聊起“锐思辩论队”时,语气里带着一丝警惕:“这支队伍不简单,我打听了一下,他们的队员虽然来自不同学校,但都有过‘地下辩论’的经历,也就是那种没有正规监管、以‘赢’为唯一目的的商业辩论比赛。据说他们为了赢,会用一些很‘野’的手段,你们遇到他们时,一定要格外小心。”

林溪和江熠对视一眼,心中的警惕又多了几分。他们知道,全国赛的挑战,不仅仅是赛场上的辩论技巧,还有赛场外那些看不见的暗流。但他们没有退缩——训练室里那些密密麻麻的笔记、模拟赛时一次次的复盘、队友间彼此信任的眼神,都让他们有信心,在这场充满未知的较量中,走得更远。

距离全国赛正式开赛还有两天,训练室里的灯光依旧亮到深夜。林溪和队友们围坐在桌前,讨论着最后调整的立论思路。白板上的辩题被圈了又圈,案例库的文件夹更新到了最新版本,每个人的眼睛里都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们知道,全国赛的舞台已经拉开帷幕,而属于他们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