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 第474章 中国青年导师刘一民

第474章 中国青年导师——刘一民

《童话大王》销售数量持续增加,刘一民住在华侨公寓,打开窗户也经常能够听到楼下的小孩子们在喊“七剑合璧”。

不过这群孩子除了已知的长虹剑外,对于其它的七剑还不了解。

早上,刘一民将最后一口鸡蛋放进嘴里,用纸擦了擦嘴角。朱霖揉了揉刘雨和刘林的脸颊,让两人在家听奶奶的话。

刘一民和朱霖携手出门,走到一楼的楼梯口,朱霖整理了一下刘一民的领子,紧了紧围巾:“刘老师,路上注意点。”

“你也是。”刘一民将朱霖的帽子往下拉了拉,盖住了耳朵。

冬天摩托车不太好发动,不过两人在冬天到来前,将摩托各方面都给修了一遍,换了防冻机油,比之前好很多。

等摩托车打着火,刘一民和朱霖在华侨公寓的门口分开,他朝着燕大驶去。

刘一民来到文研所,让文研所的王立通知西方文化跨国传播研究小组的几位新闻专业的教授开会。

“什么时候?”

“10点吧!”刘一民说道。

“好。”王立快速地走出了文研所的办公室。

刘一民桌子上摆着新华社正式送过来对外传播研究立项通知,第一笔三万元的研究经费已经到了文研所的账户上,第二笔三万元的研究经费将在春节之后支付。

刘一民坐在办公室里,看着今天的报纸。《血战台儿庄》的观影情况实时在报纸上宣传,在香江的票房收入达到了两百万港币,同时,一周后将在香山澳上映。

《**》甚至用了一句“香山澳市民对《血战台儿庄》的电影翘首以盼”来形容《血战台儿庄》的火爆程度。

目前《血战台儿庄》的拷贝已经被送到了岛上,蒋大拿到拷贝就迫不及待地请一众高层前来观影。

白崇禧的儿子白先勇也在此列,白先勇现在是一名专栏作家,电影看完之后,握笔的手就情不自禁地颤抖了起来,仿佛有很多想要说的。

在谢忠侯将大陆拍摄《血战台儿庄》电影在伪“中央日报”上刊登出来的时候,白先勇就联系到谢忠侯,并且买了一本《血战台儿庄》观看。

他当时觉得电影跟纪实文学作品有所不同,肯定会进行“立场上”的修改,没想到电影内容和纪实文学完全一致,电影通过画面和声音的刺激,将抗战表现得更加悲壮。

电影结束,蒋大意犹未尽的再次命人播放了一遍,等看完后起身感叹道:“这电影没有抹黑我的父亲!”

说完蒋大走出了办公室,思考着如何应对大陆的变化。

白先勇回到家跑进书房,立即开始动笔写观后感——《观大陆电影《血战台儿庄》有感》,深入的探讨了抗日战争及台儿庄战役,认为《血战台儿庄》电影是正视历史的体现,也体现了大陆对待岛上的态度。

在“中央日报”刊登之后,再次引起了讨论的**。《血战台儿庄》的电影拷贝在岛上开始流传,虽没有公开上映,但许多人通过各种渠道获得观影的机会。

一时间,山雨欲来风满楼。嗅觉灵敏的人都在感叹,环境可能真的要改变了,也有人倒在了改变的前夜。

……

十点,办公室门准时被敲响了。

“所长,几个老师都到了。”闫真说道。

刘一民将自己写的东西收在文件夹里面,快速朝着旁边的办公室走去。

教室里,研究所几位从事新闻研究的教授汇聚一堂。如今文研所下面从事新闻专业的教授多了起来,以前袁行霈,现在有了甘惜分、方汉奇。

方汉奇以前就是燕大的新闻专业教授,70年代末去了人大任教。

方汉奇、甘惜分两位老教授,培养出来了中国新闻传播专业学者的半壁江山,培养的多了,林子里鸟的种类也就多了。

胡适是三十六个博士学位,方汉奇是十六所高校新闻专业的顾问或特聘教授。

除了三位大教授,还有几名年轻的教授,之后则是跟着他们做研究的李良荣。

刘一民走进来后,笑着说道:“辛苦大家了,这次喊大家过来开会,则是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另外也想额外谈谈教材的事情。”

“一民同志,不用客气,要谢也是我们谢,咱们文研所为新闻专业的研究做了多少贡献,我们也是看在眼里的。”甘惜分冲着刘一民抱拳道。

“应该的,应该的。”刘一民笑着示意大家不用多礼。

坐下后,刘一民先讲起新闻专业在研究方面的问题:“我们研究的重点主要有三,第一是外国文化入侵、第二是国内对外传播、第三是我国新闻专业体系梳理,包括了教材编写。”

刘一民先给他们谈了教材编写的问题,在文研所资金的支持下,多本教材正在编写。对教材编写的整体导向刘一民再次强调了一下,另外就是教材编写之后的分润问题。

文研所出资编写的教材,在各高校铺开之后,收益也得归文研所所有。跟系里合作资助的教材,则双方分配。

“咱们今年编写的《中国新闻史》这门教材,我看得加快推广,如果要开展相关推广会议,可以向所里申请经费支持。”

刘一民编写的教材之所以成功,也离不开在复旦举办的推广会。

“但是教材的编写一定要适合我们国家,融入我们本土的特色。”

《中国新闻史》教材是方汉奇编写的,他主要从事的研究就是新闻史的研究。

方汉奇说道:“目前已经有六所学校准备用咱们的新闻史教材了,我向不少同行写了推荐信,我相信过不了多久,就会有更多的高校发来意向书。”

教材编写的事情讲完,刘一民终于讲起来了重点:

“最近新华社有一项研究,十分符合咱们的研究方向。新华社想研究如何更好地进行对外传播,在外国的舆论阵地,占得一席之地。我代表咱们文研所接了这个项目,研究经费是六万人民币,包含两万的外汇使用额度。

对外传播或者说国际传播是咱们所文化研究的方向之一,但说实话,咱们所里对这方面的研究实在是太少。”

这群教授研究较多的是新闻史,甘惜分研究的是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

“人大在新闻领域的力量比燕大更强,但对外这块跟燕大差不多。”

人大新闻系之所以强,是在58年燕大新闻专业并入了人大新闻系,像甘惜分、方汉奇都是燕大培养出来的。

“咱们既然接了这方面的研究,我们就要研究的好。我对国际传播和对外传播的研究有点心得,将由我领头做此项研究,各位教授可以派手下的研究生过来帮忙,逐渐培养一批擅长国际传播的学者。”

刘一民看几个教授有点疑惑,刘一民快速地讲了自己关于对外传播的看法,终于赢得了他们的信任。

“话语即权力,话语权就是霸权。在对外传播的时候,新闻记者要敢于刺刀见红,不说掌握整体的舆论话语权,也要掌握部分的舆论主动权,给西方设置议题,咱们设置讨论点,让他们去谈。”

袁行霈鼓掌说道:“一民,难怪学生们都说你应该去教新闻专业,你讲的实在是太好了。我跟美国的传播学教授交流,他们的观点跟你很一致,你对传播理论的了解非常深。”

方汉奇说道:“正好,我手下有几个研究生,让你帮我调教调教。”

刘一民又跟他们探讨了诸多的新闻与传播专业的理论,以及自己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解。

十二点钟会议结束,几个老教授和青年教授相继离去。

李良荣对刘一民讲的国际传播非常感兴趣,想要加入刘一民的研究中。

“可是你寒假后受训就结束了,得回到沪市了。”刘一民皱着眉头说道。

“能不能再延期啊?”李良荣很没有底气地说道。

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最新地址:www.071662.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