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科幻 > 我的电脑里有个神级文明 > 第五十二章 事实胜于雄辩

一直以来,谢云逸都是个极度缺乏安全感的人,看到危机,他会思考危机背后的逻辑正相关以及危机背后带来的机遇,尤其是在掌握了一定的资源之后。

想想看,一个大学生,出到社会不足一年,被揠苗助长到这种地步,有多少不自傲的?

谢云逸是例外,他从来没有骄傲。

因为掌握的信息越多,了解的越多,才会越敬畏。

起初是因为星空论坛里面NASA的工作人员曝光了一些“末日”证据,加上谢云逸主动让佳宇搜集的资料,两相对比,交叉验证之下,末日就颇有说服力了。

毕竟每个国家每年都有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八的财政预算流向了未知领域,这背后的数据让人深思不是吗?

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八,有超过1w亿美刀流向了未知领域!

这一点就足以让人细思恐极。

但这只是公开的数据,结合现目前谢云逸眼前看到的这幅高清图像,无论是谁看到都没法再淡定了!

房间里,暗淡无光,谢云逸坐在沙发上,正看着一张图。

这张图片是从月球低轨道上往下拍的,用的是超广角镜头,图像上正显示着一串半透明字符:

15亿px(像素),楼兰号主摄像机静帧画面。

“放大!”

谢云逸伸出手朝悬浮在空中的画面划了划,画面猛然放大数十倍,原本可以看到清晰轮廓的月昼面猛然消失,出现在画幅中的赫然是一个带着阴影的月球坑。

再略微一放大,月球坑中的阴影被hdR自然补充还原。

一片板房样式的建筑在阴影里显现了出来。

在画面里,这片板房的面积看似很小,高度也不是很高,且长时间处于阴影当中。

“通过激光雷达测算,月面整个建筑可视面积约3.7563平方公里,建筑高度5-18米,根据月球公转周期及轨道计算,地球年一年365天,该区域受阳光直射为40.735天,无法与地球保持流畅的直连通讯。”

“从楼兰号主摄像机内取得的视频数据,经过对比,确认基地3个,未确认基地2个”佳宇的语速依然不减,不带丝毫情感。

“几个月面基地可视面积都在4公里左右吗?”谢云逸的声音有些沉重,深吸了口气问道。

“不,有个已确认的基地,面积超过了8平方公里,约8.3945平方公里!其余的两个均在4平方公里左右,2个未确认的基地处于月夜中,未来3个月没有光学观测的窗口,至少,在地面上我们没有任何自由观测它们的机会。”

“佳宇,今晚能用智能工厂仿制楼兰号的主摄像机吗?”谢云逸忽然有了个不错的主意。

“今晚?楼兰号的数据接口才刚刚破解,它的主摄像机352mm口径的8组镜片容易制造,只是要仿制它内部的感光芯片还有些困难,因为3纳米这个极限工艺凭晨光机械厂的极紫外光刻机还触摸不到这个层次。”

“是因为光刻机的镜头和激光发射器中的激光能量和频率的控制吗?”

“是的!除此之外,电能供应也是个大问题,因为用电问题,晨光机械厂已经被镇上提示过一次了!”

是了!

无论是离心机还是智能工厂,它们可都是耗电大户啊!能不被直接点名都算是给面子了。

这个地区以前还好,还能有个水电站,现在的话,自从河流改道以后,水量也蓄不起来了。

谢云逸想的问题有很多。

现目前要做的就是给矩阵一、二、三、四号服务器卫星装上楼兰号主摄像机这个层次的“光学眼睛”。

这样无论是对外还是对地的光学观测都不会两眼一抹黑,也不至于动不动就让楼兰号往太空跑。

现在四颗卫星即将运往西北的卫星发射中心,搭载蓝箭的朱雀系列火箭前往251Km x 372Km,36.7°的低地球轨道。

按照谢云逸的计划,后续是抬升轨道还是降低轨道可是具有可操作性的。

最重要的是通过这一次的操作,谢云逸将获得一个明面上在官方有备注的通讯频率。

虽然通过华新航天那边也可以获得,但终归是人多口杂,操作起来没有自己的通讯频率,这始终没有安全感。

只是现目前看来,结\/合当前的信息,大家都在往月球跑的大前提,这通讯频率的合法性也就显得无关痛痒了,毕竟掌握了获得信息的渠道,眼界、思想自然会随着了解到的信息得到拓宽。

大家都在往月球跑!

为什么跑?

灾难?末日?外星人?其实这些都不重要,如果自己不强大起来,未来都是没有希望的。

和平年代如此,波诡云谲的时代亦如此。

谢云逸从没有想过当什么救世主,因为当救世主是要有当救世主的觉悟的,付出的可能是惨痛教训作为代价,他只能保证他自己的同时,帮别人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

“氦3聚变堆要加速了!不然能量问题就始终是个瓶颈,只是这技术,看来还得去找鲲才行,另外就是另一套智能工厂的安放问题了!”谢云逸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之前还有考虑过深海,现在就需要分两只脚去走路了。

因为信息左右一切决定的产生!

“佳宇,现在开始,加速筛选月面适合建立基地的地方,大家都在往月球跑,那多我一个也不多吧?另外,深海矿物采掘点选址也要加快速度了!”

地球上,要论哪里矿物最为丰富,非海底莫属。

只是人类当前的技术储备,并不允许人类的机器顶着7-8公里的深海压力潜入到海底作业。

这一点,可难不倒智能工厂!

只是智能工厂的投放,需要他亲自进行,这一点就是他比较头疼的了。

“对了...”谢云逸忽然想起了个事,紧接着问道:

“月面上的那些基地按照人类生存必需模型,大概能生存多少人?”

“仅月面的部分,4平方公里的基地大约能生存10w人,8平方公里能生存25w人左右”

“月面以下看不见的地方,这就很难说了”谢云逸点了点头,人口才是文明的财富,知识只是盛开于人口之上的鲜花,没有人,知识只是无根之萍。

因为没有人,也就没有了知识的更新!

而且谢云逸也认可老五伍智祥的说法:

宇宙中,最重要的不是资源,而是智慧物种,它们才具备创造力与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