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我有无敌舰队 > 第320章 草莽英雄王新

我有无敌舰队 第320章 草莽英雄王新

作者:晓小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17 03:10:17

幽州大燕王城秘宜园。

园中依山傍水、妙语云台,山中云雾、湖中水榭,尽显北方山水的粗犷与豪迈。

亭台中,三个高贵男子正在品茶交谈,旁边侍女静静侍候,周围还有保护的银甲侍卫,一看就知道三人的身份不同凡响。

茶桌上还有一盘棋局,正在进行殊死搏杀,对战之人是一中年男子与一白发老者。

围棋主要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布局、中盘、官子,棋局之上的黑白交锋,完全不输于朝堂之上的勾心斗角。

高手交锋,想要斩敌于棋盘之上,就必须要有很强的计算与判断力,以及一个人的大局观。

老者落子轻盈而飘渺,处处都显着从容与淡定,中年男子则会久久沉思,一番苦苦思索后,才会选择落子方位。

“岁月如棋盘,光阴是棋子,过去的是积累,将来是未知,以为守住棋子,就可以看清人间黑白,能掌握住世事命运,却不知,山高水长,走过的每一条路,都是艰难险阻不归途,”老者轻飘飘落下一子,端起茶杯一边品茶,一边细语。

听到老者的话后,对座男子则是眉头紧皱,心中有一丝不悦。

两人身旁,另一名五旬男子则是不闻不问,对于两人的行为视若不见,把自己当成一缕空气,只知品茶欣赏山水。

中年男子落下一枚棋子,随后开口说道,“韩老之言,朕定会铭记心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一枚白子落下,将合围圈缺口堵上,顿时黑子损失惨重,老者摸着三缕白须笑着说道,“先王已逝二十余载,陛下执掌朝政也有二十岁月,二十年沧海桑田风云变幻,陛下觉得您的功绩史书会如何记载。”

中年男子眉头微凝,落子的手也犹豫不定,心中诸多思绪一闪而过,有愤怒,有沮丧,更有几丝黯然。

听到老者的话,看到中年男子的神情,旁边的燕国尚书令孔继只感觉杯中茶水苦涩,心惊肉跳,周围气氛也是越来越微妙。

但他并不打算开口,从而打破这种僵局,因为眼前二位身份实在超然,所以他还是决定继续品茶。

茶水入腹,却是满心苦涩,他只能在心里哀叹,神仙斗法,殃及池鱼。

手持黑子的中年男子正是当今燕王殷轩,人虽一脸和善,但帝王心术却是用得炉火纯青,登基二十余年,不知压倒多少大员勋贵。

神态悠然飘渺欲仙的老者是大燕的郡国公名叫韩流卿,曾经是先王的帝师,明明已到安享之年,但却依旧在为大燕奔波。

并不是他放不下权利,而是因为他心中有个结,那就是大燕在关外丢失的土地。

先王让他辅佐燕王殷轩,可白山黑水间的蛮族突然崛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十余载岁月中迅速夺下关外多地,他觉得自己有愧于先王,所以一直在为收复关外之事奔波操劳。

在蛮族崛起之前,韩流卿就提醒过殷轩要有所提防,但殷轩对此却是不以为意,采取的政策也是放任自流。

一心想着向南开拓的殷轩,把目光与大军都放到了南边的梁国身上,因此才有了沧州战役。

蛮族一路崛起,抢占关外大片土地后,殷轩看到蛮族大军铁骑的汹涌,又采用了规避措施,主要以防御战术为主,殊不知被动防御只会挨打。

对于殷轩的辽东防御政策,韩流卿一直都是颇有微词,两人一个激进、一个保守,平日里自然是三句话,有两句说不到一起。

从之前的话语中,也能听出韩流卿对殷轩的嘲讽,但因为韩流卿的地位超然,即使殷轩身为梁王也不得不受着,毕竟韩流卿曾为先王的老师。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更何况还是自己父王的老师,该有的恭敬殷轩还是会做到位的,但儒家的天地君亲师的思想,还是有很大威力的,因此韩流卿顶多也是暗中嘲讽,并不敢把一切放到明面上来。

对于两人的棋盘言语交锋,孔继已经感觉有些窒息了,他只是收了王新的钱,来当一个中间传声筒的,谁能预料到这两尊大佛正在神仙斗法,自己平白被波及。

看着处处处于劣势的棋盘,殷轩也没了那个争强好胜的心,他看着旁边的孔继说道,“孔爱卿,今日找朕,是有什么事吗?”

听到殷轩的话,孔继只感觉是天外仙音,他掏出一封书信,递到了殷轩的面前,“陛下,这是胶州王新给您的信。”

见识过火炮的威力后,殷轩对王新还是留了心的,他接过书信拆开信封,仔细地看了起来。

看完书信内容后,殷轩的脸上露出了怪异的神情。

火器结盟的事情,韩流卿身为郡国公,自然也是非常清楚,听到王新二字,他也立刻来了兴趣,看见殷轩的怪异神情。

韩流卿试探着问道,“不知是何事情,尽让陛下如此。”

殷轩把书信递给韩流卿,笑着说道,“韩老一看便知。”

看完书信内容,韩流卿陷入了思考之中。

“韩老,不知您觉得我们是否应该出兵相助王新呢?”殷轩虽然有自己的决定,但他还是先开口问了韩流卿。

仔细想了片刻,韩流卿才开口说道,“竟然我们已经达成结盟,我觉得此时发兵沧州,帮王新牵制梁军,还是有必要的。”

听到韩流卿的话,殷轩都不由得一愣,韩流卿一向都反对对梁国用兵,当年他发兵沧州,最大的反对者就是他韩流卿,如今这怎么突然转了性子?

殷轩却是摇头说道,“当初结盟只是为了应对蛮族,此时北方蛮族威胁未解决,我觉得不应该再牵动太多兵力。”

看到韩流卿要开口,殷轩急忙摆手说道,“韩老请听我说完,您的意思我自然明白,不过这几年大燕战事不断,国库消耗甚巨,已经无法再支持双线战争了。”

殷轩冷笑道,“他王新不是能耐吗?切断了我大燕海上航线,我大燕商民在国内没交多少税,反而在他那里交了不少,这次我倒要看看他是不是真的有三头六臂。”

韩流卿皱眉说道,“陛下,可不能因一时之气,坏了大局啊!他王新切断海上航线是不对,但陛下您别忘了,我们也是有求于他,这火器营的大炮火枪还没装备完成呢?”

“韩老,您放心!他王新还要从我们燕国运输战马呢?几万匹还真是大手笔,我都看得心动不已,即使我们不派兵压进沧州,他也不会切断我们的火炮供应的。

至于共同抵抗蛮族的事情,他王新本就只占半岛一隅之地,如今抢占了金州卫,他是不会轻易放弃的,只要他还留在金州卫,那这个抗蛮联盟就散不了,”殷轩自明得意的说道。

其实对于王新这么一个草莽英雄,殷轩是非常看不上的,几国虽都有敌意,但那都已经是既定的事实,现在王新突然崛起,那就等于又多了一个分蛋糕的人,殷轩自然会抱有敌意。

尽管真的很不想开口,但孔继已经收了钱,他还是出言说道,“陛下,我也赞同郡国公的意见,出兵沧州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说完,他又急忙从怀中掏出了两份东西,分别递向了殷轩和韩流卿。

殷轩有些不解疑惑地问道,“孔爱卿,这是何物?”

“这是微臣前几日弄到的齐鲁日报,上面记录了王新领地发生的事情,陛下,您还是看一看吧!”孔继谨小慎微地说道。

韩流卿拿起桌上的报纸,看着孔继好奇地问道,“这就是那王新弄出来的报纸?”

“是的,郡国公。”

虽然看不上王新,但对于王新这么一个人物,殷轩还是非常感兴趣的,能白手起家打下一片天地的人,定有他的非凡之处。

这两份报纸并不只有一张,而是厚厚的两大沓,尽管如此,殷轩还是拿起报纸仔细地看了起来。

不过对于上面的很多东西,殷轩与韩流卿都是看得一头雾水,做了什么事情他们理解,但他们却不明白其中意义何在。

就比如那颁布的“土地法”与“商业法”,他们知道王新是想收买领地百姓民心,但那么做真的值得吗?

为了一群普通百姓,去得罪本地的仕绅豪族,那不是在给自己的统治基础增加隐患吗?

对于王新出台的“商业法”,他们就更看不懂了,放着好好的农税不去收,去收商税能得几个钱?

在他们的意识中,商人毕竟是少数,即使提高税率,也不可能超过农税,所以王新的做法在他们眼中就是一个谜团。

不过在看到普及基础教育的政策后,两人就相继错愕了,统治阶级的愚民思想,还深深地烙在他们的脑中,他们真的想不通,王新为何会卖力不讨好的去搞什么普及基础教育?

还有郑国与梁国弃之如敝履的流民,王新不仅全数接纳,而且还好吃好喝的供了起来。

所谓的好吃好喝供了起来,就是那些人进工厂干活,王新每月给他们发粮食与银两。

之所以还发粮食,而非全部是银两,这也是无可奈何,因为小金库的钱越来越少,王新也只能开源截留了。

他的截留方法并不是苛扣百姓的工钱,那样生儿子没*眼的事情王新也不会做,他只是打了一个物价的时间差,在胶州一石米能卖到一两五钱,因为今年琉球大丰收,米价还不到一两银子,所以王新就把琉球的大米搬来了胶州,还当成一两五钱的白银给发了下去。

尽管琉球米价还不到一两,但王新还是做了一个统一规定,那就是给百姓的收购价不能低于一两。

虽然很多东西殷轩和韩流卿看得一知半解,但两人都总结出了一个疑问,那个疑问就是钱。

王新做了这么多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他的钱是从哪里来的?两人可不相信那是商税收出来的。

其实两人都想差了,领地内收的各种税,根本就没有留到王新的小金库内,而是通通进了政务院的财政部。

王新的钱自然是贸易与建厂而来,要说半岛最大的商人,那肯定就非他王新莫属。

小到酒庄、肥皂、纺织厂,大到水泥、砖窑、玻璃厂,他可是通通都没有断掉,更何况他还是半岛最大的海商,拥有诸多个国家的贸易权,只是那些东西都没挂他的名字而已。

说白了最大的利益还是来源于垄断,王宫酒是垄断,玻璃产业也是垄断,包括琉球的粮食也被他一个人给垄断了。

除此之外,还有源源不断新起的其他厂房,比如水压机制造厂、大兴农机场他都占得有股份。

报纸前面的诸多信息是疑惑与不解,但后面看到的很多内容,却把两人震惊得不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