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错位时空:与古人分享日常 > 第167章 腰缠万贯的乞丐

【腰缠万贯的乞丐!他背着13根金条乞讨三年,宁愿饿死不动公款!一个人傻到什么地步, 才会在背着13根金条的情况下差点饿死, 刘启耀同志告诉我们, 总有些东西,比金子更珍贵。】

天幕下。

朱元璋看到这等景象,更是猛地站起,直乎不可能:“真的会有如此纯粹的人吗?”他可是挨过饿讨过饭的,知道这种滋味不好受,更何况身上还有钱,还要时刻忍受住金条的诱惑。

“是啊,孔子都说要先吃饱饭才会再去管礼节,这位居然..”,人们不可置信的看着天幕上讲的内容,惊的说不出来。

然而,这种精神肯定不会被所有人理解,信仰总是被人嘲弄,人群突然爆发出哄笑,绸缎商抹着笑出的眼泪:\"要饭还揣着金碗,这不是等着被雷劈么?\",他们不相信有这种奇事,纷纷找来茶水,坐下看这出好戏怎么演。

【1934年10月, 我军主力被迫转移, 敌人趁着苏区兵力空虚大举进攻, 我军留守的3000余人与敌人开展游击斗争, 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 苏区的游击队最终还是在几个月后被包围,突围已迫在眉睫, 最后经过商讨确定了三路突围计划。】

天幕下。城楼上的朱棣扶着垛口轻叹:\"当年靖难之役本王亲率八百壮士突围,这三千壮士当以奇胜啊\"。

在民间,众人感慨道:\"后世一开始的时候,打仗就是不一般的苦啊,唉\"。

【确立突围计划后,书记曾山将一个包裹交给了刘启二保管, 里面大概有13根金条和大量银元首饰, 刘启耀深知这些钱财无比重要,这是组织全部的活动经费,刘启耀觉得随身携带突围的风险太大, 他秘密将包裹掩埋在一个乱石堆里, 待突围后战事平息了再回来取。】

\"换作俺早揣着金条跑了,够买多少田了,再盖个新房,娶个老婆,多美的事啊\",一谈到金条,人们终究还是盯着有钱了能干啥这个方向聊。

【但刘启耀还是低估了战斗的残酷, 突围的三路队伍遭遇敌人重重绞杀, 刘启耀率领的第二路被彻底冲散打垮, 幸存者寥寥无几。】

【他本人在战斗中身负重伤, 不省人事, 等他从死人堆里清醒过来时, 战场只剩一片尸首狼藉的惨状, 刘启耀突然想到之前藏起来的包裹, 他踉踉跄跄挖出包裹, 将金条缠到腰上。他只有一个想法, 哪怕是死也得先把经费送到大部队的手里再死】

【围剿还没结束,为了躲避敌人, 刘启耀只能在山洞里过着近乎野人的穴居生活, 平时只能用草药医治伤口, 用野菜野果充饥。】

天幕下,之前那些出言嘲讽的商人又说了起来,“所以说嘛,这根本就是花不出去罢了”。

“就是就是”,他们只相信钱主宰一切。

【围剿我主力部队的战争结束后, 敌人仍没有放松盘查, 反而到处设卡抓人, 刘启耀只能在江西遂川万安一带徘徊, 走村串寨乞讨度日, 他骨瘦如柴, 蓬头垢面, 敌人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个叫花子就是他们要抓的重要人物,更想不到这个饿得路都走不稳的乞丐身上带着13根金条和许多银元。】

【寻找组织的同时, 刘启耀联系到那场战役后散落在当地的战士和干部, 1937年重新联系起来的120多人再次组织起来, 继续革命斗争。 但开展斗争就需要经费, 大家一筹莫展, 刘启耀这才解下腰间脏兮兮的布包, 放到桌上打开一看, 13根金条,还有若干银元首饰,和当初交给他的一样, 分文未动。】

街边,老乞丐抹着眼泪:\"俺要是有半吊铜钱就买炊饼了,这位爷揣着金条要饭...\"

在众人被这种大义无私的精神所震撼时,有些人就喜欢装自己看透了一切:\"那金条缠腰看似富贵,实则是催命符,他那是不动啊,根本就是不敢动而已\",话至最后,此人还特意加重而已两字的发音,言语中全是不屑,把对信仰的坚持说成了怕死不敢用。

“放屁,你这就是歪理邪说”,有人对这种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行为看不下去了,“若是金条不敢动,那银元呢,真想用掉这钱,花点银元换身行头后扮成富贵人家再去用金条不就行了。人家就是不用,就是大义”。

“就是,人家那是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战士,可不是三岁稚童,况且包里又有可用的银元做零钱,真想独吞会没路子?不要拿你那肮脏的思想去衡量别人,你不配,装什么啊”。

私塾里。

正在习字的学生却红了眼眶:\"先生,这不就是您讲的尾生抱柱之信么?\"教书先生望着天幕长叹:\"尾生为情,此人为义,俱是人间至性啊,这简直是圣人在世啊\",说完,他突然对着天幕长揖到地:\"诸生谨记,此谓'一诺千金重,生死轻鸿毛'!\"

户部衙门里,张居正拍案而起:\"好个当代弦高!当年郑国商人尚知毁家纾难,今见此辈,我华夏气节不绝啊!\"

几个学子却面红耳赤,羞愧道:\"平日空谈气节,较之后世志士,吾辈愧矣\"。

【靠着这些经费,保释出了被捕的大批战友, 革命的火种又慢慢在战后的土地上燃烧起来, 1941年, 敌人对再次对这片红土地发动进攻。草过火,石过刀,人换种,刘启耀被捕入狱, 但他守口如瓶, 敌人始终无法从他这里获得情报。】

【后来刘启耀被组织营救出狱, 他的身体越来越差, 生命最后几年却依旧带病工作, 他贫病交加, 经常病倒。】

【1946年1月, 刘启耀离世, 时年47岁, 生前他厉行节俭, 为了节约组织经费, 经常从家里带干粮办公, 离世时, 他仍旧穿着他那件破烂的长衫和补丁, 连补丁的单裤。】

天幕下,看完这个了不起的故事,御史台正在议事的言官们集体沉默,良久有人轻声道:\"若天下官吏皆有此气节......\"

而正在书写《石灰吟》的于谦掷笔长叹:\"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为国尽忠,不怕牺牲,此之谓也!\"

各朝各代,有人感慨,有人羞愧,但更多人这是不屑,依旧不相信。

特殊时代。

一位战士直接忽视了那些人的嘲弄:“抛弃信仰的人,自然不会理解坚持信仰的人”。道不同不相为谋,只能通过嘲弄来掩盖自己的懦弱的人是没有在意的必要。

另一名老战士心想道:“有信仰是幸运的,也是伟大的,那这乱世之中,人能有一个目标前行,比浑浑噩噩过一生要强多了,此生无憾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