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红楼双姝记 > 第81章 惊闻音讯待君还

红楼双姝记 第81章 惊闻音讯待君还

作者:吾名望舒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19 11:31:38

林望舒听到赵猛那一声吼时,脑子里仿佛被投入了一块巨石,瞬间激得水花四溅,思绪却是一片空白。

千户大人?消息?她怔在原地,一时间竟有些回转不过来。

千户大人……哦,是了,王铮,她的夫君。

这几个词在脑海中徒劳地转着圈圈,却拼凑不出一个清晰的意义。

她正茫然间,婆母周氏已从屋内疾步而出,一把抓住了她的手腕。

那手冰凉,带着无法抑制的颤抖,连带着声音也变了调:“是说……是有阿铮的消息了吗?”

婆媳二人目光相触,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难以置信的震惊与骤然涌起的、几乎要将人淹没的期盼,泪水不受控制地夺眶而出,模糊了视线。

赵猛这大老粗一头冲了进来,满腔的激动却在看到这对相望垂泪、眼中燃着灼热希望的婆媳时,瞬间熄了大半。

他及时刹住脚步,黝黑的脸上竟透出几分迟疑与惶恐,生怕自己带来的消息万一有误,将这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残忍掐灭。

他咽了口唾沫,稳了稳心神,才磕磕绊绊地讲了起来。

原是家中那间兼做消息往来的当铺,今日收了一支弓箭,虽是死当,也按规矩留下了典当人的信息,像是个寻常猎户。

后来掌柜的仔细验看时,越看越觉得那箭杆的制式、尾羽的标记眼熟,心中一动,看到了千户大人的名称,竟激动得在原地转圈。

那分明是千户王铮惯用的箭矢!

他不敢怠慢,立刻派人通知了赵猛。

赵猛闻讯赶去,拿起那支箭反复摩挲辨认,那略微模糊的名字、细微的磨损痕迹,确是他追随多年的千户之物无疑。

突来的狂喜冲昏了他的头脑,这才一路吼着奔回府来报信。

林望舒听着,心口怦怦直跳,终于从这巨大的冲击中缓过神来,找回了一丝理智。

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声音却仍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赵队长,所以你来汇报了,那派人去查问那典当的猎户了吗?”

赵猛闻言,顿时傻在当场,张了张嘴,竟答不上来。

他光顾着报信,竟将这最要紧的一步给忘了。

周氏见他这般情状,又是心急又是无奈,连连催促:“快,快去啊,还愣着做什么!”

正在这时,与赵猛一同当值的护卫铁头快步走了进来,抱拳禀道:

“老夫人,夫人,莫急。

赵队长来时,属下已自作主张,派了一队兄弟快马加鞭,按当铺留下的地址去寻那猎户了。

杨佥事那边也得了信,说是随后又加派了一队人手过去接应。只是……”

他顿了顿,“那猎户住得极偏,在三十多四十里外的山里,路途不便,来回恐怕需要些时辰。

派出去的兄弟多,一有消息,定会立刻回报。

杨佥事说了,若有确切踪迹,他会再派第二队人马支援。

只要千户大人还活着,拼死也要带回来!”

正说着,小小的王煜也被外面的动静惊动,跑了出来。

他仰着个小脸,拉住林望舒的手,大眼睛里噙满了泪水,声音带着稚嫩的激动与期盼:“娘!是爹……爹要回来了吗?”

铁头忙安抚道:“煜少爷别急,老夫人,夫人,不如先耐心等等。山路难行,再快,往返也得近四个时辰。”

望舒只觉得此刻脑子里依旧嗡嗡作响,空白一片,哪里还做得进事?

她和周氏的手紧紧相握,彼此都能感受到对方掌心传来的、因用力而泛白的指尖和那份共同的、悬在半空的期盼。

王煜两只小手也紧紧抓着望舒的另一只手,小小的身子靠着她。

这场景,温馨中透着难以言喻的心酸。

她强迫自己必须做点什么,不能一家人就这么傻站在院子里。

她定了定神,吩咐下去,府中诸人各司其职,主子们先去花厅等候。

一行人移步花厅,各自落座,却无人说话,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焦灼的寂静。

婆媳二人依旧握着手,王煜依偎在望舒身边,时间仿佛凝滞。

望舒觉得这般干坐着实在煎熬,便柔声对王煜道:

“煜儿,你随便背几首诗给祖母和母亲听,好不好?别让这里太安静了。”

王煜乖巧点头,张口便背。

可平日里背得滚瓜烂熟的诗句,此刻却颠三倒四,一会儿“床前明月光”,下一句便接上了“春眠不觉晓”……

这显然是心绪大乱,连孩子也无法在这样的大事面前保持镇定。

一旁的抚剑见众人心浮气躁,沉默片刻,忽然上前一步,对林望舒道:

“夫人,大家心中激动,难以平复。不若让奴婢舞一段剑吧?也好静静心。”

望舒正愁无法打破这沉闷的气氛,闻言立刻点头:“好,你便舞来。”

抚剑领命,抽出随身佩剑,走到厅中空旷处。

她身形一动,剑随身走,霎时间,寒光点点,衣袂飘飘。

那剑法并非战场搏杀的刚猛路子,而是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律与美感,时而如江海凝光,静穆沉稳;

时而如雷霆收震,蓄势待发。剑光闪烁间,竟真的将众人的注意力吸引了过去。

林望舒看着抚剑矫健又带着几分清冷孤绝的身影,脑中不由浮现起杜甫描绘公孙大娘弟子舞剑的诗句来: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此刻的抚剑,便颇有几分那般又美又飒的神韵。

跟了自己大半年,竟是第一次见她显露这等身手。

一旁的赵猛看得眼睛发直,满是钦佩,又有些跃跃欲试,搓着手似乎也想上场比划两下。

望舒见状,忙出言阻止:“赵队长,你就好生看着罢。抚剑这舞的是‘美’,你这一上去,怕是只剩‘蛮’了,岂不煞风景?”

赵猛被她说得讪讪一笑,沮丧地垂下头,不敢再提,只继续瞪大眼睛看着抚剑舞剑。

被这剑舞一打岔,林望舒觉得堵在心口的那团乱麻似乎被利剑劈开了一道缝隙,新鲜的空气涌入,脑子终于渐渐恢复了运转,不再是方才那般空白混沌的状态。

周氏也仿佛被这剑光涤荡了心绪,长长舒了口气,脸上露出一丝真切的笑意,道:

“罢了,罢了,急也无用。

等消息回来,不管是什么消息,府中上下,所有人赏一两银子,也让大家沾沾喜气,同盼好消息。”

望舒点头应下:“娘说的是。”

赵猛在一旁听了,又嘿嘿地傻笑起来,目光依旧追随着厅中那道清冷舞动的身影。

如此又焦灼地等待了近两个时辰,天色渐晚,忽闻外间通传,杨彪杨佥事亲自登门了。

王煜第一个跳起来迎上去,脆生生地叫了声“师父”。

杨彪摸了摸他的头,两大步便跨进厅内,神色间带着军人的利落与一丝宽慰。

“老夫人,夫人,不必过于忧心了。”

他开门见山,“刚收到飞鸽传回的初步消息。

那支箭,是猎户在一处山崖边的树干上拔下来的,周围发现了些血迹,不算多,有人血,也有兽血。

看痕迹,时间不短了,至少有一月以上。”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瞬间屏住呼吸的周氏和望舒,语气肯定。

“我已让你们家派去的护卫队先撤回,后续搜寻之事,由我这边轮番派人接手。

这消息,依我看,是好消息。

人活着的可能性极大,否则箭不会留在树上,血迹也不会只有那么点。

你们可以稍稍放宽心,今晚,该吃肉吃肉。”

他难得地开了个玩笑,又道:

“下次府上再请我喝酒,记得多上点荤腥,老是这些果子酒、素斋,嘴里都快淡出鸟来了!”

林望舒闻言,心中那块大石终于落下了一半,她连忙向杨彪道谢,又看向婆母。

周氏眼中含泪,却是带着笑意的泪,连连点头:“是,是好事,多谢杨佥事!”

望舒邀请道:“杨佥事留下用个便饭吧?”

杨彪摆手拒绝:“不了,军务在身,今日临时调动人手,还需回去安排。

我就是得了信,知道你们必定心焦,特意过来告诉一声,让你们能安住神。

你家派出去的人,估摸着再有个把时辰也该回来了,届时他们亲眼所见,说得更详细些。我先告辞了。”

说罢,便雷厉风行地转身离去。

送走杨彪,望舒彻底冷静下来。

厅内众人也仿佛被注入了强心剂,气氛不再那么紧绷。

既然有活着的迹象,便是天大的希望。

只要人还活着,无论多久,这个家都会好好经营下去,等着他回来。

约莫大半个时辰后,派出去的护卫队风尘仆仆地回来了。

带回的消息与杨彪所言大致相同,但因亲临现场,描述更为具体。

他们言道,那处山崖地势险峻,从现场遗留的痕迹判断,当时在场的应不止千户大人一人,他带去的亲兵很可能也有生还者。

只是无法确定当时是否还有敌人在侧,或是后来情况如何。

回话的护卫声音中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和轻快,毕竟都是曾与王铮并肩作战过的兄弟,得知上官可能生还,无不振奋。

是夜,府中虽未大肆庆祝,但笼罩了数月之久的沉重悲戚之气,终是被这一线希望冲淡了许多。

下人们得了赏银,又知男主人生还有望,个个脸上都带了几分喜色。

望舒靠在床头,心绪渐渐平复,这才有心思拿起白日里二舅带回的外祖家信件,就着烛光细细阅读。

信是外祖母和大舅分别写的,满纸皆是家常问候,语气没有了以往的沉闷。

信中提到,柳家杂货铺上了北地的货物,颇受欢迎。

原来柳禄带回去的那些海外新奇物件,更是卖出了高价,如今已不担心同行竞争。

一家子身体皆安好。

大舅家的女儿已定下亲事,夫家是耕读传世的人家,并未因柳家是商户而轻视,端午还正经走了礼,很是看重。

外祖母如今最大的乐趣便是去绣坊转转,再就是给远在北地的外孙女望舒绣东西。

大舅在附信中特意补充道,希望望舒莫要介意外祖母的行为。

外祖母是将对早逝女儿的所有思念与牵挂,外祖母应该很想念望舒的姨娘。

现在将这份心思都倾注在了给望舒的绣品上,这已成为老人家晚年的精神寄托,只怕要持续好长一段时间了。

望舒读至此处,心中又软又酸,暗想:我岂会介意?求之不得。

外祖母的苏绣技艺,只怕在当世也是排得上名号的,每一件都是无价之宝。

只可惜这世界没有网络,无法让更多人见识这份精妙,也没办法炫耀。

这次二舅也带回了许多书籍,抚剑已帮她整理放入书房,待她得空,定要好好翻阅,多了解这世间。

信中还提到,绣坊生意极好,订单多到人手紧张,外祖母娘家的陆氏族人几乎全都动员起来投入其中。

此次柳禄北上,又带走了一大批苏绣精品,往后三个月,绣坊都需全力赶工才能应付。

看到自家产业兴旺,望舒心中亦感欣慰。

然而,外祖母的信里,特意提及一事,语气带着几分难以言喻的复杂与叮嘱:

“……安平郡主或会与你提及一些陈年旧事。

皆是祖母年少不经事时的一段尘缘,望舒我儿届时听着便好,勿需过多置喙。

不知郡主如今忆起,是喜是悲,是怨是念……

你皆需冷静待之,莫要受了祖母往事的牵累。”

这含糊其辞的叮嘱,让林望舒心中一动,白日里郡主那若有所思的神情、那声意味深长的轻哼,以及约定明日相见的话语,瞬间串联起来。

看来,明日去见郡主,要听的,恐怕不止是商队之事,更有一段深埋已久、关乎外祖母与郡主两人的过往秘辛。

她轻轻放下信笺,吹熄了烛火。

帐内陷入黑暗,唯有窗外疏星点点。

今日经历了大悲大喜,心潮起伏,此刻虽疲惫,脑中却思绪纷纭。

王铮生还的希望,外祖母的叮嘱,郡主的约定,扬州的牵挂……千头万绪,交织在一起。

她决定,外祖家的回信暂且不急,待明日见了郡主,听听那段“往事”之后,再一并回复不迟。

眼下,最要紧的,是养足精神,应对明日那场注定不简单的会面。

而在心底最深处,那名为“希望”的种子,已然破土,在这北地的夏夜里,悄然生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