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八零老太有空间,夺回气运成团宠 > 第12章 咱都是有两层身份的人

“咱们先去印刷厂,给正阳他们定制面锦旗。这些年,咱们没少麻烦人家同事,塞钱塞东西的话,人家肯定不收,倒不如锦旗实在,这可是妥妥的业绩,”常桂香扯扯赵良臣的衣服,指挥着他去了印刷厂。

赠予的是大路口乡治安二队,赠送人则是梨台村民,赠语则是“人民卫士、破案神速”!

甚至常桂香还让赵良臣买了挂小鞭炮,等到了治安大队,鞭炮一放,附近的居民都被吸引了出来。

治安队的众人也被吓了一大跳,下意识摸到木仓冲了出来,却看到常桂香夫妻俩喜气洋洋捧着锦旗,被大家伙儿簇拥在大门口。

常正阳高兴地迎上来,“姑,您这是干啥呢?”

常桂香笑着说:“你是我侄儿,俺谢不着你,可俺跟你姑父的棺材本,和你俩弟弟的老婆本被追回来,这份恩情俺得谢,就谢你们治安大队二队!”

她指了指锦旗上的名字,“俺们是老百姓,知道你们纪律严,没啥能送的,锦旗是对你们的肯定和感谢,这总不能推脱了吧?”

治安队的队员们脸上带着喜色,自己的工作被肯定和称赞,是对他们最好的感谢了,劳有所获。

常正阳接过锦旗,让同事们挂到办公室里,“姑,正好我要出去巡街,送你们去家里。”

离开治安大队,常桂香挨着常正阳,低声问道:“正阳,俺听说你们在追查柳庄、上青村和望城村的案子?”

“对,”提起这个,常正阳就心情沉重、神色肃穆,“他们是合伙流窜作案,一点规律都没有,范围又大,我们锁……”

锁定不了对方行动轨迹,自然不清楚下一个目标,东一榔头西一杆子的,这一个多月让治安队员们疲于奔波。

百姓们的害怕、信任,上级的重视与他们的责任,都让他们紧迫地想破案。

可他们没有丝毫头绪,连对方几个人、什么特征、从哪来的都不知道。

常正阳的话刚开了头就打住了,“姑,最近您来乡里,可别自个儿一个人,得找我姑父或者同村人陪同。

您跟弟弟妹妹也交代下。”

常桂香点点头,“正阳,你想立功不?”

赵美娟想要协助抓捕获得奖金,又或者设计抓捕拿最高的奖金。

但常桂香有了那一百多条小黄鱼,还有那么多水头十足的玉饰,这千八百块钱自然不放在眼里,与其让自己的小金库数字上涨一下,倒不如托举下侄儿。

“姑,您说的啥话啊,谁不想立功?可我也得知道对方是谁,有什么特征,在哪里吧?”常正阳无奈笑着摇头。

常桂香笑得意味深长。

赵美娟是手握剧本、开了上帝视角的穿书者,能知道的事,基本上都是后世人人皆知的部分,顶多算是笼统的先知,没有一丁点超纲的部分。

可她不一样啊,她是切身过了一辈子的重生,精神力得到淬炼,上辈子的事情只要她慢慢捋细细分析,能记起十之**!

当时案件结束后,常正阳才在家庭聚会的时候,跟他们小声嘀咕了事情的始末。

常桂香则是从侄儿这听到故事,喜欢回去显摆当做谈资,分享给老姐妹们。

这个案子太轰动了,还登上了省报,甚至在京都日报上都占了个巴掌大的地方。她逢人就说,讲了一二十年,不下百遍!

“正阳,现在是几号了?”

常正阳被小姑这跳跃的话题聊的一愣,“八二年六月二十一,周一、阴历五月初一。”

常桂香猛地拍掌,“对,今天是初一,所谓你做初一我做十五,那伙人还会作案的!你多带点人去拂柳堤东边路口等着,晚上七八点钟……”

她说的很详细。那伙人瞄上的都是独门独户距离村子有段距离的人家,而这样的人家要么很穷孤僻被排挤,要么是有钱人怕露馅独居。等案子破了,大家才发现所有案子背后的联系。

等她说完,常正阳还呆傻着呢。

常桂香忍不住拍了下他的脑袋,“俺说得口干舌燥了,你到底听没听?”

常正阳点头,“听了,没记住。不是啊姑,您咋知道的这么详细?”还是没有发生的事情!

常桂香微抬下巴,淡淡地道:“这你就不懂了吧,咱们在村里当赤脚大夫的可不只会给人抓药治病,很多前身就是能掐会算,替人驱邪叫魂的神婆神棍。”

“姑,您会这些?”常正阳感觉好笑。

“略懂一二,反正你带人去就行。你人缘好,就当给亲戚帮忙,顺路发现不对劲,将歹徒抓捕归案呗!

等你立了功,替姑忽悠你二弟赵来越复习一年参加高考,人家大学生比他多学四年,相当于脚下装了弹簧,走路都比他跑得快。

偏偏他这裹了小脑的,不思进取,刚工作多久,开始想着谈恋爱结婚生子……

知识能够改变命运,真不是一句空话。”常桂香认真地叮嘱道。

“姑您说真的?”常正阳挠挠头,刚才他只当姑说笑呢。

“你这孩子,你姑还能害你不成?有枣没枣打一杆子,这样的道理你不知道?”赵良臣在旁边听得都着急了。

常正阳赶紧拿出笔和本子,又听常桂香说了一遍,这才匆忙将他们送回家,就赶着回队里喊人部署了。

赵家和常家是世交,一个是医药世家,一个则是掌管附近的码头,后来战乱他们断尾求生,如今后代活下来,却也只是普通老百姓。

常老爷子原来在县里粮局工作,可他一个人的工资养活不了一家人,便将工作早早给了老二,等其娶妻后,带着其他家人一起去东北讨生活。等六八年一家人回来后,常老二心里有愧,早早就给大哥和三弟订下了工作,还给俩妹子备了不少嫁妆!

常老大便在乡里的生产部门,也是跟田地和粮食打交道。媳妇儿则在乡供销社当临时售货员。

“小香,昨天是咋回事啊?正阳这孩子工作忙,回家换衣服拿东西的时候,只说了句你们将盼英和来福给分出去断亲了?”大嫂余芸热情地握住常桂香的手,迎进屋子。“昨天顺哥还说呢,你爱吃嫩玉米,这两天掰上一篓子给你送去,没想到家里发生这么大的事情。”

大哥常祥顺已经退休在家,在一里地远的堤坝旁浅滩上抢了两三亩地,天天乐呵地扛着锄头上工。雨水适中的年份是有收成的,哪年雨水大,半年的辛苦泡了汤。

所以他春天不种麦子,而是种玉米,七八月份天气不好、连天下雨的时候,也能抢收,不至于真的颗粒无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