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投胎出了bug,关我什么事儿 > 第1619章 你得做好经常吃面的准备

翌日,长安大饭店正门口。

穿了身略显板正,但也是手里最好的一套西装,打着深蓝色领带,头发经过打理的东哥,先是低头看了眼脚上皮鞋上有没有灰,又抬头看了眼酒店高高的门头。

才想起来,这里,还有个名头,陕省驻京办。

对于那位“便宜”表师弟嘴里说的长铁精工的陆总为什么住在这儿,而不是那些香格里拉希尔顿的五星级酒店,东哥心里有了些猜测。

长安,长长久久,平平安安,是个好兆头。

九点整,刘樯东准时出现在李乐短信发来的套房门口,他深吸一口气,抬手按响了门铃。

门很快打开,开门的是一身甩帽衫,牛仔裤,运动鞋的李乐,倒是和自己这一身的慎重,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表师兄,够准时的啊!”李乐笑着把他让进屋,“快请进。诶,吃过早饭了么?”

“啊,吃过了,谢谢!”

捋了捋袖口,刘樯东迈进套房客厅,目光迅速扫过。

客厅很宽敞,布置成一个小型会谈区的模样。

主位沙发里,一个穿着件羊绒开衫,没打领带的白衬衫,戴着眼镜,气度沉稳文质彬彬的中年帅哥,神色平和,面带微笑的打量着刘樯东。

另一侧的单人沙发上,更显精干,套着一件商务夹克的男人,放下手里的茶杯,身体微微前倾,看刘樯东的眼神,透着锐利和审慎。

而陆小宁则窝在旁边的另一张长沙发里,似乎在努力摆出认真严肃的表情,面前摊开着笔记本。

“来来,表师兄,给你介绍一下。”李乐引着刘樯东过去,给介绍着,“这位是长铁精工的陆董,也是百信数码的前任老板,也是小陆他爸。”

陆桐站起身,微笑着主动伸出手,“刘总,李乐没少提起你,年轻有为啊。”

刘樯东赶紧上前两步,双手握住,“陆董,您太客气了,久仰您的大名。”

李乐又指向另一位,“这位是孙伟民,孙总,百信数码之前的总经理,现在回了长铁精工任副总,主管市场和渠道,老零售了,经验丰富得很。”

“孙总,您好!”刘樯东同样恭敬地握手。孙伟民的名字他听说过,是百信当年快速扩张的关键人物之一。

“刘总,你好。”孙伟民的笑容更职业化一些,握手有力,打量刘樯东的目光也带着探究的意味。

陆小宁也起身打了个招呼,“表师兄。”

简单的寒暄后,几人落座。李乐似乎刻意退后一步,和陆小宁坐到了侧面的沙发上,把主位留给了陆桐、孙伟民和刘樯东。

等刘樯东接上热茶后,套房内暂时陷入了一种正式会谈前的短暂沉默。

沉默被陆桐打破,“刘总,咱们就不绕圈子了。李乐之前和你聊的大框架,我们都知道了。今天请你来,就是想更深入地听听你本人对电商这件事的理解,对未来到底是怎么想的。”

“放开说,怎么规划,怎么干,遇到问题怎么解决。”

刘樯东点点头,他知道这才是真正的“面试”,身体坐得更直,双手搭在在膝上,目光扫过在场四人,

没拿出什么高大上的屁屁踢,纯用嘴说。语速不快,但条理异常清晰,带着一种沉浸行业多年的笃定和创业者特有的偏执。

“电商,在我看来,本质就两条。一,无限货架打破物理空间限制,二,用技术优化供应链效率,最终降低成本,提升体验。”

“景东从线下柜台起家,吃够了线下租金上涨、串货乱价、信息不透明的苦,也最早尝到了线上直接对接用户、减少环节的甜头......”

“而我,对景东未来的定位,不是做一个简单的线上经销商,而是要成为一个基于数字技术的供应链服务公司.....我们卖的不是单一的货,而是一整套正品、低价、高效的可信服务。”

紧接着,刘樯东详细阐述了对未来三到五年的。

“第一,聚焦垂直,做深3c。 未来三到五年,核心依然是3c数码。这是我们的根基,客单价高,标准性强,消费群体对价格和新品敏感,在核心品类里做到最全、最新、价格最有竞争力。”

“计划与更多品牌商建立直接合作,甚至定制包销,拿下线上首发权,这是建立壁垒的关键。预计三年内,将主流3c品牌的直接合作比例从现在的不到30%提升到70%以上。”

“第二,自建物流,体验为本,”说到这点,刘樯东语气加重,几乎一字一顿的说道,“这是我认定b2c模式的核心竞争力,也是目前最大的难点。”

“依赖第三方物流,时效不可控,服务标准不一,破损丢件推诿扯皮,用户体验永远捏在别人手里。我的规划是:必须自建!”

“方法呢?有么?”陆桐笑问道,目光里带着鼓励。

“有,”刘樯东点点头,“我的计划是,利用丰禾的物流主干,先从燕京、沪海、鹏城三大核心城市开始试点自营配送队伍,模式是,线上订单、区域仓库、自有配送员、消费者,全程可控,打通最后一公里。”

“考虑过成本么?”孙伟民插话,“恕我直言,即便有丰禾物流作为主干,解决了前的从仓到仓的问题,但后你说的这种送货上门,资金消耗是个就庞大的数字。”

“车辆、人员、仓储管理、调度系统,每一笔都是巨大开支。如何控制成本?如何平衡投入产出?初期覆盖率低,如何应对大部分地区仍依赖第三方带来的体验割裂?有没有考虑过?”

刘樯东显然深思过,“有,有可能初期成本会极高,但我要用快和准两个字打出口碑。目标是核心城市实现当日达或次日达,最多不超过三天,配送时效和服务态度要成为行业标杆,而不仅仅是送达。这笔投入,再难也要投,这是景东的护城河。”

“而成本控制,一靠技术,自主研发简单的调度系统,优化路径,降低空驶率,二靠模式,先从订单密集的核心城区做起,摊薄单件成本,三靠管理,用严格的KpI和激励制度提升人效。”

“平衡投入产出,不看短期财务损益,我看重的是用户口碑带来的复购率和忠诚度,这是长期价值。”

“而对于第三方覆盖区域,我们会设立更严格的筛选标准和考核机制,用协议约束服务质量,并逐步用自建替代。”

等刘樯东说完,陆桐想了想,“你刚才说供应链服务公司,这个概念很有意思。具体到运营上,怎么实现?”

刘樯东回道,“陆总,这就涉及到库存周转和现金流。我的目标是利用数据预测销售,尽可能降低库存天数,向品牌商争取更有利的账期。”

“理想状态是,用户下单,我们送达,品牌商的货款周期还能有冗余,用别人的钱做自己的生意。但这需要极强的数据分析和供应链管理能力,也是我们接下来要搭建的核心团队。”

“嗯,你继续。”

“第三,技术驱动,不死磕流量。”刘樯东看了眼一旁歪在沙发里,托着腮帮子,眼神一直向下,一脸平静的李乐。

“我知道流量重要,但我不认同一味烧钱买流量。景东的流量来源,初期靠的是口碑和精准营销。我会投入资源优化网站体验,尤其是搜索和下单流程,让买过的人觉得好用,愿意再来,愿意推荐。”

“同时,针对It圈、高校、企业采购做定向推广。我相信,只要东西好、送货快、服务省心,用户会自己找上门......”

就这么滴,东哥滔滔不绝的足足讲了一个多小时,逻辑严密,数据支撑虽然粗陋但方向清晰,对困难有认知,对目标有执着。

期间陆桐,陆桐的插话询问,问题都点在关键处,“物流成本你预计占比多少?如何控制在合理区间?”“和国镁、输宁这些线下巨头比,你的核心优势除了价格,还有什么能留住用户?”“品牌授权这一块,你现在做到什么级别?遇到的最大阻力是什么?”

孙伟民的问题则更具体、更接地气:“你的客单价目前是多少?未来提升空间在哪里?”“呼叫中心的投入和人员管理是怎么考虑的?”“线下渠道的经验,哪些你认为可以直接用在线上,哪些必须抛弃?”

刘樯东一一作答,有些数据信手拈来,有些问题则需要思考片刻,回答虽不能说完美,但都有回应,很多是他正在实践或准备实践的。

也没有夸夸其谈做不到的业绩,反而多次强调过程中的困难和需要克服的点。

李乐始终安静地听着,偶尔喝口水,不曾打断。

直到刘樯东全部说完,看向众人,房间里再次陷入一片寂静。

陆桐和孙伟民交换了一个眼神,微微颔首。

这时,李乐才笑着开口:“表师兄,思路很清晰,野心也不小。”

“我问两个问题。第一,如果要实现你刚才描述的五年后的业绩规模、市场占有率以及你理想的毛利率,你需要投入多少服务器来支撑网站流量和订单处理?需要多少货架和仓库面积来存放你计划中的SKU?需要多少辆配送车、多少名配送员来覆盖你目标中的城市?需要扩充多少技术、采购、客服人员?这些,你有一个初步的量化估算吗?”

刘樯东怔了一下,坦诚道,“这个,不瞒你说,具体的、详细的测算,还没有。只有一个基于增长趋势的大概方向性的估计。我知道这远远不够.....”

语气带着一丝窘迫,这确实是作为创业者“野蛮生长”阶段的短板。

而李乐似乎早有预料,没说什么,只是从身旁的沙发上拿起一份不算太厚但装订整齐的文件,递了过去。

“这是我们这边基于公开信息、行业数据以及一些....私下了解,对景东做的一份初步背调,以及基于景东的先是状况,还有我们的预期,进行的资源需求模型推演。你不妨看看。”

刘樯东略带疑惑地接过,翻过几页之后,瞳孔便微微一缩。

【预计需扩建中心仓x个,前置仓xx个,对应仓储面积xxxxx平米,货架、叉车、pdA扫描枪等设备初步估算xxx万元……】

【预计服务器峰值负载需达到xxx,带宽需求xxxxm,相应年投入约xxx万元……】

......

......

【流动资金需求,基于SKU扩张及库存周转,峰值需预留xxxxx万元……】

里面详细罗列了景东目前大概的服务器负载、带宽成本、仓储租赁情况、人力成本构成。更关键的是后半部分,基于不同的增长率假设,推演了未来三年达到相应规模时,所需的服务器数量及扩容成本、仓储面积需求及租金预估、配送车队规模及车辆人员成本、以及技术、运营、客服团队的人员编制和薪酬总额.....

数据细致到甚至包括不同城市仓库的租金单价差异、一辆配送车的年均维护费用、一名程序员的年度人力成本包。

虽然都是估算,但逻辑严密,参考的都是当前市场的真实价格和行业通用参数。每一项后面甚至还有简单的测算依据和假设条件。

这份报告,将他脑海中那个宏大的、但还有些模糊的战略蓝图,瞬间量化成了冰冷而具体的数字和资源需求。

这份报告,像一面冰冷清晰的镜子,将他脑海中激昂的战略蓝图,量化成了一个个具体、残酷、且所费不赀的数字。

它明确地告诉东哥,梦想虽好,但要实现它,你需要填进去多少真金白银和资源。

刘樯东的手指来回搓着纸张边缘,抬头看向李乐,眼神复杂,有惊讶,有恍然,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触动。

到这一刻,他才真正彻底相信,眼前这个年轻人以及他所代表的团队,不是一时兴起,不是玩票,而是真正以一种专业、严谨、甚至苛刻的态度,在审视和评估这次投资的可能性。他们是动真格的。

房间里很安静,只有刘樯东翻动纸页的沙沙声。陆桐端起茶杯,慢慢喝着,孙伟民则若有所思地看着刘樯东的反应。

良久,刘樯东缓缓合上报告,长长吁出一口气,“李乐……这……你们这……做得太细了。很多问题,我想到过,但没算得这么清楚。”

李乐笑了笑:“既然要合作,总不能两眼一抹黑就往里砸钱吧。表师兄,现在你知道了,我们要做的,是一件多么耗钱的事。”

他身体微微前倾,问道:“那么,如果,我是说如果,我们真的决定投了。拿到钱、以及相应的资源支持之后,你下一步最想发力、最优先投入的重点,会是哪里?如果,只能选一两个的话。”

刘樯东几乎没有任何犹豫,斩钉截铁地说道,“两件事,第一,扩品类。第二,还是物流!”

“哦?详细说说。”陆桐放下茶杯,先看了眼李乐,又看向刘樯东,问道。

“那,先说物流,”刘樯东目光目光坚定,“李乐,你之前提的物流的三步走很好,但,我必须强调,丰禾的物流再好,也是丰禾的。”

“景东要想真正把用户体验做到极致,把成本控制到最低,长期看,必须有自己的物流体系,从仓储到配送,尤其是配送队伍,必须牢牢抓在自己手里。”

“真正建立起用户体验壁垒,这是b2c的命门,核心竞争力所在,我甚至觉得,未来电商的竞争,本质就是物流体验的竞争。”

感受到东哥的话里,不容置疑的信念和强烈的控制欲,李乐倒没怎么不舒服, 反倒是觉着,这种性子,自己才省心省力。

“那扩品类呢?”李乐追问,“物流投入巨大,见效慢,你需要新的增长点来支撑资本市场和现金流的故事。”

“只卖3c数码,天花板太低了,获客成本也太高。很多人可能一年才换一次手机电脑,他凭什么经常来你网站?我们必须引入高频消费的品类,把客流拉起来,降低整体获客成本,同时也能带动3c产品的销售。”

“那你打算先扩什么品类?”孙伟民饶有兴致地问。

刘樯东脱口而出,“图书,或者日用品中的标准品,纸巾、洗化、婴幼儿产品这些。”

陆桐问道,“为什么是这些?这和3c似乎不搭界。”

“原因有几个,”刘樯东解释道,“首先,标准品,价格透明,型号统一,不存在巨大的质量差异,用户决策成本低,适合线上。”

“其次,高频消费,复购率高,能有效拉动网站活跃度和用户访问习惯。第三,单价相对较低,试错成本低,容易吸引那些对线上购物还心存疑虑的新用户下第一单。”

“一旦他们因为买书或买纸巾体验到了景东的快捷配送和靠谱服务,未来购买电脑、手机等高价值商品时,我们的信任优势就出来了。”

“合着这是,试一试,反正吃亏上当也花不了几个钱?”陆桐笑着说道。

“差不多,但如果解释为用理论指导销售策略,可能,李乐说的更明白?”刘樯东回。

“得,表师兄,这是考我?”李乐指了指东哥,琢磨琢磨,“你是说系统论里的帕森斯AGIL模型与商业系统的功能分化?”

“适应、目标达成、整合、模式维持,商业组织通过功能分化覆盖更多社会需求,从而提升其在社会系统中的位置。”

“归结为,功能分化覆盖更广社会需求,选择图书作为符号商品吸引高价值群体,构建信任的社会资本,通过标准化品类锻炼技术系统,提升理性化效率,打破用户阶层壁垒,实现市场细分与下沉,最终目标是形成平台生态的文化霸权,掌握消费社会的符号分配权。”

“不仅是商业计算,更是对社会结构、文化符号和现代性信任机制的运用。”

“表师弟,不愧是博士。”东哥竖起了大拇指。

“哪里,哪里。”

“客气,客气。”

“彼此,彼此。”

“过奖,过奖。”

“佩服,佩服。”

“见笑,见笑。”

“哇哈哈~~~”

“哇嘎嘎~~~”

瞧见这俩捧逗结合的,孙伟民倒是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嗯,用图书日用品这种流量品养利润品,思路是对的。但这意味着供应链管理复杂度大大增加,仓储、分拣、配送的要求都不同了。”

“是的,孙总,这是挑战。但我认为值得一试。”刘樯东肯定道,“这能解决我们单纯卖3c面临的获客难题。”

房间里,又一次安静下来。陆桐和孙伟民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赞赏。

刘樯东的这番思考,完全跳出了当下大多数电商平台要么盲目扩张品类、要么死守垂直领域的思维,精准地抓住了用低频引流高频,用标准品打磨体验,最终带动核心业务的核心逻辑。

不仅是对模式的理解,也是对用户心理和消费行为的深刻观察。

“陆叔,孙总,你们觉得呢?”李乐冲陆桐和孙伟民笑道。

陆桐推了推眼镜,“是,思路很清晰,不是纸上谈兵,是能落地的,刘总,看来小乐没看错人。”

孙伟民也道,“对物流的坚持,和对扩品类的选择,都说明你是真想明白了怎么干电商,而不只是开个网店。大方向上,我没什么问题了。”

李乐看了看表,站起身,走到刘樯东面前,“表师兄,宏观层面的沟通就先到这里,走吧,先吃饭,下午咱们再啃些细节。诶,吃面能不能习惯?”

“呃.....我都行,没问题,不挑。”

“那就好,我估计,以后,你得做好经常吃面的准备了。”

“啊?”

领导的2号观赏植物 豆橛子 山东人夏天的噩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