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错位时空:与古人分享日常 > 第48章 无眠之夜

错位时空:与古人分享日常 第48章 无眠之夜

作者:搞代码的医学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15 02:06:32

在放完这个视频后,陈勇早早的结束了直播,毕竟看样子,他们也没心思在看其他内容了。而今夜必定是个不眠之夜,帝王的狂欢,以及百姓的哀伤。

帝王正在考虑矛盾转移,这个时候改革无疑是最好的,每一个有雄心的帝王,都不可能傻傻的看着,任由那些贵族之类的大家族们操作朝廷。只需借此机会,以改革的噱头削弱大家族在朝廷的分量,却不用真正的改成后世那样,毕竟只要说朝廷已经改了,就能做出一副效仿后世为天下人谋利的好面孔,同时,还能把世间不公推给大家族,让百姓和大家族斗去吧,苦一苦世家,骂名也由世家担着,这好名声朕担着。

而民众此时也陷入迷茫,就如同毛熊解体后,不少同阵营国家,要么发生动乱要么干脆加入西方阵营,能坚持下来的那是少之又少,一个国家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一些原本就是由于一时激动而聚集起来的大小团体。

陈勇躺在床上想着直播的事,并不是他不想帮助那些起义的勇士,而是不可能。对于一个没有指导思想的武装力量来说,这样的组织抗争不公是伟大的,但结果肯定是凄惨的。当年教员在毛熊代表的帮助下都没能劝回张的分裂行为,结果就是教员等人带部队北上去果军实力较弱的陕北地区,而张带领部队南下攻击敌人重兵把守的大城市,最后落个惨败。

那个时候,在拥有国际援助,在拥有已成熟的指导思想和一个较完备的指挥系统的情况下,仍然不可避免的发生了上述事件,革命力量几次差点灰飞烟灭,最终在众多坚定的革命志士共同努力下,扶大厦将倾,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因此,陈勇并没有自大到觉得靠着几个视频和只言片语就能指导道古人进行反抗,放那些东西的目的,就如同那句名言,他们会给你们盖学校建医院,并不是他们的良心发现,而是因为,他们来过。

按照陈勇的判断,大概率是民众反抗,最后朝廷和大家族不得不放出一些利益来,最后多方达成协议,继续以往的生活,区别就是高层让利了,不敢太过分了,这就已经足够了。

想到这陈勇就放弃再思考这些东西了,时间间隔太长了,长鞭莫及,他的直播目的就是给系统收集能力然后告慰先烈,古人自有古人是路,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改变的,睡觉。

汉-刘邦

此时刘邦在看完毛熊的故事后也是深有感触,想想过去,底层生活苦啊,问了问一旁早已待命的萧何:“你觉得,大汉要进行改革吗,有什么好处?”

“陛下,大汉若是要改革,确实有可行性,天下苦秦久矣,陛下推翻暴秦,承秦制,正好趁此机会,对不好的加以改正,也是合情合理的”。

“秦的一些制度是有道理的,继承是正确的,主要是改革的话,你觉得最大的好处是什么?”

“可以名正言顺的解决一些麻烦事和人”,萧何的打算是以此来收回一些之前的许诺,然后昭告天下,不是皇帝不仁,而是为了天下苍生,总之就是,标榜后世,给他们戴高帽,让他们把权交出来然后告老还乡,你不交以后出事了就别怪我咯。

“这算什么改革,太小家子气了”。

“陛下,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陛下先把这些诸侯解决,日后的事,还得慢慢来”。

“那广开民智呢?”

“陛下,这个条件不允许,先不说教书的人够不够,而且能供得起纸笔书籍的人又有多少,读书还意味一个家要多养个不干活的,负担不起的”。

“当然,陛下也可以给女子分更多的地,连年战争,现在人口凋敝,这种事不仅有利于恢复农事和人口,还能让一个家庭有更多收入,才能养得起读书人啊”,萧何很快给出了建议,反正都要借后世的方法,这种直接拿来用在合适不过了。

“嗯,好”。

蜀汉-刘备

此时刘备几人和军师诸葛亮聚在一块商讨,他们觉得后世那种制度很有意思,在刘关张的带头下聚集一些能人异士组个议会,好像很可行啊,而且刘关张三人情比金坚,这样的组织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绝对民主化,简单来说就是在大是大非面前具有独断性,拥有很大的权威性。

“军师,你看议会这方法可行吗”,刘备问了问诸葛亮这样的议会有没有必要组建。

“这,主公待臣思索一番”。诸葛亮在营帐内摇着扇子来回走动思考着,第一,主公与关、张两位将军情同手足,而战场变化莫测,万一出个不测,主公在意气用事,这种独断可能会酿成大错。第二,自己身上的担子届时会轻很多,也可以避免一些错事,那么从这些方面思考,组建这种议会可以在一定程度防止这些事的发生。

思考完毕,诸葛亮对刘备说:“主公,我们如今就是大臣与皇帝议事,议会的区别就是从皇帝下令到投票看占比,改革好处是反映各方的意愿,避免昏君误国,但缺点也明显,就是议事容易一拖再拖,还有就是人不够”。

“这个无妨,我兄弟三人加上军师,定是能有绝对话语权的,可以决定很多事,而开辟议会的举措,自会有天下英才来相助”。

“那人多了就要分级了”。

“还要办学堂,培养更多贤能之人,这更是难点,几乎不可能实现”。

于是几人展开讨论,可越说事越多,要考虑的东西也越多,就这样一直争论到天亮。

明-朱元璋

朱标此时希望朱元璋进行一定的改革,明朝那特殊严格的户籍制度,在早期起到积极效果,但后期比如发生战争,会拖垮百姓的,而且现在朝廷希望发展火器一类的东西,没有足够的人才很难有进展。

“人口一旦流动,就很难管理,而后世那种教育程度,也不是我们能承受的了的”,朱元璋毫不在意的说道。

“父皇,那下面的人闹事怎么办”。

“只要下面的人能分到地,农民就祖祖辈辈耕地不就好了,农民最重要的是地,其他的不重要,我们最重要的是把那些贪官污吏先解决,要有毛熊那样的官,大明才能强盛”,朱元璋有些一厢情愿的想着大明都是毛熊那样的官,那就很好管理这个国家了。

“可父皇,毛熊的官,尤其是高层,都是农民的儿子...”。

得,陷入死胡同了。

不同的朝代这一晚都在讨论改革,改成什么样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是巩固皇权,安抚百姓的好机会。

因为动荡,陈勇这近一个月的直播几乎没任何效应,反倒是便宜了老朱家,直播间没什么人,他们趁着机会一直问老四的事,还有朱标在问发行宝钞的利弊。好消息他们知道了朱棣不是篡朱标的位子,坏消息是听了一下午的大明不妙曲,甚至连解释滥发宝钞的弊端时都放着这曲子,朱元璋听得,那是哭的那是一个撕心裂肺。而他的老四也鸡贼的选择这个时间进皇宫,一通安慰下来,给他俩和好了,就这样一家子好说歹说终于把老朱给重新支棱起来了。

直到各朝各代都出台了一些政策,很快就让百姓的生活回到正轨。新政策使高层缓和了对底层的排挤压迫,有能力的朝代学着后世办起来考试选举人才,已经有科举的也有理由大量吸纳平民当官,甚至入朝,实现制衡大族,甚至把税收到大家族头上,虽然收的不多就是表个态,但这些改变很大程度安抚了原本就在摇摆的人群,只有少数人还在继续抗争,但对朝廷而言,视为土匪即可,那个朝代没有土匪呢,无需在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