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我有无敌舰队 > 第291章 义务教育

我有无敌舰队 第291章 义务教育

作者:晓小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17 03:10:17

不用温录为多猜,王新很快就揭晓了答案。

王新语气严肃的说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决定将这笔银两全部用于半岛的教育事业。”

一旁温录为喃喃自语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温录为朝王新拱手行礼道,“老师所见之远,所想之深厚,学生不及也,政务院成立也有半年之久,可从未想过开启萌学、教化民志,学生失职还望老师惩罚。”

王新摆手说道,“政务院财政赤字何来银两办学,即使想到你们也是两手一摊毫无办法,如此一来,又有何怪罪不怪罪的,办学知识我已交给杨桦去做,到时政务院只需全力配合即可。”

温录为立刻答应道,“政务院从上到下,每个部门定为开启萌志全力保驾护航。”

“此事虽由杨桦负责,但毕竟银两有限,回去你们政务院自己商讨一下,做出一个详细规划,明天傍晚之前送到我的书房。”

“是!”温录为与杨桦点头答应,然后就双双告辞离开了。

王新看着还没有离去的纪大纲笑着说道,“难道你们后勤部也想为办学做一份贡献?”

纪大纲没有任何犹豫,直接点头说道,“我们后勤部虽然也财政紧张,但是拿出个十几万两,来帮助办学还是不成问题的。”

王新只是打趣着说两句,他并不认为纪大纲,这个一毛不拔的铁公鸡会掏钱,但自己现在听到了什么?王新不确定的再次问道,“你刚才说什么?能再说一遍吗?”

看着王新这个样子,纪大刚脸色漆黑地说道,“我说我们后勤部也愿意出钱办学。”

纪大纲心理叫屈啊!我纪大纲是那种不分事态缓急的人吗?我纪大纲虽然喜欢往自己的玩你扒菜,但我也有一颗为国为民的心啊!

不管纪大刚说的如何的大义凛然,王新始终就是不肯相信这家伙的话,王新冷笑着说道,“说吧!你究竟有什么目的?”

纪大纲立刻叫屈道,“少爷,我哪有什么目的?我就是想代表后勤部出一份绵薄之力而已。”

王新皱眉看着纪大刚,语气不确定的自问道,“难道这家伙真的转性了?我真的错怪他了?”

“少爷,虽然适龄儿童教育是一个国家中兴的基石,但军人才是一个国家的后盾,我愿意从后勤部财政拿出六十万两,修建一所全方位的军事学校。”

“扩建军校,”王新终于知道纪大纲为什么会如此慷慨了,前几日总参发函过来,希望扩建大顶山军校,看来那份公函不仅发到了自己这里,同时也发到了纪大纲那里。

军队的素质、技能培养的确也不能落下来,王新笑着说道,“竟然如此,那我也拿出四十万,凑齐一百万专款专用扩建军校。”

纪大纲看着王新,心里已经是腹诽不已,这真的至于吗?难道怕自己贪污那一百万两,所以给这一百万带上一个专款专用的帽子。

政务院的办公速度也是非常高效的,第二天一早,办学计划就已经送到了王新的书桌前。

晨练用过早饭,王新就看起了那份办学计划书,计划中把教育主要分为了三大块,一是小学教育也就是萌学,二就是中学教育,三自然是如振华学堂一般的高等教育。

看完这份办学计划书,王新很满意地在末尾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以及盖上了自己的大印。

第二天一早,齐鲁报纸和胶州报纸就登载了义务教育的全部细则,顿时一场哗然大波就席卷了整个半岛。

因为这条消息实在是太震撼了,自古以来读书接受教育都是世家豪族的权利,但现在呢?政务院出台政策,适龄儿童必须接受义务教育,不然就会对家长处以罚款或者是劳役。

一时间,这条消息不仅烫伤了半岛的那些儒学门阀,同时也弄得半岛老百姓无所适从。

教育经不起坎坷拖延,尽管现在一所校舍都没有建起,但半岛的六年义务教育已经展开,所谓六年义务教育就是小学四年初中两年。

现在组建起来的学堂,很多校舍都是临时租用的府邸,因为时间太仓促,除了教学老师以外,学生连一本书都没有拿到。

一处民坊街道口,五六个汉子簇拥在一起摆着龙门阵,街道口前有一株三十多年的老槐树,此时的几个汉子正喝着小茶,谈着胶州的奇闻趣事,不过说得最多还是政务院出台的义务教育。

“崔老六,听说你把你家大娃子送去学堂了。”

槐树正下方,一个大汉粗声粗气的说道,“送去了,为什么不送去?我在地里刨了前半辈子,后半辈子又进了工厂,虽然工厂效益也不错,但我不想我家大娃子如我一般一辈子干着苦力活,我想让他学成之后能谋个一官半职,从此改变我老崔家泥腿子的称号,陈老大,我劝你最好也把你家娃子送过去,机会难得啊!”

陈老大摇头说道,“我也想啊,可家里不是还有几亩旱田,怕到农忙时,我家两口子忙不过来,我陈老大,没什么远大志向,这么多人去了也不差我家娃子一个。”

一番交谈下来,崔老六才知道,“就自己把孩子送去了学堂,其余人对这个义务教育根本就不重视。

都是街坊近邻,崔老六本来还想劝几句的,但想想别人执意如此,他也就作罢了。

几人正聊得兴奋时,一个年轻官员带着三个警察,也来到了槐树之下。

年轻官员和声细语的问道,“各位大哥,请问一下杨德家怎么走?”

几人面面相觑一会儿,崔老六才指着人群中的一个汉子说道,“他就是杨老三,也就是你们要找的杨德。”

看着年轻官员和警察,杨德有些畏畏缩缩的站起来,小心翼翼的问道,“我最近一直在工厂,今天是周末,所以才休息一下,我没干什么坏事啊!”

杨德扭头看着周围人的怪异眼神,他顿时想死的心都有了,他看着年轻官员,眼神中满是哀求,他想让年轻官员给自己说说话,自己真的没干什么坏事啊!

年轻官员没有搭理杨德,看着这里这么多人,他继续问道,“请问谁是陈土?”

刹那间,众人的目光又看向了陈老大,被点到名的陈老大一时间也有一些发懵,不明白怎么又叫起了自己的名字?

陈老大也是畏畏缩缩的站起来开口解释道,“我最近都在田里忙活着,我也没干什么坏事啊!”

年轻官员用手压了压,语气严肃的说道,“你们不范事,我们能过来找你们吗?”

年轻官员解释了一句,就继续开口问道,“你们中谁是唐庆?”

最后方的一个汉子也是疑惑着站了起来。

“还有那个夏坤二、杨华浩、李管、白福二……”

年轻官员一口气念了十几个名字,顿时人群中除了崔老六,其与人通通都站起来了。

看着站起来的五人,年轻官员大声的说道,“你们不知道政务院出台的义务教育政策吗?少爷免费供你们孩子读书,不仅不收束修,还免费供应一日三餐,你们居然都不懂得珍惜,你们自己说吧!是送孩子去学堂,还是处罚金或者劳役。”

听到要处罚金或者劳役,陈老大立刻就慌了,他转身就朝着巷子中跑去,其中一个年轻警察想追上去,但却被年轻的官员拦下了,“不用去追,他家就在这里,他能跑到哪去?”

很快陈老大就回来了,他一手牵着一个,还没有搞清楚情况的小男孩,朝着年轻官员立刻说道,“这是我家老大,今年十一岁,这是我家老二,今年九岁,你都带走吧!”

看到陈老大的神速反应,其余人也反应过来了,纷纷朝着自己家里跑,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年轻官员面前就站了十几个孩子。

年轻官员叹气说道,“你们带过来给我干嘛?等周一学堂开课,你们自己送到附近的学堂去就行,记住一定要送去,我会定期来检查的,若是下次我过来,你们还没有把孩子送过去,就别怪我不讲情面了。”

年轻官员和三个警察走了以后,陈老大抹着额头的汗水,看着自家两个熊娃子,没好气的说道,“还不回去让你娘准备东西,老子明天送你们去上学。”

陈家二娃摇头说道,“爹,我不去。”

陈老大抬手就是一个巴掌抽在了陈二娃的屁股上,“你不去上学,你老子我就要去蹲大狱。”

听到自己不上学,父亲就要去蹲大狱,陈家二娃立刻就着急了,拼命的点头答应道,“我去学堂。”

崔老六笑着说道,“看你们这一个个的样子,刚才我劝你们去吧!你们还不听,现在知道好歹了吧?”

像这样的事情,还不止发生在街道口的老槐树下,就在今天,胶州很多年轻官员,双脚都已经走起泡了。

胶州三大小学学堂,也从一个教室两三个人,渐渐的走向爆满,然后开始装不下,在政务院的紧急磋商中,只能在租下两座宅院,开办两座新的小学学堂。

很多孩子也从畏惧学堂,渐渐的开始喜欢上这个同龄人遍地的地方,尽管教书先生很凶,但依旧挡不住他们天真的热情。

启蒙教育虽然重要,但毕竟所教的知识有限,因此可以先从国学教育开始,然而初中学堂就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很多中学适龄少年根本就大字不识,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开展中学教育?就成为了政务院非常头疼的一个问题。

经过一番紧急磋商,最后也只能把那些人送进小学学堂,让他们从字母拼音开始学起。

王新看着政务院送过来的近期义务教育汇报,对严浩、温录为、杨桦等人的工作态度非常满意。

胶州城北三里外,韩阳镇中央的一座宅院中,三个老头正在树下喝着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