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我有无敌舰队 > 第326章 兵临胶州外

我有无敌舰队 第326章 兵临胶州外

作者:晓小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17 03:10:17

就在王新一行人寻访大顶山的时候,吴梁两国终于谈妥罢兵休战协议,以此时的战线划分国土,双方军队不得越界一步。

在历经了一年多的战争后,这场残酷战争终于结束,吴国夺下海州、徐州、宿豫满载而归,巨大的胜利也让吴国百姓倍感骄傲。

三王子铁弘安的声誉更是在吴国境内大涨,在有心人的刻意引导之下,说三王子铁弘安有开土之君的风范,未来定是盛国明君。

虽然双方罢兵,但为了防止吴国背信弃义,张贺英并未第一时间带领军队离开临沂,而是继续选择驻守一段时间,等吴国大军搬师回朝后,他才会带兵返回青州。

虽然张贺英的大军还需要驻守临沂,但一些地方团练兵马却是开始返回自己驻地休整,等待朝廷新一轮的调遣。

但也有将领并未带兵返回原驻地,萧骥在经过两日的风尘仆仆行军后,终于率大军抵达了日照。

在日照休整两日,补充过一些军需物资后,萧骥就带着大军一路向东,直扑胶州而去,当萧骥大军抵达日照时,军情部探员便将消息反馈回了总参。

得到消息的高寻,下达的第一个命令就是,密切关注萧骥所部的动向,随时将消息呈报回总参。

胶州总参作战部,高寻拿着一份调查报告说道,“这里就是关于萧骥所部的全部信息,下面会每人发一份资料,请各位看后我们再做讨论。”

说完,高寻便示意了旁边的工作人员,把资料发下去。

坐在首位的秦傲天,打开资料第一页写着的便是,萧骥的家庭背景以及履历。

萧骥男,三十岁,今年正好是而立之年,家中名列老二,家有一妻三妾,有子女五人,现为青州勇卫左营主将。

萧家是大梁的百年勋贵,祖辈曾与梁祖一起打过大梁江山,萧骥的父亲,萧家家主萧起现在更是贵为大梁成国公。

萧家这百年来能在大梁屹立不倒、经久不衰,并不是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萧家四子都在大梁军队任职,而且个个能征善战,贵为一方主将。

勇卫左营、勇卫右营、与王城禁卫军、玄甲铁骑,并称为青州四大守护军,除了王城禁卫军是两万人以外,其他三部皆为一万人。

因为南线战局紧迫,所以勇卫左右两营,皆被派往了前线。

现在南线战局已定,萧骥不率勇卫左营回青州驻防,而是一路向东而来,其意图自然不言而喻,他的目标是胶州。

看完手中资料,秦傲天环顾众人开口说道,“萧骥率军而来,都说说你们的想法吧!”

作战部的一个二级参谋开口说道,“参谋长,我觉得萧骥应该是想来试探我们的底细,顺路还想捞些军功回去,毕竟他们这次被吴国打得这么惨,柿子都想挑软的捏,萧骥无疑是把我们看成了软柿子。”

话音刚落,另一个人便开口接道,“参谋长,胶州是我们的中枢重地,我们必须派兵将萧骥所部拦截在安全区域外。”

秦傲天看着高寻,不许不急的说道,“高部长,你觉得应该派哪支队伍去拦截萧骥。”

高寻开口分析道,“萧骥所部有一万人马,其中有三千骑兵,所以具有非常大的机动性,因此一个骑兵团与一个陆战团是最佳方案,但胶州现在仅剩一支骑兵混编团,若是把这个骑兵团派出去,那胶州将再无骑兵机动部队,若是有突发情况,这将会是一个致命点。”

刚才那个最先开口的二级参谋开口说道,“若是没有骑兵团侧翼辅助,那陆战团正面遇敌,将会遇到很大的威胁,所以我建议,派一千蛮族骑兵跟着,另外再从灵山卫调一个海军陆战队前去增援。

一个满编陆战团,一个满编海军陆战队,再加一千蛮族骑兵,那就是七千人,七千人对付萧骥的一万兵马应该足够了。”^

对于萧骥的一万兵马,秦傲天还真没放在心里,见其余人也没什么说的,秦傲天开口道,“竟然出击兵马已经决定,那你们作战部就马上拟一份详细的作战方案出来,一会儿把作战方案商讨报备一下,就发文调兵吧!”

随着大方向确定,总参各部门就像打了鸡血似的飞速运转,作战部在第一时间推演作战方略,以及有力的作战地点和运用战术。

虽然纪大刚去了大顶山,还没有回来,但后勤部还是在第一时间运转了起来,准备作战所需的各种物资以及弹药武器。

军情部也在将萧骥所部的动向去一条条的传回总参,“三军未动,粮草先行”,但军事情报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然兵家也不会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说法。

总参在高速运转的同时,也发令通知出击部队做好准备,接到出击命令的是,驻守在胶州的中央战区五团与半个蛮族骑兵团,还有一个海军陆战队。

为了保险起见,这次出击行动由作战部部长高寻亲自指挥。

大顶山,王新看着手中的调查报告有些不知道说什么,单翼滑翔伞的科研经费通不过审批,只是单纯的通不过而已,其中并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猫腻。

之所以拒绝,只是因为财政部的那几个审批人员,不相信人能飞上天空而已。

若非王新是从后世而来的,你要是告诉他人能飞上天空,而且还能天空自由翱翔,你看他的反应会是什么?肯定是妥妥的丢一个大白眼给你,然后看到你就绕路走。

不过看着财政部的那几个审批人员的身份,王新觉得他们还是不适合那个位置。

因为大顶山的各项实验,都是王新再用自己的小金库支持,因此报账自然需要走王伯的程序,但王伯又不可能亲自来管理。

因此这个大顶山科研财务部便诞生了,不过里面的人手都是王伯亲自挑选的,他们虽然在财务方面有不错的天赋,但基本的科学知识却是一无所知。

王新决定再在科研财政部下面成立一个审批部,用于各项实验经费的审批和判断,这个位置的最佳人选自然是他王新无疑。

但他并没有那个亲自管理的时间,因此人手只能从各个实验室自己挑选,既要信得过,又有一定科学知识的人,只要用排除法轻轻一过滤,人选名单变出来了。

之所以这么轻松,主要是两个条件都占有的人实在太少,除了他手把手带的江中立、李天聪、陈学宁、林文海等少数几人以外,就再无他人了。

但是他们都有自己的实验室与研究项目,可能时间不会很多,因此只能做出一个时间表,让他们相互抽时间去审批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