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投胎出了bug,关我什么事儿 > 第1559章 属气蛤蟆的,一戳就鼓

只扫了几眼附图上的红线范围和补偿草案,林国栋脸上的笑容瞬间冻住,黝黑的脸膛瞬间绷紧。

“林主任?”梅苹轻声询问。

“哎,怕什么来什么。传了一年多,这回,市里刚敲定的,滩涂综合开发规划。要建工业园,征用陈厝、林厝交界那片海田。”林国栋看了眼梅苹,叹口气,把手里的文件抖得哗啦作响,又递过去。

“建工业园?征地,不是好事儿么?”姬小雅疑惑道。

“好事儿?”林国栋的目光越过众人,落在墙上的一张地图上,走上前,手指戳着图纸上那片位于两村交界、形状如同犬牙交错的滩涂区域,忧虑道,“梅教授,您看看这图,再看看工业园区规划红线划的,正好把这片滩涂装在了里面。这下,麻烦来了。”

“这滩涂怎么了?”梅苹似乎猜到了什么。

“这片滩涂,一共一千六百七十八亩,盛产的蛏苗质优价高,滩涂为两村带来了财富,也带来了争夺。为了滩涂界线,为了争夺蛏苗,陈林两姓流了多少血?从明朝嘉靖年间算起,”

林国栋拉开文件柜的抽屉,从里面拿出一本线装族谱,哗啦啦翻到一页,指着上面一段用红笔圈出的蝇头小楷,念道,“嘉靖三十七年冬,陈氏虐杀吾族嫁女林三娘,血溅宗祠。阖族愤起,擂鼓聚众,械斗经月,死伤枕藉,全村丁男减三成....自此,陈林不通婚嫁,老死不相往来。这血仇,刻在族谱上,也刻在两边老人心里头。”

又翻一页,“林三娘这件事后,原本就有摩擦的两个村子是彻底撕破了脸,三百多年来,几乎年年争斗。光死伤五人以上的械斗,族谱上记载的,就超过十二起。”

“像这个,康熙二十一年夏,陈厝村联合本地其他五个村组成联军向林厝村宣战。双方请了拳师排兵布阵,两村16至60岁的男人全部参战,异常惨烈,陈厝死六人,伤一十二人,我们林厝死五人,伤九人。”

“还有这个,嘉庆元年冬,两村再次发生千人规模械斗,都用上了洋枪,佛朗机炮,火药,我们林厝死了十八人,陈厝死了十人,最后清军派兵镇压才平息下去。”

“民国九年夏,两村因县里土地重新订立地契,又发生冲突,两边从刀枪棍棒,发展为购买步枪、机枪、火炮,从南洋、海外叫来各村青壮年子弟,甚至发展到海战、船战,一共死伤二十多人.....”

林国栋合上族谱,“解放后,政府出面调停,划了条含糊的习惯线,两边勉强安生了些年。可这滩涂底下埋着蛏苗金子啊。”

“为了争一寸海埕,偷摸越界、打架斗殴,就没断过,两村械斗、纠纷一直不断,双方人被打伤、房子被炸是家常便饭。”

“大前年,陈厝那边几个后生仔半夜过来偷捞,被我们巡夜的撞见,两边动了刀,差点又闹出人命,是镇里派出所和边防武警连夜出动才压下去。”

林国栋一巴掌拍在地图上,“现在好了,市里要搞大开发,征地征海,这红线一划,补偿款怎么分?是按历史习惯线?还是按现在实际控制?陈厝那边有祖宗海契,我们有土改凭证,谁肯退半步?”

望向远处夕阳中陈厝村模糊的轮廓,“那个,大标....手底下养着多少人?陈氏宗亲会抱得多紧?他们要是觉得吃了亏,能善罢甘休。还有我们林厝的这些老人、老兵、宗亲里的.....这文件就是根导火索啊,一个火星子蹦上去.....”

林国栋没再说下去,但未尽之言里的沉重,让屋里的人都感到一阵心慌。

“国栋叔,那,那咋办?还能像八几年那一次?”作为本地人的小吴,以前自然是见识过两村争斗的激烈,问话的声音都有些发虚。

“咋办?哼,这次要是处理不好.....怕是真的要出大事了。”

宾馆的的粉色壁纸在日光灯下泛着旧年月的暧昧浮光。

可屋里那张折叠桌上,堆满了摊开的笔记本、录音笔、一摞摞复印资料和几人沾着泥点的鞋,空气里混杂着一丝汗味、旧纸张的霉味。

“呼.....这登记的都是啥啊?”蔡东照把手里的一本登记册摊给李乐瞧了眼,“一点都不正规,看看这日期,一下子跳了半年,还有,就这么几句话?我估摸都是应付上面检查的。”

“嘿嘿,这不正常么?”誊录着调查问卷的李乐瞄了,笑了笑,

“关键有对比啊,组织生活会,这不是糊弄么?”

姬小雅把地从数码相机里导照片进电脑,屏幕上闪过陈厝村委会的杂乱无章和灰黢黢,林厝村的窗明几净透亮。

“梅老师,”她指着屏幕上一**厝村务公开栏的特写,“您看,林厝这个公开程度,跟陈厝那边....像两个世界。”

梅苹没接话,她正仔细翻阅着林国栋给的滩涂开发规划复印件和那份刚刚送达的《预征地通知》,手指在红线区域和陈林两村习惯分界线上来回比划,“差异是现象,关键是背后的结构性成因和功能分化。”

“第一天正式田野,你们几个,最直观的感受是什么?东照,你是本地人,理解应该比我们更深入些。”

“啊,我啊?”蔡东照放下手的登记册,想了想,“是治理模式的差异。陈厝是典型的宗族主导型,族权深度嵌入村治,陈言响的和信达系通过经济控制和情感绑定,重构了宗族权威,形成一种庇护,依附关系网络。”

“这种模式在提供内部秩序和资源整合上有其效率,但封闭性强,压制个体权利。”

他顿了顿,看向自己说话时,一直噘着嘴的许言,“老许,你啥意思?”

“没啥,我在想事儿。”

“得,那你补充点理论的?”

许言闻言,先看了眼梅苹,又瞧了眼歪靠在窗边的李乐。

坐正,把笔记本摊在膝上,字正腔圆的说道,“从结构功能主义看,陈厝宗族在市场化冲击下,其整合功能被强化,通过宗族的血缘以及和信达构成的利益捆绑,将分散的个体整合成更具现代组织形态的利益共同体。”

“但,这种整合是以牺牲适应功能为代价的,它强化了排他性,与现代法治、市场规则存在张力,也阻碍了村治的民主化进程。”

“那林厝呢?”姬小雅拿起笔,开始在本上记录。

许言继续道,“反观林厝,更接近村治主导型。村委会通过制度化、透明化的公共事务管理,比如财务、公务公开、村民代表会,以及发展集体经济,有效承接了原本宗族承担的经济发展、公共服务的适应功能。”

“同时,英烈崇拜和集体主义历史记忆,作为一种公民宗教,替代了传统宗族的潜在功能,提供集体认同和道德规范,从而弱化了宗族对个体和村务的干预,形成了一种功能替代。”

梅苹点点头,“有意识还是无意识?”

“鉴于林国栋的文化认知水平,我倾向于无意识,但这里面又蕴含惯性的积累。”

说完,转头,“李乐,你觉得呢?”

“嗯,你说的对。”正咬着笔头,琢磨着自己怎么从这次田野里,汲取“一鱼两吃”的材料的小李厨子一点头。

尼玛,又来。许言接受“教训”,没打算这么简单的放过眼前疲疲沓沓的这位,今天一天入户问卷,自己口干舌燥,这秃子就只跟在后面,要么问一两句无关紧要的问题,要么就在人家里到处瞎看。

“你就没点自己的想法?燕大那边,难道都是人云亦云?”

此话一出,屋里几人都看了过来,姬小雅好奇,蔡东照疑惑,梅苹,心里微微叹口气,瞟见李乐嘴角微翘,瞪过去,“那什么,李乐,你也说说你的看法吧。”

接收到梅苹的目光,一些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在嗓子眼儿转了一圈儿消了消毒,小李厨子这才慢悠悠开口。

“就我琢磨着,这俩村儿,就像社会转型实验室里一组对照标本。”

举起手里的笔,“陈厝,是新经济浪潮下,传统宗族这棵老树,没人修剪,自个儿疯长的样子。抱团取暖,搞宗亲会,玩企业化,表面光鲜,内里却在坚持着一些糟粕的传统。”

“而这,是缺少外部干预和内部制衡后,宗族自组织的异化路径,强化了凝聚力,却也固化了等级、排外和潜在的非法性。”

“林厝呢,”李乐指了指桌上的调查问卷,“是另一种实践。历史和基层组织的强势,像把手术刀,把宗族里那些压迫人、阻碍发展的房头干政的毒瘤给切了或者压制了。”

“它用现代治理规则,把宗族拆解、转化,只留下祭祖仪式这点儿文化符号当装饰。这是压制、瓦解、重构的路子,虽然粗糙,但方向看起来很正。”

说完,等了等,瞧见许言要张嘴,李乐抢先又道,“老许刚说得对,陈厝那边,和信达那套东西,看着是反哺,实际是财富权力通过绑定宗族权威,重构了地方性庇护网络。”

“一部分钱流进宗族的口袋,换取了经济控制权和社会动员力。陈旺那个村主任,就是个盖章的,真正的决策核心在族老会和陈达标手里。”

又顿了顿,等许言吸一口气,要发声的当口,再次截住话头,笑道,“还有,这种模式下,宗族组织确实展现出强大的资源整合和内部秩序维持能力和积极面,比如修路、养老。但代价是高度的封闭性、排他性,以及对现代法理规则的侵蚀。”

“王镇长投鼠忌器,陈言响能登堂入室,根子就在这儿,它成了一个半自治的权力单元。”

两句话,把许言憋得脸通红,攥着拳头,在那做深呼吸。这狗日的,绝对是故意的,你特么就不能一次把话说完?

梅苹眉毛一挑,眼皮夹了李乐一下,咳嗽一声,“嗯哼。”

“林厝提供了另一种实践方向。并非他们有意瓦解宗族,而是特殊的历史和基层组织的长期作用,客观上压制了宗族权威向村务治理领域的渗透,将其功能挤压回文化仪式层面。”

“林国栋的治理逻辑是法理—市场型的。这种模式下,宗族作为传统组织的凝聚力依然存在,但其负面因子,被强有力的基层组织有效约束了。”

姬小雅似懂非懂,“所以....陈厝是宗族吞了现代经济和部分治理权,林厝是现代治理管住了宗族?”

“可以这么简化理解。”梅苹点头,“这正好契合了我们课题的核心关切:在市场化和治理转型压力下,宗族的嬗变路径是多元的。”

“陈厝代表了传统权威与现代财富的结合,走向再封建化或地方性法团的风险路径,林厝则展示了在基层组织有效嵌入和引导下,宗族功能被规制化、文化化的可能性路径。”

“两者都是转型期的真实样本,无所谓绝对优劣,但治理成本和风险截然不同。”

梅苹说完,许言盯着李乐的嘴角,在李乐要动没动的时候,忙说道,“梅老师。”

“哈~啊~~~”却发现,李乐只是打了个哈欠,揉揉眼,又低头看问卷,许言被憋得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心里默念,艹!!

把这俩货的小动作都看在眼里的梅苹有些无奈的把眼神递给许言,示意继续。

许言调匀呼吸,语速加快,放着谁一般的秃噜道,“梅老师,我的意思是,这次征地冲突,恰好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动态观察窗口。”

“我们可以聚焦两个层面,一是在外部高压冲击下,两种治理模式的应激反应和调适能力,尤其是冲突解决的机制与效能。”

“二是观察宗族组织在这两种不同结构下,其动员能力、利益表达方式、以及与现代规则、法律法规的碰撞会呈现出怎样显着的差异。两边会如何反应?”

梅苹听完,琢磨了好一会儿,才道,“可以调整田野策略,具体几项,你们记一下。”

“哦。”

“嗯。”

“是。”

“您说。”

“一是冲突档案追踪,找王金福,查阅近三十年陈林两村关于滩涂纠纷的所有调解、处理记录,二是关键人物深访,重点访谈两村经历过历史械斗的老人、以及实际决策者。”

“三是过程参与式观察,以学术记录身份旁听可能召开的协调会、村民大会,记录各方话语、博弈策略和群体情绪。最后是网络与舆论监测,留意两村内部的信息传播方式、以及可能出现的动员迹象。”

梅苹的目光扫过,带着点锐利,“接下来,记录每一个变量,宗族权威的运作策略、村民的集体行动逻辑、基层政府的斡旋手段、以及两种模式在高压下的韧性或脆弱性。”

众人对视,齐齐点头,“知道了。”

“行了,收拾收拾,吃饭去。”

大裤衩老头衫人字拖的李乐下了楼,瞧见站在宾馆大堂里,换了一身宽松长裤,粉红色胸前一个卡通小熊的t恤,头发披散在肩头,穿着一双凉拖鞋的梅苹,就是一愣,

尤其是上身那个让人瞧着挺意外的比例。

想不到,大师姐平日里,隐蔽的挺好啊。再配上那副银框眼镜,这么一观瞧,就像一件小口丰肩的青瓷梅瓶里,多了一株不浓不淡,不大不小,不高不低,曲弯折扭,恰到好处的开着粉红小花的花枝。

清净淡雅里,又若隐若现的透出些媚来。啧啧啧,奇了怪哉。

还琢磨着,就听到,“李乐,过来。”

“诶,师姐。”

靠近了,又闻到那股娇兰轮回,Samsara Shine特有的奶香气,伴着洗面奶的味道。

“我与你说,你别老逗许言,这人是个方正的。”

“咋?你觉得我是君子可欺以其方?他是君子不?”

“别净瞎用词。”

“这人好玩儿的。像个气蛤蟆,戳一戳就鼓。再说,他先唧唧歪歪的,要不,我懒得理他。”

“行了,乱给人扣外号,还是把心眼儿放大点儿,这课题得持续一两年呢,后面还得合作。”

“知道知道。”

“真知道假知道?”

“真知道,向惠老师保证。”

“得了吧,你个高,别老往下看。”

“哟,师姐这不光喷人,夸人也厉害啊。再来两句呗?”

“李乐?”

“嘿嘿。”

忽然,李乐的裤兜发出一阵,“铛铛,叮叮当啷铛,铛铛铛~~~”

“你手机响了,赶紧接吧。”

“没事儿,媳妇来的,晾她一会儿,哪能一响就接不是,咱得体现家庭地位,是吧,喂,喂,媳妇儿,哎哎,您指示.....”

瞧见光嘴硬,动作却一点不慢的李乐,溜到门口接电话,梅苹叹口气,哎,小师弟这日子过得,也,挺不容易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