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 第145章 研討会捧臭脚

第145章 研討会捧臭脚

周燕如站在《燕京文艺》的门口,看到崔道逸后,立马就黑了脸。

笑著看向刘一民將他带进了《燕京文艺》的编辑部,狭窄的红柱青瓦走廊显得有点拥挤。

上次是在《燕京文艺》编辑部的办公室召开,但是《燕京文艺》的办公室小,是低矮的一层平房。

不过他们编辑部在燕京文化局里面,於是就借用了燕京文化局的会议室。

这里原本是燕京文联和文化局共有的,《燕京文艺》是燕京文联的刊物。现在文联走了,但是编辑部一直在这儿。

走进会议室,会议室內侧墙壁上贴著“《狼烟北平》和燕京歷史文学发展研討会”,里面稀稀拉拉的已经坐著不少人了。

走进去就看到了汪曾琦正在跟人聊著天,刘一民进去后,汪曾琦的目光就放到了刘一民身上,衝著他招了招手。

刘一民走了过去,低声问道:“您不是不参加研討会了?”

汪曾琦的目光闪过一丝狡,握著手说道:“別人的我不来,你的我得来!

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王濛同志。”

王濛身穿著劳动布大袄,戴著前进帽將自己捂的严严实实,乍一看还以为是一位老大爷。

“王濛同志你好,你的《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我非常喜欢。”

“这部小说可让我终身难忘,刘一民同志,你写的作品也很好。我作为一名老北平长大的老北平人,读你的《狼烟北平》犹如让我回到了过去。《燕京文艺》没有请我,是我自己积极要求来的。”

王濛可谓是成於《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这部小说让他名声大噪,轰动一时。但也让他吃足了苦头,年纪轻轻就被成了佑派。

目前是燕京作协的副主席,最高做到过文化部的掌门人。

“官僚主义要不得,勇敢的揭露內部的矛盾,这是改进工作的前提,这也是为人民写作。”刘一民笑道。

王濛在团里工作过,偏偏写的是团里年轻人对官僚的不满。刘一民甚至觉得,这是王濛將自己的经歷写出来了。

刚开始发表后,王濛看著大討论乐不可支,转眼他就笑不出来了。

“你说得对,你说的对!”王濛拍了拍刘一民的手背,对他的理解表示感谢。

参会的除了王蒙、汪曾琦之外,还有冯友兰的女儿宗谱、艾清和李记也都过来了。加上《燕京文艺》的人,得有二十多人。

此外,燕京文化局的一些领导也都坐在旁边进行了旁听。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崔道逸低声说道:“周燕如还真没吹牛,规格確实不低,李记主编和艾清都来了,相当於国家作协召开了一次研討会。”

研討会都是捧臭脚的,可这次捧的是刘一民的臭脚,又是別有一番感觉。

刘一民甚至在想,要不要学贾小姐坐在会议室中间,听著四周呼啸而来的吹捧声,再略带娇羞的说一句不敢当,还没那么好。

喝完茶再出去到厕所里面,尿一条线。

隨著李轻泉话音落下,李记率先发声:“一民,我老乡!”李记介绍刘一民的时候,总是会带著一句我老乡。

“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豫省人,从他的作品里面能看到他是一个从土里走出来的作家。对底层和乡土的描写都非常的真实。《高考1977》里面的农村社员,

再到《狼烟北平》里面的人力车夫。

狼烟』两个字就带著战火和残酷的味道,“北平”两个字能看出厚重的歷史感。只要有翔实的资料,我们豫省人也能写出地道的燕京文学作品....”

李记的话像是拋砖引玉,他说完,艾清就立马接话说道:

“一民,我们去年认识,第一次见到这个年轻人,就感觉到他身上的朴实和乡土气息,仔细听他讲话,就会发现他谈吐非常好。第一面就聊了聊目前的诗坛,他对诗坛的预测,看来已经成为了现实。

这个年轻人,不仅写得好,想的也深,胸中有丘壑,有天地。我经常批评年轻人,有些年轻人就听不得批评。我虽然没批评过一民,但从《狼烟北平》刚开始引发的爭议看,他是能扛得住批评的人。”

艾清所说的预测,讲的是“归来派”诗人和年轻一代诗人的碰撞。艾清就是艾清,夸的刘一民都有点不好意思。

艾清说完,王濛接过话题:

“文三儿这个人物很典型,一个典型的小人物。在时代的大潮下挣扎存活,

也想喊一声壮怀激烈,但现实的炮弹终究是炸碎了他的英雄梦。他没受过教育,

他刚开始不知道什么叫做国家,叫做民族,所以没有民族意识。

从他身上可以看到,民族意识逐渐觉醒。歷史的变迁和小人物的经歷相结合,又塑造了许多典型的人物。確实是一部难得的佳作。”

《狼烟北平》大家聊了一个多小时,话题开始慢慢地转向燕京文学的发展上面来。

中间休息过后,研討会继续开始。

“如何写出真正的老北平作品来,写出像《狼烟北平》这样好的作品出来?

北平有什么能写?在老舍先生去世以后,如何继续发展以北平为基调的燕京文学。”

李轻泉作为主持人,提出了三个问题,

李记看向刘一民,说道:“谈起老舍先生,一民,你的《狼烟北平》什么时候演出?”

“万老师將首演的时间定在了1980年的一月一號。”

“嘶,看来万院长很看好这部剧,到时候我一定得去看一看。你们想看的也记著买票,一民可是把卖票的时间都透露给你们了!”

李记指了指在场的眾人,一句话就让气氛轻鬆了下来,逗笑了一群人。大家都很识趣,也没人问刘一民要票。

王濛和宗谱作为两个老燕京人儿,讲了不少的老北平的事情以及燕京的习俗。

“燕京发生过的大事儿大家都知道,但不是燕京人,小事儿大家肯定也不懂。另外,燕京人的衣食住行都非常讲究,在皇城根儿活了几百年,身上的那股子气不知不觉就给养了出来。

他给你说话劲儿劲儿的,端著架子,提著嗓子,这叫京味儿。老燕京人身上,还带著一种玩世不恭的感觉,在皇城根儿生活了几百年,见惯了各种各样的大事儿,似乎就比別的地方人看的开。”

王濛话音落下,宗谱接话道:“就像是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他身上经歷过的事儿多了,他看的就开了。”

刘一民暗道,这两个一听话,就知道是地道的燕京人儿。

讲著讲著,不自觉地范儿就起来了。

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最新地址:www.071662.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