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我有无敌舰队 > 第116章 塔吊机

我有无敌舰队 第116章 塔吊机

作者:晓小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17 03:10:17

当一门门漆黑的火炮整齐的摆在码头上时,很多人都感觉一个头两个大。

看着那沉重的火炮众人都很苦恼,不知道怎么样才能把这些火炮弄到船上去。

当众人正在头疼苦思冥想时,王新确实悠闲地站在一旁,姚山挪移步伐来到王新身边。

语气试探的问道,“少爷,你是不是有办法把这些火炮弄上船去?”

这点小事就把你们难住了,看你们那一个个的样子,姚山差点没被王新这话气死。

把几万斤的铁疙瘩搬上船,你居然说是小事,尽管王新的话很气人,但姚山却是笑了。

不管气人不气人,只要能弄上船就行。

行快就有两群人,那着各式各样的工具风风火火的朝着码头赶来。

一时间石道上都是移动的人影,很快罗学钱和薛铁匠就来到了王新身前。

两人先后与王新打过招呼,然后就和王新讨论起了此次前来的目的。

很快兵工厂的匠人就和那些泥瓦匠一起,在码头上开始搭建一个巨大基座。

匠人们正在忙碌的是王新自己设计的一款人力式塔吊机,兵工厂负责差动滑轮组与钢轴的安装,泥瓦匠人则是负责钢筋混凝土基座。

王新则是在一旁指挥,毕竟这款塔吊机是王新设计的,有了王新的加入速度也会快上很多。

姚山、李锐、纪大纲见自己也帮不上什么忙,在和王新打过招呼后就各自散去了。

姚山则是继续带人去搬运火炮,李锐和纪大刚则是回了大顶山的校场。

时间流逝,头顶的太阳也在缓缓移动。

忙碌中第一座塔吊机的雏形出现了,在太阳临近海平线时,三座传统塔吊机终于完成了。

接下来就是等混凝土干后,把包边的木板拆掉,就可以开始使用了。

忙碌了一天的王新回到别墅后,就被颜秀英四人围住了。

颜秀英心疼的摸着王新的脸说道,“那些事情让匠人去做就行了,你何必要亲自凑上去?”

沙发上坐着的洪雪则是说着风凉话,“哎,以前还勉强可以看,现在都晒黑了。”

王新听着洪雪的话,心中则是在想这丫头是不收拾不行了,最近感觉他好像要飘。

薛如昔本来也想说几句的,但看见一旁关心的颜秀英,她还是闭嘴了。

薛如昔的性格本来就不强势,反而是像邻家小妹一样,性格温和有些随遇而安,凡事都不会太去勉强。

在颜秀英的关心中,洪雪的奚落嘲笑中,薛如昔的目光中,与巧儿的事不关己中。

一夜就这样平静而安和的过去。

“鸡人报晓传三唱,玉井金床转辘轳”。

清晨的大顶山是忙碌的,一门门沉重的火炮被吊上了盖轮船,在众人的合力搬动下。

充满金属质感的火炮被挪上了自己的炮位。

王新与诸多住民在大顶山的生活是忙碌而安稳的。

而离同县县城几里外的官道上却是人影重重,这些人群中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有,老者满脸皱纹,身上衣物千疮百孔,眼神透露着对生活疲惫,少者孩童也是形容枯槁,四肢干瘦有若骷髅。

虽然每个人都面有菜色,虚弱不堪,衣不蔽体,但他们眼中始终吊着最后一缕生气。

大脑中始终回想着那句话,“一世凄苦,半世卑微求生,半生地狱挣扎。若想躲避战乱就前往胶州,若想活命生存就前往胶州。”

这句话成为了他们最后的信念。

尽管一路走来,已经有很多人倒下,但难民的数量依旧庞大。

人群中有不少衣衫褴褛,面容污黑的青年,在下意识的引导着众人前进的方向。

同县府衙内,知县廖光华正在伏案处理公文,在这合光同乘的官场内,廖光华算是少有的“两袖清风,秉公断案”的清官了。

也正因如此,已经快年近花甲的廖光华,现在还在知县位置上几年未有寸动。

一个衙役飞快地跑入官厅,语气急切的说道,“启禀大人,城外半里发现大批饥民正在朝着同县赶来。”

听到衙役的话廖光华丢弃了手中的毛笔,迅速的站起身朝着官厅外走去。

他虽行色匆匆,但嘴里还在不停的吩咐着,“快带人去开仓放粮,在城外架设粥场,再去准备一些御寒之物。”

廖光华一旁的师爷说道,“大人仓库内的粮食已经不多了,恐怕难以为续啊。”

本来还想着要出城去看看的廖光华,突然就停下了脚步。他对着一旁的衙役说道,“快去准备马车。”

廖光华踏上马车对着车夫说道,“去城北的高府。”

接下来的一个时辰内,廖光华踏遍了同县内的所有世家豪族,给他们讲述戍边百姓战乱之苦,天灾下百姓之苦。

希望他们能做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可是一个时辰下来,却是收获寥寥,所有世家豪族捐献的粮食还不到100石。

此时的他已经口干舌燥,神情疲惫眼神涣散。

他看到了一个国家的暮气,看到了那些世家豪族的为富不仁。

他的脚步突然慢了下来,现在的他不敢面对城外那些饥民,他觉得自己愧对城外那些逃难的百姓。

也感觉自己头上的这顶乌纱帽突然变得沉重,压得他低下了头颅。

就当他要踏上马车,朝着城外赶去时。一个衙役骑着马匹快速赶到了他的身旁。

“启禀大人,那些饥民并未在城外停留,他们正在朝着胶州的方向赶去。”

廖光华有些不敢自信的说道,“你说什么?城外那些百姓离开了。”

“是的大人。”

此时的他突然感觉有些宜兴南山,既有失落也有一丝宽慰。

失落的是自己没能帮上那些逃难的百姓,宽慰的是胶州身为军事重镇,当库存量肯定富足。

而且他对乔方也有所了解,知道这些逃荒百姓过去了,知州大人不会束手不管。

他对着一旁的衙役说道,“你快马加鞭去胶州,把这里的事情和饥民的动向告诉知州大人。”

其实精武门一路上都在帮助这些饥民,时不时的就给他们发一些粮食或者馒头。

不然根本就不会有这么多人,能活着走到这里,这些饥民之所以不在同县停留。

是因为他们知道,再往前走不到两里地,就会有人给他们分发口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