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投胎出了bug,关我什么事儿 > 第1677章 伦敦打工人

投胎出了bug,关我什么事儿 第1677章 伦敦打工人

作者:咖啡就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13 12:33:48

打猎这种事儿,问别人许是稀里糊涂,但是问养着一条往上倒腾五代是纯种寻血猎犬的,自身又带着点儿小不列颠不怎么联合王国落日余晖,享受过乔治六世遗泽,家族从斯图亚特王朝延续至今的上议院整天溜号议员森内特爵士,那叫一个如数家珍。

李乐推着森内特的轮椅穿过LSE老楼的廊道时,顺口提起了周末的狩猎邀约。

“苏格兰打猎?”森内特抬眼,看了看李乐,笑道,“典型的遗产工业的旅游套餐,花点钱体验一下维多利亚时期乡绅的周末。嗯,让我猜猜,是不是包含穿着巴宝瑞拍持枪照,住个号称十二世纪的古堡,骑着租来的老马在高地上溜达,在古堡里喝着单一麦芽,然后对着一只老年痴呆的松鸡瞄准开火?”

“我又没打过猎,我哪知道,”李乐把轮椅精准地停在电梯里,“但您这么说,我估摸着罗顿·亨特爵士会从坟墓里跳出来抗议的。”

“那老家伙的棺材板早被高尔夫球车压实了。”森内特大笑道,“真正的打猎?猎狐、射鸟或者追鹿?那得先准备一套呢料猎装,不是巴宝莉那种量产货,是萨维尔街老师傅手工缝制的,光量尺寸就得去三次。\"

电梯吱呀下降,老头继续道,\"猎枪?至少准备三把不同口径的珀迪或霍兰德,每把都比一辆丰田车贵。出发前还得给每把枪办持枪证,不过就像家养宠物办护照一样麻烦。\"

“流程嘛,清晨五点起床,吃过狩猎早餐,喝点威士忌暖身,跟着专职赶兽人走进雾里。真正的猎手要会看风向、辨足迹,耐心等上几个小时才开一枪。”

“中了?这才刚开始,你得单膝跪地,按照传统仪式给猎物献上最后一吻,用柏树枝蘸威士忌点在它额头上。”

李乐咂咂嘴,“听着比写论文还复杂。”

“这才到哪,”森内特轻笑,“午餐时仆人们会铺上亚麻桌布,用银餐具伺候野餐。晚上回到真正的庄园,不是那种改造成酒店的假古堡。壁炉里烧着橡木,餐桌上摆着祖传的瓷器。最重要的是,这种活动从不对外收费,邀请函只在小圈子里流通。你那三千镑,连给赶兽人的小费都不够。”

“还有,知道为什么选苏格兰高地吗?因为那里雾大,看不清猎物可以假装在打猎。你们要用的霰弹枪准星都被调偏了,庄园主可不想有人真打中他养来拍照的红松鸡。”

电梯门开,李乐把轮椅一摁,翘起来,推出去,“合着这就是一场真人角色扮演?”

“比那更糟,是付费版主题乐园。”森内特裹上围巾,“你会看到穿凯尔特纹章毛衣的向导,用带着因弗内斯口音的英语讲解古老传统,其实他上周还在卡迪夫的呼叫中心上班。那些百年古堡的壁炉里烧的是燃气,麋鹿头标本来自某家不知名的道具店。”

“但确实能拿到持枪证?”

“临时许可证,和超市会员卡一个安全等级。”老头嗤笑。

“这么看来,您当年没少批判这种活动。”

“我?1976年跟着达勒姆伯爵那个老不死的打过最后一次猎。”森内特眨眨眼,“那老家伙的猎枪卡壳三次,最后我们躲在大雨里的狩猎小屋,冻得哆哆嗦嗦,用柴火烤司康饼,这才是真正的传统。”

“所以,按您这标准,大部分人连给猎枪擦油的资格都没有。”

“不,是绝大部分人,小子,记住,真正的传统从不出售门票,它只会在你付不起的代价里延续。”

“行吧,”李乐叹口气,“为了早点交上调查报告,我还是得花这个钱,不过,上哪儿报销?”

“想什么好事儿呢?自费项目。”

“噫~~~”

“不过你真要去,我可以让人给你拿两件装备。”

“啥?猎枪?”

“那不可能,是服装。”

“又得花钱?”

“怎么也得像个样子.....”

一老一少就这么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走向停车场。

中午,难得守在伦敦上空的云漏了点缝,阳光洒在唐人街熙熙攘攘的街道上。

李乐从文兴酒楼的后门出来,手里拎着个小纸袋。

本来想的是来这里找点别的新鲜材料,给老头换换口味,不能总是母鸡猪蹄,搞得和生孩子的催奶汤一个样。

来了后,才知道林叔去了北边的农场,店里就剩秉忠照顾着。

见李乐来,秉忠二话不说,去到仓库给找了几只辽参和鲍鱼,李乐要给钱,差点被打出来。

站在路口左右瞅瞅,琢磨着再买点调料什么的。

一转身,进了一家叫“荣业行”的华超。

货架挤挤挨挨,一股子了各种熟悉的国产调料、零食和冷冻食品的味道。

正弯腰在一排琳琅满目的酱料瓶里寻找合适的蚝油,就听见身后传来一阵小推车轮子与地面摩擦的“咕噜”声,夹杂着一句不怎么标准的粤语吆喝:“唔该,借借!”

李乐侧身让过,下意识回头一瞥,却瞧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正弓着腰,费力地推着一辆堆满了大米和方便面箱子的平板车。

那人穿着一件沾了些许灰渍的深蓝色薄棉服,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

“袁家兴?”李乐有些意外地喊了一声。

袁家兴闻声抬头,也是一愣,随即脸上绽开一个略带腼腆却坦诚的笑容,“李乐?巧了啊,你来买东西?”

打量了一下他这身行头和满车的货物,想起司汤达那句“打工皇帝”,李乐心里明白了七八分,“你在这儿.....兼职?”

袁家兴用袖子抹了把汗,点点头,“嗯,在这儿兼职,帮忙理货、送货。上午没课,过来帮帮忙,今天也正好有车来给送调味品和干货。”

“可以啊,勤工俭学,自食其力。”

袁家兴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你呢,来买东西?”

“啊,买点炖汤的料。”李乐晃了晃手里的袋子,“你这活儿,几点完事?忙了一上午,还没吃午饭吧?”

“快了,把这车货卸完就能歇会儿。店里管一顿午饭,有盒饭。”袁家兴说着,就要继续推车。

这时,超市老板在仓库门口喊了一嗓子:“阿兴!快点啦,后面还有货要上!”

“来了来了!”袁家兴连忙应道,又对李乐抱歉地笑笑,“我得先去忙了。”

看着他瘦削却劲头十足的背影,李乐心思一动,一把拉住他胳膊,“盒饭有啥吃头,走,等我买完东西,请你吃碗热乎的面去,我知道前面有家弯岛的牛肉面还不错。”

“不用不用,真不用破费,我吃盒饭就行,都习惯了。”

“哎呀,习惯啥习惯,还客气个甚?”李乐不由分说,“就这么定了,我等你。赶紧卸货,麻利点儿!”

看到李乐态度坚决,眼神不似作假,袁家兴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点了点头,不好意思的笑道,“那.....行吧,谢谢了啊。我尽快!”

李乐在门口等了不到十分钟,袁家兴小跑出来,脱掉了沾灰的外套,里面还是那件看起来有些年头的毛衣,洗得干干净净。

“等久了吧?”

“没,我这一局游戏还没打完。”李乐晃了晃手机。

“地方在哪儿,远不?”

“过了那边的律政广场就到,走。”

“诶。”

两人走进了不远处李乐上次吃过的,那家由弯岛人开的小面馆。

店面不大,装修简单,寒冬天里,热气腾腾,飘着浓郁的牛肉香,那位大嗓门的阿嫲,瞧见两人进门,热情招呼着,“吃点什么?”

“看什么,你自己点。”李乐一指柜台顶的餐牌。

“不了不了,你来呗,我不熟的。”

“行,那就一碗牛三宝,两碗牛腩,两份卤豆干,加一份烫青菜,再来两罐可乐,可行?”

“咱们俩,三碗啊?”

“我一碗吃不饱啊。”

“哦哦,对,你这块儿头,呵呵呵。”

“阿嫲,快点咯。”

“吼,你们先坐吼,马上来。”

两人找个靠窗的卡座坐了,等面的功夫,李乐打量着对面略显清瘦的袁家兴,抠开一罐可乐递袁家兴:,“昨天,课上你那问题提得不错,结构洞那部分,啃得挺细。”

“瞎琢磨,”袁家兴接过可乐,喝了一口,冰凉的汽水让他打了个哆嗦,“就是觉得伯特说得太理想了,现实里哪有那么便宜的事儿。”

“理论嘛,都是简化模型,指个方向。真要在现实里用,得打不少补丁。”李乐笑了笑,看似随意的问道:“刚才看你那架势,挺熟练啊。你这打工.....时薪能挣多少?不方便说就算了。”

袁家兴有抿了可乐,“没什么不方便的,一小时7.5镑。老板人还行,对咱们国内来的学生挺照顾,工时给得也足,还管一顿饭。”

李乐心里快速算了算。按留学生签证规定,学期内每周最多打工20小时,就算满打满算,一周150镑,一个月也就600镑出头。

在这物价高企的伦敦,光是合租一个离学校近点、条件尚可的房间,月租恐怕就得四五百镑,再加上吃饭、交通、通讯、买书......

“这点钱.....在这边够干啥的?”李乐忍不住问道,语气里带着点关切。

袁家兴笑了笑,那笑容里有种经过计算的平静,“不够啊,所以还有别的活儿。”

“啥?”

“最近在一家汽车出租公司做晚间接线员,每周三到周日,晚上七点到十点,接接电话,处理下预约。那个一小时六镑五。周末要是没事,偶尔还接点旅行社的散活,带国内来的团在伦敦转转,帮他们办理手续什么的,一天能有个一百多。”

“还有旺季的时候,比如圣诞节那会儿,也去牛津街那边的百货公司当导购,因为能给国内来的当翻译,那边给的高,一小时十二镑呢。”

“尤其当导购,有时还能见到国内的明星来买东西。”

袁家兴如数家珍般报着自己的“业务”,像在陈述一份工作报告,“这么七拼八凑下来,一个月勤快点儿,刨去税,到手差不多能有一千**,运气好能过两千。房租、吃饭、交通、买书的钱基本就出来了,运气好还能攒点儿。”

李乐听得有些皱眉,“好家伙,你这时间安排得比首相还满。上课、写论文、读书的时间还能掰得开吗?再说了,你这工时加起来,早就超了吧?不怕被查到?”

袁家兴拿起筷子,在桌上顿了顿,笑道,“不在一个区登记,问题不大。这边办事,讲究个民不举,官不究。只要老板肯用,自己注意点,问题不大。我们这种,说白了,就是打时间差和信息差。”

“再说,我选的课大多在上午和傍晚,把下午和晚上的时间空出来,正好错开。学习嘛,挤挤总是有的,凌晨两点钟的LSE图书馆,也是常待的,那边还能上网,挺好的。”

这时,两碗热气腾腾的牛肉面端了上来。袁家兴那碗牛腩面,汤色清亮,面条筋道,铺着几大块炖得软烂入味的牛腩,李乐那碗牛三宝面更是内容丰富,牛腩、牛肚、牛筋堆得冒尖。

“先吃面,诶,这个,辣子,醋。”李乐招呼着,自己先夹起一筷子吹了吹。

袁家兴也饿坏了,道了声谢,便埋头吃起来,吃相斯文但速度不慢。

吃了几口,胃里有了底,李乐递过去一张餐巾纸,“那你,家里.....就不帮衬着点儿?看你这么拼。”

袁家兴嘴里的动作慢了下来,放下筷子,接过纸巾擦了擦嘴,看着窗外唐人街熙攘的人流,笑容淡了些,却依旧坦然,“我出来读书,家里把朔州的一套大房子卖了,才凑够的保证金。”

“我自己工作几年攒的那点钱,交了第一年的学费。再伸手向家里要?那不成啃老了么?干不出那事。”

李乐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卖房留学,这在06年,对于普通工薪家庭来说,几乎是孤注一掷的投资。

“何必呢?,在国内找个工作,安稳过日子不好吗?非得出来受这份罪。”

袁家兴捏着餐巾纸,仿佛陷入了回忆。过了一会儿,他才笑了笑,继续道,“嗨,说来话长。”

那笑容里有些自嘲,也有些感慨。

“我家那地方,你也知道,就是个四线都算不上的小城。爸妈在煤机厂干了一辈子,最远就到过晋阳。”

“我高中毕业,考上了晋阳一个二本,学市场营销,玖玖年,毕业了,心气高,觉得世界那么大,得出去走走看看,就跟着一个朋友,跑沪海去了。”

“底薪不高,四百块,主要靠提成。那时候跟人在闵行合租了个老房子,一个月租金摊三百。每天挤着公交地铁到处跑工地楼盘装修公司,推销瓷砖。累是累点,但一个月下来,除掉开销,还能攒下一千多块。”

“那会儿觉得,嘿,挺美!照这么干下去,说不定过几年也能在沪海郊区买个小小的房子,把我爸妈接来看看东方明珠。”

李乐听着,似乎能看到几年前那个揣着梦想、在沪海弄堂和高楼间穿梭的年轻身影。嘴角牵动两下,又闭上。

袁家兴又抿了口可乐,“现在想想,那时候真是天真。要不是后来遇到一对客户,我可能真就在那种还挺好的感觉里麻木下去了。”

“哦?客户给你气受了?然后你一怒之下,发愤图强?”李乐夹了块牛筋到袁家兴碗里,调侃道。

“哪能啊!”袁家兴被逗乐了,“人家是老两口,特别好,在我那儿买瓷砖,从挑选到送货,再到后来帮他们联系贴砖的师傅,都是我一手张罗的。”

“有回他们家贴砖,搬东西的时候不小心碎了两块,备用的也不够了。夏天,快四十度,我骑着个借来的小摩托,从闵行的仓库现拿了一包砖,穿过大半个沪海给人送过去。到地方的时候,浑身都湿透了,跟从水里捞出来似的。”

“老两口一瞧,觉得我这人实在,肯干,挺感动。再后来他们家装修完,非要请我吃饭。吃饭的时候就闲聊,问我以后有啥打算。我就把我想攒钱买房的想法和那点小得意说了。当时还挺自豪的。”

“结果你猜那大爷怎么说?”

“怎么说?把介绍闺女给你?还是江浙沪独生女的那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