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新还珠之燕入紫禁绕乾坤 > 第210章 鹤膝附骨

新还珠之燕入紫禁绕乾坤 第210章 鹤膝附骨

作者:堂时物语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19 21:34:44

日行已西, 金乌将坠,淡月新升。养心殿窗轩间透过点点烛火,朱批御笔在奏折上留下道道墨痕。

忽闻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粘杆处统领躬身入内,低声道:“皇上,老太傅已抵京多日!”

乾隆执笔的手微微一顿,一滴朱砂晕染在奏章上。他缓缓抬首,目光如炬:“何时之事?”声音虽平静,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回皇上,约莫半月有余。老太傅此番携带行李书籍众多,所以老太傅刚刚进了内城,奴才们便发觉了,不过看老太傅的架势貌似没有打算隐瞒行程……”粘杆处首领额角渗出细汗,将自己知道的消息据实以秉:“只是老太傅并未入住和硕公主府,反倒在金鱼胡同那边置了宅院。”

乾隆搁下御笔,指尖轻抚玉扳指,沉吟不语。案几上的奏折堆积如山,其中不乏因国库亏空之事上表请罪的。前些日子萧云刚替和敬还了国库的欠银,解了燃眉之急,此事他不愿去深究,可如今老太傅又悄然返京,这一连串举动着实耐人寻味。萧家究竟要做什么?

“老太傅来京后可曾有朝廷重臣前去拜访,亦或是和谁联系过?”

“据奴才们这些时日的观察,老太傅在京城这段时日深居简出,终日莳花弄草,临池垂钓,偶尔煮茶习字,未曾与朝中大臣往来。就连和晴公主与萧大人似乎也未知晓此事,从未前往此处请安。”

“嗯,退下吧!”待殿门重新合上,乾隆负手立于窗前。暮色中的紫禁城金瓦生辉,却掩不住他心中渐起的疑云。越是风平浪静越是疑点重重,萧世谦,这位历经三朝的帝师,当年敢抗先帝之命拒不托孤,却在风云诡谲的朝堂中全身而退。如今这般大张旗鼓地还京,必有其深意,只是意欲何为,令他百思不得其解。

思及此,乾隆的目光不由转向永寿宫方向。永琰本就天资聪颖,近来更是在经史子集、骑射武艺上皆显露出众才华。莫非......老太傅此番回京,是为择主而教?

忆及当年萧世谦辅佐先帝和自己登基的种种手段,乾隆眸色渐深。若这位老谋深算的帝师当真有意栽培永琰,朝堂上必定长幼夺嫡之争再起,到时……

此时夜风穿堂而过,吹动案上奏折沙沙作响,也将乾隆眼前的迷雾吹散。萧云自永琰出生以来也从未提及或是表现出让永琰继承大统的念头,但愿只是他想多了。

乾隆推开门,走出养心殿,朝着永寿宫走去。

毓庆宫

永琪今早起身便察觉到自己的双腿竟如绵絮般无力,连站立的力气都需倚仗小桂子与小顺子。在为永琪更衣时,细心的小桂子不经意间瞥见他大腿处的亵裤上似乎点缀着点点猩红,那血迹在姜黄的布料上显得格外触目惊心:“王爷,您腿上的伤口……”

永琪轻轻摆了摆手,强作镇定道:“无妨,鄂太医不是已经开了药膏吗?你们动作麻利些,莫要误了早朝。”

自入夏以来,永琪的伤口便开始渗出些许黏液,他因此大多时间都歇在书房,甚至直接略过了清漪,让鄂太医直接为他诊治。

然而,方子换了一茬又一茬,药膏瓶瓶罐罐堆积如山,那溃烂的部位却非但没有好转,反而愈发扩大,渗出的液体也越来越多,甚至已经混杂着触目惊心的血泡。

“王爷,您就听奴才的一句,请别的太医看看吧!鄂太医虽然医术高明,但这宫里论医术谁能比得上常太医啊!”小桂子跪在地上恳求着。

“这是怎么了?”清漪醒后发现书房有动静,便赶来看看,见状不禁问道,“王爷还没有去早朝吗?小桂子这是……”

“福晋,王爷的腿伤越来越严重了,您快劝劝王爷宣常太医吧!”小桂子焦急地回答道。

清漪闻言,忙上前将永琪扶到床上,轻轻褪去他的亵裤,只见那伤口已经溃烂发白,触目惊心。清漪顿时泪如雨下,哽咽道:“您为何瞒着我这么久?为何不告诉我您的伤势如此严重?”

永琪轻轻拍了拍清漪的手背,安慰道:“些许小伤,我怕你忧心。本以为让鄂太医调养些时日便能痊愈,却不曾想会恶化至此……”

永琪自小生病都是自己忍过来,皇阿玛那时身边有孝贤皇后,慧贤皇贵妃,淑嘉皇贵妃,纯惠皇贵妃这么多比他额娘得宠的妃嫔,和他同龄的四哥和六弟在幼时都比他得宠,生母位分也都高于他额娘,所以他即便现在成人了,有着嫡子的身份,得皇阿玛看重,生病的事他依旧不敢去叨扰乾隆,靠自己挺过来。

“我现在就让芷兰去请常太医,您听我的,今日早朝告假吧!”清漪预感很不好,这个病好似不仅是劳累过度导致的旧伤复发这般简单,鄂太医只是保守治疗,恐怕根本就不是对症治疗,还是要靠学识渊博的常寿出奇招。

然而,永琪却执意要去早朝:“昨夜陆涌的折子送来,皇阿玛定会在早朝商议此事。我身为亲王,岂能缺席?你先派人去请常太医,我散了朝就回来把脉,可好?”说罢,他戴好顶戴花翎,在清漪的搀扶下,踉踉跄跄地走了出去。

清漪望着永琪离去的背影,久久伫立在门外,还是芷兰带着常寿回来时,才将人劝进殿内……

散朝之后,乾隆龙颜大悦,携同永琪、傅恒、萧风等一众重臣,移步至养心殿。他朗声大笑,声音中满是欢愉:“哈哈哈,好一个陆涌,果真是胆识过人!竟敢带人潜入大不列颠的货轮,并随之远渡重洋,真真是不负朕的一片期望啊!”

傅恒眼见乾隆兴致正浓,便率先躬身进言:“臣细观陆大人呈上的舆图,发现这大不列颠乃四面临海之国。若圣意欲与其通商购械,臣以为当借此良机重振我大清水师。自圣祖爷平台一役后,我水师久疏战阵。当年尚需临时搬运岸炮上船,若能建造船炮一体之战舰,必能所向无敌。届时即便大不列颠心怀叵测,我大清亦有雄师可恃,何惧之有?”

萧风自早朝议政时便始终沉思,终是开口道:“皇上,自法兰西的洪若翰、大不列颠的郎世宁等传教士来华,已可窥见西洋诸国崛起之势。臣以为,与其坐等他人来华,不如主动派遣使团出访列国。既可考察了解其军事建制和文化经济等发展情况,亦可有利于我们对于外部世界的形式作出正确客观的判断。若能设立专门机构汇总各国情报,必能料敌于先,早作绸缪。”

尔泰紧接着奏道:“我大清虽疆域辽阔、物产丰饶,然正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如今随着周边国家崛起,对银钱、资源、土地自然虎视眈眈。我们这盘珍馐美馔,难免惹四方垂涎觊觎。若军备不修,消息闭塞,终将沦为他人俎上鱼肉。还望皇阿玛圣裁。”

乾隆听罢众臣谏言,眼中精光闪动,若有所思地轻抚案上奏折。殿内檀香袅袅,几位重臣屏息以待圣裁。

“回……回皇阿玛,儿臣……”永琪的声音微微颤抖,早在早朝之时,他便已因腿上那蚀骨钻心的疼痛而汗流浃背,只是那厚重的顶戴朝服将这一切悄然掩盖。然而,此刻的他却再也无法支撑,身体如同失去了所有力气一般,直直地朝前栽去。

“永琪!”一直密切关注着永琪的萧风,第一时间听出了他语气中的异样,于是迅速伸出双手,稳稳地揽住了永琪那摇摇欲坠的身体,将其紧紧地搂在自己的怀里。永琪的脸色苍白如纸,没有一丝血色,整个人显得异常虚弱。

“永琪?”乾隆皇帝见状,刚刚脸上的喜悦之情瞬间消散得无影无踪。他直接从御案前站了起来,大步流星地朝永琪走去。看着萧风怀里那个虚弱不堪的儿子,乾隆的心中充满了担忧与焦急。他伸手摸了摸永琪的额头,只觉得烫得惊人,“怎么这么烫?快,宣常寿!”

与此同时,尔泰也反应了过来,他几乎是出于本能地伸出手,托住了永琪的后腰,试图为他提供一丝支撑。

“荣王爷!”

“荣亲王!”

……

大殿内,呼叫声此起彼伏,然而,此时的永琪已经陷入了昏迷之中,对于周围的一切呼唤与呼喊都毫无反应。

毓庆宫

萧风步伐匆匆,紧紧抱着昏迷的永琪踏入书房。从小桂子口中得知清漪早已预见事态严重,一早便遣人前去请了常寿。因此,乾隆便第一时间命人将永琪挪回毓庆宫诊治。

常寿早朝时抵达毓庆宫,耐心听完鄂太医详尽阐述永琪的病情,随即又嘱咐下人已备齐了所有所需物品。

清漪则是立刻着手将书房整理好,以备诊治之需。在得知永琪昏厥的消息后,即便她心急如焚,却也处理的井井有条。

当清漪小心翼翼地为躺在床上的永琪褪去衣裤,以便常寿检查时,这位经验丰富的太医也不禁暗自皱眉,预感事态严峻,只能先为永琪把脉诊断。

经过仔细的检查,常寿发现永琪的伤口大面积溃烂流脓,红肿异常,且伴随着高烧不退的症状。这些症状与他之前接触过的脉案惊人地相似,让他的心中愈发沉重。

在常寿的吩咐下,他的学徒们开始小心翼翼地清理永琪的伤口。乾隆在一旁焦急地询问:“常寿,永琪这究竟是怎么了?”

常寿面露不忍之色,缓缓道出病情:“回皇上,王爷这……这病像是鹤膝风。

“鹤膝风?这是什么病?”乾隆对这病似有印象,但事出紧急,一时间竟想不起来。

“皇上,鹤膝风又名附骨疽,乃外伤救治不及或复发所致。此病初起时,仅是筋骨疼痛,毫无异常,不红不热,但痛如锥刺。因无外伤,许多人误以为无大碍,可一旦发现溃烂流脓,便已深入骨髓,无法根治,只能等死。”常寿语气沉重地解释道。

“怎么可能呢?不可能的!永琪!”清漪万万没想到这个病会夺走永琪的性命,心中悲痛不已。

“福晋,当年的和硕怡亲王便是死于鹤膝风,其子弘暾亦是如此。”常寿又补充道。

乾隆这才恍然大悟,想起自己叔叔当年在马背上是何等肆意驰骋,意气风发,最后却只能被抬着上朝的凄惨模样:“朕记得太医院曾记载了当时十三叔的脉案与药方,还有之前弘暾发病时的治疗过程……”

尔泰也急切地问道:“对啊,常太医,怡亲王之前无人患过此病,自然无从考证,但永琪前面有两个前车之鉴,难道就真没办法了吗?”

常寿无奈地说道:“皇上,贝勒爷,福晋,有前车之鉴不假,但怡亲王父子均亡于此病,只能说明有所参考,不至于毫无头绪。”说完,他便匆匆赶回御药房,寻找研究之前的脉案与药方。

乾隆望着病榻上的永琪,心中满是酸涩。若换作胡太医等人诊治,他或许还会怀疑他们危言耸听,可如今下结论的是常寿,这无疑是给永琪判了死刑。

“皇上,不如先回养心殿等候常太医的方子……”傅恒从未见过这样的乾隆,只得轻声劝道。

“好……”乾隆转身时,竟直接瘫软在地,吓得众人惊呼着赶忙去扶。

“皇上!”

“万岁爷!”

“皇阿玛!”

“皇上!”

“朕没事,朕想一个人待会儿……”乾隆被萧风和尔泰合力搀扶起来后摆摆手,屏退众人,独自朝养心殿走去,背影显得格外落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