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风起明末 > 第四百四十七章 倾覆

风起明末 第四百四十七章 倾覆

作者:心归彼岸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14 13:23:32

“清军左翼从界岭口、右翼从雁门关黄崖口入边墙,会师蓟州,而后往南越过,分兵五路进取山东。”

“清军一路南下势如破竹,三月之间,共陷四十三城,败明军一十七阵,杀总兵两人,副将两人,参将七,游击四。”

“俘德王朱由枢,鲁王朱以派自缢而亡,北国震动。”

“山东、东昌府、兖州府、济南府、青州府、四府府城皆破,为清军所陷。”

扬州城北,中军望台之上。

陈望一边目视着远处残破的扬州城,一边听着中军部的参谋汇报北国的情况。

扬州围师已经有一月有余,开始的时候,炮队一共有二十门十八斤炮,八门二十四斤炮的狂轰滥炸。

后面又增了八门二十四斤炮,西制的三十二磅攻城炮。

扬州城的外墙因此坍塌多处,攻城战已至白热化,万民军只能依托残破的城垣与街巷与靖南军鏖战。

李岩率领大军已经渡过了运河,驻兵于扬州城西十里之外。

瓦罐子赵守平、一斗谷常见希两人也引兵屯驻于扬州城南十里之处,三者分成三角,呈犄角之势相互依托防守。

至此,万民军在扬州周边的兵力已经超过了三十五万人。

这样的兵力已经是靖南军的两倍以上。

这样规模的战斗,自然不是一两天便能解决的。

万民军的实力并不弱,起码在纸面之上没有输太多。

这段时间几番交战,万民军并非全败,也斩获了一定的战果。

陈望如今统领的兵马有十四万,但是真正的精锐,只有麾下的直属的第一师,和左光先带领的汉中镇第四师,合计不过三万六千人。

山东、河南、湖广三镇的兵马,有十万多人。

但是山东镇是新募的战兵,而河南、湖广原先是左、猛两镇的旧军改编,湖广镇是西军改编而来。

三者虽然经历了整编集训,但是主要构成仍然是原先的旧军。

哪怕武备更新了不少,但战力自然是比不过汉中镇的嫡系。

在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

这样规模的大战,自然是要慎之又慎。

因此无论是陈望,还是李岩都并没有投入全部的兵力。

清军如今还在北国徘徊着,靖南军大量的军力被牵制着,难以驰援。

“高杰于海州报,于海州城北十五里外与清军哨探遭遇,其部斩清军首级三颗,盔甲三领,获马一匹。”

“夜不收远望探得南掠清军约有千骑,受挫之后,清军退却。”

“陈永福、高谦联报,徐州黄河以北发现大股清军,远望审视,清军数量应在五千骑以上,其部于河北踌躇半日之后,即顺河而下,往东一路而去。”

陈望低下头审视着桌面之上摆放着舆图,清军的进军的方向在舆图之上与历史上的变化并不大。

海州在原本壬午之变的时候,是被清军所攻破。

但是这一次海州不再只有孱弱的卫军守卫,而是足足有一万两千名以上的军兵把守。

为了保护海州的造船厂,以及应对陆上可能到来的威胁。

海州早已经成为了一座巨大的军事要塞。

大量的工匠被陈望征调而去,在海州城的附近修建了很多用于协防的棱堡,同时加固海州的城防,对于海州城防进行改建。

不仅如此,陈望还从郑芝龙的手上买来了二十多门三四磅的火炮安置于海州的城墙之上,用于防备可能到来的袭击。

其中海州的海岸炮台修建的就有八座,炮台之上安装的红夷炮都是炮子重达十八斤的重型火炮,换算成西制也就是二十四磅炮。

在远东这片区域,无疑是属于重型岸防炮。

“传令高杰,等到四五月清军北撤之时,领兵接受将沿途安东卫、夏河寨前所,灵山卫,浮山前所收入控制之中。”

“空白的公文和军令他那里都有,持着军令过去,要是守军不愿献城,视为通虏。”

明初的时候因为空印的事情,朱元璋掀起大案,大肆捕杀牵扯深入的官员。

空印确实会给贪污大开方便之门,禁止确实有一定的好处。

但是现在陈望需要空印,空印的好处,就是便利。

所以在各镇兵马主官手中,都有不少印着吴甡督师大印的空白文书。

“新募集的工匠,在之后都迁至到浮山前所,单单海州一处军港远远不够,浮山前所的位置得天独厚,可以作为我军的第二处军港。”

浮山前所或许很多人听着一头雾水。

在后世有一座城市,前身就是浮山前所。

那座城市的名字叫做——青岛。

“清军那边的动向很多不明,我记得,陈功麾下定南镇正在训练的新兵是在宿迁吧”

宿迁和海州一样,都是在淮河以北的淮安府内,两者相距不过百里的距离。

原本给陈功安排管带的营镇是叫做靖南镇。

但是朝廷敕封下来的爵位是靖南,两者有所冲突,所以陈功管带的靖南镇也被陈望该做了定南镇。

“定南镇分出三师留守宿迁,分兵驻守灵山卫与浮山前所。”

“让陈功带着第一、第二、第三三个师顺运河而下,驰援扬州。”

定南镇的训练已经有三个多月的时间,所部的军兵募集都是运河的漕工。

运河的漕工体格坚韧,吃苦耐劳,有秩序,听指挥。

三个月的训练,足以形成一定的战斗力。

虽然对上万民军的精锐还力有未逮,但是绝对是可以压制万民军普通的军兵。

扬州如今战事焦灼,正好也可以让其成为新军的练兵场。

陈望之所以迟迟没有亲领汉中镇兵参战,对着万民军发起总攻,除了对于慎重的考虑,很大程度是要想要磨砺麾下的改编整训的这些旧军。

刘泽清所部的一万五千人,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几乎已经消耗殆尽,只剩下了三千人左右。

刘泽清没有掀起任何的风浪,在进攻扬州的半个月后,也和计划之中的一样,永远的沉眠在了扬州城下。

剩下的三千多人被陈望作为补充兵,分填了攻城的各镇之中。

这三千多人在扬州这场攻坚战的烈火之中,早已经脱胎换骨,成为了熬下来的真金。

“这两处卫所城池,交由工匠改建为棱堡形制。”

胡知礼点了点头,正要应允下来的时候,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突然在众人的耳畔响起。

胡知礼的目光随同陈望一起,向着望台的下方看去。

陈望目光微蹙,神色低沉,目视着那名从北而来的信骑。

背负三羽,是为八百里加急。

如此急情,又是从北国传来,自然是能够引得陈望的重视。

而随后登上望台的信骑带来的消息,也确实是无愧于那背负的三支羽毛。

“正月二十三日,清军战线全面收缩,兵困京师!”

信骑话音落下,中军望台一众军将皆是齐齐转头,全都投向了那名信骑。

“你再说一遍”

陈望眼中寒光乍现,声音冷冽如刀。

“清军怎么了”

半跪在地的信骑被陈望森冷目光所慑,喉头滚动,声音不自觉地发颤。

“清……清……清军……收缩战线……兵围京师……”

“兵围京师……”

陈望神色凝重。

原本的时间线上,清军南掠,在掳掠了山东之后,便回师北撤,没有在京师停留,在次年的五月,越墙子岭出边而去。

但是现在传来的情报却是,清军收拢战线,兵围京师。

事件再一次发生了变动,历史不再一成不变。

“黄台吉……”

陈望心绪微沉,从一开始的时候,他就嗅到了不寻常的情况。

原本时间线,黄台吉一直坐镇辽东,壬午之变是由阿巴泰领兵,而一开始情报司送来的情报,还有明廷的塘报,都是通晓了是黄台吉亲自挂帅。

事情果然发生了变化,倒向了最坏的一种结果。

“大哥。”

胡知礼的身躯微微颤抖,看着舆图之上京师的位置。

“你说,京师能够守得住吗”

陈望摇了摇头,低下了目光,缓缓道。

“如果清军真的全力进攻京师,京师决计无法守住。”

劲风鼓荡,带起万千旌旗翻腾。

望台之上,一众将校皆是不由自主的垂下了头。

哪怕他们和明廷之间其实早已经是对立。

但是他们到底也曾经是大明的将校,也是大明的百姓……

京师可以沦陷在李自成的手上。

但是京师,却不能沦陷在清军的手上……

“松锦之战,九边诸镇的奋战虽然消耗了清军不小的军力。”

“但是清军的实力却要仍然比如今的明廷强劲。”

清军的实力比起历史上确实是要弱上不少。

但明军的实力比起历史上的壬午年更是削弱了许多。

原本的时间线,李自成可没有在这个时候占据西北,明廷山东的兵马也没有太多的损耗。

这个时候的明廷,实力比起历史上的崇祯十七年时更弱。

“整个明廷,能用于野战的兵力不过只有七万人,这其中还有三万人在周延儒的手上。”

“周延儒面对南掠的清军,根本不敢派兵出战。”

“在清军破关之后,周延儒就领着军队行至保定,便不敢再北上,只是固守着保定。”

“京师如今,算上四镇四万的兵马也仅仅只有七万人。”

四镇的兵马太少,根本不能野战,所以如今都集中在京师,守卫京师。

“明廷的实力空前薄弱,这也使得南掠的清军取得战果极大,一路破城陷州如入无人之地。”

这个时候黄台吉选择兵围京师,确实是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

“京师被围,周延儒身为内阁首辅,无论从何考虑,他都必须回防京师……”

胡知礼神色挣扎,半响之后,缓缓开口道。

“十万人,十万人,守下京师应该不难……”

陈望审视着摆放在望台之上的舆图。

“你以为黄台吉预料不到这样的情况吗”

“清军兵围京师,周延儒必然带兵返回,你能想到,黄台吉为什么想不到”

陈望叹息了一声,事情终究还是滑向了最为糟糕的局面

“黄台吉恐怕已经在京师的外围布下了陷阱,就等着我们诸位内阁的首辅带着明廷最后野战的兵马——自投罗网……”

这一次,恐怕已经轮不到李自成攻陷北京了。

“如果周延儒在清军最初入关之际,就转回京师,还能保证京师的安危。”

“但是当周延儒畏惧清军攻势,止步于保定,一切都已经晚了。”

如今的时局并不乐观。

“找一下四川那边的局势情况和情报。”

陈望眉头紧蹙,黄台吉这一次入边的前期所有的布置,都是和之前一样想要抢掠一把返回关外。

从清军一路南下大肆劫掠,同时四处分兵这一点就可以看出。

若是黄台吉一开始就是想要攻取京师,那么黄台吉也没有必要在山东浪费那么多的时间。

听到陈望的吩咐,中军部的参谋迅速的开始翻寻关于四川的文档。

“去岁,十一月初三,闯军大将刘宗敏领步骑五万入松潘,与松潘卫内羌、蒙、汉兵合流,兵进四川。”

中军部的参谋很快便已经将关于四川的信息收拢整理。

一名参谋将整理完毕的军报呈递到了陈望的身前,而后敬了一礼,汇报道。

“张令兵败迭溪所,孤木难支只能是领残兵败退回成都,川军败北,闯军得以越过迭溪所,围困成都,成都告急,传讯各镇兵马四方土司入援。”

“然各镇兵马欠饷日久,武备废弛,皆坐壁上观。”

“四方土司亦紧守本土,不予援助。”

“成都城中仅有残兵一万余人,依靠着城中协防的民壮,加上闯军没有携带太多的攻城器械,需要就地制作,所以现在还能勉强支应。”

“经由参谋司分析,依照如今的情势看下去,成都最多坚守到今年四月之时。”

陈望的目光在舆图之上移动,中军部的参谋依据四川的战报,快速的重新摆放着舆图之上的军棋。

随着军棋的不断增多,在陈望的视野之中,脉络也是逐渐开始变得清晰了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