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我的爱一生只有你 > 第86章 圈子文化

我的爱一生只有你 第86章 圈子文化

作者:种菊山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18 11:08:16

“多谢叔叔错爱,在下感激不尽。”余良略一思索,还是赶紧应承了下来。

因为他知道多个朋友多条路,朋友多了路好走,自己出门在外,能结交“刘半仙”这种有学问的人,对自己肯定是有好处的。

见余良应承了下来,“刘半仙”微微点了点头,继续说道:“请问小友,你知道诸葛亮的成功之道是什么吗?”

“卓越的才智与谋略,坚定的信念与执着,卓越的领导才能,非凡的个人品格。”余良想了想,很快总结出了四条,觉得还是能够说得过去的,至少不能让“刘半仙”小看自己。

“刘半仙”微微一笑,说道:“不错,看来小友还是熟读历史的,但你只说对了一半,还有一半没有说出来,那就是他的‘圈子’。”

“‘圈子’?”余良看着“刘半仙”,有些不解。

虽然刚才“刘半仙”对他说过“圈子至简”,但对这个‘圈子’究竟是什么,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诸葛亮的成功之道?,主要体现在他的智慧、策略以及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上。他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才华和智慧,还在于他如何运用这些优势来达成目标。而他的成功有一半,要得益于他的‘圈子’。因为一个人的“圈子”是否能够成为他的人生助力,是通向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首先,来看看诸葛孔明的师长圈。

根据《襄阳记》的记载,诸葛亮的‘伯乐’正是庞德公。在诸葛亮游学期间,隔三差五便会到庞德公家中拜访。久而久之,庞德公对这个彬彬有礼的后生产生了好感,并给他引荐了一个重量级的大人物——名士司马徽。

司马徽,便是桃李满天下的‘水镜先生’。但是,诸葛亮在水镜门下究竟学到了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不过,仅凭水镜先生对诸葛亮‘卧龙’的点评,就让诸葛亮年少成名,成为了诸侯圈里炙手可热的人才。

其实,诸葛亮天生奇才,自然不缺乏智商和才华,他所缺乏的正是眼界和机遇。所以,庞德公和司马徽无疑是诸葛亮人生中的贵人,他们赋予了诸葛孔明出人头地的资本和机会。

其次,是亲戚圈。

很多人觉得,诸葛亮能够发迹,靠的是自己的本事和运气,实则不然。

要知道,诸葛亮的两个姐姐分别嫁到了蒯氏和庞氏,这两个家族都是荆州地区举足轻重的名门。虽然,史书中没有过多提及诸葛亮与两位姐姐之间的故事,但两大家族势必会给诸葛亮一定帮助,这是毋庸置疑的。

此外,在诸葛亮的亲戚圈里,给他最大助力的无疑是他的老丈人黄承彦。提起黄承彦,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替陆逊化解八卦阵的老头。但实际上,黄承彦亦是荆湘地区的名士,他的学识和眼界足可与庞德公、水镜先生比肩。

要知道,当时荆州豪门蔡氏将二女嫁给了刘表和黄承彦,这足以说明黄承彦是荆州城里拔尖的青年俊杰。于是,靠着老丈人的关系,诸葛亮虽隐居家中,却能时时掌握天下动态。在刘备造访草庐时,诸葛亮一口气说出了三分天下的战略规划,其中,自然离不开老丈人提供的信息渠道。

试想下,一个寻常乡野村夫怎会如此洞悉天下大势?诸葛亮若无准确的信息源,怎会将国家形势分析得头头是道呢?

最后,看看诸葛亮的同窗圈。

中国人讲究人情世故,同窗之谊向来是重要的交际圈。

那么,诸葛亮有哪些知名同窗呢?

第一个,是司马徽私学出身的庞统,庞统的能力自无需多提,他或许是三国时代唯一一位水平能与卧龙比肩的角色。

此外,襄阳人向朗亦是诸葛亮的同窗好友,年轻时的向朗与徐庶走得比较近。更何况,从向朗后期担任蜀汉左将军的情况来看,他与庞统一样,都得到了老同学的照顾,成功跻身蜀汉名臣。

第二个,在诸葛亮的同门中,还有一个知名度不太高的尹默。

尹默精通经史子集,在出师后常年从事文化教育工作。在投身蜀汉以后,尹默被诸葛亮任命为军师祭酒,位高权重。正所谓“出门靠朋友”,诸葛亮的朋友圈同样是他获得成功的绝佳助力。

三国时期,襄阳地区有这样一句顺口溜,‘马氏五常,白眉最良’,说的就是出身于马氏的名士马良马季常。他与诸葛亮之间的关系非常亲密,诸葛亮在信中称马良为‘尊兄’。要知道,时人仅会对同族同辈的长辈用这句敬语。所以,诸葛亮极有可能已与马良义结金兰,或两人之间有亲缘关系。

由此可见,这位位列‘蜀汉十四文臣’的名士,显然是诸葛亮从政的一大臂膀。

此外,在《襄阳记》里,还有一位绝世英才习祯,作者对此人的评价极高,仅次于诸葛亮及庞统。说起来,这习祯也与诸葛亮有亲缘关系。

除马良、习祯之外,诸葛亮和崔州平、石韬、孟建、徐庶这几位名士都关系匪浅。

因此,从诸葛亮的‘圈子’里,我们能看到这样的事实:一个人获得成功绝不是运气使然,不论身怀多大的能力和才华,也不可能真的‘横空出世’。一个人的成名,肯定要经过前期大量的准备。诚然,知识的储备和眼界的提高是重中之重,但‘圈子’的作用亦不容小觑。

倘若翻开蜀汉‘关系图’,我们便能轻易发现,绝大多数蜀汉能臣都与诸葛亮有非同一般的关系。那时候,诸葛亮与这些能臣名士相互提携、激励,使他们的事业不断拔高。故此,诸葛亮的‘隆中十年’绝不是简简单单地耕种隐居,而是对‘圈子’的营造,眼界见识的积累。

其实,每个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都是综合因素的影响。但自身的能力还是非常的重要,如果自身不够强大,怎么会吸引那么多的名士与自己结交呢?这从诸葛亮自身的能力,就可以看出。所以,不管是谁,都会拥有自己的‘圈子,可这个‘圈子’中的人却是至关重要的,甚至,关系到自己的各种际遇。”

“刘半仙”以诸葛亮为例,给余良精心讲解着这圈子文化。

余良静静的听着,感觉自己受益匪浅。虽然自己从书本上学到了一些知识,但社会经验毕竟太少,只有能经常得到高人指点,才能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叔叔,您是不是想让我也加入您的‘圈子’?”待“刘半仙”讲完,余良试着问道。

直到这时,他这才大致明白“刘半仙”主动结交自己,并对自己不吝赞美之词的目的所在了。

“刘半仙”点点头,没有说话,只是淡淡笑了一下。

“我要不要加入这个‘刘半仙’的‘圈子’呢?”余良犹豫了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