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 第379章 《天下第一楼》

第379章 《天下第一楼》

第二天的报纸上都在报道《雷场相思树》首映的事情,有的电影院一天二十四小时放电影,其中一半的时间都在放《雷场相思树》。

通过加播放时长来满足观众的观影热情,记者采访到多名一天之内观看两次的观众。

刘一民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采访到的,可能是观看两次以上的比较多,轻轻一抓就是。

八一电影厂在面对采访的时候表示,电影的成功不是导演和演员的功劳,而是电影剧本的功劳。

副厂长刘佩然宣布为了感谢刘一民提供优质的电影剧本,将向燕大捐赠几部优秀的电影拷贝,其中就包括《雷场相思树》,让燕大的学生免费观影。

八一厂行动极快,下午就派人将拷贝送到了燕大放映办公室。燕大负责放映的部门在三角地贴出通知,按院系发放免费的电影票到大饭堂观影。

燕大院系不少,一个系一晚的话,最后一个系也得到12月中旬了。

第一个轮到的系,自然就是刘一民所在的中文系。

几个教授拿着票笑道:“一民,我们可是沾了你的便宜了,想看《雷场相思树》又不想去校外,学校大饭堂是个好选择。”

“诸位教授,如果看完觉得剧本有不合适的地方,还请大家讲出来。”刘一民笑着说道。

“放心吧,挑刺我们是专业的。”

中文系的学生和教职工多,一晚上的话大饭厅根本坐不下,于是分为两天。

分为两天后就宽敞多了,不少教授和老师的家属都能够拿到票。

另外以后《雷场相思树》还会再排片,到时候想再看的可以排队领票。

刘一民在课堂上见到余桦,还送给他了一张。

余桦也不知道从哪儿弄来的课表,只要刘一民上课,不管在哪个教室,他都能准时跑到教室后面。

不过现在好点了,没有再推着史铁生来燕大。

“一民同志,谢谢你啊,我非常想看这部电影,可惜我就是买不着票。”余桦感谢道。

刘一民问道:“你不上课的时候都跑哪儿玩了?”

余桦一五一十地将自己到的地方给刘一民讲了讲,故宫、**、颐和园、圆明园遗址都逛了一遍。

天寒地冻的燕京,刘一民都佩服余桦的游玩热情了。

“你的小说什么时候发表?”刘一民问道。

余桦得意地说道:“明年1月!”

“好,到时候一定买本《燕京文艺》支持你!”刘一民说道。

余桦摆手说不用:“《星星》你已经看过了,何必让《燕京文艺》再挣那几毛钱。如果能出版的话,希望你能帮我写一篇序。”

刘一民很爽快地答应了余桦的请求,不过余桦也认为他的这篇小说能出版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等你离开燕京了,再请你吃顿饭送送你。”

余桦心里高兴但是脸上却矜持道:“不用了不用了,不能总是去吃丰泽园,要不然我嘴都养刁了!”

“丰泽园?想的美!”刘一民哼道。

丰泽园是免费,可也不能老是去占便宜。

这次上完课,刘一民没有在燕大久待,而是直接回了华侨公寓。

可能是到了1983年年底了,82年12月在美国授权给小日本、德国、英国等几个国家出版的《绿皮书》稿费陆续给寄了过来。

上次在美国获得欧亨利文学奖的时候,分别与日本、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和德国都签订了出版授权协议。

其中《绿皮书》在德国和加拿大、英国卖的比较好,在英国和加拿大成为了年度畅销书。

可惜这些国家人少,年度畅销也不过如此,几个国家加在一起也不过是十万册的销量。

除了英语系国家之外,各个国家从翻译到出版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几个月的销售空白期,也影响了销量。

各国售价不同,最后总共拿到了约八万块钱的稿费,刘一民粗略算了一下存款已经有了二十五万左右。

加上房产增值的部分,刘一民一个人相当于三十多个万元户。

另外,几家出版社都表示明年将在合适的时间来到中国,跟刘一民谈其他作品的出版问题。

欧.亨利文学奖组委会出版的获奖小说合集,版税稿酬倒是还没有结。

刘一民傍晚去接朱霖下班的时候,两人一块到王府井的百货商场买了几件机器织的毛衣毛裤,还有服、大衣、羊毛衫给大哥大嫂和刘福庆、杨秀云寄了回去。

“大嫂怀孕坐月子得买点营养品。”朱霖看着手上的东西,觉得不够。

朱霖是医生,知道买什么对产妇好。买了几包高品质的红,加上豆粉一起寄了回去。

回到家,刘一民给朱霖做饭。朱霖在书房给家里写信:“刘老师,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刘一民头也不回地说道:“没有,你自由发挥!”

过了一会儿,刘一民补充道:“你问问爹娘,家里还缺啥?”

“这不用问,他们肯定说啥也不缺!”朱霖笑道。

刘一民炒了一盘土豆炖牛肉和豆腐,砂锅里面炖着排骨。

“赶紧出来吃饭吧!”

时间终于来到了12月5号,一大早刘一民和朱光遣就跟着严家炎来到了北师大。

燕京大学和北师大算是同宗同源,燕大前身是京师大学堂,北师大前身是京师大学堂的师范馆。

刘一民没有来过北师大,但严家炎和朱光遣是这里的熟人了,带着他轻车熟路地来到了北师大中文系的办公楼,找到了北师大中文系的系主任李修生。

李修生目前正带领北师大中文系推动现代文学研究,跟燕大推广的教材不谋而合,可以说他们确实急需这样的一本教材。

燕大中文系号称天下第一系,但北师大在一段时间里,隐隐有超过燕大之势。燕大中文系有燕大十分之一的教授数量,北师大中文系有十八罗汉(十五位教授,三副教授)。

如果将两个中文系拟人化看待的话,两个中文系性格截然不同。

燕大中文系的教授能说会讲,思想活跃,敢开风气之先河,总是站在文学的潮流第一线。

但是北师大中文系就是沉闷的性格,注重文史结合,写文章注重有翔实的历史考据。

从他们中文系教授李修生的履历就可以看出来,他是搞古籍研究的。

著名教授陆宗达出名的课程是《说文解字》,启功先生也是做古典文学研究。

走进办公楼,刘一民能感受到两个系的不同学风,北师大中文系的办公楼里面安安静静,办公室的老师都在低头做研究。

像燕大中文系,估计吴教授这时候又在烤红薯吃了。

北师大中文系的系主任李修生看到他们后,热情地伸出双手:“老严,朱教授,一民同志,你们好啊,欢迎你们来到北师大中文系!”

“老李啊,你瞧瞧,这是我们的教材!”严家炎从包里将教材拿了出来,递给李修生看。

“我也不是研究西方文学的,我倒是看不出来什么好坏。不过钱锺书教授都说好,清华大学明年率先使用,那我相信,这教材肯定不错。一会儿有个会,你们也参加,让我们的教授和老师看一看。”

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最新地址:www.071662.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