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科幻 > 我的电脑里有个神级文明 > 第五十八章 月面基地选址 (完)

几个呼吸间,在时间来到t 481秒的时候,楼兰号整个座舱中就只剩下一灰白的世界了。

谢云逸坐在驾驶座椅上,脚下,四周,整个世界都是静悄悄。

尽管第二次来,还是会感觉到无尽的震撼!

无穷无尽的环形山轮廓与陨石坑绵延铺向了远处的黑白天际线。

这时候回望地球,它就像半块孩童咬掉一半的蓝色宝石糖果,挂在黑色背景的夜空中。

人类近在咫尺的天然卫星,在楼兰号的航程计时单位中,它仅仅就只有481秒,合计8分钟多一秒。

8分钟时间,正常人类起床刷牙穿衣出门的速平均速度,恐怕也就这样了,但楼兰号的这8分钟,跨越了40万公里,到达了月面。

这是一种怎么样的奇迹?

所以谢云逸对鲲才会保持那么高的警惕。

之所以在之前他会问伍智祥,如果外星人来了,这个世界会怎么样,这个问题的本质是:

既然外星人能来地球,首先问题是:它们怎么找到地球的?!

然后才是他们怎么来的?!通过什么方式过来的?!

紧接着是猜测他们过来的原因,动机,利益等等。

最后经历了一切后得出结论才是他们为什么会过来。

在整个思维框架中,其实最具技术含量问题的是:

他们怎么过来的,通过什么方式过来的!!

而这个问题的直指一个核心:星际旅行的效率。

楼兰号的最高速度8900公里\/秒,四舍五入就是公里每秒,光速的三十分之一!

这样的效率高吗?从地球到月球,非载人情况下,仅需50秒左右即可抵达月球。

对于现在谢云逸了解到的实际情况对比结果显而易见:非常高!!

他能想象到,以鲲的尿性,它能给出这种速度的飞行器,那么它手里面肯定还有比这个速度更快的飞行器!

这是智慧物种的共性。

谢云逸看着视野的左下角位置上的详细信息:

距离月球地面垂直距离:76米

状态:悬停

横移速度:0米\/秒

光学隐身:开启

电磁隐身:开启

超低空光学隐身失效速度:980米\/秒

超低空电磁隐身失效速度:2.7公里\/秒

他在座舱的正前方找到了两个个按钮:【锁定高度】【避开圈定区域】

按下两个按钮以后,他轻轻一推方向杆,缓缓地一脚油门,楼兰号的速度就迅速提了起来。

就在谢云逸驾驶着楼兰号从月球赤道往月球南极飞行的时候,

m国社交网络上一则视频消息快速传播了开来:

视频是以第一人称视角拍摄的一个天文爱好者的聚会活动,视频中总共有15台露营车,远远地围在一堆篝火旁,而露营车之上,零零总总总共十几台天文望远镜正对着月球,大的小的,长的短的,其中一台超过1000毫米口径的天文望远镜最为亮眼。

这台天文望远镜说是一座只能被车拉着跑的炮台也不为过,它的体积有半个车头大小,可伸缩镜筒最长为2.3米。

此时它正对着月球的的画面正被投影在聚会者众人面前的幕布上。

画面中,烧烤的,喝酒的,聊天的,操作望远镜的,热闹非凡。

突然有人指着幕布上的投影大叫了一声:

“上帝,那是什么?快看!”

众人齐刷刷的看向投影幕布。

然后就是齐齐发出倒吸冷气的吸气声,然后就是一阵阵疯狂的呼唤与叫喊:

“快来看,这是什么?”

“这是UFo吗?”

“天啊,上帝,他们终于来了吗?”

只见幕布上影影绰绰的大气扰动下,仍然可以清晰看到月球的月面之上,有一个黝黑的物体正缓缓降落在月球的南极阴影区域之中。

得益于独立日系列两部国民级电影,在欧美地区,众多的民众对于外星人的想象与斗争,火种从来就没熄灭过,这次这个视频的出圈,基本是可以预测的。

因为每一年都会有这样的一个或两个视频出圈,时不时刷新下大众的阈值。

这次这条关于外星人飞船的视频的出圈,不同认知层次的人反应则各不相同。

欧美地区的民众是盲目的,他们盲目地跟随着身边一切看起来身份地位更高的人的行为,他们盲目地囤积体积大,消耗快,无法自制的日用品,以获得一种虚假的“控制感”!

卫生纸,瓶装水,罐头食品,枪支与弹药,常用药品,面粉,燕麦,意大利面,洗手液,消毒水等等生存生理,卫生健康,个人安全,心理需求系列物资很快便被抢购一空,大批量的囤积在家。

但很快,人们又发现一个比较奇怪的事实:当他们去抢购时,超市只是顺势涨价了,而且涨价的幅度并不高,最主要的是,超市不但不限购,而且供应量好像无穷无尽一般。

这个视频发酵过后的抢购热潮引起了网络上沸沸扬扬的热议,从而顺利出圈。

佳宇第一次关注到这个视频的时候,它还在一个名为“真相(truthFi)”的小众论坛中发酵,佳宇并没有对这个视频做任何的修改,原封不动搬到了星空论坛的【遥望星空】板块中。

最初,佳宇的目的只是为了让论坛中增加更多的素材。

它的这个做法,让这个原本并没有什么特色,属于无头无尾的视频得到了进一步发酵。

外网中,最先引爆的是tiktok,它属于年轻人的天堂,热度飙升的异常快,其次再是推特这个平台,然后再是脸书和油管,四路交火之下,共同缔造了这波庞大的趋势流量。

而反观国内,尽管热度有蔓延进来的趋势,但国内的管理实体依然还是在做着高科技公司西迁的协调工作,网络上这个视频的相关搜索趋势显示,它的热度属于明显上升状态,预计热度再持续上升,两个小时内就将登陆微薄和抖音热榜。

佳宇突然觉察到了一丝微妙的变化,以往很多趋势热度,流进国内都要经过一道筛网,过滤一次,而这次,仿佛这道网不存在了一般,没有任何的阻隔,直接就放进来了,明明上次星空论坛引起的趋势热度都在这道筛网中过滤了一遍,至少期间有过3-5小时的传播真空期,唯独这次的趋势,却没有被过滤。

并不知道谢云逸具体所处位置的佳宇把这个信息整理并记录到了日常运行日志中,转而继续寻找起网络中的那道城墙后的堡垒的现实突破口。

不过在它去执行它的任务目标的同时,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它决定向谢云逸发起了一个提示:

月球南极,互联网传播的视频中,发现一艘未知飞船降落到了南极,根据月表的阴影变化,预计在1天前!

....

t 3601S

月球之上。

谢云逸的飞行高度始终维持在距离月表76米的垂直高度上,他一路上的见识比起上次毫无体验感的飞行来说,这次的飞行体验感可谓是拉满了。

他看到过距离月面300多米起伏的陨石坑,见到过月震发生时超过700米的环形坑的山体滑坡,见到过在环形山上的熔岩冷却过后的坑洞,见到过除了灰白色以外的其他颜色的稀土矿,裸露陨石坑底的大片暗红色的铁矿,纯净的二氧化硅矿脉。

这一切都是那么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这让谢云逸真正的意识到,月球的重要性。

至少在月球人类可以享受到极致纯净,极致均匀,极致稳定的尖端科学制造,如,微重力的环境下,材料内部因重力引起的分层,沉淀和对流现象极大减弱,这意味着在月球上可以生长出比地球更大,更纯净,几乎没有缺陷的晶体,这对于半导体,激光和医药领域的buff叠加,可想而知。

在月球的低重力环境中,会比地球更容易制造出因为密度差而无法均匀混合的金属泡沫,新型合金或者是新型玻璃新型材料等等。

另外在月球上,可以看作是超高真空的大片真空实验场,一些纯度要求较高的材料的制备,就完全不需要担心氧化,空气中有杂质污染的问题。亦或者是一些焊接效果要求极高的工业生产,真空镀膜,激光焊接可以到达完美的效果,而这,完全抛弃了一整套庞大且昂贵的真空泵系统。

对于整体成本的节省,是可想而知的!

如果这时候再套上一层智能制造工厂buff,那结果该是多完美!

就在谢云逸畅想着智能工厂的未来时,佳宇的话打断了他:

“月球南极,互联网传播的视频中,发现一艘未知飞船降落到了南极,根据月表的阴影变化,预计在1天前!”

谢云逸摘下头盔,迅速按下了方舟手机的亮屏按键,指纹识别以后快速打开了佳宇说的那段文字,并快速把原视频看了一遍,他把他从地球起飞降落月球再到半自动巡航到月球南极的途中的所有流程都过滤了一遍,没找到自己的操作上的任何问题后,他打开佳宇的运行日志,他反问道:

“佳宇,这个1天前的视频,你怎么看?”

“佳宇对于这个事也比较好奇,一开始我以为是电脑合成的视频,但后面佳宇把这个原视频搬运到星空的论坛以后,事件本身的亲身经历者也开始跳出来讨论这个事了,我才根据当事人的描述去核实了当时的时间,场景,参与聚会的人,才给这个事件标注了置信度。”

“不过,根据当事人的描述,那艘飞船原本是很小的,他们其中一个外星人狂热爱好者用了后期处理软件加工了下,导致整艘飞船才显得那般大!”

“先生,如果您现在正在前往南极的话,请务必小心!”

因为佳宇只能从谢云逸与楼兰号的主控系统语音聊天的过程中,才能知道谢云逸的动向,因此,它对于除了谢云逸说出来的话,其他的信息,它都是不知道的。

楼兰号是独立的,楼兰号主控系统也是独立的,而佳宇作为独立的外部信息体,几者都是相互独立的,这也是谢云逸可以放心使用鲲的科技造物的原因之一。

看完消息的谢云逸,换了只耳朵重新带上微型耳机,然后迅速带上AR头盔,说道:

“我现在确实正在前往南极,如果真的南极有外星人,那我们刚好测试下楼兰号的光学隐身和电磁隐身的效果,如果可以测试到外星人的武器攻击能力就更好了!”

对佳宇说完,谢云逸自己在心里又补充了句:外星人能攻击到楼兰号的话,我有把握再从鲲那里捞到一些好处!

“不过佳宇结合我们之前推断出来的末日征兆与楼兰号拍摄到的月球基地,很大概率是人类自己的飞船!”

....

不过,接下来,注定要让谢云逸失望了。

t 3750S

就在谢云逸刚把楼兰号开进月球的南极圈的时候,刚好处于昼夜交替线上的一艘飞船正准备在起飞。

他可以明显看到在楼兰号的红色框框的标注中,有一个飞船的起飞平台正缓缓从一个环形山中升起,这艘飞船就位于这个起飞平台之上。

通过分析与计算,楼兰号把这个飞船与这个起飞平台的尺寸都做了详细的标注:

未知飞船:

形状:类潜艇外型

尺寸:

长度:65米

最大宽度:13米

最大高度:23米

疑似引擎热源:24处

起飞平台:

长度:224米

宽度:132米

当前整体海拔高度:-75米

谢云逸关注的点则是,这个发射平台所处的位置,它位于月球的南极圈圈上,东经12度,南纬88.46度。

有意思的是,这个点位是位于南纬88.46度到南纬90度(月球南极极点)上,太阳光永远只能以极低的1.54度倾斜射入,这意味着,只要环形山足够的高,环形山足够的大,那么能埋藏的真相是相当多的!

因为在环形山坑底,太阳光永远都照不到,它会形成一个永久阴影区,人类只要不从南极正上方去看,那么永远也不看月球的阴影中有什么。

谢云逸暗暗点头的则是这些人把基地选在了这些地方,这倒给他提了个醒。

最终,那个起飞平台停留在了海拔负38米的地方,而这个地方,如果不是楼兰号显示的数据变化,他根本就看不见。

最终在拉近的摄像头画面中,谢云逸隐约看到了微弱的黑色中偶有光线在闪烁。

“楼兰号慢慢靠近它!”

此时谢云逸没有在自己操作了,对于自己的操作水平,他还是比较有数的。

目标已选中

直线距离:12公里。

电磁隐身状态:良好

光学隐身状态:良好

当前加速度:5米\/二次方秒

能源余量:47.73%

谢云逸坐在座椅上,在楼兰号的舱内全景视野中,他看到的是不断从脚下缓慢移动的各种大型的环形山,有部分的大型环形山的坑底,楼兰号作出了标注。

10个环形山中有3到4个环形山坑底有非天然建筑!

这比例相当夸张!

亲眼近距离目睹过后,谢云逸心里的紧张感又莫名拉了起来。

这些非天然建筑中,有些是冒尖的透明小圆顶,圆形的穹顶,透明材质的,不知道是玻璃还是更强的合成材料,有些大的环形山中,坑底更深的,它里面的建筑更大。

从楼兰号圈出来的反馈来看,尺寸最大的莫过于一个巨型的茧状建筑,裸露在坑底的有1.2公里的长度,宽度则达到了480米,高度有120米,最小的一个环形山,它很浅,穹顶建筑甚至有一部分在太阳光的照射之中了!

谢云逸看到的最奇特的几个环形山是一排黑色的面板围成一圈,大剌剌摆在月球表面,而等到楼兰号驶近了才发现,这是环绕整个环形山周长在400多公里的镜子。

在谢云逸的高度看,那圈镜子反射的是星空的黑色,在地球表面的角度看,只能看到月球上一览无余的灰色,而事实上,从太阳光最多1.54度的入射角看,则能反射出坑底的建筑情形,他才理解,天才在哪儿都有,并且有很多的事实。

而正如谢云逸想的那样,楼兰号的垂直投影位置刚进入这片巨大的环形山中时,才发现,在这个巨大的环形山坑底,居然有着太阳光,而这太阳光,就是这些镜子反射下去的!

光线的照射中,有着一个个穹顶,在穹顶中,有着一个个各种形状的立体绿植种植框架。

这是多么壮观啊!

谢云逸看着都觉得无比心惊。

在月球建这样的工程,流程很简单,但无不意味着在地球上的十倍于三峡大坝的工程量。

但考虑到月球的低重力环境,这样的工程貌似又可以理解了。

“当前距离目标:1.5公里”

谢云逸用楼兰号的测量工具测量了下那个未知的飞船起飞平台与刚刚路过的环形山边巨型大镜子的直线距离,他得出一个丝毫不出意外的结果:

1.9公里!

因为巨型环形山本来就是不规则的,而楼兰号此刻的飞行路线正是沿着巨型大镜子的排布方向而去的。

而作为被框选的目标,那个未知的飞行器起飞平台,在楼兰号直线前方的另一个较小的环形山中。

很快,目标便出现在谢云逸面前。

但很快,他就有点后悔浪费这个时间过来了。

也不对,怎么说呢,这个起飞平台还是有点技术含量的,但这个飞行器,谢云逸就怎么看怎么不爽,因为它邋遢到连外皮都没有,金属框架清晰可见,只有几个核心的舱室用技术焊接起来的。

只见它缓缓起飞,24个引擎喷射的是微弱的蓝焰,光谱分析,最终的产物是水!

24个引擎吃力地缓缓把这个飞行器托高,感觉整个飞行器都在摇摇晃晃的,给人一种非常不靠谱的工作状态。

谢云逸现在满脸都是问号。

他想了想,等整艘飞船完全出现在倾斜的太阳光下时,才截了个图。

估计楼兰号的主控系统现在也是懵逼的。

早知道就开长焦摄像头了,还过来干嘛啊?

不过看了这玩意也被称为飞船以后,谢云逸就彻底放下心来了。

至少,证明无论大家的基础实力应该都大差不差的吧,地球的基础还没有被外星人魔改!

那么,现在该去哪儿选址呢?

一路上,见过了很多环形山,再结合之前从高轨道拍摄的照片分析,很明显,大家都在阴影中建立的基地,目的就是掩人耳目,而且他们选择在南极中建立基地,目的也很简单,月球南极有固态冰,这是现成的水资源与燃料资源!

但谢云逸不同,他有楼兰号,他有金属氢制造机柜,他有智能工厂。

他前期唯独缺乏能源!

所以,月球南极的永昼峰是最佳的选择,不过因为在南极,大家都没往能源这个方向上考虑,大不了烧氢气产生电能,或者干脆用核电也不为过。

月球可不需要考虑环境污染问题。

那么,对于他来说,沙克尔顿陨石坑的边缘位置的永昼峰可行吗?

这是个全年光照时间都在80%-90%的区域!

“让我找找,沙克尔顿陨石坑位置:南纬89.67度,东经129.78度,是这里没错了!”

谢云逸翻着楼兰号的框选地图喃喃道。

“楼兰号,去我框选的地方,如果低空的速度有限制,可以上高轨道,先拍照确认完我们再下去!”

“正在规划路径!规划完成。”

“正在前往框选区域。”

“拍照完成!”

当前轨道:1732公里

所在区域:目标框选区,南纬89.67度,东经129.78度。

耗时:72秒。

照片的像素裁切过后剩下有效的部分,大概还有1亿多像素。

谢云逸食指和拇指伸缩间,进一步拉大了图片,这时候再看之前看过的那个大的环形山,它就显得小了几圈了,而就在这个大环形山边上大概150公里左右的位置上,有着一个点,那是月球的正南极点,通过楼兰号的激光测距仪测试过后,永昼峰的高低点的落差有4.8公里之多。

但通过变轨,谢云逸并没有看到楼兰号标注有非自然建筑的框框。

这么久以来,他对楼兰号的标注可谓是深信不疑,楼兰号说,没有,那就搞个机器人过来实际探测下。

现在的时间已经快凌晨一点多了。

谢云逸既不是佳宇,也不如楼兰号的主控系统,人的精力始终是有限的。

他设置了个自动返回后,就躺沙发上睡着了。

谢云逸感觉与楼兰号的精神沟通真的有点费人脑细胞,没顶住几个小时,他就得休息,这个问题谢云逸他也没有什么更好的方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