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投胎出了bug,关我什么事儿 > 第1516章 调整方向

投胎出了bug,关我什么事儿 第1516章 调整方向

作者:咖啡就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13 12:33:48

后海鸦儿胡同,名义上属于李笙李椽姐弟俩的那座四合院的东跨院里,那株百年老柿子树挂满了青黄相间的果子,雨后的水汽混着初秋的微凉,漫过朱红门廊,渗进这间被临时“征用”成了会议室的儿童活动房。

一块幕布上,正在反复播放一段视频,一架结构裸露的四旋翼无人机摇晃着升空,螺旋桨气流掀动着一盆绿萝的叶子。

画面模模糊糊断断续续,像是隔着一层毛玻璃。

五分钟后,这玩意儿猛地一沉,歪斜着砸在铺着防护垫的地板上。

田宇一伸手,暂停了画面,转向身后,围坐在一起的几人。

“就这些了,新的改进型,比上次稳了点,至于图传.....你们也看到了,还是老样子。核心问题,有改进,但不多。”

“飞控用的传感器,精度和漂移还是老大难,卡尔曼滤波在现在的ARm9上跑,实时性还是不够理想,稍微有点风就得玩儿完,至于电池......”

田宇苦笑一下,“从姑苏实验室那边能拿到的最优电芯,能量密度117。”

“挂载系统总重1.2公斤,最多坚持,6分40秒。塞进更大容量的,重量就超标,飞起来更费电,现在就是个恶性循环。”

“图传模拟信号的天花板就在那儿,清晰度、延迟,没得救。GpS?民用模块就这水平,10米精度,悬停就是做梦,飞出去,能不能找回来全凭运气。”

说完,屋里一片沉寂,李乐盘腿坐在地垫上,怀里的李笙刚被那晃动的画面吸引,此刻正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幕布。

一旁的李椽,正全神贯注地试图把一块形状怪异的积木塞进错误的孔洞里,小眉头微微皱着。

宋襄这时接茬道,“这东西,航模发烧友觉得操作门槛高过固定翼。摄影么,能拍稳的三轴云台系统还不成熟。”

说着,瞥了眼幕布右下角的窗口,“小陆,你那边的软件还有空间吗?”

窗口里,陆小宁捏着鼻梁,“oS层调度我已经榨干潜力了。问题在物理层,硬件传过来的传感器数据带着高频噪声,降噪处理一上,就撞上ARm9算力天花板。”

郁葱顶着乱糟糟的头发从小陆身边钻了出来,几乎顶到摄像头,“电池!电机!传感器!全是上游卡脖子!”

“我拆了今年的新款诺基亚,里面的mEmS陀螺漂移一个熊样。没有能量密度高的新电池构型,没有精度提升一个数量级的微陀螺,没有价格打骨折的高性能mcU,三个字,呵呵呵。”

屏幕上的陆小宁忽然前倾,声音很清晰,“胖子,电调的实时线程优先级设定能提升吗?还有RtoS的内核抢占延迟?”

“试过,”田宇叹气,“系统调度本身带来的延迟就够喝一壶了。”

边上的曹鹏挪了挪屁股,蹭到电脑前一摁,把那段模糊的航拍视频又放了一遍。

旋翼机在屋顶高度吃力地对抗着气流,画面不断抖动、扭曲,传回的地面影像糊成一团黄绿相间的色块。

“葱哥说得白了些。”曹鹏扭头找了找,从李椽的小屁股底下,找到激光笔,点着画面上机腹露出的线路,“续航勉强撑过5分钟,全靠堆电池。”

“卡尔曼滤波算力不够,收敛速度在现有算力和数据精度下,基本到顶了。硬塞进去就像给手扶拖拉机装跑车引擎,参数调到极限,一遇乱流还是飘。”

“算法这头我们几个榨干代码也没用。田哥你那块处理器,只靠个ARm9的核,跑个动态补偿都喘,更别提多传感器融合,实时性要求太高了,对了,还有自适应电调,咱们的梦想,现在只能让它在理论公式里稳定飞行。”

视频连线的窗口里,郁葱揉了揉眼,“这就是代差。强行搞,只能是工业级或者军用级的玩具,价格翻几倍,性能打骨折。就像我们视频里那个,飞控逻辑再优化,也扛不住物理定律。”

宋襄坐起来,爬到电脑前,把李椽挪到一边,点开一个文件夹,打开一个表格给几人演示,“不光是物理定律,还有成本的问题。”

“现在搓一台能勉强飞起来的原型,材料加核心器件,已经超过两万四一台,这还不算我们这帮人搭进去的时间成本。再有操作,没半年航模底子,别想让它听话。”

说着,宋襄又调出几张表格,“各位,这是上季度实验室的财务简况。”

“长铁精工那边的焊接机器人,营收是一千一百六十万,现金流主要靠它撑着。”

“晶圆传输机器人的样机通过了中新和三松、艾斯卡几家公司的初步环境测试,良品率卡在百分之九十二点七,田宇那边预估未来两个月,再投入两百三十万左右的研发经费,优化核心抓手算法和减震模块,明年上半年实现量产问题不大。”

“而无人机项目,虽然有相关的一些配件,飞控软件的销售的支撑,但还没有任何可预见的商业化产出。”

听到这,李乐拿起腿边,刚才宋襄给自己的报告,翻到最后一页,蓝色的营收曲线和红色的研发投入曲线形成刺眼的对比。

“资金上面,倒不是问题,但是,无人机项目组,大部分是用智力替代资金研发投入,占用了实验室接近四分之一的科研人力资源,从商业角度看,这种投入和不确定时效的产出,不明智,除非.....”宋襄嘀咕道。

李乐把怀里正在抓着报告的李笙换了个姿势,扫过幕布上的数据和宋襄展示的图表,最后落在专注玩积木的李椽身上。

李椽似乎终于把那块顽固的积木塞了进去,满意地拍着小手,咿咿呀呀的,显得很开心。

吱呀一声,厚重的木门被推开。

马大姐这时候风尘仆仆地闪身进来,一头短发有些乱,一进门,先扫了眼地上坐着的仨,又看了看幕布视频窗口里的小陆和郁葱。

“我滴妈耶,大葱,你怎么越来越丑了?赶紧把脸挡上,这还有孩子呢,回头晚上做噩梦。”

“扯淡,这是摄像头畸变!”

“那我怎么没看人小陆畸变?别狡辩,说到底,还是底子问题。”

“我尼玛....”

镜头里,小陆抬手,堵住郁葱的嘴,冲马闯笑了笑,“你别理他。你回来了啊,刚乐哥和胖子说,你去火箭院了,以后得在燕京待两年?”

“呵呵呵,差不多,跟坐牢差不多,这不刚有半天假,听说胖子来了,就赶紧从丰台往这边赶,你在那边怎么样?”

“还行,挺好的。”

“听说你弄了个Gap Year?”

“嗯,这不就来找葱哥了么。”

“那你之后怎么说?”

“导师这边给了一年的时间.....”

马大姐和小陆这边一本正经的讨论学业,李乐举起手里的李笙挡了挡脸,冲田胖子低声招呼,“诶诶。”

“咋?”

“没觉得这俩有什么猫腻么?”

田胖子瞄了眼,头一歪,“哪看出来的?”

“眼神,动作,语气。”

“嗯~~~有点儿欲盖弥彰?”

“对,假客套。”

“此地无银?”

“必须的。”

“咋办?”

“观察。”

“明白。”

等这边,马大姐和小陆打完招呼,一扭头,“诶,你俩嘀咕甚呢?”

“啊没事儿,我们说无人机项目呢。”李乐把看到马闯,就开始扑腾的李笙递过去,睁眼说着瞎话。

“个嘛!”

“诶呦,真乖,来,干妈抱抱,想干妈了么?”

“想。”

“指一指,哪里想的?”

瞧见李笙指了指肚皮,马闯一边弯腰把小人儿抱在怀里,捋着头顶的小辫儿,一边大笑,“哇啊哈哈哈~~~”

坐在边上玩积木的李椽也两手一撑,哆嗦着跑过来,抱着马闯的大腿,也响亮的喊了声,“嘎嘛!抱!”

“诶,都有都有,来来来,都抱。”

说完,拿脚踢了踢田宇,“胖子,一边儿去,别碍事儿。”

“嗨,我也是孩子干爹,凭什么?”

“就你?”马大姐一屁股坐下来,挤在李乐和田胖子中间,把李椽也搂在怀里,一指田胖子,问俩娃,“介是sei啊?”

“胖乎乎!”

“狗红敷敷!”

“哈哈哈哈~~~~”

两个孩子,声音洪亮,连视频那边的郁葱和小陆都听见了,一时间,整个房间里,都乐了起来,把刚才的一点儿严肃都给吹没了。

抱着俩娃,马大姐快速扫了眼幕布上的表格,“嚯,还在这儿较劲呢?不过,看这表格,简直是‘五雷轰顶’嘛。我说刚才一个个表情这么呆板呢,咋?还有啥问题,胖子,给我这个股东汇报一下。”

顺手捏了捏李笙肉嘟嘟的小脸蛋,惹得小姑娘咯咯笑。

“跟谁不是的似的,那什么,现在是......”

作为实验室项目整体负责人,田胖子给马大姐言简意赅的说了现在面临的问题。

马闯听完,琢磨琢磨,“那就是,总结起来,就那么几条,飞控传感器技术限制,现在的mEmS惯性传感器精度低、漂移大且成本高。而成本低的集成化ImU无法稳定量产。”

“电池续航的能量密度不够,续航时间低。图传性能模拟信号,延迟高。GpS定位民用精度不够,冷启动时间长是吧?”

曹鹏补充道,“对,还有算法限制,我们能做出来无人机的自稳定算法,但是嵌入式处理器算力有限,难以实现复杂的pId控制或状态估计。”

“喂,你们忘了,最大的鸿沟,相机集成和我们想要的三轴无刷云台。”音箱里,传出郁葱的大嗓门,把俩娃吓得一哆嗦,到处找声音来源。

“那这些里,我们能掌握的只有啥?”

“电池,”宋襄接话,“联系的姑苏电池实验室那边,给的信息,180wh\/kg的电池,最快明年中旬能出来,而更高的,因为新的三元材料的应用,估计最快也得杵到10年去了。”

“得,那现在就是技术土壤未成熟时,强行消费级是资源错配?”

马闯给几个人现在面临的问题来了个总结陈词。

“是。”李乐点点头,“除非我们有把握在短期内突破这些技术代差?”

“不可能。”郁葱说道,“传感器、电池、通信、芯片,这些基础领域的突破,不是我们一个实验室能催熟的,需要整个产业生态的演进。就像......”

“就像蒸汽机发明前,你再怎么优化马车,也跑不出工业革命的速度。”李乐说道。

“那怎么办?放弃?”宋襄看了看几个人,决定先出头。

“不,不放弃。”

“可.....”

“现在只是时机未到。咱们可以换个思路,无人机现在做不到,但我们的机器人....”

李乐的眼里,带着一种沉淀后的清醒,指了指宋襄展示的图表,“这些不也一样有价值?”

田胖子想了想,“其实在打磨焊接机器人关节控制和晶圆传输的微米级定位时,很多算法积累、控制经验,未来都能迁移到无人机上。只是现在,硬件的枷锁太重了。”

幕布里,郁葱抓过话筒,“咱们在机器人上死磕高精度运动控制、抗干扰算法、低延迟通信链路、高效能动力分配,这些底层能力,其实,都可以作为战略储备,”

陆小宁也凑近摄像头:“而且工业机器人市场更成熟,属于刚性需求,能够很快的形成正循环。而有了利润和持续研发能力,我们才能等到那天摘果子。”

“嘎妈,给!”

“哟,椽儿挺厉害啊,都开始研究这个了哇?”

马闯说着,从李椽的手里,接过不知道什么时候到了他手里的一个田胖子带来的小电机,在手里掂量着。

“我觉得吧,从飞行控制的角度看,实验室在机器人上实现的快速响应、超调抑制,对将来搞无人机自主导航避障,也是极好的基础。这路子,走得通。有些预研项目,也需要高精度的伺服控制,说不定还能合作不是?你们咋想?”

“就是,马闯说得对。”陆小宁隔着一个太平洋点了个赞,可发现没人接话,忙隐身到镜头外。

宋襄看向几人,“既然都这么说,我从管理角度提个建议。”

“暂停消费级无人机整机项目,保留核心预研小组,维持对关键瓶颈技术的最低限度的跟踪研究。省下来的资源重心和人力,全力转向工业机器人产品化,特别是晶圆传输机器人的良率攻关和焊接机器人的市场拓展上。”

“用机器人的利润,投入到未来时机成熟的那一刻,各位,意下如何?”

目光交汇。田宇第一个举手,“同意。”

曹鹏看了眼李乐,也点点头,“我没意见。”

陆小宁和郁葱在屏幕里同时比出oK的手势。

马闯很干脆,“附议。”

所有人的目光,最终落在李乐身上。

“好。”李乐抬起头,“转向。目标不变,路径调整。无人机项目,战略暂停,保留火种。集中力量,把我们的机器人,送进工厂,送进车间,站稳脚跟,积蓄力量。”

“等风来,等云开,等那些禁锢土崩瓦解的那一天,咱们再一起,飞上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