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司令部、上船的对号入座等一系列动作,可谓是看呆了天幕下的所有人。可以说这是自四渡赤水后,他们最为震惊的一次。
我军所展现的高组织性、高纪律性,生动形象的诠释了什么叫无纪律不军队,铁的纪律是凝聚力战斗力。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根本无法想象这是一支由工农组成的军队,这完全颠覆了众人的认知。
在众人慢慢从我军这等恐怖的组织能力中缓过来时,天幕上的故事也转入到下一个视角了。
【我军主力开始渡江后,断后的九军团也开始渡江了,他们选择蒙姑上游过江, 但这里也没有船。 后来经过千辛万苦才找到一条被沉入江底的破船。 修一修勉强能用。】
【于是九军团先把侦察连渡了过去, 侦察连随即朝盐井坪的敌军发起进攻。可实际上这个地方的守军早跑路了。扑了空恶的侦察连便立刻着手开仓放粮, 当地百姓得了盐, 积极帮忙,从江底捞起45条船。】
天幕下,汉朝。
刘邦对张良说:“这九军团的运气可真好啊,走到哪儿,哪儿就送船送人送钱!一下子搞回四十五条好船,厉害啊”。
张良趁机劝诫道:“陛下,这可不是运气好造就的,他们开仓放盐,惠及百姓,百姓便以打捞沉船相报。一来一往,皆是民心,那微操大师的部队,只怕把江底的石头都摸一遍,也捞不上半片船板来”。
刘邦闻言,极其赞同的说道:“嗯,子房所说有理,我定会牢记”。
【5月5号,我军核心纵队渡河完毕。 可位于龙街渡的一军团和洪门渡的三军团渡江情况不容乐观, 敌人已经越来越近。】
【我军认为此时河对岸的敌人肯定也向上面报告了。所以总部发出电报,要求一、三军团赶至皎平渡过江。具体为:要求一军团7日到达, 8日黄昏前完成渡江。】
【而已过江的三军团的先锋团前往与干部团汇合,攻击前进, 开辟纵深。三军团的主力需于6号早上赶到, 6号晚上完成渡江, 随后攻击会理。后面的五军团继续阻击,以掩护一、三军团完成渡江。】
说到这,陈勇就想起集结号那个毒瘤,翻开历史就可以看到,无论是此次时间不等人的金沙江,又或者是赤水、甚至于之前的湘江。我军主力突围后,便立马便着手断后部队的撤退指示。可那集结号电影演的,居然是主力抛弃断后部队,骗断后部队留守阵地,这剧情只能说屁股简直歪的没边了,但这些话陈勇没说,因为他懒得带大家看那部电影。
天幕下,三国时期,蜀汉军营。
诸葛亮看着天幕上那份清晰的调度电报,眼中精光闪烁:“临机决断,魄力非凡啊!其余渡口不便渡江,就果断的放弃各支队原定的渡口,集中所有力量于一点。一、三军团转进,五军团阻敌,已过江的部队则前出开辟战场,为后续的作战提供纵深,避免渡江后被围死……这可不仅仅是渡江,而是一盘环环相扣的大棋,令人叹服”。
赵云更是心潮澎湃:“每次听到他们各部闻令而动,毫无滞涩,便心生羡慕。如此复杂的横向转进与纵向掩护,在敌大军压境之下,竟能执行得如行云流水。这份如臂使指的指挥效能,实为将领梦寐以求之境!”
【5月6日,当我军一三军团赶赴皎平渡的同时,敌军有了重大发现。 敌人的电报大致内容是,薛总指挥同刘队长通过飞机侦察情报时, 发现在元谋至会理一带的渡口上(龙街渡)有搭建的浮桥, 目测已成1/3。】
【另一边,刘文辉的侄子刘元璋电报称,金沙江北岸防务已经由盐边驻军和县长共同派兵严防死守。同时他的另一个侄子刘元塘电报也提到,发现部分我军部队在皎平渡渡口偷渡,并且已经派兵去围堵了。】
【然而龙云在电报认为,刘氏兄弟的电报和事实不符合,因为根据薛岳侦察机的侦察,金沙江北岸并未见川军。所以北岸有无防守,尚属疑问。】
【总结一下这份电报几个信息点, 一、薛岳的侦察机在龙街渡发现大量我军部队, 二、江面有浮桥, 并且已经建成了三分之一,三、侦察机在金沙江北岸没有川军的防守。】
【如果只有刘家兄弟的情报,那么所有人都会认为,我军在皎平渡方向渡江。但是,加上薛岳的侦察机的发现那就有意思了。】
【一方面敌侦察机确实发现大量我军部队在龙街渡搭浮桥,另一方面,刘家兄弟并没有提到在皎平渡的是我军主力,更关键的是,薛岳、龙云电报里提到金沙江北岸没有防守,而刘家兄弟却说部署了严密的防守。】
【那么结论显而易见,刘家兄弟靠不住。我军主力肯定是在龙街渡准备搭浮桥渡江,至于皎平渡的偷渡,那肯定是佯攻,是小股部队,刘家兄弟这是胆子小,发电报来求援的,不能上当。】
【所以,微操大师判断, 我军真正的主力应该是在龙街渡, 于是他做出安排, 大部队迅速朝龙街渡方向前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