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错位时空:与古人分享日常 > 第209章 血战湘江--渡江 五

【在万千战士们拼死抵抗下,主力大部队终于踏上了那座浮桥,可地面的部队有人阻击,天上的飞机却可以肆无忌惮的在江边投下炸弹,战士们只能两两配合,一人用双手支撑机枪脚架,一人开火射击,然而惨痛的现实是,在部队之中,此类防空火力也是处于极度匮乏的状态。而渡河口的防空火力,虽不能说毫无作用,但也仅仅是比完全没有稍强那么一点,因为敌机数量太多了,多到根本防不过来。 】

【而二纵方面,在此前卸掉了部分铁质辎重后,终于还是赶到了江边,然而面对那正不断被轰炸的浮桥和拥挤的渡河口,周毛二人立刻意识到,带着那些剩余的辎重依旧没法渡江,尤其是那些苏区钞票已然成了废纸。】

【在二人的共同命令下,二纵的战士立刻丢掉了所有辎重,火速渡江。二纵渡河时,林裁缝的大儿子林有国在渡口架设机枪扫射轰炸机,如同老二那神枪手一样,这个当大哥的一样不逊色,一连打下几架飞机。】

【可随着机枪扫射,负责支撑机枪脚架的战士已经被震的吐血,林有国不断大喊,拿住了,拿住了。这一声声呐喊被正在渡河的林裁缝听到,回头一看果然是自己的大儿子,当即就回去接替了那个已经吐血的小战士,这一次,他和他儿子一同战斗。看到儿子又连连打下几架飞机,林裁缝开心的笑了。】

【然而不幸的是,一颗炸弹落在了他们身旁,火光迸射。两人倒地后对视了一眼,儿子瞧见父亲头上未戴军帽,挣扎着从怀中掏出一顶军帽,整齐地为父亲戴在了头上。 】

【大部队过湘江后,立刻给负责后卫的各部队发去消息,同时也下令下午三时,炸掉浮桥,剩余的后卫部队在本地就地打游击。另一边,三十四师的战士们在得知大部队过湘江后,即使他们的脸上全是污泥,也能看到他们那瞬间的笑容,他们说,跟着先生,不死。】

“不死?”嘉靖承认这些战士很厉害,勇敢无畏,可这句“不死”是不是太幼稚了,为什么会设计这样的台词,你都死的就剩那么点人了,这么自欺欺人没必要吧。

得亏这话是心里话,陈勇不知道,不然得怼死他。自欺欺人?你嘉靖一个修仙骗自己能寻的长生的可没资格说这句话。

“人民英雄是不会死的,他们永远都留在人民心中,如这电影或是其他,总会有记载他们事迹的载体”,文天祥眼闪泪光的看着这些慷慨赴死的战士,在写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后,又拿一张纸动手写到,“英雄躯殒,丹心照民,青史无名,苍生有碑”。

【在交代完情况后,陈树湘师长立刻着手组织突围,可是他们离渡河口太远了,已无渡江跟上大部队的可能,于是打算率余部向湘南突围。而其中担任掩护任务的第100团,大部分牺牲,小部分流散。电影讲了很多陈树湘的事,你可能对这位烈士不怎么了解,但你或许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1934年12月7日,陈树湘率余部200余人离开广西进入湖南。此后,这支部队遭敌袭击,陈树湘腹部受重伤,他在担架上继续指挥战斗,最后不幸在道县落入敌手。在敌人用担架抬着陈树湘去邀功请赏的路上,陈树湘趁敌不备,强忍剧痛撕开自己腹部的伤口,用手绞断腹部伤口露出的肠子,断肠明志,壮烈牺牲,时年29岁。在他牺牲后,他的头颅被敌人残忍地割下来挂在城门上。】

天幕下,同样被俘虏的文天祥听到这些故事,觉得这就是自己应该也是这样的:“这位勇士,践行了他那流尽最后一滴血的铮铮誓言啊,死,又有何怕”。

【在电影里还有处隐喻,林家老四之前一直跟随三十四师,他是为数不多突围成功,并追上大部队的人。虽然自己的三个哥哥和父亲都已牺牲,但是他依然初心不改,选择参军入伍。】

人们听着这些故事,如果是以前,他们会惊讶为什么都这样了还去参军,他可是林家最后的香火了,可在看了这么多之后,以及那惨无人道的军阀,他们也明白了前面林师傅讲的话。

“如果不想到棺材里,就让他去抬棺材吧,多么有智慧,多么通透的一句话啊”。

“他参军,那不忘的初心表明这支队伍军的魂,还在”。

【过湘江的战役从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在过江之后,博古亲眼目睹、亲耳听闻了战场激战的血腥厮杀,队伍里指战员、战士成片成片地倒在敌人的机枪、炮弹迸出的火光下。湘江中满是漂浮的文件、钞票、各色衣物,还有不计其数牺牲的战士尸体,他们的鲜血几乎都汇到了湘江中间,而岸上随处都是乱扔的机器、担子。还有伤残的战士、疲乏的骡马。】

“三年不食湘江鱼,十年不饮湘江水”,百姓们看着电影出现的弹幕,无语凝噎。

“出发时8万多人,过了江就剩3万,那6个小时的缺口,就要几万人来填啊”,李世民和李靖在那气的锤桌子,那些可都是精锐啊。

“这一仗,怕是把立足之本都打没了,才不得不选择万里转战”。

【他的心一阵紧似一阵,陷入了巨大的悲痛和深深的自责中。这里面既有对战事失利、丧师辱命的自谴,对寄予厚望、崇敬有加的李德的失望,也有对前路渺茫、不知所以的担忧。忽然,他掏出腰间的手枪,朝自己瞎比划。这一幕恰被一军团的聂政委看到。】

【他赶忙制止博古说:“你冷静一点,别开玩笑,防止走火,这不是闹着玩的!越在困难的时候,作为领导人越要冷静,要敢于负责。”】

【博古听了,顿时清醒过来,知道自己失态了。博古从血的教训中醒悟了许多。他开始平心静气地听取并接纳别人的意见,而不再像以前那样以李德意见为裁决军事问题的最高、最后标准。】

【在过江后的一段时间内,博古开始频频接受先生的意见。对李德的支持也就一落千丈,例如于1934年12月18日在贵州黎平县城召开会议。李德当时正发高烧,未能与会。众人也事先征求过他的意见,李德主张北上,可他在看过会议记录的译文后大发雷霆,用英语和胡公大吵起来,胡气得拍了桌子。博古听说这件事后对胡说:“不要理他(即李德)。”】

天幕下,人们听着这些电影外的历史故事,也是看明白了为什么在电影中,为什么他突然与李德持相反态度,在会议上举手投票时选择赞同。

【此次会议,没有选择李德北上的主张,而是听取了先生的意见,选择西进,攻占遵义。】

天幕下,众人看到这,此前的阴霾终于一扫而尽,接下来的事他们也多多少少知道一些。

明朝,永乐年间,朱棣换了个坐姿:“接下来,就是四渡赤水了”。

“儿臣记得有一幕,大炮轮子卡在桥缝,他立刻就下令”,朱高煦学着口音,“把炮镜卸下来,炮沉掉,一切冇用的东西通通沉掉”。

“唉,这里吃的亏太大了,要是一开始就...”,说着说着就停下来,毕竟没有如果,而后他话锋一转说道:“唯一可欣慰的是,天佑华夏,出了这么一位人,而且此事过后,地位无可撼动,只是代价太大了,大到难以接受”。

【队伍到达遵义,而那场扩大会议,扩大了星火,扩出了燎原之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