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新还珠之燕入紫禁绕乾坤 > 第207章 追缴欠款

新还珠之燕入紫禁绕乾坤 第207章 追缴欠款

作者:堂时物语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19 21:34:44

此番微服私访并未持续太长时间,一来如今朝中已是人心浮动,身为一国之君的乾隆必须要回去坐镇朝中,稳定朝纲,二来萧云也深知,尽管傅恒、永琪与尔泰身份尊贵,但在面对那些狡猾贪婪的贪官污吏时,他们难免会感到力不胜任。

乾隆自登基以来从未如此清查过账目,只因其不愿背上和世宗一样“抄家皇帝”的骂名。然而,此次事态严重,一切决策均需乾隆亲自定夺。此外,为确保追缴欠款过程中朝廷的安稳,萧风也必须随同返回。因此,在老太傅夫人入土为安之后,乾隆一行人便自杭州马星夜兼程的赶回了北京。

养心殿

永琪将近日来户部所查的账目详细呈报给乾隆,并郑重其事地提出:“皇阿玛,如今账目已然查清,下一步便是追缴欠款,除去那些虚报挪用和中饱私囊的那些官员外,反而是借了国库银两却迟迟未还的皇亲国戚和重臣似乎更为棘手。”

乾隆翻阅着那些记录详尽、条理清晰的账目,心中怒火翻腾。他历来不赞同雍正帝那般雷厉风行的“查抄追捕”手段来整顿吏治,但如今这明明晃晃的账册摆在眼前,无异于狠狠地扇了他这个所谓的盛世皇帝一记响亮的耳光。他不禁沉思,这所谓的盛世,究竟是富庶了百姓,还是滋养了那些贪婪的官员!

“皇阿玛,儿臣以为此事牵涉甚广,涉及皇亲国戚与朝中重臣,不如采取迂回之策,先以温和之态发布通告,要求欠款者在限期内归还银两,并明言若主动还款者,朝廷将既往不咎。对于那些拒不还款者,再行严查严惩不贷。”尔泰这些年历经了许多,福家也早已不复当年之盛况,他虽被改了姓氏、入了玉牒,但终究名不正言不顺,行事自然需更加小心谨慎。

傅恒则显得更为直截了当,这些年他亲眼见证了乾隆对皇室的种种手段,他深信乾隆自有分寸。他只需针对那些贪官污吏痛下狠手:“皇上,臣以为目前追缴欠款的首要之务,是要先将那些挪用国库、虚报账目、中饱私囊之徒抄家问斩。这些人即便归还了银两,也难保不会故态复萌,甚至变本加厉。因此,朝廷若能借此机会杀一儆百,必能大快人心。至于那些皇室成员,臣不敢妄言,还望圣上圣裁。”

“都说完了?萧风呢?这么久了你有什么想法?”乾隆看向坐在一旁翻着手中账目的萧风问道,“可不要给朕说些冠冕堂皇的话,朕可是很期待你的见解。”

“回皇上,荣亲王,傅大人和尔泰所说的都是肺腑之言,确实,这次清查账目涉及的人员之广,地位之高,对于追缴欠款而言无疑是一大掣肘。”萧风稍作思索后说道,“臣以为朝廷应先以雷霆之怒而下,面对那些非法或不合理欠款的官员均处以极刑,一方面严查办公地点,一方面发文到他原籍的地方官,命令当地查封其家产,控制其家人,杜绝赃银有转移藏匿的可能,即便有妄想牺牲自己的性命保住财产者,也同样严惩不贷。”

“你这做法倒是有些先帝当年的风采了。”乾隆制止了萧风即将请罪的动作示意其继续,“继续说!”

“是,臣以为追缴欠款应按涉案金额由高到低、官职由低到高的顺序进行。如此既能有效地缓解国库压力,又能稳定朝局,避免动荡。”萧风深谙乾隆爱惜羽毛,若因强硬征缴而导致官员自尽,即便事成,此事也会失去其本意,“另外,臣知晓少数官员并非恶意拖欠国库银两,而是家中确实困窘至极。若以同等要求令其归还账目,臣恐会适得其反。还有……”

“你还有什么想说的,不要吞吞吐吐!”乾隆看出萧风的为难之色,眉头紧锁,语气低沉而威严。

萧风也在第一时间翻看了皇亲国戚的欠款名单,其中不乏铁帽子王以及乾隆的长辈与子女。因此,这些人即便应当严惩,也绝非他能擅自决定的:“臣不建议直接追讨皇亲国戚的欠款。一来有损皇室威严;二来恐使一些皇亲国戚联合起来对抗朝廷,届时得不偿失啊。”

“哼!”乾隆不屑地冷哼一声。自他掌权以来,便明确提出“乾纲独断”,严格限制皇族专政,“先帝连亲兄弟都未曾徇私枉法,更何况如今这些人呢。”

乾隆目光深沉,指尖轻叩御案,沉吟片刻后道:“朕要的不仅是银两归库,更要借此机会整顿吏治,重塑朝纲。”他忽然抬眸,眼中锋芒毕露,“萧风,你即刻拟旨,三日后朕要在乾清宫召集群臣,亲自宣布追缴欠款之事。”

“是,儿臣(臣等)遵旨!”

殿外暮色渐沉,烛火摇曳间,养心殿内的鎏金铜鹤香炉吐出袅袅青烟,乾隆的侧脸显得格外冷峻。他负手而立,望向窗外渐暗的天色:“这天下,是朕的天下。若有人胆敢蛀空国库,便是与朕为敌。”他猛地转身,袖袍带起一阵劲风,扫视众人,声音低沉却掷地有声,“此次追缴,不论亲疏,一视同仁。朕倒要看看,这‘盛世’之下,究竟藏着多少魑魅魍魉!”

细雨如丝,为紫禁城笼上一层朦胧的轻纱。琉璃瓦上,雨滴汇聚成细流,顺着檐角滴落,在青石板上溅起朵朵细碎的水花。朱红的宫墙被雨水浸染,颜色愈发深沉庄严。透过氤氲的雨雾望去,飞檐上的脊兽显得格外静默。

齐朔收起伞交给殿外的小太监,自己掸了掸身上的雨水,走进殿内,泥土的芬芳夹着着雨后的清新,从半开的窗缝中悄然渗入,与殿内袅袅升腾的龙涎香交织在一起,却意外的和谐。

“娘娘,和敬公主此刻正在养心殿外候着,只是皇上正在议政,传话说不见。”齐朔压低声音,将刚得的消息细细禀报。

萧云松开握着永琰练字的手,正要绕过书桌,却被永琰稚嫩的声音打断:“她又怎么了?莫非驸马又养外室了?”

“好好练你的字吧!”萧云佯装严厉的揉了揉永琰的小脑袋,这孩子虽刻意藏拙,但那笔力遒劲的字迹岂是孩童所能?所以她要求永琰习字,不过是要他修心养性。转向齐朔问道:“究竟出了什么事?”

“皇上近日彻查国库亏空,追缴欠款。”齐朔压低声音道,“原本未动宗室,可今日早朝,万岁爷直接问责和敬公主与珠尔驸马。原来是公主曾向国库借了两万两经营买卖,户部官员谁敢去找固伦公主府要银子啊,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如今……”

“如今还不上银子,平不了账,只能依托于那父女之情了,对吗?”萧云闲庭信步的走到书架后面拿出一个紫檀的匣子,然后将一叠银票收入袖口。

“正是!”齐朔如实回答。

萧云坐在窗边望着院子里的玫瑰低垂着沉重的头颅,花瓣上缀满晶莹的水珠,雨滴在水面画出无数同心圆,涟漪层层叠叠又转瞬即逝:“这么大的雨,和敬公主就一直等在养心殿外吗?”

“娘娘,万岁爷如今是君无戏言,龙颜大怒,谁敢多嘴啊?奴才听说已经有宗室悄悄去户部了。”齐朔此时也有些摸不准局势。

“看来和敬这步棋至关重要啊!”萧云拿起手边的茶杯,浅酌一口龙井后起身说道,“悄悄儿的,别惊动人,咱们去养心殿。”

“娘娘,这个时候您不能去触霉头啊!娘娘!”齐朔嘴上劝阻,脚下还是自觉得跟着萧云出了永寿宫。

养心殿外,雨幕如织。

“公主,咱们回去吧,这雨太大了,您千金之躯……”宫女焦急地劝道。和敬公主在府中得了消息后,连平时给公主出主意的嬷嬷都没来得及带,只带着她和一个车夫就匆匆入宫。

“不,皇阿玛最疼本宫了,更何况皇阿玛和皇额娘只有本宫这一个女儿了,皇阿玛不会这般无情的,他舍不得的!”敬公主摇头拒绝,声音却已哽咽,身上的旗服也早已湿透,雨水顺着流苏流下,清风袭来,带来阵阵寒颤,好不狼狈。

忽然,一顶油纸伞撑在了和敬公主头上,为她遮住了风雨。

和敬看到来人显然一惊,可还是规矩行礼,声音却早已暴露了她的不安:“儿臣请景娘娘安!”身后的宫女亦然。

“公主湿透了,去永寿宫喝完姜汤换身衣服可好?”萧云用手帕轻轻拭去她脸上的雨水。那温柔的举动,让和敬想起已故的孝贤皇后,眼眶顿时红了。

“景娘娘,儿臣求您让皇阿玛见儿臣一面……”和敬在孝贤皇后过世后,再也没有人这样关心过她,她好想皇额娘……

“就算公主要见皇上,也要仪态端正的见啊。永寿宫就在养心殿后面,换身衣服的功夫,耽搁不了公主的事儿。”萧云示意那宫女将伞接过去,自己径直往永寿宫的方向走去。

和敬公主迟疑片刻,终是跟了上去。

两人离开的下一刻,养心殿的大门打开,乾隆坐在案前注视着两人离去的身影,心中忽然升起一个念头,如果他不是一国之君,他和她只是一对寻常夫妻该多好啊。

他缓缓起身,走到门前,雨丝被风吹进来,沾湿了他的龙袍。乾隆却毫不在意,久久伫立,雨势转小,却依旧淅淅沥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