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 第230章 整个文坛都酸了

第230章 整个文坛都酸了

在我国报告文学的发展史上,徐驰在报告文学这一文学细分领域的影响力是首屈一指的存在。

《哥赫巴德的猜想》让人们猛然间认识到了报告文学的力量,在之后的时间里,徐驰开始主攻报告文学。

不过后来他儘管写作方向稍微走偏,导致后期的文学成就有限,但他对报告文学的写作以及理论体系的贡献都是不可磨灭的。

二十一世纪初设立的徐驰报告文学奖,就是对他在报告文学领域的贡献认可的证明。

刘一民拿著《人民文艺》走进自己的房间,准备给老徐同志写上一封感谢信。

徐驰的报告文学儘管是以阿坝之行为主线,但也涵盖了目前刘一民的整个人生经歷。

难怪当时徐驰经常问东问西,早就打好了自己的主意啊!

喷,这主意打的真好!

阿坝之行回来后,自己接受过採访,以及后来论战的很多评论,也都是自己写的,在大家面前相当於自己夸自己。

自己夸自己,和別人夸自己完全不是一个效果。何况,这位还是报告文学领域的扛把子,文学界內外算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刘一民趴在桌子上,忍著寒冷和手指僵硬,给徐驰下了一封感谢信。

当然感谢信的更多內容,並没有讲这件事。而是把《绿皮书》在美国发表的消息告诉了他,作为翻译,徐驰的名字也出现在了《巴黎评论》上面,出现在了美国读者面前。

相信这个喜讯告诉老徐同志,他会比单独地收到一封感谢信更高兴。

並在信里面,顺便祝老徐同志新年快乐,在新的一年里再攀登文学高峰。

写完后,骑著自行车直接跑到公社的邮局给寄了出去。

给刘一民办理寄信的还是前几年帮刘一民办理《驴得水》邮寄的工作人员,只不过他没有认出来刘一民。

他一天中要见到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想让他记住一个来寄信的也难。

不过当时《驴得水》在《人民文艺》发表的时候,他確实激动过一阵子,因为这封信是通过他的手寄出来的。

他觉得,他对於这篇小说的成功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摸著杂誌上面的文字,感觉到与有荣焉。

之后再有人来寄稿子,他都会认真地看上几眼,再勉励几句,可惜再也没有像《驴得水》这样的文章了。

隨著除夕將至,家里面再次热闹了起来,从四人之家,变成了五人之间,比往年更热闹了。

包饺子的时候,刘福庆和杨秀云正畅想著接下来的六口,七口之家。

嫂子顾萍听到这话,在旁边红著脸低头不说话,只顾著包饺子。

大哥刘一国笑道:“爹,娘,哪有那么快的!”

“娘跟你爹想想还不行啊?我们老两口都想了多少年了!”杨秀云埋怨道。

刘一民在旁边嘿嘿直乐,可惜下一刻火力就对准了他。

“老二,你也別吡著牙笑,你也得给我抓点紧!”

“娘,我上学呢,现在有规定,上学不让结婚!”刘一民说道。

“不让结婚?那咱先把其他的事儿都办了,比如亲家见见面,等毕业了,直接就结婚!”杨秀云说道。

刘福庆接著说道:“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组织上也得考虑考虑实际情况,你也老大不小了,像你这年纪,要是不上学,早也该结婚了。”

“爹娘,大哥嫂子你们先包著,我去把炮放一下!”

放完炮,刘一民跑到自己的屋子里面,直到吃饭的时候才出来。

大年初一早上,不知道谁家先放了炮,接下来整个大队都此起彼伏的响了起来,他抬起手腕看看表,才刚到五点。

很多社员家里面没有表,都是听到別人放了就开始放,

接著整个麦积大队家家户户的院子上空都升起浓烟,院子里面的墙壁上都映照著火光。

里啪啦的声响不绝於耳,刘一民被杨秀云喊了起来,到院子里面烤柏枝火。

这是汝城的传统,每到过年,家家户户都会到山上砍一些柏树的枝,等到大年初一的时候在院子里面点燃,一家人围著火堆烤火,寓意来年红红火火。

之前因为four旧的问题,很多年都没有这习俗了,现在大家又开始將这一习俗传承了起来。

柏树叶子油性大,燃烧起来后,整个院子都是柏树的香气。

杨秀云在旁边低声念著祛除百病的吉祥话,火烧的快,灭的也快。柏枝火烧完,刘家才开始放鞭炮。

柏树枝燃烧的浓烟和鞭炮的烟雾,就是整个麦积大队的年味。

一九八一年终於到了,漫天的大雪再次落在了枯叶河两岸。

刘一民走出家门,先来到支书李大山的家里,代替兰勇来看一看他的老爹。

热热闹闹的麦积大队里,支书李大山的家里显得略微有点冷清。家里面三个孩子,两个在外面。一个女儿已经结婚,过年的日子,肯定要在夫家过。

敲开门,李兰勇的母亲就快步迎了上来:“他爹,一民来了,一民,赶紧往屋里面坐。”

“婶子,我来看看大山叔和您!”

“哎呀,怎么能让你来呢,你现在可是大作家,你吃什么?我去给你抓点生和瓜子。”

“婶子,那是在外面,回来还是你嘴里面的一民。大山叔呢?”

“放完鞭炮吃完饭回去躺著了,我去叫他。”

过了一会儿,李大山披著袄走了过来:“一民啊,难得你还跑到家里看望我这个老头子。”

“大山叔哪里的话!”

坐在李家聊了很久,刘一民才离开。李大山看著空空落落的家,颇有一种“悔叫儿子觅封侯”的感嘆。

大年初二,遇见了李兰勇的二姐李兰霞,李兰霞一边感嘆刘一民在外面的成长,调侃道再也不是那个破窑洞里穿著露脚趾解放鞋的刘一民了。

“一民,你要是有兰勇口信了,记著给我写封信!老三这性子,要是回来了,我非得拿著鞭子揍他!”

李兰霞咬著牙说道,可是眼晴里,哪里有生气的样子,儘是担忧和宠爱。

刘一民在家里面待了很久,还收到了朱霖的来信,信封的后面依然缀著一个“勿”。

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最新地址:www.071662.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