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投胎出了bug,关我什么事儿 > 第1512章 干妈来了

投胎出了bug,关我什么事儿 第1512章 干妈来了

作者:咖啡就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13 12:33:48

八月末,燕京城里暑气未消。

新街口外大街那处熟悉的院落里,眼下,静得能听见树叶落地的声响。

李乐跟在惠庆身后,像怕惊醒什么,轻步地走进那间书房。

书山依旧,只是桌后那张藤椅空了。案头镇纸下压着未写完的手稿,钢笔斜搁着,却再也无人握起。

桌案正上方悬挂着一幅黑白遗像,镜框里,老人面容清癯安详,眼神温和睿智,仿佛仍在微笑着注视着满屋的书香。

凝视片刻,李乐的目光忽然落在窗棂上尚未褪色的一张桃符。

那是临去伦敦前,来看先生时,先生写的“脚踏实地”。

墨迹洇开些许,此刻却刺得他眼眶发酸。

“先生之前就反复叮嘱过,”惠庆的声音低沉而平静,带着一种克制的哀伤,“若真有那么一天,务必一切从简,外地学生遥寄心香即可,莫来,徒增烦扰。这是先生的本意,也是遗愿。所以,才没让你回来。”

李乐默默点头,虽然明白这是先生的淡泊与体恤,可没能见到最后一面、亲送一程的遗憾,像一块石头压在胸口。

惠庆说罢,便又从书架深处取出个信封,递给李乐,“住院期间,精神尚好时,先生写给你的。嘱托我,等你回来,交给你。”

“给,我的?”李乐一愣。

“嗯。”

伸手接过,展开信笺的手微微发颤,白色信纸,几行笔墨。

“乐孙如晤:兜里铜钿,可增至七十块否?行路着书莫懈怠。俯身接壤处,自有真章来。”

“学问之道,首在接地气,勿做庙堂空谈客,亦莫为乡野糊涂人。书生情怀与土匪实干,当合一炉而冶之。”

“汝有慧根,亦肯实干,当以行己有耻自勉,以田野为砚,社稷作笺,写民生之真章。”

再看落款日期,距离先生再次入院不过旬日。而这些词句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记忆的闸门。

李乐的眼前仿佛又浮现出那辆南行的绿皮火车。

车厢里,窗外江南水乡的景致飞逝,先生靠在铺上,手捧书卷,谈笑风生。

他说书生空谈误国,土匪蛮干亦不可取,唯有心怀理想又能俯身实践者,方能为社会谋点滴之变。

想起在松陵乡下,顶着日头跟着先生和师伯苏延中走村串户。

先生腿脚已不甚灵便,却坚持要亲自看乡镇、问村民生计。

在一户农家小院里,主人家端出酒酿,先生欣然小酌,用地道的吴语与老农拉家常,笑声朗朗,毫无隔阂。

先生拍着他的肩膀说:“看,这就是我们的田野,学问,是在这活生生的土地上长出来的。”

在松陵镇的中巴车上,先生摇着蒲扇,汗珠顺着银白的鬓角滚进领口。

车窗外的稻田翻涌着绿浪,先生的声音混在蝉鸣里,“当年我写书,只道乡土衰败因在土地制度。之后才明白,城乡本是血脉相连的共同体。”

说着,便攥紧李乐的手腕,力道大得不像九旬老人,“你们这代人要搭建新桥梁,别学我花半辈子才从乡下走进城。”

还有那晚在衡山宾馆,先生拄着拐杖,两人至月季园时,“今日钱公夸你说得通透,可记得他最后嘱咐?”

“钱先生说,别做只提问题不谋解决的书生。”自己回道。

晚风送来花草甜香,先生镜片上,底映着廊灯暖光。

“我补半句,更别当只会抱怨现实的莽夫。真正的学者要如大江大河里的桥墩,上半截迎着风浪立得端正,下半截埋在泥泞里扎得牢稳。”

“发现问题只是起点,找到路,哪怕只是试着走一步,才是我们该做的。小子,莫怕错,莫畏难。”

李乐将带来的一束白菊端正放在藤椅上,

就听道惠庆又说道,“先生看了你们仨的论文大纲,开玩笑说你们这是钻瓦砾堆找蛐蛐儿,还说等你们写完,就挂他的通讯,省的一些人以后唧唧歪歪,想找茬,他不介意找他们聊聊。”

“噗嗤~~~”李乐倏然失笑。

又想起那年在南园宾馆,整理问卷到深夜时,先生披着睡衣来敲门,端着碗绿豆汤笑他和苏师伯,“要做粪金龟,专在生活最腌臜处掘真金。”

白瓷勺磕在碗沿叮当作响,老人孩子气的笑脸犹在眼前。

窗外,蝉声忽歇。

一阵穿堂风掠过,书案上的稿纸沙沙轻吟。

李乐站定,和惠庆一起,对着藤椅深鞠三躬。

阳光透过窗户,在他背上烙下交错,好像第一次见先生时,拍着自己的肩头,“后生可畏,莫负这让人羡慕的身板儿。”

走出院门时,李乐突然驻足回望。树影在粉墙上摇曳如泼墨,许久,长舒一口气。

惠庆看着他,看到了那年轻面庞上迅速褪去的悲伤和重新凝聚的力量,微微点头,低声道,“先生一生所求,无非是学问能有益于斯土斯民。路还长,好好走。”

“嗯。”

“走吧,给我说说,你在那边都学了些什么东西。”

“好。”

李乐灌了一大口凉透的浓茶,皱了皱眉,叹口气道,“您是不知道那边什么章程,那老太太,见我就扔催命符,笔记、理论框架、下周组会的预演.....还有森内特那老狐狸,笑眯眯就把我推火坑里了还有您这边的东西,一点没减,我都想着能不能分身。”

说完,俩手手指头交叉着瞎比划,嘴里还念叨着,“卡丐妈吸孬集资!”

惠庆正从烟盒里捻出一根烟,烟身上写着825。

慢悠悠点上,深吸一口,青烟缭绕中瞥了李乐一眼,

“自作自受。非要挑战极限,怎么样,伦敦的雾没把你脑子熏清楚点儿?”

李乐嘿嘿着,“您就别挤兑我了。”

“不是挤兑, 我是怕你两头不落,两头空。”惠庆冷笑一声,弹了弹烟灰。

“学校这边,学分、开题、中期、答辩,论文盲审、答辩委员会,哪一关是吃素的?要求就摆在那儿,达不了标,谁也没辙。”

“LSE那边卡你,顶多拿个mphil灰溜溜回来,这边要是毕不了业....”惠庆意味深长,“你这双料博士,可就真成双料笑话了。沉住气,别到时候竹篮打水,连个响儿都听不着。”

“哎,自己选的,就是屎也得吃哇,不过您放心,两边我都不会撂挑子。”李乐搓了搓脸,身子又往下出溜出溜,摆出个不能反抗就享受的姿势。

“行了,别装死。”惠庆换了个语气,“说说,在那边还开什么眼界了?克里克特教授能带你去见哈贝马斯,倒是不容易。”

提到这个,李乐倒是打起点儿精神,“是,人很和蔼,聊了不少,主要是关于我那点网络社区的研究,扯到公共领域在数字时代的新形态。”

“他怎么说?”惠庆点点头。

“说新技术带来的广场看似开放,实则更易导致理解退化和情感极化,算法逻辑像新的系统在殖民生活世界。”

“还有么?”

李乐想了想,继续道。“还提到那种半公半私的社交空间,模糊了边界,让私人情绪和未经反思的观点像洪水一样涌入公共讨论,冲垮了理性对话的堤坝。”

“半公半私?”惠庆琢磨着这个词,“嗯,他的交往行为理论,核心不就是追求理解达成共识。现在看来,这共识在你那里,比在现实里还难达成百倍。他倒是清醒,没被技术乐观冲昏头。”

“是啊,清醒得很。但他的核心信念,理性沟通和人类共同生活的可能性,坚信不会过时。”

惠庆听完,笑了笑,“行了,开眼的事翻篇。”

“说点正事。梅苹在人大那边刚拿下一个国社科的重点课题,新型经济时期乡村治理中的宗族发展研究。”

“资金挺足,也在找人,问你有没兴趣,算跨校合作成员,参与进去,有兴趣么?”

“您这儿没课题啊?”

“我这儿还在琢磨,要申请的,估计算不上国社科的帽子这么大,你怎么想?”

惠庆说着,拉开抽屉,把资料递给李乐。

李乐起身接了,一页页翻着,又寻思半天,这才说道,“也行,正好我在LSE那边,有个田野调查的科目,定的事闽粤宗族宗亲内部的礼物流动与权力关系,正好就撞上。”

手指头弹了弹资料页,“梅师姐的方向是宏观的,关注结构、功能、变迁,我这边人类学的构想是微观的,单一的,聚焦过程、策略、象征资本转化。”

“一个宏观背景,一个微观深描,可以把这两个研究揉在一起做,用师姐课题的资源和框架,支撑我这边的深度。”

“一鱼两吃?”惠庆瞅瞅李乐,“有点儿,投机取巧啊。”

李乐嘿嘿一笑,一点儿没觉得不好意思,“两边都顾得上,效率最大化么。”

惠庆嘬了两口烟,“也行,梅苹课题的广度,给你的提供了平台。反过来,你那套微观的深入,也能给她的宏观治理研究提供一点注脚,避免流于空泛。理论框架上,一个偏结构功能,一个偏实践象征,也能互嵌。”

“不过李乐,一鱼两吃,最忌讳贪多嚼不烂,生搬硬套。别为了凑,硬往里塞。两个研究的内在逻辑必须理清楚,各自的学术诉求、核心问题、分析框架,不能混为一谈,明白吗?”

“我明白。”李乐笑了笑,“不会给师姐拖后腿,该干的活我也干。”

“嗯。梅苹那边,是我打还是你打?”

李乐眼珠一转,八卦的小火星在心里蹦擦擦几下,“您打吧。”

“那行。不过,别光想着鱼,锅和火也得备齐了。回头你们俩当面聊。”

“诶,知道。不过......”

“嗯?”

“这经费.....”

“梅苹那边的,自然是他们出。”

“哦,那就行。”

“行了,电脑带了么?”

“带了。”

“拿出来,先把你这段时间写出来的应付我的东西讲一讲。”

“您这话说的,怎么能叫应付,顶多算是短小精悍了些吧?”

“狗屁,别废话,先从第一份关于......”

师徒俩,就这么着,你来我往的讨论了快两个点儿。

“......城乡关系的调整里的社会目标单一,结构失衡、关系.....诶诶,你有事儿?”

讲着讲着,惠庆瞧见李乐在不时的看表。

“没,没啥,就是,今天有在外地的朋友来家里。”

“哦,那行吧,”惠庆看了眼手里的打印出来的李乐写的东西还有一厚沓,“反正今天也讲不完,你回吧。”

“不用,您讲您的。”

“您心里有事儿,屁股坐不住,我讲什么你也是个囫囵吞枣图应付,算了,今天到这儿吧。”

“惠老师,这,这,多不好....”

“不好你站起来干嘛?不行,我改主意了。”

“诶诶,老师,别,别。”

“熊样。赶紧走人,忙你的去。”

“嘿嘿嘿,您是我亲师父,那我,走了啊?”

“咋?还让我送你?”

“哪能呢,老师再见!”

瞧见李乐把本子笔电一堆资料划拉进书包,撩腿就跑出门的背影,惠庆嘴角一翘,摇摇头,从烟盒里又摸出一根烟,看了看,犹豫着,终究没点上,拿起笔,只在烟身上认真地写下了826。

“吱~~~~ ”办公室门忽然闪开一条缝,惠庆抬头,瞧见个圆寸脑袋。

“你不走了么?”

“那什么,忘了提醒您,那几瓶香水和化妆品是给师娘的,鱼油维生素是给马主任的,还有那一盒.....”

“你当我老年痴呆?滚蛋!”

李乐带着惠庆的嗔骂下了楼,蹬上二八大杠出了校门换车,一路琢磨着要是和梅师姐一起做课题,能不能往深了挖掘一下关于那些隐藏起来的小八卦。

等回到马厂胡同,锁车进家门,一进到院里,就瞧见一黑不溜秋,瘦不拉几,短发白牙,一身短打扮的女子正坐在小马扎上,捏着瓶盖儿给李笙李椽小口滋咋儿着喂雪碧。

“来来来,都有,都有,不要急,不要抢,你一口啊,我一口.....”

“姓马的,伲给娃喂撒捏?”

“呀,你们的秃子爸来啦,娃娃们,跟着干妈,跑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