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 第410章 左手美人右手经,不负如来不负卿

第410章 左手美人右手经,不负如来不负卿

刘一民的话,让朱霖和何冀平都笑了出来,聊了一会儿后,两人继续开始了排练。

刘一民从朱霖的背影,看到了她无穷的工作激情。从开始决定转型当导演开始,朱霖先是跟在欧阳山尊、蓝天野、苏民身后学习,后来成为副导演,如今终于成了导演,可谓是梦想成真。

晚上回到家还跟刘一民谈论剧本,除了孩子和刘一民外,所有的心血都在这本子上了。

何冀平也非常配合,朱霖让改剧本就改剧本,当然自己觉得不需要改的地方也会据理力争。

何冀平此时刚从中戏毕业,话剧剧本这个想法很久前就跟人艺讲了。

当时,何冀平一个没毕业的学生跑到人艺说要给他们写剧本,于是之、苏民、夏淳等几个副院长、大导演也没有傲慢,还亲自接见了她,听她讲想法。

何冀平讲了一个月饼的故事,自己从小在外婆家长大,父亲在香江。每到中秋节,外婆总要将月饼分成几份,家里的吃了,给香江亲人的留着,留到干裂也不扔。

直到她77年到香江探亲,带了一包干裂如石头般坚硬的碎月饼。

于是之几人听完之后一个个泪眼婆娑,觉得她是个人才,毕业后直接从文化部要了一个特别的名额给了何冀平,可以说何冀平就是人艺养大的孩子,整个人艺都十分宠溺她。

舞台上,朱霖不断地纠正着演员的动作和语气。当年导演《绿皮书》时,朱霖作为副导演主导排练,还有不少演员会“指导”她排戏,搞得舞台一团糟。

现在舞台上安静多了,除了必要的讨论外,基本上不会再出现以前的情况了。

刘一民正在认真地看着排练,蓝天野和苏民从门口走了进来,坐在刘一民的旁边讲起《宠儿》的话剧。

蓝天野先说话:“意识流的东西比较玄乎,但你这样一写,好像也没那么玄乎了,我和老苏通篇对比了一下,如果按照这样排,基本上没有观众难以理解了。

从梦境梦回到以前的惨烈种族歧视入手,这种手法《西厢记》等传统戏剧里也都有,观众理解难度低。”

刘一民以宠儿的母亲塞丝做梦入手,将过往的历史背景呈现了出来,梦醒之后,看到了涉水而来的宠儿,接下来就是根据时间进行叙事的现实主义风格了,跟《天下第一楼》等话剧没有区别。

“这个梦像挑子,挑起了两段故事。”苏民笑道。

刘一民问道:“有没有需要改的地方?”

“这台词是不是有点太中国化了?”蓝天野问道。

“只有这样,观众才能更好的理解。要是翻译的风格很浓,观众看着也难受。《贵妇还乡》这部戏里,不是还专门中国化了?”

苏民说道:“那个是太多,咱们这个是不是太少,想找一个中间平衡,让大家一听,就知道是个外国发生的事情改编的戏。”

听完苏民的话,刘一民笑了。跟蓝天野和苏民商量了一下,在里面加了一点。

“这样一听,就知道是美国人干的破事。”蓝天野满意地点了点头。

改完剧本,蓝天野和苏民看向舞台,观看朱霖的排练。

“小朱休了几个月的假,手也没生啊。这才半个月时间,就搞的有些名堂了。”蓝天野夸赞道。

刘一民拉着蓝天野说道:“还得你们两个老师多多指点啊!”

“好说好说,我们自然会倾尽全力。”苏民保证道。

排练歇息的时候,蓝天野和苏民并没有直接去指导演员,而是跟朱霖讨论了两人的看法,对朱霖进行指导。

朱霖听完蓝天野和苏民的意见恍然大悟,不禁说道:“老师就是老师。”

“哈哈哈,你还年轻,有的时间去学。有什么不懂就来找我们两个,当然找山尊也可以。”

排练再次开始后,刘一民跟着蓝天野和苏民来到了曹禹的办公室讨论剧本《宠儿》。

曹禹看完剧本后道:“排练出来,说不定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你们尽管放心排练,院里经费支持。有了《宠儿》,你们两个也就不想着《戏台》了吧!”

蓝天野和苏民讪讪一笑:“这排出来,不一定比《戏台》差,但看《戏台》笑的人肯定比《宠儿》多。”

两个人兴奋地拿着剧本走出办公室,准备开始组建《宠儿》的话剧演出团队。

曹禹看向刘一民笑着问道:“欧洲这群人还没走?”

“还没有,作协邀请他们考察市场呢,也想多靠书挣点外汇。”

“上次到文化部,文化部的同志讲你一个人创造的外汇,快顶上一家小企业了。”曹禹高兴地说道。

刘一民忙说道:“还差得远,去年算下来还不到十万美元。”

“这还少吗?出口创汇的难度你想的太简单了,有的省单一产业一年的出口额也没十万,甚至还没有出口。”

曹禹撇了撇嘴角,差点无语到笑出声,十万美元还不知足。

“老师说的是。”

曹禹询问《戏台》的改编进度,刘一民告诉他还得一段时间,从包里拿出一份论文递给了曹禹,让他看一看。

“这是你的研究生论文?”

“对,您看下。”

曹禹“嗐”了一声说道:“你这论文不管写的什么,燕大还能不给你通过?”

“那也得认真对待,不能授人以柄啊!”刘一民笑呵呵地说道。

曹禹瞥了刘一民一眼没有说话,低头开始看刘一民的论文——《探索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保护和发展路径》。

文章从传统文学作品如何在现代文学市场中传播,如何提升人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入手,传统文化发展的越好,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就越小。

“通过对传统文学的通俗化,降低阅读和理解难度,通过影视、广播等现代手段传播。”曹禹看到这里,明显感兴趣了许多,当着刘一民的面读了出来。

曹禹放下论文冲着刘一民说道:“有趣,有趣,通俗小说的再通俗化,适应现代人的接受方式。很好,不是西方压倒东风,就是东风压倒西风。我们的文化进一步,西方的文化退一步。反过来,我们的退一步,西方的就进一步。”

“老师,我还想把这论文当做文研所的研究成果之一。我们文研所刚成立,拿了那么多的经费,得出点成果才行。”

“你倒是知道部里想要什么,扔把米想聚一堆鸡,扔个石头得听到水。我是你的导师,这毕业论文当成文研所的课题成果,我没什么意见。”

“得嘞!”

下午下班,刘一民跟朱霖离开了人艺。到家里,朱霖不断地用拳头捶着肩膀,刘一民轻轻地给她捏了捏:

“你这背不拔罐可惜了,等过阵子我买点罐给你拔一拔!”

“好啊,刘老师,我教你怎么拔罐,到时候我也可以给你拔!”朱霖转了转酸痛的脖子,笑容里带着疲惫。

“你们两个赶紧来吃饭吧,瞧瞧谁来了?”杨秀云喊道。

朱父和朱母从厨房里走了出来,跟刘一民和朱霖打着招呼。

朱父说道:“你妈新学了一道菜,非要过来给你们两个做一做,马上就好,你们等着。”

“医院今天下班这么早?”朱霖问道。

朱母说道:“我跟同事换了班!”

晚上,西边最后一丝蔚蓝消失不见。院子里的白炽灯明亮又温暖,光影下的银杏树摇晃着枝叶,三猫到处追着飞虫流萤。

一家人坐在院子里吃饭,朱母和朱父分别抱着一个小家伙,朱母拍着小刘林的屁股哼着童谣:“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里唱大戏。接姑娘,请女婿,小外孙子也要去。”

杨秀云一边吃饭,一边跟朱父朱母讲着两个小家伙的变化,任何一点微不足道的变化到杨秀云的嘴里都是孩子聪明长大的表现,夸张的讲解非但没让朱父朱母觉得夸大,反而令两人欣喜异常。

刘一民和朱霖相视一笑,互相轻轻蹭了一下彼此的肩膀

等到晚上,刘一民提议道:“爸妈,要不你们就住这里吧,这院子里房子也多。”

杨秀云道:“正好跟我做个伴,两个年轻人说的我也都听不懂。”

两人对视了一眼:“算了,反正也没多远,平常多来几趟就行。”

大晚上的,两人又骑着自行车离开了四合院。

杨秀云看着背影感叹道:“俩亲家人可真好。”

对于两人不愿意住在这里,刘一民知道老两口是怎么想的,无非是怕住在女婿家,女儿没面子。

晚上将两个小家伙喂饱,等到睡着后,刘一民和朱霖才回到了卧室里。

朱霖趴在床上,刘一民用手给她捏着肩。没过多久,朱霖脸上露出一丝羞怯:“刘老师,你好好按.哎呀,你往哪儿”

房间内,幸福的声音响起,直到两人无力靠在床上,刘一民拿起放在床头的《静心咒》。

“刘老师,你怎么看起佛经了?”

刘一民微微一笑,这是经吗?这是大师语录啊——左手美人右手经,不负如来不负卿。

“道经和佛经里面还是有不少可取之处的,说不定以后写书都用的上。”

朱霖拍了一下刘一民的左手,拿起枕边的《莎士比亚》阅读了起来,11点左右,两个人打了一个哈欠躺下相拥而眠。

欧洲出版商代表团在燕京逗留五日之后,离开了燕京,离开之前丹麦出版社的代表找到了刘一民,跟他签订了最终的出版合同。

“早知如此,当时何必那么强硬!”刘一民嘴角噙着笑。

丹麦的吕特说道:“不好意思,刘,我这几天一直跟总部联系,用你们中国话就是嘴皮子磨破了,最终决定放弃之前的坚持,跟你交个朋友。”

刘一民盖完章后看着吕特,似笑非笑地说道:“签就签吧,也不用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最新地址:www.071662.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