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投胎出了bug,关我什么事儿 > 第1626章 时祭

投胎出了bug,关我什么事儿 第1626章 时祭

作者:咖啡就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13 12:33:48

天光未大亮,寒意却已透过厚重的窗玻璃渗入大宅。

李乐生物钟使然,六点钟准时睁眼,悄声下床,看了眼身旁熟睡的李富贞和儿童房里边还蜷着的两个小家伙,从柜子里找出套运动服换上,下了楼。

花园里找了块空地,哼哼嗯嗯的几个站桩加一组把位打完,昨晚上听大舅哥的粉色小八卦,听到兴之所至,和大小姐来的一场“自由搏击”带来的疲惫被一扫而空,神清气爽。

往回走时,才看到前院儿里人影绰绰,有了动静。

并非喧闹,而是一种有序的低语与轻响,源头是厨房。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不同于往日餐食准备的、更为庄重肃穆的气息。

李乐循着香气和动静来到厨房门口,只见里面灯火通明,人影绰绰。洪罗新系着围裙,正亲自指挥着几名帮佣和家中常年帮忙准备祭品的几位老手妇人忙碌着。

巨大的料理台上,琳琅满目地摆满了各种食材和半成品。

“偶妈,早上好,这就开始准备了?”李乐倚在门框,轻声打招呼。

洪罗新回头,见是他,脸上立刻漾开温和的笑意,“哎一古,wuli女婿起得这么早?怎么不多睡会儿?这里乱糟糟的,都是女人家的事。”

“习惯了,早上运动运动,听见这边有动静。”李乐走近,好奇地打量着长台上琳琅满目的供品。

有煮得恰到好处、保持完整形状的整鸡,有一颗颗按着品相挑选出来的苹果、梨、柿子、枣子堆叠在篮子里。各种颜色鲜亮的干果零食,还有各种色彩斑斓、造型别致的年糕,用模具压出福寿字样或花纹的米糕,更别提还有许多他到现在都认不全的泡菜。

“嚯,这么多,这都是祭祀要用的?”

“是啊,新年时祭,给祖先准备的,一点都不能马虎。”

洪罗新拿起一个刚出笼还冒着热气的松饼,递给李乐,“尝尝?红豆馅的,刚蒸好。”

李乐接过来,吹了吹气,咬了一口,软糯香甜。

“嗯,好吃。这些都是自家做的?”

“大部分是。外面买的终究少份心意。祭祀的供品啊,讲究一个赤白饼。”

“赤白饼?”

“就是红枣、白米糕、栗子。”

许是因为李乐不是本地人,洪罗新有心细说,一边手指轻点,低声给李乐介绍,“红枣和栗子要堆成尖,象征子孙繁荣。水果要选色泽鲜亮、形态完美的,摆案的时候,还都要开口去顶,方便祖先享用。”

又引着李乐看另一边,“鱼要选完整的鲜鱼,通常是黄花鱼或者鲷鱼,煎或者蒸,头尾都不能缺。还有打糕,也是必不可少的。”

“看,这是炖肉用的整块韩牛肋排,要煮到酥烂但不能散形。那是整只鸡,内脏清理干净,要形态完整。那边是刚蒸好的白米饭,要堆得饱满如山形。还有这些,”洪罗新又指向一排清洗晾干的蔬菜,“蕨菜、南瓜、蘑菇、豆芽、萝卜....都要挑选最好的部分,有的焯水,有的生供。”

李乐注意到所有食材的处理都极其注重形态的完整和色泽的纯净,几乎看不到浓油赤酱的调料。

又看着岳母一丝不苟地检查每一样供品,甚至亲手调整一棵水煮白菜上点缀的红枣位置,不禁感慨道,“这。比做一桌宴席还费神。”

“给祖先享用,怎么能怠慢?”洪罗新正色道,“祭祀啊,不是做给活人看的,是那份慎终追远的心意。通过这些规矩、这些食物,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和感恩,也祈求他们继续庇佑家族平安顺遂。”

李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一个社会学和人类学者应有的参与感,让他挽起袖子,准备洗手,“偶妈,有什么我能帮忙的?虽然不太懂,打个下手还行。”

“不用,这边都有人的。”

“嗨,闲着也是闲着,再说,你不说得诚心么?”

“呵呵呵,行,那这样,”洪罗新瞧见李乐不似作假,心中满意更胜,家里难得有男人愿意来帮着忙活,“帮我把那边晾好的年糕条,按这个长度,一节一节切开,注意切口要整齐。”

“内!!”李乐洗了手,拿起刀,依言操作起来。同时听着洪罗新和其他妇人关于各种祭品准备细节的低声交流,默默记下这些充满传统的细节。

约莫一小时后,天色渐亮,二女婿金炳烈也到了,一身深色的西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见到挽袖子撸胳膊,正在洪罗新的指导下,摆弄祭品的李乐,先是一愣,随即又忙躬身问早。

“岳母大人,大姐夫,早上好。”

“炳烈来了啊。”洪罗新瞧见二女婿,脸上的笑容比对着李乐收敛了几分,点头道,“这边都准备的差不多了,你带李乐去正堂那边去看看,也给他说说规矩的注意的地方,他一个外国人,免得一会儿失礼。”

“是,岳母。”金炳烈应道,随即对李乐眨眨眼,做了个请的手势,“大姐夫,这边,一起去看看。”

“好。我先过去了。”李乐擦擦手,冲洪罗新欠了欠身,跟着金炳烈穿过廊道,走向大宅专门用于家族仪式的正堂。

看着李乐高大壮硕的背影,洪罗新笑容又一次浮现,引得一旁一年长的帮佣用亲近又羡慕的语气说道,“夫人,李女婿人真好啊,现在的年轻人,很少见到这样愿意学习这些礼数的呢。”

“是啊,李女婿是个有心人啊。”

李乐跟着金炳烈穿过走廊,走向大宅专门用于家庭祭祀的厅堂。

这里已被布置得庄严肃穆,不像国内祭祖,还要挂上祖先的画像,这里,正前方是一块高大的六折实木屏风,整片屏风上,用汉字书写着一段金刚经。

而屏风前摆着几张宽大的供桌,上面铺着洁净的白布,正中的四个牌位上,分别用汉字书写着从李建熙上述四代先祖名字的名讳。

几个帮佣正在一个管家模样的中年人指挥下,小心翼翼地摆放着烛台、香炉等物件。

瞧见李乐和金炳烈进来,中年男人忙上前鞠躬,“李先生,金先生。有什么吩咐?”

“啊,没有,你们忙你们的,我们就是来看看准备的怎么样了。”

“是。”

中年男人退回身,又开始指挥。

金炳烈冲李乐笑道,“时间还早,供品要等吉时快到才能请上来摆放。”

“我刚听岳母说,这些祭品,摆放也是有讲究的?”

“有的,各有各的顺序。”金炳烈点点头,指着祭桌解释道,“这种祭祀的桌子,传统要用祭床,不同等级的祭祀,祭床的床数也不同。”

“像今天的新年时祭,算小祀,通常用三床或五床。你看,最靠近牌位的是饭床,主要放饭、羹、汤;中间是脯床,放肉脯、鱼、肉酱、泡菜等,最外面是饼床,放各种糕饼水果。这叫三床排列。”

“时祭?”李乐寻思着这个词儿和国内的祭祀礼仪里哪个词儿能对的上。

“对的”金炳烈顺手调整着一个铜酒盏的位置,“南高丽的祭祀大致分几种,时祭就是像今天这样,在季节转换或新年、中秋等节日举行,规模相对小一些,主要是在家进行,还有忌祭,在先人忌日举行。墓祭,去坟前祭祀。”

“另外还有像春节的茶礼、中秋的秋夕也都有特定祭祀。过些天春节,我们还得去骊州的父岳山家族墓园,给老会长行正式的墓祭,那便规模更大。不过最大的,还是在庆尚南道的宗家举办的祭祖典礼。”

“哦。”李乐点点头,又听金炳烈给讲起摆贡的规矩来。

“待会儿祭品会按鱼东肉西、头尾朝北、红东白西、生东熟西这些老规矩.....你看,这是放酒盅的地方,这是箸匙......一碗白水,里面放上点米饭,就叫有吃有喝.....”

等金炳烈讲完,李乐这才点点头,“很繁复啊。”

“哦?大陆那边的祭祀……是什么样的?”听到这话,金炳烈颇感兴趣地问道。

李乐想了想,说道,“我们那儿的传统祭祀,分很多种,祭天、祭地、祭祖、祭圣贤。不过普通老百姓家,一般只有祭祖的权利,祭天祭地那是古代皇帝和国家才有的资格。而且,如今时代变了,各种祭祀,实际上大部分程序都简化了。”

“现在也就是清明、端午、中秋、春节、中元节、寒食节这些大日子,子孙们到祖先坟前,摆几样点心水果、烧点纸钱、点上香、磕几个头,说几句保佑的话,就算完事了。”

“很多城市里连烧纸都不让了,也就是献一束花。只有在一些还持着老辈儿传统的宗族大家里,还保留着比较完整的家祭仪式。”

金炳烈听得入神,“宗族大家的祭祀,规矩也多吗?”

李乐笑道,“真要论起来,你们这些祭祀都是脱胎于华夏礼制,规矩都是从我们那儿传来下的,只多不少。”

“先说祭品,也分等级。就比如牺牲,汉代郑玄注礼记说,羊豕曰少牢,诸侯之卿大夫祭宗庙之牲。而礼记·王制和礼记·曾子说里分别规定,大飨其王,事与三牲,山川之祀,以小三牲。”

“意思就是古代规定士大夫诸侯可以用少牢,也就是猪、羊,天子才能用太牢,猪、羊、牛。历史上,南高丽诸国属诸侯,只能用猪、羊来祭祀,用牛就是僭越。当然,现在当然没这限制了,但一般家祭,小三牲,猪头、鱼、鸡这是基本。”

“然后除了牺牲,还有各种糕点、酒水,果蔬以及盐、酱,所有的祭品也都有讲究,光一个酒水,就有五齐三酒之说,更别说各种盛放祭品的礼器,天子、诸侯、士大夫、百姓、商贾,按照等级阶级划分,错不得一点。”

“而流程更复杂.....族长、长子作为主祭人要带领全族男丁,焚香、奠酒、读祭文、行三拜九叩大礼.....女眷一般不在核心圈内。所有参与的人衣着要肃穆,不能喧哗,不能有不敬的举止。”

“还要写祭文,祭文要写得骈四俪六,歌颂祖先功德,祈求福佑。最后还要嘏辞,就是代表祖先给子孙祝福,然后分食祭品,叫做纳福.....焚香燃表、祝帛纸钱.....还要给祖先唱戏.....”

“总之,真要想一套全流程的祭祖祭先人的活动下来,忙活个个把月是少不了的。”

金炳烈听着,惊讶地摇摇头,“听着确实很复杂。感觉....比我们的仪式更强调宗法等级和文字传承?”

“可以这么理解。”李乐点头,“我们的传统更强调礼的规范和文的传承。不过现在真的还能完整保持这一套的世家大族,凤毛麟角了。”

“大部分都流于形式,或者彻底简化了。说起来,在保留传统祭祀的完整性和普遍性上,你们这边反而做得更....普遍和规范。”

“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金炳烈叹道,“有时候也觉得繁琐,但想想,或许正是通过这些具体的仪式,才能让后代不忘根本,知道家族从何而来。”

两人正低声交谈着,李建熙领着李载容也来到了正堂,叫过李乐和金炳烈,神色凝重地扫视着现场的布置,对几个细节亲自做了调整。

李乐瞧着,大舅哥的脸色却比昨晚晦暗的多,眼神躲闪,应对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

“时间差不多了,你们几个,去门口迎一下家里的亲戚们。”李建熙吩咐道。

宅邸大门敞开,陆陆续续有车辆驶入。下来的人大多也穿着正式的韩服或深色西装。

不过瞧了半天,李乐认识的只有富姐的小姑李明熙一家。

其他到来的亲戚,就得靠李载容和金炳烈在一旁低声提醒介绍。

这是哪位叔公家的儿子,那是哪位堂姑奶奶的女儿.....关系网错综复杂。

李乐抽空,歪头问金炳烈,“怎么没见载贤堂哥那边的人?”

金炳烈看了眼一脸阴郁,却和家祭气氛十分相容的李载容,低声说道,“这种时祭,一般都是各小家办各家的,或者关系特别近的几家一起。”

“载贤哥属于这一支的长房,他们的祭祀重心一般在庆尚南道宜宁郡的老家宗宅。除非是老会长的重大周年忌日那种全族性的大祭,否则咱们这几家一般也不会特意回老家参加。”

李乐恍然,这不就是家族里的大宗小宗,各有侧重。

正说着,又一辆黑色的高级轿车停下。车上下来一位年纪与李建熙相仿、面容也有几分相似的男人,带着几位家人。这位男子的气场明显与其他亲戚不同,略显低调,甚至有些拘谨。

金炳烈碰了碰李乐的手臂,声音压得更低,“这位是小叔。”

“小叔,是那位?”

“嗯。”

一个点头,让李乐确定了关于老李家的一个传言。当初李秉哲创立三松的时候,南高丽还兴一夫多妻。

这位,就是由李秉哲的妾室具夫人所生、虽入族谱但地位微妙、从不对外宣传的儿子。

李乐仔细瞅了瞅,发现这位“小叔”一家人的言行举止都格外谨慎,与其他亲戚寒暄时也带着一种不易察觉的距离感。

陆续的,亲戚们基本到齐,李乐这是才忽然发现,自始至终,都没有看到身为长媳的林仕玲的身影。

瞥了一眼李载容,对方正强打精神与一位长辈寒暄,但那笑容僵硬,眼底深处不时流露出一股子茫然和不安。

这让李乐想起昨晚富贞后来说的更深层的原因,除了林家面临的困境,还有李载容与那位新晋“影后”之间,在那圈内几乎已是半公开的绯闻。

一个资历尚浅的二线女星,能在去年底的颁奖礼上爆冷击败全度妍、金惠秀等实力派摘得最佳女主角桂冠,若说背后没有大人物的鼎力支持,任谁也很难相信。

可李建熙和洪罗新对此似乎毫无表示,仿佛林仕玲的缺席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不过,李乐还是敏锐地捕捉到李建熙扫向大舅哥的目光,比往日更添了几分冷厉。

时候差不多,吉时将至,众人移步正堂。

家族成员按辈分、亲疏、长幼顺序,在司仪(通常是族中一位精通礼仪的长者)的唱喏声中,有序进入布置妥当的正堂。

空气中弥漫着香烛和祭品混合的庄重气息。

李乐作为外姓女婿,位置靠后,安静的观察着。

祭祀仪式在一位身着传统韩服的老司仪主持下开始。

焚香、献酒、读祝、叩拜……流程繁琐而庄严。

李建熙作为主祭,带领家族男丁行大礼。李乐跟着身旁的金炳烈,依样画葫芦。

李乐参与着这极具仪式感的场面,看着李氏家族成员们或虔诚、或恭顺、或各怀心事的侧脸,心中感触复杂。

这不仅仅是一场对祖先的追思,更是家族权力结构、人际关系的一次集中展演。

仪式持续了相当长一段时间才结束。

中午是家族聚餐。席间气氛比昨日晚餐稍显活络,但依旧有种无形的约束感。亲戚间的寒暄大多流于表面。

坐在身边的大小姐悄悄碰了碰李乐的手肘,低声问,“感觉怎么样?是不是规矩特别多?”

李乐拿起纸巾擦了擦嘴,沉吟片刻,看向妻子,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浅笑,“感受啊.....挺复杂的。”

“流程是复杂,头一次见,是有点晕。”大小姐以为他说的是祭祀本身。

李乐却摇摇头,看了一眼主位上沉默用餐的李建熙,又扫过一旁强颜欢笑应酬亲戚的李载容,以及那位始终沉默低调的“小叔”一家,微微摇头,对李富贞轻笑道:

“我是觉得,你们家的人和人之间的事儿,比这祭祀流程复杂多了。有点像.....物质文明增长得太快,精神文明有点没跟上趟儿。”

李富贞愣了一下,随即在桌下轻轻掐了他一下,嗔怪地瞪了他一眼,嘴角却忍不住弯起一个无奈的弧度,“就你话多!吃你的肉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